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吃一個不吱聲
被皇室讀心,炮灰嫡女創飛侯府 作者:蕭硯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果然是定國將軍府的嫡女,這長相這氣質這才情這氣度,哪一樣不是頂級的?放眼整個晉安朝也沒幾個女人能比得上!放著這麽個完美的正室妻子冷落無視,偏要去寵那搔首弄姿、放蕩成性的沈貴妃,叫他傻缺皇帝真是一點兒也不冤。】
慶隆帝循聲看向已落坐在宋問天身邊的絕色少女,她的目光正肆無忌憚的在他與皇後之間來回打量,沒有絲毫的膽怯畏懼。
然後慶隆帝又聽到了讚皇後貶低他的聲音——
【這傻缺真當皇後願意嫁給他被困在這深宮中嗎?皇後自幼長在西北沙漠戈壁,見慣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是個心懷天下的女子,從小便立誌隨父兄征戰沙場保家衛國,要做晉安朝第一位女將軍,這樣的女子又豈是都城裏這些矯揉造作的鶯鶯燕燕可比的?又豈會自降格局與沈貴妃那種庸脂俗粉勾心鬥角?】
宋雲夕看向皇後的眼中滿滿都是崇拜,慶隆帝完全可以確定,自己剛剛聽到的果然就是她的心聲。
再看皇後、太後還有宋問天都神色未動,便肯定隻有自己才能聽到。
隻是慶隆帝不知道的是此時皇後心底湧起悲傷,當初若非迫不得已,自己又怎會嫁入皇室被困這深宮之中?
她以為自己這一生就要這樣渾渾噩噩消耗下去了,沒想到宋雲夕竟如此了解她,又讓她回想起了從前策馬揚鞭,扮做士兵偷上戰場的情景。
都說西北荒涼,可是隻有她明白那裏的廣闊浩瀚和自由。
多想再回到那裏,去做那個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的秦離染。
皇後低垂眼瞼遮擋下的眼中滿是神往落寞之色。
慶隆帝心中怒火驟然而生:她不願意嫁,朕還不樂意娶呢!
什麽當女將軍,不還是霸著皇後之位不肯讓賢嗎?
當年秦家仗著軍功把自家女兒嫁進皇室,他們想的不就是想要把持住整個朝堂架空朕這個皇帝嗎?
哼,朕就是要讓他們知道,這晉安朝堂姓夜不姓秦!
慶隆帝雖說一把年紀了,但也還是有些叛逆心理的,尤其越是有人誇獎皇後和秦家,他就越是要抬舉沈貴妃和沈家。
“沈愛卿。”
被點到的寧國公沈喬平立刻站了出來:“皇上。”
慶隆帝態度親和:“你上次尋來的藥方朕用著很是不錯,近來更感精神充沛處理起奏折時都專注了許多,朕都還未來得及賞你。”
沈喬平恭敬的道:“為皇上分憂是身為臣子的本分。”
慶隆帝顯然極為滿意沈喬平這種謙遜不居功的態度:“若人人都能如愛卿一般記住臣子本分,朕又何必事事憂心?”
這意有所指的話是個人都能聽得出他說的是定國將軍府秦家。
這些年皇上對定國將軍府的打壓眾人都看在眼裏,就連出自定國將軍府的皇後這個後位也是岌岌可危,中宮嫡出的辰王更是早早的就被排除出儲君之位了。
反而是冠寵後宮的沈貴妃及其所出的六皇子備受皇上重視,幾次都透露出欲立六皇子為太子的意思。
還有沈貴妃背後的寧國公府沈家,更得皇上重用,在都城中炙手可熱。
慶隆帝說完後餘光還瞥了眼皇後,但皇後依舊端莊淡然,似是一切都與她無關一般。
自家兄長被誇,沈貴妃笑得更為得意張揚:“皇上隻誇獎哥哥都不誇獎臣妾嗎?可是臣妾擔憂您的聖體才讓哥哥去想辦法的。”
慶隆帝大笑著拉住沈貴妃的手:“賞,都賞!”
不出意外的,寧國公府又成為最受矚目的贏家。
再想想曾經風光無限的定國將軍府,如今不僅兵權沒了,就是連出席宮宴的資格都沒了,沒落的都快被人遺忘了。
沈貴妃挑釁的看向皇後,但皇後依然連一個眼神都未曾給她。
慶隆帝似乎從打壓貶低曾高高在上的定國將軍府中得到了心理的滿足,精神越顯亢奮。
【吃吧吃吧,那些慢性毒一吃一個不吱聲。】
啪!
慶隆帝手中的酒杯應聲落地。
見所有人向他看過來,便立刻笑著解釋:“看來今日朕喝多了。”
吩咐隨身伺候的孫公公:“去給朕備點醒酒湯。”
孫公公離開後,慶隆帝又與宋問天寒暄了起來:“問天,你這個掌上明珠倒是有趣的緊。”
宋問天隻是意味深長的笑笑。
【這麽多年皇後暗中替他擋掉了多少明槍暗箭,偏他自己非得往槍口上撞,自己巴巴的送上門去讓人下毒,真是閻羅王來了都要說一句自尋死路。】
慶隆帝心中大駭,身形亦有些搖晃,沈貴妃滿麵擔憂:“皇上,您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慶隆帝看著麵前嬌豔嫵媚的女子,她的確不及皇後端莊美麗,但她卻是自己喜歡主動求來的,而她對自己也是全身心的眷戀崇拜,一直以來他們像尋常夫妻一樣恩愛爭吵,她怎麽可能會害自己?
慶隆帝不相信。
“朕沒事。”
聞到沈貴妃身上熟悉的幽香,慶隆帝的神色舒緩了許多,笑著輕拍沈貴妃的手:“你不要總是擔心朕。”
沈貴妃媚態橫生的嬌嗔:“你總是嚇臣妾。”
【嘔……】
慶隆帝又聽到了聒噪的聲音——
【一把年紀兒子都要娶妻生子了,還扮少女撒嬌賣萌,真是惡心他媽給惡心開門,惡心到家了!】
從前不覺得,他甚至極為喜歡沈貴妃這副嬌憨模樣,但聽了宋雲夕的吐槽,慶降帝突然也覺得有些不適了。
笑容僵硬的將沈貴妃推開,拿出幾分天子威嚴:“莊重一些。”
沈貴妃隻當是慶隆帝難為情了,風情萬種的瞥了他一眼,隻那一眼就像是帶著鉤子一樣,勾得慶隆帝心癢難耐。
【這沈貴妃進宮前是特地去青樓學過吧,怎麽勾引男人的技能是一套一套的?不過誰讓男人都犯賤,就吃青樓做派這一套呢?天子也不能免俗啊!】
一旁的皇後心情極佳:沒錯,她跟個青樓做派的妾一般見識,那豈不就是自降身份嗎?
她才不做那種上不得台麵的事。
慶隆帝循聲看向已落坐在宋問天身邊的絕色少女,她的目光正肆無忌憚的在他與皇後之間來回打量,沒有絲毫的膽怯畏懼。
然後慶隆帝又聽到了讚皇後貶低他的聲音——
【這傻缺真當皇後願意嫁給他被困在這深宮中嗎?皇後自幼長在西北沙漠戈壁,見慣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是個心懷天下的女子,從小便立誌隨父兄征戰沙場保家衛國,要做晉安朝第一位女將軍,這樣的女子又豈是都城裏這些矯揉造作的鶯鶯燕燕可比的?又豈會自降格局與沈貴妃那種庸脂俗粉勾心鬥角?】
宋雲夕看向皇後的眼中滿滿都是崇拜,慶隆帝完全可以確定,自己剛剛聽到的果然就是她的心聲。
再看皇後、太後還有宋問天都神色未動,便肯定隻有自己才能聽到。
隻是慶隆帝不知道的是此時皇後心底湧起悲傷,當初若非迫不得已,自己又怎會嫁入皇室被困這深宮之中?
她以為自己這一生就要這樣渾渾噩噩消耗下去了,沒想到宋雲夕竟如此了解她,又讓她回想起了從前策馬揚鞭,扮做士兵偷上戰場的情景。
都說西北荒涼,可是隻有她明白那裏的廣闊浩瀚和自由。
多想再回到那裏,去做那個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的秦離染。
皇後低垂眼瞼遮擋下的眼中滿是神往落寞之色。
慶隆帝心中怒火驟然而生:她不願意嫁,朕還不樂意娶呢!
什麽當女將軍,不還是霸著皇後之位不肯讓賢嗎?
當年秦家仗著軍功把自家女兒嫁進皇室,他們想的不就是想要把持住整個朝堂架空朕這個皇帝嗎?
哼,朕就是要讓他們知道,這晉安朝堂姓夜不姓秦!
慶隆帝雖說一把年紀了,但也還是有些叛逆心理的,尤其越是有人誇獎皇後和秦家,他就越是要抬舉沈貴妃和沈家。
“沈愛卿。”
被點到的寧國公沈喬平立刻站了出來:“皇上。”
慶隆帝態度親和:“你上次尋來的藥方朕用著很是不錯,近來更感精神充沛處理起奏折時都專注了許多,朕都還未來得及賞你。”
沈喬平恭敬的道:“為皇上分憂是身為臣子的本分。”
慶隆帝顯然極為滿意沈喬平這種謙遜不居功的態度:“若人人都能如愛卿一般記住臣子本分,朕又何必事事憂心?”
這意有所指的話是個人都能聽得出他說的是定國將軍府秦家。
這些年皇上對定國將軍府的打壓眾人都看在眼裏,就連出自定國將軍府的皇後這個後位也是岌岌可危,中宮嫡出的辰王更是早早的就被排除出儲君之位了。
反而是冠寵後宮的沈貴妃及其所出的六皇子備受皇上重視,幾次都透露出欲立六皇子為太子的意思。
還有沈貴妃背後的寧國公府沈家,更得皇上重用,在都城中炙手可熱。
慶隆帝說完後餘光還瞥了眼皇後,但皇後依舊端莊淡然,似是一切都與她無關一般。
自家兄長被誇,沈貴妃笑得更為得意張揚:“皇上隻誇獎哥哥都不誇獎臣妾嗎?可是臣妾擔憂您的聖體才讓哥哥去想辦法的。”
慶隆帝大笑著拉住沈貴妃的手:“賞,都賞!”
不出意外的,寧國公府又成為最受矚目的贏家。
再想想曾經風光無限的定國將軍府,如今不僅兵權沒了,就是連出席宮宴的資格都沒了,沒落的都快被人遺忘了。
沈貴妃挑釁的看向皇後,但皇後依然連一個眼神都未曾給她。
慶隆帝似乎從打壓貶低曾高高在上的定國將軍府中得到了心理的滿足,精神越顯亢奮。
【吃吧吃吧,那些慢性毒一吃一個不吱聲。】
啪!
慶隆帝手中的酒杯應聲落地。
見所有人向他看過來,便立刻笑著解釋:“看來今日朕喝多了。”
吩咐隨身伺候的孫公公:“去給朕備點醒酒湯。”
孫公公離開後,慶隆帝又與宋問天寒暄了起來:“問天,你這個掌上明珠倒是有趣的緊。”
宋問天隻是意味深長的笑笑。
【這麽多年皇後暗中替他擋掉了多少明槍暗箭,偏他自己非得往槍口上撞,自己巴巴的送上門去讓人下毒,真是閻羅王來了都要說一句自尋死路。】
慶隆帝心中大駭,身形亦有些搖晃,沈貴妃滿麵擔憂:“皇上,您是不是哪裏不舒服?”
慶隆帝看著麵前嬌豔嫵媚的女子,她的確不及皇後端莊美麗,但她卻是自己喜歡主動求來的,而她對自己也是全身心的眷戀崇拜,一直以來他們像尋常夫妻一樣恩愛爭吵,她怎麽可能會害自己?
慶隆帝不相信。
“朕沒事。”
聞到沈貴妃身上熟悉的幽香,慶隆帝的神色舒緩了許多,笑著輕拍沈貴妃的手:“你不要總是擔心朕。”
沈貴妃媚態橫生的嬌嗔:“你總是嚇臣妾。”
【嘔……】
慶隆帝又聽到了聒噪的聲音——
【一把年紀兒子都要娶妻生子了,還扮少女撒嬌賣萌,真是惡心他媽給惡心開門,惡心到家了!】
從前不覺得,他甚至極為喜歡沈貴妃這副嬌憨模樣,但聽了宋雲夕的吐槽,慶降帝突然也覺得有些不適了。
笑容僵硬的將沈貴妃推開,拿出幾分天子威嚴:“莊重一些。”
沈貴妃隻當是慶隆帝難為情了,風情萬種的瞥了他一眼,隻那一眼就像是帶著鉤子一樣,勾得慶隆帝心癢難耐。
【這沈貴妃進宮前是特地去青樓學過吧,怎麽勾引男人的技能是一套一套的?不過誰讓男人都犯賤,就吃青樓做派這一套呢?天子也不能免俗啊!】
一旁的皇後心情極佳:沒錯,她跟個青樓做派的妾一般見識,那豈不就是自降身份嗎?
她才不做那種上不得台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