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複清了清嗓子,用西夏這邊的官話道:“誰?什麽事?”


    外麵也同樣用西夏官話回道:“李將軍,大帥有請。”


    “我知道了,回稟大帥...我馬上過去。”


    “是!”


    慕容複看著房間裏的地圖,現在西夏、契丹以及大宋,看似三足鼎立...大理是邊陲小國,不值一提。


    西夏因為地勢的原因,易守難攻...現在的契丹人對西夏並沒有什麽胃口,前些年不是沒有打過,契丹皇帝也曾禦駕親征,可惜差羽而歸;大宋皇帝也發動過對西夏的征伐,一樣虎頭蛇尾。


    西夏已經到了極限,甚至還在走下坡路,單從國力上來說,無疑是三國之中最弱小的。可就算如此,西夏也隻是進取不足,守成還是綽綽有餘的。


    慕容複還是非常看好西夏的,畢竟有著助他複國的潛力。


    如此想著...便起身開門,準備去見赫連鐵樹。


    這些日子赫連鐵樹一直在派人打探中原情報,準備率領大軍征伐中原,意圖將河套一帶收入囊中。


    可這事情哪兒有那麽容易?


    大宋朝廷的邊軍還有打盹兒的時候,可那些丐幫弟子...老天爺,才是防不勝防。


    ......


    大內皇宮。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皇帝的身體也以肉眼可見的變化,變得健碩起來。


    在張秀與蘇軾的雙重教導下,似乎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皇帝,不在話下。


    對此,高太後感到十分欣慰,心說:如果趙煦能夠成才,成為一代明君,她也能告慰大宋的曆代先帝了。


    趙煦確實非常聰慧...連蘇軾都誇他才思敏捷,甚至在很多時候靈光一閃之所得,讓蘇軾都暗暗驚歎。


    至於在武學一道上,有一說一,確實差點意思...如果能夠勤加練習,認真修煉,縱然不能成為一代宗師,江湖一流還是沒有問題的。


    但問題就出在這裏,小皇帝習武的時間實在是不多,這還是他年紀尚幼,等他開始學習如何處理政務,又或是親政之後...哪兒還有時間去練武...一半的時間陪大臣“打口水仗”,另一半兒時間就該陪妃子們了。


    這小子可不是什麽“好鳥”...張秀經常能看到他眼睛盯著宮中的漂亮宮女們欣賞。


    可惜,他已經學了天罡童子功,功成之前不能破身...如若不然,輕則走火入魔,重則暴斃而亡。


    小皇帝有時也會想:“草率了,當時就該問問老師,有沒有不禁女色也能修煉的法子...近日查看典籍,發現道門之中還有陰陽雙修之法...也不知老師會不會。”


    朝廷經過一些小小的波折,已經完成了過度,恢複了舊製的朝廷,一切又變成了老樣子。


    所以...不少吃過新政紅利的大臣,紛紛開始懷念起新政的好。


    也有一些大臣理智的分析了新政與舊政之間的差異,雖然明知道新政是好的,但還是戰隊舊黨這一邊兒,畢竟他們也是要吃飯的。


    有時候隻是一個選擇,就能決定他們的飯碗是否能夠留住。


    但有一個人頗為不同...當年被新黨差點“整”死的蘇軾,如今回朝之後,卻發現卷土重來的舊黨...吃相實在是太難看了。貪汙腐敗之相,讓他打心眼兒的反感...便仗義執言,陳其時弊,抨擊了幾句。


    得,把舊黨的人也得罪了一大票。


    畢竟他的老師歐陽修已經去世了,當年朝廷新舊之爭愈演愈烈時,他在家中守孝...其實跟現在上位的那些舊黨中人,關係也就一般,甚至可以說是真不熟。


    這些人本就眼紅蘇軾的升遷速度,這下子可好...一不小心就把新舊兩黨全都招惹到了。


    蘇軾,經曆過宦海沉浮,知道很多人隻是為了當官而當官...當然,相信其中絕大部分人在十年寒窗苦讀時,心中也有一番偉大抱負的,可一旦進入這個大染缸...又有誰人能經得住其中誘惑?


    能夠始終保持本心?


    就連他自己都不敢保證,又有什麽立場去說旁人?可是他已經說了,隻是他說的話並沒有人聽。


    連小皇帝也意外:“先生不也是舊黨的人麽?為什麽還要罵舊黨的人?這一次若不是老師也在,你可能就要被他們狠揍一頓了。”


    “老臣一向是對事不對人...他們做的不對,老臣難道說不得?”蘇軾對著小皇帝說道:“當年的新黨大肆排斥異己,不論舊黨好壞,全都一杆子打死;如今舊黨上台,新黨已經快要被全部趕出朝堂了...平心而論,不論是當年的舊黨,還是如今的新黨,當真就認為對方沒有半分可取之處,他們自己的觀點就一定是對的?小天師有一句話說的好,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新舊兩政的優勢與弊端,經過這些年來的施行,想必已經非常清楚...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大宋何愁政治不能清明,國力不能強盛?”


    “可他們是在做什麽?他們爭得不是執政之法,而是權...”蘇軾眼中帶著濃濃的失望,空有一腔報國之心,可在不能任由自己施展。


    “聽娘娘說,先生日前請辭了。”趙煦上前一步,拉住蘇軾的衣袖,問道:“先生要離京麽?”


    “老臣...是。”蘇軾本想要說些什麽,可終究也沒能說出口,隻是點了點頭。


    汴京是容不下他了,而且那些舊黨之臣,也不可能眼看著他給皇帝當老師...與其被趕走,不如自己先退一步。


    趙煦則是沉聲道:“等朕親政之後,就給先生報仇出氣。”


    “官家不可!”蘇軾大驚失色:“老臣何德何能...陛下且安心跟著小天師學習,老臣已經派人將家中的典籍送至宮中,以官家之才智,已能自習...若有什麽不懂之處,可詢問小天師...小天師之才不在老臣之下...而且老臣也不是不回來了,老臣此番先替官家去感受民間疾苦,爭取能夠總結出一套取新舊兩政所長之法,當官家親政之後,老臣還要大展拳腳呢。”


    “朕親政時,必拜先生為相。”空頭支票雖然不要錢,但此時此刻的趙煦,無比認真。


    因為張秀的參與,趙煦的性子已經完全不同...原本的趙煦是一直處在高太後的壓製之下,基本沒有自己的話語權,再加上華夏師長式的教育方式...別說趙煦還是個皇帝,就是個普通人,也容易埋下一顆逆反的種子。


    但是現在不同,從一開始小皇帝對蘇軾的抵抗,到看到蘇軾字畫詩詞時的喜愛,以及現在對老師即將離去的不舍...充分證明了趙煦的轉變是積極向上的。


    雖然現在軍國大事依舊是高太後與幾位大臣處理,但處理的方法以及結果後續,都會由蘇軾取來,當成是教材來教導趙煦。幫助趙煦分析其中的前因後果,以及為什麽要這樣做,這樣做的利弊取舍等等。


    趙煦樂在其中。


    甚至後來,都不用蘇軾去取那些卷宗,趙煦自己就記在腦子裏,等下了大朝,或是散了小朝會...就主動去向他們請教,其中有一些趙煦自己的看法,也能讓蘇軾眼前一亮。


    張秀看著難舍難分的師生二人,心說:“蘇老板,不枉費貧道如此辛苦的為你二人牽線搭橋啊...往後說起來,你蘇老板也是一代帝師了。”


    又做了一件兒好事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從亮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筆丹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筆丹青並收藏諸天從亮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