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用和見到儂氏既獻上黃金,又送上金礦任由處置,這般情形之下還真不好下手。
而且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其實打和不打也沒有區別了。
李用和虛扶了一下道:“阿儂夫人請起,你們儂氏有此誠意,我大宋自然會寬以待之。至於儂氏投誠,並貢獻黃金與金礦事宜,我會據實上報官家。想來以官家的仁厚,定不會薄待你等母子便是。”
阿儂大喜,急忙起身,向李用和深深一躬道:“李將軍之恩,吾等定會報答。若有驅馳,定然不敢推辭。如今西夏諸夷,分散為各洞各寨,我儂氏原為朝廷之說客,前往遊說使之皆歸附於大宋!”
李賀此時笑道:“這樣的話,豈不是會與大理國衝突?你這是覺得我們閑嗎。”
“兩位李將軍,大理國如今權臣當道,高氏的高智生身為國相,一手把持朝政。其國君段素興,則隻知遊玩宴飲歌舞享樂。若是兩位將軍肯為我等諸洞各寨後援,隻須點頭,我等便可為大宋之鷹犬,攻入大理境內!”
與李賀對視一眼,李用和擺了擺手道:“此事不急,你的這些話,我會上書官家。一切事宜,請官家定奪便是。若官家允準,我們自然是支持這麽辦的。”
對於李用和來說,自己這個外戚雖然不算差,但是家族的顯赫也絕談不上。
自己的功勞沒有多少,即便加上如今逼得儂智高投降歸附,實際上也並不能算多大的功勞。
但是,若朝廷決意向大理出手,那情形便不一樣了。
若有大功在身,官家便可給李氏封個公爵也是名正言順。
李用和也隻是這麽想了想,便回到現實當中。
阿儂躬身道:“我母子這便開城解兵甲以迎王師,請兩位將軍稍待便是。”
李用和與李賀兩人,將阿儂送出大營,便升帳調動兵馬準備接收廣源州城。
辦完了軍務,李賀便對李用和道:“李國舅,你看這儂氏不會是詐降吧?獻黃金和金礦並約歸降,而後突然再給我們來個狠的。”
“這倒沒什麽可懼的。”李用和道:“等下先派人去接收了廣源城便是。以儂氏之強,也隻是強在廣源州的金礦。若是失了根基,無錢無糧又如何招攬人馬。而且周圍諸洞和各寨,也已知我大宋天兵之厲害,鮮有敢附之同逆者。”
“李國舅的意思,莫不是要替儂氏母子向官家求情?”李賀問道。
“求情還談不上,據實而報罷了。”李用和如今已經嚐到謹慎的好處,做事沒有半點主見的樣子。
李賀其實是想要再撈些功勞的,但是看到這位李國舅並沒有貪功的意思,便隻得作罷。
其實李賀所謂的撈些功勞,便是想將將儂氏母子殺掉請功。這樣一來,這所謂儂氏所貢獻的黃金和金礦,便成了他們向朝廷上繳的戰利品。而且他們兩人作為主將,還可從中瓜分一些財物。
但李賀隻是伏波軍前來協助的,他隻能是試探李用和的態度。
李用和也知道李賀的心思,看到李賀不再說話,便又安撫道:“若要功勞,你我這等武將,當須從實際戰功之中取得才是。如今朝廷不再重文輕武,反倒是官家勵精圖治開疆拓土,有恢複漢唐之誌。隻憑借此次迫使儂氏歸降,便可簡在帝心。將來若有戰事,定為官家人選前列。何況攻略大理之事若成,還有比滅國之功更大的功勞嗎。”
穀</span> 聽了李用和的這些話,李賀的失望之意卻消退了不少。
“不如我與李國舅聯名上奏,詳述儂氏所言之事,一邊收服西南夷各洞各寨,並派人前往大理探聽虛實。”李賀多少是有些野心的,此時倒是勸說起李用和來,“若能使得官家意動,則子孫便有實打實的祖上功勞。”
李賀顯然也知道李用和的心思,這話倒是說的十分直白。
兩人都偏向於阿儂所說的出兵大理,但是大理並沒有對大宋如何,卻是沒有足夠的借口。
若是在沒有官家示意的情況下,對大理擅自出兵,那就是擅啟邊釁,後果難料。
李用和想了想,便對李賀道:“如今大理與我朝雖無宗藩關係,亦無矛盾之事。若要勸官家對大理出兵,還是要有個妥善的理由才是。否則,這理由不可壞了官家仁君之名。”
“這有何難!”李賀卻哈哈一笑道:“便說我朝與大理之間的各洞各寨的西南夷,自太祖玉斧劃界以來,其實歸屬不清。我朝的詔令他們不敢不聽,而大理的詔令亦同樣如是。若是我們借由儂氏往勸,使之皆為我朝之屬,則大理必定興兵討伐。那時,大理便是在對我大宋侵土擾民了。”
李用和想了想,“那麽,我們先向官家上書,請授這些洞主寨主們官職,無論大小,皆為我大宋的團練指揮,以安邊民之心。由朝廷賜以告身官袍,示以隆恩。”
這兩位李姓的將軍,在營帳之中你一句我一句,便定下了計策。
雖然這計策並不是那麽周密,可是因為大宋與大理在玉斧劃界之時就很粗糙,所以這計策竟也天衣無縫。
當天,李用和與李賀兩人,便順利的進入了廣源州城中。
為了迎得宋軍的信任,儂智高與阿儂甚至主動的遣散了麾下絕大多數的兵士,隻留了幾百人的部屬。
對此李用和與李賀兩人,對儂氏母子給予了高度評價。
而且,兩人向官家的上書,也是當著儂氏母子兩人的麵寫就,讓兩人過目之後,才封了火漆送走的。
這等開誠布公的態度,迅速便使得雙方互信上升了一個高度。
為了表示儂氏的感激,阿儂與儂智高母子表示,次日便可派人外出,遊說西南夷各洞各寨歸附大宋。
在西南已經平定的消息還沒傳回東京洛陽之時,倒是曹傅的大宛天馬已經送到了洛陽。
數千匹大宛天馬,被送到了洛陽城外的禦用馬場,這麽大的動靜如何能不驚動朝廷上下。
官家親自帶著朝臣和勳貴們,來到城外的馬場,都欲對這大宛天馬先睹為快。
大宋鹿鳴報更是頭版頭條刊出消息,大大的標題“天馬當從西北來,今安匹兮龍為友!”
而且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其實打和不打也沒有區別了。
李用和虛扶了一下道:“阿儂夫人請起,你們儂氏有此誠意,我大宋自然會寬以待之。至於儂氏投誠,並貢獻黃金與金礦事宜,我會據實上報官家。想來以官家的仁厚,定不會薄待你等母子便是。”
阿儂大喜,急忙起身,向李用和深深一躬道:“李將軍之恩,吾等定會報答。若有驅馳,定然不敢推辭。如今西夏諸夷,分散為各洞各寨,我儂氏原為朝廷之說客,前往遊說使之皆歸附於大宋!”
李賀此時笑道:“這樣的話,豈不是會與大理國衝突?你這是覺得我們閑嗎。”
“兩位李將軍,大理國如今權臣當道,高氏的高智生身為國相,一手把持朝政。其國君段素興,則隻知遊玩宴飲歌舞享樂。若是兩位將軍肯為我等諸洞各寨後援,隻須點頭,我等便可為大宋之鷹犬,攻入大理境內!”
與李賀對視一眼,李用和擺了擺手道:“此事不急,你的這些話,我會上書官家。一切事宜,請官家定奪便是。若官家允準,我們自然是支持這麽辦的。”
對於李用和來說,自己這個外戚雖然不算差,但是家族的顯赫也絕談不上。
自己的功勞沒有多少,即便加上如今逼得儂智高投降歸附,實際上也並不能算多大的功勞。
但是,若朝廷決意向大理出手,那情形便不一樣了。
若有大功在身,官家便可給李氏封個公爵也是名正言順。
李用和也隻是這麽想了想,便回到現實當中。
阿儂躬身道:“我母子這便開城解兵甲以迎王師,請兩位將軍稍待便是。”
李用和與李賀兩人,將阿儂送出大營,便升帳調動兵馬準備接收廣源州城。
辦完了軍務,李賀便對李用和道:“李國舅,你看這儂氏不會是詐降吧?獻黃金和金礦並約歸降,而後突然再給我們來個狠的。”
“這倒沒什麽可懼的。”李用和道:“等下先派人去接收了廣源城便是。以儂氏之強,也隻是強在廣源州的金礦。若是失了根基,無錢無糧又如何招攬人馬。而且周圍諸洞和各寨,也已知我大宋天兵之厲害,鮮有敢附之同逆者。”
“李國舅的意思,莫不是要替儂氏母子向官家求情?”李賀問道。
“求情還談不上,據實而報罷了。”李用和如今已經嚐到謹慎的好處,做事沒有半點主見的樣子。
李賀其實是想要再撈些功勞的,但是看到這位李國舅並沒有貪功的意思,便隻得作罷。
其實李賀所謂的撈些功勞,便是想將將儂氏母子殺掉請功。這樣一來,這所謂儂氏所貢獻的黃金和金礦,便成了他們向朝廷上繳的戰利品。而且他們兩人作為主將,還可從中瓜分一些財物。
但李賀隻是伏波軍前來協助的,他隻能是試探李用和的態度。
李用和也知道李賀的心思,看到李賀不再說話,便又安撫道:“若要功勞,你我這等武將,當須從實際戰功之中取得才是。如今朝廷不再重文輕武,反倒是官家勵精圖治開疆拓土,有恢複漢唐之誌。隻憑借此次迫使儂氏歸降,便可簡在帝心。將來若有戰事,定為官家人選前列。何況攻略大理之事若成,還有比滅國之功更大的功勞嗎。”
穀</span> 聽了李用和的這些話,李賀的失望之意卻消退了不少。
“不如我與李國舅聯名上奏,詳述儂氏所言之事,一邊收服西南夷各洞各寨,並派人前往大理探聽虛實。”李賀多少是有些野心的,此時倒是勸說起李用和來,“若能使得官家意動,則子孫便有實打實的祖上功勞。”
李賀顯然也知道李用和的心思,這話倒是說的十分直白。
兩人都偏向於阿儂所說的出兵大理,但是大理並沒有對大宋如何,卻是沒有足夠的借口。
若是在沒有官家示意的情況下,對大理擅自出兵,那就是擅啟邊釁,後果難料。
李用和想了想,便對李賀道:“如今大理與我朝雖無宗藩關係,亦無矛盾之事。若要勸官家對大理出兵,還是要有個妥善的理由才是。否則,這理由不可壞了官家仁君之名。”
“這有何難!”李賀卻哈哈一笑道:“便說我朝與大理之間的各洞各寨的西南夷,自太祖玉斧劃界以來,其實歸屬不清。我朝的詔令他們不敢不聽,而大理的詔令亦同樣如是。若是我們借由儂氏往勸,使之皆為我朝之屬,則大理必定興兵討伐。那時,大理便是在對我大宋侵土擾民了。”
李用和想了想,“那麽,我們先向官家上書,請授這些洞主寨主們官職,無論大小,皆為我大宋的團練指揮,以安邊民之心。由朝廷賜以告身官袍,示以隆恩。”
這兩位李姓的將軍,在營帳之中你一句我一句,便定下了計策。
雖然這計策並不是那麽周密,可是因為大宋與大理在玉斧劃界之時就很粗糙,所以這計策竟也天衣無縫。
當天,李用和與李賀兩人,便順利的進入了廣源州城中。
為了迎得宋軍的信任,儂智高與阿儂甚至主動的遣散了麾下絕大多數的兵士,隻留了幾百人的部屬。
對此李用和與李賀兩人,對儂氏母子給予了高度評價。
而且,兩人向官家的上書,也是當著儂氏母子兩人的麵寫就,讓兩人過目之後,才封了火漆送走的。
這等開誠布公的態度,迅速便使得雙方互信上升了一個高度。
為了表示儂氏的感激,阿儂與儂智高母子表示,次日便可派人外出,遊說西南夷各洞各寨歸附大宋。
在西南已經平定的消息還沒傳回東京洛陽之時,倒是曹傅的大宛天馬已經送到了洛陽。
數千匹大宛天馬,被送到了洛陽城外的禦用馬場,這麽大的動靜如何能不驚動朝廷上下。
官家親自帶著朝臣和勳貴們,來到城外的馬場,都欲對這大宛天馬先睹為快。
大宋鹿鳴報更是頭版頭條刊出消息,大大的標題“天馬當從西北來,今安匹兮龍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