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正陽門外的街道中間原本有一條甬路,是皇帝去天壇祀天的禦道。
皇帝每年祭祀來往一次,皆以黃土鋪路,年深日久,甬路高於兩側,附近的百姓便搭棚為肆。
最初隻是一片棚帳,後來漸漸建成房屋,屋舍相鄰,在這大街東西兩側形成了這犬牙交錯,錯綜複雜的胡同。
嘉靖二十三年,世宗皇帝為抵禦蒙古人侵擾,在京城南麵修建外城,也就是如今的南城。
南來北往的貨物經大運河到達張家灣碼頭後,大部分都運到這正陽門外的集市裏集散。
如此更招來各地商販落腳,商賈薈萃,人口劇增,漸漸在這裏形成新的商業區,前朝後市的格局被徹底打破。
到如今,這裏已經是京城裏最繁榮的商業區。日日有市,百貨雲集,琳琅滿目。大街上終日人聲鼎沸,叫賣之聲不絕於耳……
西起琉璃廠,東到正陽門大街,南自豬市口,北至棋盤街,茶坊、酒肆、當鋪、肉攤、廟宇錯綜複雜,星羅棋布。
商品更是眼花繚亂,有賣綢緞布匹的、有賣珠寶首飾的,有賣胭脂水粉的、就連賣香火紙馬也都有。
大的商鋪牌匾寬大闊氣,門首掛著旗幟,小一點的店鋪就掛個簡陋的木牌匾,而路邊擺攤的商販則用帆布竹棍搭一個簡易的棚子。
街市上車馬轟雷,行人如織,摩肩接踵,川流不息。買賣貨物的商賈、叫賣的小攤販、乘轎的女眷、牽馬挎刀的遊俠、巡街的五城兵馬司軍士、酒樓茶社裏說書的先生、聽說書的閑漢茶客、酒肆裏醉飲放歌的狂生、街頭嬉戲打鬧的稚童小兒、牆角下行討的乞丐。
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有。騾馬、驢子、駱駝、馬車,牛車,鬥車,形形色色,樣樣俱全。
叫賣聲,吆喝聲,嬉笑聲,謾罵聲,豬狗雞羊等家畜的叫聲,嘈雜鼎沸。
沈煉從棋盤街進了正陽門甕城,雄偉的箭樓矗立在月牆之上。
甕城南門隻供皇帝出入,平時大門緊閉,行人隻能通過東西兩側門進出。甕城內正陽門兩側,各有一座小廟,西奉關帝,東奉觀音,不少婦人聚集在觀音廟前祭拜。
沈煉出了翁城,下馬步行,從中間的窎橋越過護城河。牌樓兩邊,橋上橋下,特別是石橋與月牆之間,聚集著很多小商販。
沈煉牽著馬,在一眼望不到頭的人海裏穿梭,忽然覺得背後有雙眼睛在盯著自己。這種對危險極度敏銳的嗅覺,是他在錦衣衛裏摸爬滾打多年練出來的。
裝作漫不經心地回頭牽馬,快速掃了一眼。果然有一道人影避著他的眼神,閃到了皮貨攤子後頭,躲了起來。
沈煉不動聲色地轉過身,當作什麽也沒發生,繼續趕路。走到一個人流稀少的胡同口,牽著馬拐了進去。
不多時,一個十七八歲的後生跟了上來。頭梳小髻,用懶收網巾罩著,麻衣布褲,腳下卻穿著一雙黑色的製式??靴。
沈煉看準時機,從胡同裏閃身出來,一把抓住後生衣襟,將他死死地按在牆上,橫刀架在脖子上,厲聲問道:“誰派你來的,鬼鬼祟祟地跟在後頭做甚?”
沈煉的動作行雲流水,隻一個呼吸的功夫,後生已經被他牢牢控製住。
後生猝不及防,胸口傳來一陣火辣辣的疼,等他回過神來,一張棱廓分明充滿殺氣的臉幾乎占據了他所有的視線。
“我……我是東城兵馬司的,我不是賊人!”
“東城兵馬司?”沈煉一雙冷峻的眸子盯著眼前這張稚氣未脫的臉,眼神來回掃視,似乎感覺在哪裏見過。
“我是昨夜那個東城兵馬司的巡夜差役。”
沈煉退後一步,將視線拉遠,眼前的後生與昨夜兵馬司小卒的臉,逐漸在他腦海中重合。
“你是昨晚活下來的,那個兵馬司的小卒?”
“是,是,大人還記得我?”
沈煉可沒有心情回答這麽蠢的問題,反問道:“跟著我做甚?”
“我…我想找賊人報仇!”
“你想給你那個同伴報仇?”
“是。我知道大人在追查此事,想著或許跟著大人能找到賊人的下落,為六哥報仇。”
沈煉鬆開衣襟,收刀回鞘,冷聲道:“你這小身板還不夠給賊人塞牙縫,早些回家去吧。”
“大人,我不怕死的。”樓定安麵容嚴肅,眼神非常堅定,竭力讓自己看起來顯得決絕而悲壯。
沈煉眼下可沒有閑心思和這個小卒扯皮,一把拽過韁繩,頭也不回地出了胡同。
樓定安望著沈煉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口,腦海裏又再次浮現出六嬸那淒慘絕望的眼神,以及兩個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握拳狠狠砸在身後的土牆上,內疚與悔恨在內心交加。
沈煉沿著大街又走出二三百步,在一家當鋪前停下,將馬匹拴好。進了鋪子,迎麵是一人多高的櫃台,十分有壓迫感。
上麵用木檻封住,隻開了個一尺長寬的口子。門口站著個十二三歲的半大夥計,見沈煉腰間配著刀,一身錦衣衛的官袍,呆愣了一下。
沈煉見櫃台後麵並沒有人,問夥計:“你們掌櫃的呢。”
夥計哪裏直麵過傳聞中凶神惡煞的錦衣衛,嚇得兩股戰戰,絲毫不敢動彈。沈煉越過夥計,徑直走到櫃台前,刀鞘敲的砰砰作響。
“哪兒來的破落戶,趕著投胎呢,把我這櫃台都要拆了。”一張胖臉從櫃台底下露了出來。
沈煉臉色沉了下來,掏出錦衣衛的腰牌扔在櫃台上:“睜大你的狗眼,仔細瞧瞧!”
胖掌櫃起初不以為意,當看到銅牌上的“錦衣衛”三個字,嚇得差點雙腿一軟。
趕忙賠禮道歉,甚至扇起了自己的嘴巴:“瞎了小人這雙狗眼,竟然沒認出錦衣衛的大爺。還請大人有大量,饒了小的。”
沈煉冷哼一聲,不想與這市井商儈過多糾纏,而且他實在不喜歡當鋪的高櫃台:“行了,出來說話。”
“謝大人,小的這就出來。”
胖掌櫃從櫃台右側靠牆的一道矮門裏小跑出來,一麵對著沈煉連連作揖,賠禮道歉,一麵吩咐夥計趕緊端茶送水:“沒眼力見的,還不快將好茶奉上!”
沈煉不耐煩地擺了擺手:“免了,本官有要務在身,問你幾句話。”
“大人盡管問,小的定然知無不言。”
沈煉直入主題:“認識郭二郎麽?”
胖掌櫃搖了搖頭:“不認識。”
“郭二郎,房牙子,你再好好想想!”
胖掌櫃的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一臉茫然說不認識:“小人是開當鋪的,又不是開牙行的,兩邊八竿子打不著,哪裏認識什麽郭二郎啊?”
“哦……不認識啊。”
沈煉見這個胖掌櫃裝傻,似笑非笑地點了點頭,然後繞著當鋪走了一圈:“昨個兒夜裏京城有賊人作亂,現在懷疑你這鋪子裏窩藏賊人。”
“請大人明察秋毫,小人一直老實本分,怎麽會窩藏賊人。”胖掌櫃嘴裏直叫冤枉。
沈煉可沒那麽多耐心,見這胖掌櫃裝瘋賣傻的樣子,心裏一陣厭惡,抬腳將他踹翻在地:“你這麵上開的是當鋪,暗地裏做的都是牙行的生意,你當本官不知?”
“哎喲,別,別,大人饒命。”胖掌櫃抬手護住腦袋,防止沈煉再來一腳。
“還不快給本官如實招來,要是再敢裝傻充愣,小心本官把你丟進詔獄裏,仔細炮製。”
“小人不敢。”胖掌櫃眼見自己的底都被抖了出來,知道這錦衣衛是有備而來,也不敢再裝糊塗,“小人方才突然想起來,是有那麽一號人,叫郭二郎。”
沈煉問道:“那郭二郎住在何處?”
“住在白紙坊三元鋪蓮花胡同裏。不過……”
“不過什麽?”
“不過這郭二郎已經好幾日沒露頭了。”
“你是說這郭二郎已經藏起來了?”
“有幾日了。”
“家裏可還有什麽人?”
“還有個上了年紀的老母。”
沈煉將腰牌揣入懷中手收好:“好教你知曉,昨兒個夜裏明時坊死了個貴人,那郭二郎便是與這命案幹係重大之人,你若是隱瞞了什麽重要線索不報,那便是知情不報,要掉腦袋的。”
胖掌櫃這才明白,為何錦衣衛會找上門來,原來為的不是這私牙的事,而是有這麽一樁命案。
趕緊從地上爬起來,諂笑道:“小人突然又想來一件事,那郭二郎在粉子胡同裏還有個操持皮肉生意的姘頭。”
“叫什麽?”
“叫翠蓮,是個暗娼。”
沈煉冷哼一聲:“你還真是不進棺材不落淚,還有什麽沒說的,一並說出來!要是再敢藏著掖著,可是死罪!”
胖掌櫃哭喪著臉,連說不敢,沈煉冷冷道:“你最好知道輕重。”
“自然,自然。”胖掌櫃連聲答應。
皇帝每年祭祀來往一次,皆以黃土鋪路,年深日久,甬路高於兩側,附近的百姓便搭棚為肆。
最初隻是一片棚帳,後來漸漸建成房屋,屋舍相鄰,在這大街東西兩側形成了這犬牙交錯,錯綜複雜的胡同。
嘉靖二十三年,世宗皇帝為抵禦蒙古人侵擾,在京城南麵修建外城,也就是如今的南城。
南來北往的貨物經大運河到達張家灣碼頭後,大部分都運到這正陽門外的集市裏集散。
如此更招來各地商販落腳,商賈薈萃,人口劇增,漸漸在這裏形成新的商業區,前朝後市的格局被徹底打破。
到如今,這裏已經是京城裏最繁榮的商業區。日日有市,百貨雲集,琳琅滿目。大街上終日人聲鼎沸,叫賣之聲不絕於耳……
西起琉璃廠,東到正陽門大街,南自豬市口,北至棋盤街,茶坊、酒肆、當鋪、肉攤、廟宇錯綜複雜,星羅棋布。
商品更是眼花繚亂,有賣綢緞布匹的、有賣珠寶首飾的,有賣胭脂水粉的、就連賣香火紙馬也都有。
大的商鋪牌匾寬大闊氣,門首掛著旗幟,小一點的店鋪就掛個簡陋的木牌匾,而路邊擺攤的商販則用帆布竹棍搭一個簡易的棚子。
街市上車馬轟雷,行人如織,摩肩接踵,川流不息。買賣貨物的商賈、叫賣的小攤販、乘轎的女眷、牽馬挎刀的遊俠、巡街的五城兵馬司軍士、酒樓茶社裏說書的先生、聽說書的閑漢茶客、酒肆裏醉飲放歌的狂生、街頭嬉戲打鬧的稚童小兒、牆角下行討的乞丐。
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有。騾馬、驢子、駱駝、馬車,牛車,鬥車,形形色色,樣樣俱全。
叫賣聲,吆喝聲,嬉笑聲,謾罵聲,豬狗雞羊等家畜的叫聲,嘈雜鼎沸。
沈煉從棋盤街進了正陽門甕城,雄偉的箭樓矗立在月牆之上。
甕城南門隻供皇帝出入,平時大門緊閉,行人隻能通過東西兩側門進出。甕城內正陽門兩側,各有一座小廟,西奉關帝,東奉觀音,不少婦人聚集在觀音廟前祭拜。
沈煉出了翁城,下馬步行,從中間的窎橋越過護城河。牌樓兩邊,橋上橋下,特別是石橋與月牆之間,聚集著很多小商販。
沈煉牽著馬,在一眼望不到頭的人海裏穿梭,忽然覺得背後有雙眼睛在盯著自己。這種對危險極度敏銳的嗅覺,是他在錦衣衛裏摸爬滾打多年練出來的。
裝作漫不經心地回頭牽馬,快速掃了一眼。果然有一道人影避著他的眼神,閃到了皮貨攤子後頭,躲了起來。
沈煉不動聲色地轉過身,當作什麽也沒發生,繼續趕路。走到一個人流稀少的胡同口,牽著馬拐了進去。
不多時,一個十七八歲的後生跟了上來。頭梳小髻,用懶收網巾罩著,麻衣布褲,腳下卻穿著一雙黑色的製式??靴。
沈煉看準時機,從胡同裏閃身出來,一把抓住後生衣襟,將他死死地按在牆上,橫刀架在脖子上,厲聲問道:“誰派你來的,鬼鬼祟祟地跟在後頭做甚?”
沈煉的動作行雲流水,隻一個呼吸的功夫,後生已經被他牢牢控製住。
後生猝不及防,胸口傳來一陣火辣辣的疼,等他回過神來,一張棱廓分明充滿殺氣的臉幾乎占據了他所有的視線。
“我……我是東城兵馬司的,我不是賊人!”
“東城兵馬司?”沈煉一雙冷峻的眸子盯著眼前這張稚氣未脫的臉,眼神來回掃視,似乎感覺在哪裏見過。
“我是昨夜那個東城兵馬司的巡夜差役。”
沈煉退後一步,將視線拉遠,眼前的後生與昨夜兵馬司小卒的臉,逐漸在他腦海中重合。
“你是昨晚活下來的,那個兵馬司的小卒?”
“是,是,大人還記得我?”
沈煉可沒有心情回答這麽蠢的問題,反問道:“跟著我做甚?”
“我…我想找賊人報仇!”
“你想給你那個同伴報仇?”
“是。我知道大人在追查此事,想著或許跟著大人能找到賊人的下落,為六哥報仇。”
沈煉鬆開衣襟,收刀回鞘,冷聲道:“你這小身板還不夠給賊人塞牙縫,早些回家去吧。”
“大人,我不怕死的。”樓定安麵容嚴肅,眼神非常堅定,竭力讓自己看起來顯得決絕而悲壯。
沈煉眼下可沒有閑心思和這個小卒扯皮,一把拽過韁繩,頭也不回地出了胡同。
樓定安望著沈煉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口,腦海裏又再次浮現出六嬸那淒慘絕望的眼神,以及兩個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握拳狠狠砸在身後的土牆上,內疚與悔恨在內心交加。
沈煉沿著大街又走出二三百步,在一家當鋪前停下,將馬匹拴好。進了鋪子,迎麵是一人多高的櫃台,十分有壓迫感。
上麵用木檻封住,隻開了個一尺長寬的口子。門口站著個十二三歲的半大夥計,見沈煉腰間配著刀,一身錦衣衛的官袍,呆愣了一下。
沈煉見櫃台後麵並沒有人,問夥計:“你們掌櫃的呢。”
夥計哪裏直麵過傳聞中凶神惡煞的錦衣衛,嚇得兩股戰戰,絲毫不敢動彈。沈煉越過夥計,徑直走到櫃台前,刀鞘敲的砰砰作響。
“哪兒來的破落戶,趕著投胎呢,把我這櫃台都要拆了。”一張胖臉從櫃台底下露了出來。
沈煉臉色沉了下來,掏出錦衣衛的腰牌扔在櫃台上:“睜大你的狗眼,仔細瞧瞧!”
胖掌櫃起初不以為意,當看到銅牌上的“錦衣衛”三個字,嚇得差點雙腿一軟。
趕忙賠禮道歉,甚至扇起了自己的嘴巴:“瞎了小人這雙狗眼,竟然沒認出錦衣衛的大爺。還請大人有大量,饒了小的。”
沈煉冷哼一聲,不想與這市井商儈過多糾纏,而且他實在不喜歡當鋪的高櫃台:“行了,出來說話。”
“謝大人,小的這就出來。”
胖掌櫃從櫃台右側靠牆的一道矮門裏小跑出來,一麵對著沈煉連連作揖,賠禮道歉,一麵吩咐夥計趕緊端茶送水:“沒眼力見的,還不快將好茶奉上!”
沈煉不耐煩地擺了擺手:“免了,本官有要務在身,問你幾句話。”
“大人盡管問,小的定然知無不言。”
沈煉直入主題:“認識郭二郎麽?”
胖掌櫃搖了搖頭:“不認識。”
“郭二郎,房牙子,你再好好想想!”
胖掌櫃的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一臉茫然說不認識:“小人是開當鋪的,又不是開牙行的,兩邊八竿子打不著,哪裏認識什麽郭二郎啊?”
“哦……不認識啊。”
沈煉見這個胖掌櫃裝傻,似笑非笑地點了點頭,然後繞著當鋪走了一圈:“昨個兒夜裏京城有賊人作亂,現在懷疑你這鋪子裏窩藏賊人。”
“請大人明察秋毫,小人一直老實本分,怎麽會窩藏賊人。”胖掌櫃嘴裏直叫冤枉。
沈煉可沒那麽多耐心,見這胖掌櫃裝瘋賣傻的樣子,心裏一陣厭惡,抬腳將他踹翻在地:“你這麵上開的是當鋪,暗地裏做的都是牙行的生意,你當本官不知?”
“哎喲,別,別,大人饒命。”胖掌櫃抬手護住腦袋,防止沈煉再來一腳。
“還不快給本官如實招來,要是再敢裝傻充愣,小心本官把你丟進詔獄裏,仔細炮製。”
“小人不敢。”胖掌櫃眼見自己的底都被抖了出來,知道這錦衣衛是有備而來,也不敢再裝糊塗,“小人方才突然想起來,是有那麽一號人,叫郭二郎。”
沈煉問道:“那郭二郎住在何處?”
“住在白紙坊三元鋪蓮花胡同裏。不過……”
“不過什麽?”
“不過這郭二郎已經好幾日沒露頭了。”
“你是說這郭二郎已經藏起來了?”
“有幾日了。”
“家裏可還有什麽人?”
“還有個上了年紀的老母。”
沈煉將腰牌揣入懷中手收好:“好教你知曉,昨兒個夜裏明時坊死了個貴人,那郭二郎便是與這命案幹係重大之人,你若是隱瞞了什麽重要線索不報,那便是知情不報,要掉腦袋的。”
胖掌櫃這才明白,為何錦衣衛會找上門來,原來為的不是這私牙的事,而是有這麽一樁命案。
趕緊從地上爬起來,諂笑道:“小人突然又想來一件事,那郭二郎在粉子胡同裏還有個操持皮肉生意的姘頭。”
“叫什麽?”
“叫翠蓮,是個暗娼。”
沈煉冷哼一聲:“你還真是不進棺材不落淚,還有什麽沒說的,一並說出來!要是再敢藏著掖著,可是死罪!”
胖掌櫃哭喪著臉,連說不敢,沈煉冷冷道:“你最好知道輕重。”
“自然,自然。”胖掌櫃連聲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