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何姒沒有被秦鑒的笑容晃到眼睛,她的目光全集中在秦鑒手邊的色彩之上,那顏色落在光澤流轉的白瓷中,本該被襯得新鮮明亮,可現實看來卻多了幾分沉鬱,有做舊之感,仿佛歲月沉澱下來的痕跡,不像是普通顏料。
“這是……大漆?”何姒看了許久,終於抬頭問向秦鑒。
“阿姒怎麽什麽都知道?”秦鑒不經意地攪動著瓷罐中的色彩,眼睛裏是讚賞,語氣裏卻又帶著不滿,“我還想多與你說說話呢。”
何姒聽著這似真似假的抱怨,忍不住彎了彎嘴角:“其實我對大漆了解不多,隻知道是從漆樹樹皮內流出的一種液體。”
“那你如何認出來的。”
“嗯……之前在一些古宅裏見過漆器,”何姒遲疑了一下說道,“和金銀銅器不同,漆器更溫潤,更沉穩,也更富有流動感。”
“還有呢?”秦鑒鼓勵般看著何姒。
何姒搜腸刮肚,才像背課文般說了一句:“我還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漆器的國家。”
“不錯嘛,”秦鑒滿意地點點頭,“百裏千刀一斤漆,漆藝本是我國遨遊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詩經中已有記載,此後源源不斷,綿延不絕,發展至明代隆慶年間,我國已有了《髹飾錄》。隻可惜這項工藝生生不息,更迭變換,卻未能融入現代的節奏,逐漸沒落,傳承至今,髹這個字,倒成了生僻字了。”
“髹飾錄?”何姒從未聽過,小聲重複道。
“是啊,髹即指把漆塗在器物上,髹飾錄是一部關於漆器工藝的專著,記錄了漆器製造的原理,使用的工具、方法,漆器的分類和裝飾手法,算是中國古代大漆工藝集大成者。”
“我們今天會用到髹飾錄嗎?”
秦鑒看了看鋪陳開來的工具,略一沉思才答道:“也算吧,傳統漆器從選料、塑胎、髹飾至成品,都要經過幾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專業性極強,我們做不來,今天要用的是漂漆技法,屬於對傳統工藝的創新。”
“所以我們今晚到底要做什麽呢?”何姒越聽越好奇,她看著秦鑒,他隻說要做扇子,可台上明明已經放著扇子了。
“漆扇,你可做過?”
“沒有,”何姒誠實地搖搖頭,然後又指著桌上古樸的顏色和那一汪清水,有些得意地說,“可我大致能猜到怎麽做。”
“哦?”秦鑒一挑眉毛,麵露好奇之色,伸出一隻手做出恭敬謙遜的模樣,對何姒說,“請。”
“那我就不客氣啦。”何姒說著,站起身,來到裝著清水的白瓷缸前,仔細打量了一番,然後又踱步到幾盤漆色之前,稍一思索,拿起紅色和黑色兩種顏色,輕輕倒入清水之中。
大漆不似普通顏料,並不溶於水,而是靜靜漂浮於清水之上,與何姒判斷的一模一樣。她成竹在胸地笑了一笑,又拿起裝著黃色的瓷罐,小心翼翼地將其點點滴落,打破紅黑原有的格局。
一套流程做完,何姒似乎對水麵上的情況還不滿意,又鼓起腮幫子用力吹起來。紅黑在她的努力下開始流動,黃色也在其中流轉,三種色彩纏繞交錯,並不相容,卻彼此相襯,交織出深邃而久遠的顏色。
何姒正在努力吹動水麵波紋創造花紋,秦鑒卻想到了前日清晨兩人為口脂除封泥時的場景,那一口氣吹得他塵沙滿麵,忍不住又笑了。
“笑什麽?”何姒不解,回過頭來,鼓起的腮幫子還沒來得及完全複原。
“喏。”秦鑒也不解釋,隻是彎著眉梢將一根竹簽遞過去,然後又指了指水麵。何姒臉一紅,自然是明白了秦鑒的意思。
“小氣鬼。”她嘟囔了一聲,繼續回頭沉浸到自己的創作中,隻是這次,不再是吹氣了,而是用上了竹簽。
她在已快成型的顏色中一點一畫,不疾不徐,動作嫻靜,思緒卻如泉水湧動,時而行雲流水,落筆如雲煙,時而頓挫停滯,行文至凝絕。光都灑在她麵前波瀾不興的水麵上,隻餘一點落在她輕輕抖動的睫毛上,不多不少,將她清冷的容顏襯了個剛剛好。
不知為何,秦鑒看到自己麵前的時光快速倒流回去。
夜色清幽,月色如瀑,眉目清秀的女子披著素色鬥篷,端坐於涼亭之中。一雙纖細的手瑩白如玉,輕輕搭在麵前的石桌之上,輕輕握著毛筆。她出神地看著亭前月下的山石修竹,專注而安詳,偶爾落下一筆,濃淡相宜,遠近相安。山風輕拂,爐火搖曳,少女臉上光影變換,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那麽安靜,隻有毛筆與紙張摩擦的聲音在月色中回蕩。
秦鑒覺得自己的呼吸都停住了——他突然意識到,千年前,自己也曾見過這樣的場景,可卻是以少女手邊一枚鏡子的身份。
心往下落的瞬間,他聽到一個聲音響起——“把扇子給我。”
何姒麵朝水缸頭也不回,說了一會卻不見身後有反應,轉過身又說了一遍:“把扇子遞給我。”
“啊。”秦鑒如夢初醒,懵懵懂懂地看向眼前直視著他的女人。
“你走神了。”何姒平靜地陳述著,不是疑問也不是責備。
“不知為何,似乎也起了幻境。”秦鑒自嘲一笑,將一把團扇遞到何姒手邊,又問道,“如何?”
“將就。”何姒說完又轉過身去,全部心神都凝在自己的作品之上。她小心翼翼地將空白的團扇浸入水中,速度很慢,手卻很穩,剛剛還浮於水麵上的顏色隨著何姒的動作逐漸附著到扇麵之上,紅、黑、黃,流動的生命在這一刻定格成永恒,一半人定,一半天意,似真似幻,獨一無二。
“好了。”半晌過後,何姒將染好的扇子利落提起,扇麵上的圖案已經形成,因著大漆特有的深沉之感和何姒選用的古樸色調,扇麵上仿佛有風從曠野吹來,裹挾著大漠落日的餘暉,將纏綿的江南夜色一掃而空。
秦鑒覺得精神一振,從何姒手中接過了那柄扇子,用棉線仔細係牢,倒掛在簷下。
“我做的對不對?”何姒拍拍手看著微風中輕搖的勞動成果,說的是問句,卻難掩得意之意。
秦鑒自然隻剩下了誇獎:“無師自通,靈氣逼人。”
“輪到你了。”何姒很滿意,回到桌邊喝了口茶,托腮看著秦鑒。
“我也要做?”
秦鑒聞言先是一愣,隨後聽話地來到水缸邊,揚去浮漆,又加了些清水,然後取出剛剛何姒不曾用過的白色,一揮而下。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誇,初冬的第一場雪,便紛紛揚揚落在了屋中兩人眼中。秦鑒想也不想,又取來最後一色青色,照著初雪的影子,用竹簽點點挑落。雪融了,山色空蒙,於雪中露出頭來,由冬到春,塵世浮華在這空遠寂靜中漸漸散去。
潑墨造物,水中生花,何姒也不知道,為什麽有人明明隻是往水中潑灑兩次顏料,卻也能顯出風度翩翩,瀟灑自在的模樣。她自然也不知道,自己剛剛作畫的場景落在秦鑒眼裏,同樣也是一副穿越了時光而來的精美畫卷。
“把扇子給我。”
和剛剛一樣的場景,隻是此時說話的人變成了秦鑒,迷糊的人則換成了何姒。愣了一會,一把折扇從女子手中傳到男人手中,又被緩緩沁入水中,青白花紋順著水色爬上棉質的扇麵,何姒眼中滿是期待。
終於,那柄扇子也出了水,被棉線係好,剛好和何姒做的扇子並排懸於簷下。
山雪紛飛如碎玉,寒林映雪畫成圖。幽深小徑無人跡,唯有清風過竹廬。
何姒眨了眨眼睛,指著滿目的山中雪景說道:“我要這一把。”
“真巧,我剛想說,我要阿姒的這把大漠孤煙直。”
“大漠孤煙直?”何姒歪著頭重新端詳了一陣自己做的漆扇,卻一點都看不出秦鑒口中的風景,隻得把注意力又回到滿地的工具上,“為何突然想到帶我來做漆扇。”
“今日才吟過的詩,阿姒倒是忘了。”
“什麽?”何姒在過載的記憶中搜索許久,隻想到了神龜口中那句“吹開紅紫還吹落,一種東風兩樣心”,困惑地問道,“這扇子是東風?”
秦鑒本就帶著捉弄之心,知道何姒想偏了,不懷好意地搖搖頭說道:“不是這句,是蘇轍的感秋扇,團扇經秋似敗荷,丹青彷佛舊鬆蘿。”
何姒一眼就看到了自己仍在風中晃悠的團扇,傻乎乎地往陷阱裏跳:“不是好好的嗎,怎麽突然就人情淡薄,世態炎涼了。”
“我才與阿姒表了真心,大半夜不休息趕到千裏之外救人,誰知救的竟然是心上人的緋聞男友。”
“什麽緋聞男友!”鏡軒中的歲月比起外麵本就幽長幾分,何姒又在溫潤深邃的傳統美學中沉浸了一番,早忘了來這之前的事,如今想起前因後果,鄧辰砂的臉一下子杵到眼前,不由有些窘迫。
“我記得阿姒還收了緋聞男友的禮物。”
秦鑒開始將今晚的事一件件梳理起來,何姒聽著,想到了被自己隨手放進口袋裏的印城木塔小模型,衣服突然變得有千斤重。
“似乎還是阿姒主動要的。”
“哪有,是它自己掉到了地上,”何姒知道老朝奉開始瞎掰了,連忙製止他,“恰好合眼緣罷了。”
“是人還是物。”
“當然是物,”何姒說著將那個木質模型從口袋裏掏出來,一把塞到秦鑒手上,“送給你。”
“哦?”秦鑒將模型舉高了一些,對著燈光轉了轉,仔細觀察了一番才說道,“確實精美,阿姒還是自己留著吧,等我這幾日閑下來也做一個,到時候阿姒可以比對比對,到底哪個更合你的心意。”
“當然是你的。”
何姒剛表完忠心,就聽秦鑒慢條斯理地問道:“是我的,還是我。”
何姒心漏跳了一拍,她強裝鎮定拿起矮桌上的茶杯,仿若不經意的一抬眼,看到秦鑒正盯著她,眼睛一眨不眨,認真的表情與之前漫不經心的語氣全然不同,連忙又借喝茶低下了頭。
一口溫熱的茶水從舌尖滾落肺腑,才小聲說了一個字——“你”。
聲音低的仿佛小貓輕聲嗚咽,卻一爪子利落地撓在秦鑒心裏,秦鑒忍不住走向何姒兩步,低頭靠近少女低垂的眉眼,誰知少女也在此刻抬起頭來,不閃不避地闖進秦鑒的視線。
清冷了一晚上的氣氛突然升溫,何姒抿了抿嘴唇,想要主動一回,卻沒能實現這個願望——一陣風沙襲來,她皺著眉頭往後仰去,重心不穩,險些一屁股坐到地上,幸虧秦鑒扶住了她的肩膀,她這才發現不對勁。
秦鑒似乎看不到這陣風沙,而山間空氣一向濕潤,這風沙也顯然不是山間而來。
思慮間,風沙更猛烈了。
何姒反握住秦鑒的手,兩人一起朝著沙土襲來的方向看去,黃色的痕跡在不遠處收攏,竟是簷下掛著的那麵扇子。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不愧是阿姒畫的扇子。”
“不是大漠孤煙直嗎?”
“剛剛還是青煙嫋嫋,可如今,起風了。”
兩人說著,隻見一縷細沙從扇麵中飄來,連綿起伏,不絕如縷,仿佛那扇子通著絲綢古道,有源源不斷的砂礫可以從那頭被運送過來。再看,砂礫剛離開扇麵時細碎稀疏,隻是一條斷斷續續的絲線,可到了簷下就急劇擴張,打著旋兒往兩人身邊襲來,越往屋中,氣勢越發磅礴。何姒忍不住抬起一隻胳膊擋在臉前,不一會兒,兩人腳下已經是厚厚一層黃沙了。
風更大了,何姒覺得自己仿佛處於沙塵暴中間,即使抬手擋著,她也睜不開眼睛,隻能緊閉雙眼,借助袖口擋住口鼻,輕微地換著呼吸。她看不到一旁的秦鑒,不過從手心的溫度來看,這陣風沙雖然來得蹊蹺,暫時卻沒有危險。而小九已經從屋外飛回了屋內,躲在何姒背後的帽子裏不安地跳動了兩下。
風停了,就像它來時一樣突然,何姒睜開眼睛,看著麵前全然陌生的景象問道:“秦鑒,這是哪兒?”
“這是……大漆?”何姒看了許久,終於抬頭問向秦鑒。
“阿姒怎麽什麽都知道?”秦鑒不經意地攪動著瓷罐中的色彩,眼睛裏是讚賞,語氣裏卻又帶著不滿,“我還想多與你說說話呢。”
何姒聽著這似真似假的抱怨,忍不住彎了彎嘴角:“其實我對大漆了解不多,隻知道是從漆樹樹皮內流出的一種液體。”
“那你如何認出來的。”
“嗯……之前在一些古宅裏見過漆器,”何姒遲疑了一下說道,“和金銀銅器不同,漆器更溫潤,更沉穩,也更富有流動感。”
“還有呢?”秦鑒鼓勵般看著何姒。
何姒搜腸刮肚,才像背課文般說了一句:“我還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漆器的國家。”
“不錯嘛,”秦鑒滿意地點點頭,“百裏千刀一斤漆,漆藝本是我國遨遊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詩經中已有記載,此後源源不斷,綿延不絕,發展至明代隆慶年間,我國已有了《髹飾錄》。隻可惜這項工藝生生不息,更迭變換,卻未能融入現代的節奏,逐漸沒落,傳承至今,髹這個字,倒成了生僻字了。”
“髹飾錄?”何姒從未聽過,小聲重複道。
“是啊,髹即指把漆塗在器物上,髹飾錄是一部關於漆器工藝的專著,記錄了漆器製造的原理,使用的工具、方法,漆器的分類和裝飾手法,算是中國古代大漆工藝集大成者。”
“我們今天會用到髹飾錄嗎?”
秦鑒看了看鋪陳開來的工具,略一沉思才答道:“也算吧,傳統漆器從選料、塑胎、髹飾至成品,都要經過幾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專業性極強,我們做不來,今天要用的是漂漆技法,屬於對傳統工藝的創新。”
“所以我們今晚到底要做什麽呢?”何姒越聽越好奇,她看著秦鑒,他隻說要做扇子,可台上明明已經放著扇子了。
“漆扇,你可做過?”
“沒有,”何姒誠實地搖搖頭,然後又指著桌上古樸的顏色和那一汪清水,有些得意地說,“可我大致能猜到怎麽做。”
“哦?”秦鑒一挑眉毛,麵露好奇之色,伸出一隻手做出恭敬謙遜的模樣,對何姒說,“請。”
“那我就不客氣啦。”何姒說著,站起身,來到裝著清水的白瓷缸前,仔細打量了一番,然後又踱步到幾盤漆色之前,稍一思索,拿起紅色和黑色兩種顏色,輕輕倒入清水之中。
大漆不似普通顏料,並不溶於水,而是靜靜漂浮於清水之上,與何姒判斷的一模一樣。她成竹在胸地笑了一笑,又拿起裝著黃色的瓷罐,小心翼翼地將其點點滴落,打破紅黑原有的格局。
一套流程做完,何姒似乎對水麵上的情況還不滿意,又鼓起腮幫子用力吹起來。紅黑在她的努力下開始流動,黃色也在其中流轉,三種色彩纏繞交錯,並不相容,卻彼此相襯,交織出深邃而久遠的顏色。
何姒正在努力吹動水麵波紋創造花紋,秦鑒卻想到了前日清晨兩人為口脂除封泥時的場景,那一口氣吹得他塵沙滿麵,忍不住又笑了。
“笑什麽?”何姒不解,回過頭來,鼓起的腮幫子還沒來得及完全複原。
“喏。”秦鑒也不解釋,隻是彎著眉梢將一根竹簽遞過去,然後又指了指水麵。何姒臉一紅,自然是明白了秦鑒的意思。
“小氣鬼。”她嘟囔了一聲,繼續回頭沉浸到自己的創作中,隻是這次,不再是吹氣了,而是用上了竹簽。
她在已快成型的顏色中一點一畫,不疾不徐,動作嫻靜,思緒卻如泉水湧動,時而行雲流水,落筆如雲煙,時而頓挫停滯,行文至凝絕。光都灑在她麵前波瀾不興的水麵上,隻餘一點落在她輕輕抖動的睫毛上,不多不少,將她清冷的容顏襯了個剛剛好。
不知為何,秦鑒看到自己麵前的時光快速倒流回去。
夜色清幽,月色如瀑,眉目清秀的女子披著素色鬥篷,端坐於涼亭之中。一雙纖細的手瑩白如玉,輕輕搭在麵前的石桌之上,輕輕握著毛筆。她出神地看著亭前月下的山石修竹,專注而安詳,偶爾落下一筆,濃淡相宜,遠近相安。山風輕拂,爐火搖曳,少女臉上光影變換,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那麽安靜,隻有毛筆與紙張摩擦的聲音在月色中回蕩。
秦鑒覺得自己的呼吸都停住了——他突然意識到,千年前,自己也曾見過這樣的場景,可卻是以少女手邊一枚鏡子的身份。
心往下落的瞬間,他聽到一個聲音響起——“把扇子給我。”
何姒麵朝水缸頭也不回,說了一會卻不見身後有反應,轉過身又說了一遍:“把扇子遞給我。”
“啊。”秦鑒如夢初醒,懵懵懂懂地看向眼前直視著他的女人。
“你走神了。”何姒平靜地陳述著,不是疑問也不是責備。
“不知為何,似乎也起了幻境。”秦鑒自嘲一笑,將一把團扇遞到何姒手邊,又問道,“如何?”
“將就。”何姒說完又轉過身去,全部心神都凝在自己的作品之上。她小心翼翼地將空白的團扇浸入水中,速度很慢,手卻很穩,剛剛還浮於水麵上的顏色隨著何姒的動作逐漸附著到扇麵之上,紅、黑、黃,流動的生命在這一刻定格成永恒,一半人定,一半天意,似真似幻,獨一無二。
“好了。”半晌過後,何姒將染好的扇子利落提起,扇麵上的圖案已經形成,因著大漆特有的深沉之感和何姒選用的古樸色調,扇麵上仿佛有風從曠野吹來,裹挾著大漠落日的餘暉,將纏綿的江南夜色一掃而空。
秦鑒覺得精神一振,從何姒手中接過了那柄扇子,用棉線仔細係牢,倒掛在簷下。
“我做的對不對?”何姒拍拍手看著微風中輕搖的勞動成果,說的是問句,卻難掩得意之意。
秦鑒自然隻剩下了誇獎:“無師自通,靈氣逼人。”
“輪到你了。”何姒很滿意,回到桌邊喝了口茶,托腮看著秦鑒。
“我也要做?”
秦鑒聞言先是一愣,隨後聽話地來到水缸邊,揚去浮漆,又加了些清水,然後取出剛剛何姒不曾用過的白色,一揮而下。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誇,初冬的第一場雪,便紛紛揚揚落在了屋中兩人眼中。秦鑒想也不想,又取來最後一色青色,照著初雪的影子,用竹簽點點挑落。雪融了,山色空蒙,於雪中露出頭來,由冬到春,塵世浮華在這空遠寂靜中漸漸散去。
潑墨造物,水中生花,何姒也不知道,為什麽有人明明隻是往水中潑灑兩次顏料,卻也能顯出風度翩翩,瀟灑自在的模樣。她自然也不知道,自己剛剛作畫的場景落在秦鑒眼裏,同樣也是一副穿越了時光而來的精美畫卷。
“把扇子給我。”
和剛剛一樣的場景,隻是此時說話的人變成了秦鑒,迷糊的人則換成了何姒。愣了一會,一把折扇從女子手中傳到男人手中,又被緩緩沁入水中,青白花紋順著水色爬上棉質的扇麵,何姒眼中滿是期待。
終於,那柄扇子也出了水,被棉線係好,剛好和何姒做的扇子並排懸於簷下。
山雪紛飛如碎玉,寒林映雪畫成圖。幽深小徑無人跡,唯有清風過竹廬。
何姒眨了眨眼睛,指著滿目的山中雪景說道:“我要這一把。”
“真巧,我剛想說,我要阿姒的這把大漠孤煙直。”
“大漠孤煙直?”何姒歪著頭重新端詳了一陣自己做的漆扇,卻一點都看不出秦鑒口中的風景,隻得把注意力又回到滿地的工具上,“為何突然想到帶我來做漆扇。”
“今日才吟過的詩,阿姒倒是忘了。”
“什麽?”何姒在過載的記憶中搜索許久,隻想到了神龜口中那句“吹開紅紫還吹落,一種東風兩樣心”,困惑地問道,“這扇子是東風?”
秦鑒本就帶著捉弄之心,知道何姒想偏了,不懷好意地搖搖頭說道:“不是這句,是蘇轍的感秋扇,團扇經秋似敗荷,丹青彷佛舊鬆蘿。”
何姒一眼就看到了自己仍在風中晃悠的團扇,傻乎乎地往陷阱裏跳:“不是好好的嗎,怎麽突然就人情淡薄,世態炎涼了。”
“我才與阿姒表了真心,大半夜不休息趕到千裏之外救人,誰知救的竟然是心上人的緋聞男友。”
“什麽緋聞男友!”鏡軒中的歲月比起外麵本就幽長幾分,何姒又在溫潤深邃的傳統美學中沉浸了一番,早忘了來這之前的事,如今想起前因後果,鄧辰砂的臉一下子杵到眼前,不由有些窘迫。
“我記得阿姒還收了緋聞男友的禮物。”
秦鑒開始將今晚的事一件件梳理起來,何姒聽著,想到了被自己隨手放進口袋裏的印城木塔小模型,衣服突然變得有千斤重。
“似乎還是阿姒主動要的。”
“哪有,是它自己掉到了地上,”何姒知道老朝奉開始瞎掰了,連忙製止他,“恰好合眼緣罷了。”
“是人還是物。”
“當然是物,”何姒說著將那個木質模型從口袋裏掏出來,一把塞到秦鑒手上,“送給你。”
“哦?”秦鑒將模型舉高了一些,對著燈光轉了轉,仔細觀察了一番才說道,“確實精美,阿姒還是自己留著吧,等我這幾日閑下來也做一個,到時候阿姒可以比對比對,到底哪個更合你的心意。”
“當然是你的。”
何姒剛表完忠心,就聽秦鑒慢條斯理地問道:“是我的,還是我。”
何姒心漏跳了一拍,她強裝鎮定拿起矮桌上的茶杯,仿若不經意的一抬眼,看到秦鑒正盯著她,眼睛一眨不眨,認真的表情與之前漫不經心的語氣全然不同,連忙又借喝茶低下了頭。
一口溫熱的茶水從舌尖滾落肺腑,才小聲說了一個字——“你”。
聲音低的仿佛小貓輕聲嗚咽,卻一爪子利落地撓在秦鑒心裏,秦鑒忍不住走向何姒兩步,低頭靠近少女低垂的眉眼,誰知少女也在此刻抬起頭來,不閃不避地闖進秦鑒的視線。
清冷了一晚上的氣氛突然升溫,何姒抿了抿嘴唇,想要主動一回,卻沒能實現這個願望——一陣風沙襲來,她皺著眉頭往後仰去,重心不穩,險些一屁股坐到地上,幸虧秦鑒扶住了她的肩膀,她這才發現不對勁。
秦鑒似乎看不到這陣風沙,而山間空氣一向濕潤,這風沙也顯然不是山間而來。
思慮間,風沙更猛烈了。
何姒反握住秦鑒的手,兩人一起朝著沙土襲來的方向看去,黃色的痕跡在不遠處收攏,竟是簷下掛著的那麵扇子。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不愧是阿姒畫的扇子。”
“不是大漠孤煙直嗎?”
“剛剛還是青煙嫋嫋,可如今,起風了。”
兩人說著,隻見一縷細沙從扇麵中飄來,連綿起伏,不絕如縷,仿佛那扇子通著絲綢古道,有源源不斷的砂礫可以從那頭被運送過來。再看,砂礫剛離開扇麵時細碎稀疏,隻是一條斷斷續續的絲線,可到了簷下就急劇擴張,打著旋兒往兩人身邊襲來,越往屋中,氣勢越發磅礴。何姒忍不住抬起一隻胳膊擋在臉前,不一會兒,兩人腳下已經是厚厚一層黃沙了。
風更大了,何姒覺得自己仿佛處於沙塵暴中間,即使抬手擋著,她也睜不開眼睛,隻能緊閉雙眼,借助袖口擋住口鼻,輕微地換著呼吸。她看不到一旁的秦鑒,不過從手心的溫度來看,這陣風沙雖然來得蹊蹺,暫時卻沒有危險。而小九已經從屋外飛回了屋內,躲在何姒背後的帽子裏不安地跳動了兩下。
風停了,就像它來時一樣突然,何姒睜開眼睛,看著麵前全然陌生的景象問道:“秦鑒,這是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