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遲來的親情比草還賤
被皇室讀心,炮灰嫡女創飛侯府 作者:蕭硯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國師府。
紀子澈的情緒並未受到影響,師徒幾人也都安心了。
宋問天拍拍他的肩:“凡事隨心而行,無論你如何決定,為師都支持你。”
紀子澈冷峻的臉上有了笑容:“弟子知道。”
師父從來不曾強加任何想法給他們。
秦煦白雲淡風輕:“任何時候都不必為任何人委屈自己。”
宋雲夕笑著打趣:“大哥你想多了,二哥不是那種會委屈自己的人。”
宋問天頗為滿意的道:“你們都不會委屈自己,這點為師很滿意。”
江炎霆無所顧忌的問紀子澈:“二師兄,你還恨長公主嗎?”
紀子澈淡然一笑:“曾經或許恨過,已經不記得了。”
江炎霆繼續好奇的追問:“所以你會原諒長公主嗎?”
“談不上原諒,我與她之間的關係隻會如此,不會因為今日之事有任何改變。”
他早已經釋然了。
他可以釋然,但不會談原諒。
思緒似乎飄回了年幼時的過去,他遠遠的看著年幼的自己失落傷心的流淚,但又倔強的不肯讓眼淚落下,小小的手將眼睛揉得通紅。
劉嬤嬤心疼的安慰他:“公子不要難過,長公主她隻是擔憂世子的身體,所以才會忘了你的生辰。”
“我沒有難過!”
紀子澈想起來了,那是他期盼許久的生辰,母親答應了要陪他一起慶生的,但紀旭澤身邊的人來稟他高燒不退,於是他的母親便留下劉嬤嬤陪他,頭也不回的去看紀旭澤了。
這樣的事發生過太多,以至於後來的他都習以為常連傷心都不曾有過了。
直到離開長公主府離開都城,他都不曾再有過任何的情緒起伏。
他的母親認為他天性涼薄不外露情緒,可是舅舅還有一麵之緣的師父卻都能看出他的克製隱忍。
所以,談何原諒呢?
如今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渴求母愛的孩子了,亦早已對他們之間的母子之情釋然。
可如今的他無權為年幼的自己做決定,亦無資格為年少的自己慷他人慨去談原諒。
秦煦白想了想還是提醒他:“英國公府想必很快就會有動作,你要有所準備。”
紀子澈明白他的意思,正欲說什麽的時候宮中便來人了。
宋問天、紀子澈和宋雲夕師徒三人到了崇政殿,不僅長公主進宮了,竟連夜玄祈都在。
慶隆帝看向年蒼老的老臣:“這位便是英國公。”
紀子澈愣了下,果然如大師兄所預料的一樣。
隻是,他沒想到竟會如此之快。
對這位血緣上的祖父自是談不上所謂感情的,紀子澈隻上前見禮:“見過國公爺。”
“像,真像!”
英國公看著紀子澈激動不已:“和修年長得真像!”
“子澈……”
長公主的臉色越發蒼白了,滿心滿眼都是自己的兒子,但紀子澈對她的態度與尋常長輩並無任何不同,甚至隻生疏的稱她“公主”,依舊不願意再喚她一聲母親。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都說遲來的深情比草賤,要我說這遲來的親情比草還賤!】
慶隆帝無奈歎息,臭丫頭雖然說話難聽,但的確很有道理。
隻要想到自己這唯一的外甥受的那些委屈,慶隆帝內心對皇姐亦是極為埋怨。
他也想讓自己唯一的皇姐開心幸福,可要為此而為難外甥,這事他如何都做不出來。
更何況紀子澈這個外甥於他而言就跟自己兒子是一樣的……不,對他付出的感情比自己兒子還要多,就更是容不得紀子澈受絲毫委屈。
所以在長公主哀求他勸說紀子澈時,他想都未想便拒絕了。
“皇姐,此事還是該由子澈自己做決定,朕斷然不會強迫他。”
但該幫長公主出的氣他還是必須要出的。
紀家膽敢算計她,不將那對狗男女五馬分屍都是仁慈了。
可沒想到深居簡出十多年的英國公竟然進宮來了,來得如此之快。
平白得了這麽一個孫子,英國公自是激動迫切的,更何況英國公父子朝廷有功,世子又是被無辜牽連一直昏迷未醒,慶隆帝無論如何也無法拒絕他要見紀子澈一麵的請求。
更何況要不要認祖歸宗那也該是紀子澈自己決定。
但最重要的一點是慶隆帝隻要想到外甥還姓紀心裏就不舒服,若是能改個姓倒也是好事。
如果他不願意也沒關係,那就改姓夜,反正本就是他夜氏的子孫。
英國公果然是提出了想讓紀子澈認祖歸宗的想法,紀子澈隻表示他會考慮。
英國公自是失望的,但他全然沒有要強迫紀子澈的想法:“是我太倉促冒昧了,你不必有負擔,便是不願意也無妨,隻需記得無論何時身後還有定國公府在。”
“我這把老骨頭雖遠不及當年,但對付一些上不得台麵的嘍囉還是辦得到的。”
當年留下的傷痛終還是讓英國公身體受損,隻不久便已體力不支回府去了。
“朕已下旨奪了紀家肅安伯的爵位,可恨那老匹夫死得早,否則朕定要將他淩遲處死才能解心頭之恨!”
【唉,這麽陰險的算計誰能想得到呢?隻能說紀家人雖沒有大謀略,但就在小算計上簡直是無人能敵的。】
【反正若不是夜玄祈發現紀弘文未死和表妹苟且之事,紀家的算計怕是根本不可能被發現。】
【前世直到長公主死,二哥被紀旭澤算計穿了琵琶骨,都沒人發現過任何蛛絲馬跡。】
【我都重活了一世,都想到紀家不正常,都派人去查了,但就是沒查出任何線索,就憑這誰能不說一句紀家陰險至極呢?】
慶隆帝心中發寒,這得虧是那老匹夫死的早,否則還真不知道又會有什麽算計呢!
慶隆帝問夜玄祈:“那對狗男女既是你查出來的,如今可想好如何處置了?”
夜玄祈將紀弘文所交待的當年讓他下藥的神秘人之事說了:“兒臣認為那個神秘人或許與前朝衛氏有關,所以才留下了他們的性命。”
【其實都不必查了,就目前來看這都城中能與衛氏有關的,除了沈家還有別人嗎?】
紀子澈的情緒並未受到影響,師徒幾人也都安心了。
宋問天拍拍他的肩:“凡事隨心而行,無論你如何決定,為師都支持你。”
紀子澈冷峻的臉上有了笑容:“弟子知道。”
師父從來不曾強加任何想法給他們。
秦煦白雲淡風輕:“任何時候都不必為任何人委屈自己。”
宋雲夕笑著打趣:“大哥你想多了,二哥不是那種會委屈自己的人。”
宋問天頗為滿意的道:“你們都不會委屈自己,這點為師很滿意。”
江炎霆無所顧忌的問紀子澈:“二師兄,你還恨長公主嗎?”
紀子澈淡然一笑:“曾經或許恨過,已經不記得了。”
江炎霆繼續好奇的追問:“所以你會原諒長公主嗎?”
“談不上原諒,我與她之間的關係隻會如此,不會因為今日之事有任何改變。”
他早已經釋然了。
他可以釋然,但不會談原諒。
思緒似乎飄回了年幼時的過去,他遠遠的看著年幼的自己失落傷心的流淚,但又倔強的不肯讓眼淚落下,小小的手將眼睛揉得通紅。
劉嬤嬤心疼的安慰他:“公子不要難過,長公主她隻是擔憂世子的身體,所以才會忘了你的生辰。”
“我沒有難過!”
紀子澈想起來了,那是他期盼許久的生辰,母親答應了要陪他一起慶生的,但紀旭澤身邊的人來稟他高燒不退,於是他的母親便留下劉嬤嬤陪他,頭也不回的去看紀旭澤了。
這樣的事發生過太多,以至於後來的他都習以為常連傷心都不曾有過了。
直到離開長公主府離開都城,他都不曾再有過任何的情緒起伏。
他的母親認為他天性涼薄不外露情緒,可是舅舅還有一麵之緣的師父卻都能看出他的克製隱忍。
所以,談何原諒呢?
如今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渴求母愛的孩子了,亦早已對他們之間的母子之情釋然。
可如今的他無權為年幼的自己做決定,亦無資格為年少的自己慷他人慨去談原諒。
秦煦白想了想還是提醒他:“英國公府想必很快就會有動作,你要有所準備。”
紀子澈明白他的意思,正欲說什麽的時候宮中便來人了。
宋問天、紀子澈和宋雲夕師徒三人到了崇政殿,不僅長公主進宮了,竟連夜玄祈都在。
慶隆帝看向年蒼老的老臣:“這位便是英國公。”
紀子澈愣了下,果然如大師兄所預料的一樣。
隻是,他沒想到竟會如此之快。
對這位血緣上的祖父自是談不上所謂感情的,紀子澈隻上前見禮:“見過國公爺。”
“像,真像!”
英國公看著紀子澈激動不已:“和修年長得真像!”
“子澈……”
長公主的臉色越發蒼白了,滿心滿眼都是自己的兒子,但紀子澈對她的態度與尋常長輩並無任何不同,甚至隻生疏的稱她“公主”,依舊不願意再喚她一聲母親。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都說遲來的深情比草賤,要我說這遲來的親情比草還賤!】
慶隆帝無奈歎息,臭丫頭雖然說話難聽,但的確很有道理。
隻要想到自己這唯一的外甥受的那些委屈,慶隆帝內心對皇姐亦是極為埋怨。
他也想讓自己唯一的皇姐開心幸福,可要為此而為難外甥,這事他如何都做不出來。
更何況紀子澈這個外甥於他而言就跟自己兒子是一樣的……不,對他付出的感情比自己兒子還要多,就更是容不得紀子澈受絲毫委屈。
所以在長公主哀求他勸說紀子澈時,他想都未想便拒絕了。
“皇姐,此事還是該由子澈自己做決定,朕斷然不會強迫他。”
但該幫長公主出的氣他還是必須要出的。
紀家膽敢算計她,不將那對狗男女五馬分屍都是仁慈了。
可沒想到深居簡出十多年的英國公竟然進宮來了,來得如此之快。
平白得了這麽一個孫子,英國公自是激動迫切的,更何況英國公父子朝廷有功,世子又是被無辜牽連一直昏迷未醒,慶隆帝無論如何也無法拒絕他要見紀子澈一麵的請求。
更何況要不要認祖歸宗那也該是紀子澈自己決定。
但最重要的一點是慶隆帝隻要想到外甥還姓紀心裏就不舒服,若是能改個姓倒也是好事。
如果他不願意也沒關係,那就改姓夜,反正本就是他夜氏的子孫。
英國公果然是提出了想讓紀子澈認祖歸宗的想法,紀子澈隻表示他會考慮。
英國公自是失望的,但他全然沒有要強迫紀子澈的想法:“是我太倉促冒昧了,你不必有負擔,便是不願意也無妨,隻需記得無論何時身後還有定國公府在。”
“我這把老骨頭雖遠不及當年,但對付一些上不得台麵的嘍囉還是辦得到的。”
當年留下的傷痛終還是讓英國公身體受損,隻不久便已體力不支回府去了。
“朕已下旨奪了紀家肅安伯的爵位,可恨那老匹夫死得早,否則朕定要將他淩遲處死才能解心頭之恨!”
【唉,這麽陰險的算計誰能想得到呢?隻能說紀家人雖沒有大謀略,但就在小算計上簡直是無人能敵的。】
【反正若不是夜玄祈發現紀弘文未死和表妹苟且之事,紀家的算計怕是根本不可能被發現。】
【前世直到長公主死,二哥被紀旭澤算計穿了琵琶骨,都沒人發現過任何蛛絲馬跡。】
【我都重活了一世,都想到紀家不正常,都派人去查了,但就是沒查出任何線索,就憑這誰能不說一句紀家陰險至極呢?】
慶隆帝心中發寒,這得虧是那老匹夫死的早,否則還真不知道又會有什麽算計呢!
慶隆帝問夜玄祈:“那對狗男女既是你查出來的,如今可想好如何處置了?”
夜玄祈將紀弘文所交待的當年讓他下藥的神秘人之事說了:“兒臣認為那個神秘人或許與前朝衛氏有關,所以才留下了他們的性命。”
【其實都不必查了,就目前來看這都城中能與衛氏有關的,除了沈家還有別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