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高價賣人參
亂世種田,炮灰女配殺伐果斷 作者:舞月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雪靈說完,竟是和秦婉柔母女兩個直接給七婆跪下了,不顧七婆的阻攔,生生給七婆磕了一個頭。
就連屋裏的江立恒也紮掙著下床,也顧不上摔倒在地的姿勢,也給七婆磕了個頭。
他們一是感謝七婆這段日子對於他們一家子的照顧,二也是想要七婆承她這份情,今日賣參的時候,希望七婆能出些力。
七婆眼圈瞬間就紅了,她當初夫君新喪,連個子嗣都沒有留下,自己一個寡婦,無可奈何地靠著一身淺薄的醫術活到現在,其中艱辛也就自己知道。
她本來行醫濟世也好,吃齋念佛也好,都是為了給自己和那死去的丈夫積攢功德,希望他們兩個下一輩子都能投胎到好人家,也去享享那富貴人家的清福。
見到秦婉柔帶著兩個傷重的孩子被攆出家門,似乎就看到了當初無依無靠的自己,便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了他們家微薄的幫助。
倒也是她沒有看錯人,秦氏和這兩個孩子都是知道感恩的人,這一磕頭,倒是讓她深深觸動了。
“行了行了,快起來吧。立恒這孩子腿還沒好利索,快扶床上去。
這事兒我應下就是了,你們快別這麽著,招得我這好多年沒流眼淚的人在這裏哭鼻子。”
江雪靈笑了,她這個人,記仇更記恩,能在四麵楚歌的時候遇到七婆這樣人品的人,也算是他們娘兒三個運氣好了。
待收拾好了東西,七婆駕著牛車,帶著江雪靈一路進了清潭鎮。
她們沒有去別的地方,直接去了杏林堂。
令人意外的是,張君憶也在。
“靈兒,七婆,你們怎麽來了?”
七婆見張君憶在這裏,還好像跟這醫館的人很熟一樣,忙道:“君憶啊,你在這裏就好了。聽說來了很多傷兵,藥材不夠用的?你看,七婆和靈兒這裏有些藥材,這杏林堂收不收啊?”
張君憶聞言往七婆趕來的牛車上看了看,麵露喜色:“七婆,你這可真是及時雨啊!前線來的傷兵太多了,昨兒我同書院的山長,把鎮上各個富戶家裏囤著的藥材都求了一遍,才解了藥材緊缺的燃眉之急。
現在杏林堂正是收藥材的時候,不拘什麽藥,您帶進來,我讓掌櫃地給您看看。”
七婆笑道:“原來你是同書院的山長一起弄藥去了啊,那你跟這掌櫃的,說得上話?”
張君憶笑了笑:“本來是沒什麽交情的,但昨兒忙了一天一宿,也算在掌櫃麵前混了個臉熟。掌櫃得看在山長的麵子上,會聽我幾句的。”
張君憶從來都是個謙遜的人,說話做事不敢托大,想著七婆也就是賣藥材這點子事,他去說一聲也沒什麽。
七婆卻把他拽到一邊,耳語了幾句。
張君憶聽完七婆的話,兩隻眼睛都瞪大了,難以置信地看了看七婆,又看了看江雪靈。
他也不好讓江雪靈大庭廣眾地把人參拿出來給他看,隻好用眼神反複同她確認,江雪靈笑著用力點了點頭,好半晌,張君憶才道:
“你們等等,我這就去找掌櫃的。”
掌櫃的蔡郎中,就是同福酒樓季舒棠的未來嶽丈。他既是一個醫癡,也是一個經商好手。
聽見張君憶說有人上門來賣藥材,就已經很高興了,又聽說還有剛剛采摘的人參,那更是高興得快步走到前堂。
江雪靈抬眼見到這位蔡郎中,心說,您慢著點兒,不知道的還以為您是個兔子成精,蹦出來的呢?
“貴客在哪?”
張君憶緊著幾步把七婆和江雪靈二人介紹給了蔡郎中。
蔡郎中先是看了看牛車上的藥材,一抬眼便看見了七婆。
“這位夫人,瞧著有幾分麵善啊。這藥材,想來也不是一日兩日積攢下的,敢問夫人可會醫道?”
七婆點了點頭,說出了她亡夫的姓名。
清潭鎮和江家村離得不遠,早年他的亡夫和這位蔡郎中雖然沒什麽交情,但是提起名字來那也是知道的。
七婆又說,前線戰亂,這些藥材不必加價,隻按照戰爭打響之前的實收價格算就可以了。
蔡郎中站在那裏,對著七婆鄭重一禮:“夫人高義!
但,我們杏林堂也不是做慈善的,這些傷兵過來看診也是付診金的,夫人隻管放心,這些藥材我們杏林堂都要了,價格也一定會讓夫人過得去。”
七婆聽見如此說,隻好道了一聲多謝。
蔡郎中忙一疊聲吩咐藥童出來過稱、分類和算賬,見夥計們都忙碌起來了,他才問道:“方才聽張賢侄說您二位身上還帶了旁的藥材,不知……”
蔡郎中這話是對著七婆說的,他滿以為人參難得,隻有七婆這樣深諳藥理又熟知藥材生長習性的人才能有機緣挖到野山參,卻不知七婆隻是笑了笑:
“有,卻是我這同村小孫女兒撞上的大運。”
七婆的確是和江老頭同輩,喊一聲小孫女雖讓江雪靈意外一下,卻也是對的。
蔡郎中眼睛都快要從眼眶子裏瞪出來了,還好僅存的理智告訴他,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趕緊把這三人讓到了自己的小花廳,又吩咐夥計看茶、上糕點,著實忙亂了一陣。
待眾人散去,江雪靈也不說二話,隻從懷裏把兩株人參拿出來,直接遞給蔡郎中看。
蔡郎中雙手接過人參,翻來覆去地看,口中連連稱“好”,笑得見牙不見眼,很是稀罕了半天,最後幹脆把人參護在懷裏,問道:
“這位小友,你這兩株人參都要賣的嗎?”
江雪靈也笑著點頭:“是的,郎中爺爺。
不瞞您說,我家算是家道艱難,我哥哥月餘之前還摔斷了腿,一直沒好利索。
我打算把這兩株人參都賣掉,換錢給他醫腿,等他好了,還送他去讀書。”
張君憶適時解釋一句:“這位靈兒妹妹的兄長是我的舊同窗,因小我幾歲,仍舊在村子裏跟家父學習。”
聽見這家還有個讀書人,蔡郎中更高興了:“好好,既如此說,你這兩株人參的品相也極好,那老朽也就賣小姑娘一個麵子,給你個好價錢。
你看,這兩株人參,我一共給你900兩銀子如何?”
就連屋裏的江立恒也紮掙著下床,也顧不上摔倒在地的姿勢,也給七婆磕了個頭。
他們一是感謝七婆這段日子對於他們一家子的照顧,二也是想要七婆承她這份情,今日賣參的時候,希望七婆能出些力。
七婆眼圈瞬間就紅了,她當初夫君新喪,連個子嗣都沒有留下,自己一個寡婦,無可奈何地靠著一身淺薄的醫術活到現在,其中艱辛也就自己知道。
她本來行醫濟世也好,吃齋念佛也好,都是為了給自己和那死去的丈夫積攢功德,希望他們兩個下一輩子都能投胎到好人家,也去享享那富貴人家的清福。
見到秦婉柔帶著兩個傷重的孩子被攆出家門,似乎就看到了當初無依無靠的自己,便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了他們家微薄的幫助。
倒也是她沒有看錯人,秦氏和這兩個孩子都是知道感恩的人,這一磕頭,倒是讓她深深觸動了。
“行了行了,快起來吧。立恒這孩子腿還沒好利索,快扶床上去。
這事兒我應下就是了,你們快別這麽著,招得我這好多年沒流眼淚的人在這裏哭鼻子。”
江雪靈笑了,她這個人,記仇更記恩,能在四麵楚歌的時候遇到七婆這樣人品的人,也算是他們娘兒三個運氣好了。
待收拾好了東西,七婆駕著牛車,帶著江雪靈一路進了清潭鎮。
她們沒有去別的地方,直接去了杏林堂。
令人意外的是,張君憶也在。
“靈兒,七婆,你們怎麽來了?”
七婆見張君憶在這裏,還好像跟這醫館的人很熟一樣,忙道:“君憶啊,你在這裏就好了。聽說來了很多傷兵,藥材不夠用的?你看,七婆和靈兒這裏有些藥材,這杏林堂收不收啊?”
張君憶聞言往七婆趕來的牛車上看了看,麵露喜色:“七婆,你這可真是及時雨啊!前線來的傷兵太多了,昨兒我同書院的山長,把鎮上各個富戶家裏囤著的藥材都求了一遍,才解了藥材緊缺的燃眉之急。
現在杏林堂正是收藥材的時候,不拘什麽藥,您帶進來,我讓掌櫃地給您看看。”
七婆笑道:“原來你是同書院的山長一起弄藥去了啊,那你跟這掌櫃的,說得上話?”
張君憶笑了笑:“本來是沒什麽交情的,但昨兒忙了一天一宿,也算在掌櫃麵前混了個臉熟。掌櫃得看在山長的麵子上,會聽我幾句的。”
張君憶從來都是個謙遜的人,說話做事不敢托大,想著七婆也就是賣藥材這點子事,他去說一聲也沒什麽。
七婆卻把他拽到一邊,耳語了幾句。
張君憶聽完七婆的話,兩隻眼睛都瞪大了,難以置信地看了看七婆,又看了看江雪靈。
他也不好讓江雪靈大庭廣眾地把人參拿出來給他看,隻好用眼神反複同她確認,江雪靈笑著用力點了點頭,好半晌,張君憶才道:
“你們等等,我這就去找掌櫃的。”
掌櫃的蔡郎中,就是同福酒樓季舒棠的未來嶽丈。他既是一個醫癡,也是一個經商好手。
聽見張君憶說有人上門來賣藥材,就已經很高興了,又聽說還有剛剛采摘的人參,那更是高興得快步走到前堂。
江雪靈抬眼見到這位蔡郎中,心說,您慢著點兒,不知道的還以為您是個兔子成精,蹦出來的呢?
“貴客在哪?”
張君憶緊著幾步把七婆和江雪靈二人介紹給了蔡郎中。
蔡郎中先是看了看牛車上的藥材,一抬眼便看見了七婆。
“這位夫人,瞧著有幾分麵善啊。這藥材,想來也不是一日兩日積攢下的,敢問夫人可會醫道?”
七婆點了點頭,說出了她亡夫的姓名。
清潭鎮和江家村離得不遠,早年他的亡夫和這位蔡郎中雖然沒什麽交情,但是提起名字來那也是知道的。
七婆又說,前線戰亂,這些藥材不必加價,隻按照戰爭打響之前的實收價格算就可以了。
蔡郎中站在那裏,對著七婆鄭重一禮:“夫人高義!
但,我們杏林堂也不是做慈善的,這些傷兵過來看診也是付診金的,夫人隻管放心,這些藥材我們杏林堂都要了,價格也一定會讓夫人過得去。”
七婆聽見如此說,隻好道了一聲多謝。
蔡郎中忙一疊聲吩咐藥童出來過稱、分類和算賬,見夥計們都忙碌起來了,他才問道:“方才聽張賢侄說您二位身上還帶了旁的藥材,不知……”
蔡郎中這話是對著七婆說的,他滿以為人參難得,隻有七婆這樣深諳藥理又熟知藥材生長習性的人才能有機緣挖到野山參,卻不知七婆隻是笑了笑:
“有,卻是我這同村小孫女兒撞上的大運。”
七婆的確是和江老頭同輩,喊一聲小孫女雖讓江雪靈意外一下,卻也是對的。
蔡郎中眼睛都快要從眼眶子裏瞪出來了,還好僅存的理智告訴他,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趕緊把這三人讓到了自己的小花廳,又吩咐夥計看茶、上糕點,著實忙亂了一陣。
待眾人散去,江雪靈也不說二話,隻從懷裏把兩株人參拿出來,直接遞給蔡郎中看。
蔡郎中雙手接過人參,翻來覆去地看,口中連連稱“好”,笑得見牙不見眼,很是稀罕了半天,最後幹脆把人參護在懷裏,問道:
“這位小友,你這兩株人參都要賣的嗎?”
江雪靈也笑著點頭:“是的,郎中爺爺。
不瞞您說,我家算是家道艱難,我哥哥月餘之前還摔斷了腿,一直沒好利索。
我打算把這兩株人參都賣掉,換錢給他醫腿,等他好了,還送他去讀書。”
張君憶適時解釋一句:“這位靈兒妹妹的兄長是我的舊同窗,因小我幾歲,仍舊在村子裏跟家父學習。”
聽見這家還有個讀書人,蔡郎中更高興了:“好好,既如此說,你這兩株人參的品相也極好,那老朽也就賣小姑娘一個麵子,給你個好價錢。
你看,這兩株人參,我一共給你900兩銀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