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鬱子澈
被皇室讀心,炮灰嫡女創飛侯府 作者:蕭硯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慶隆帝清了清嗓子,難得的擺出一副長輩姿態:“來,好好叫聲師伯來聽聽。”
臭丫頭向來都隻是在心裏叫他狗師伯,還從未曾好好的叫過他一聲呢!
今日機會難得,他怎麽都不能錯過。
這一次宋雲夕倒是沒有再吐槽,而是乖巧的叫了聲:“師伯。”
慶隆帝高興的對宋問天道:“問天,你這閨女果然也隻有你能收拾得了。”
宋問天眼底眉梢都是笑意,一眼就能看出心情極好的樣子。
紀子澈回來的時候,就看到自己師父和舅舅在把酒言歡,趴桌上睡著的宋雲夕顯然是已經喝醉了,白皙的臉頰紅撲撲的極為乖巧。
紀子澈笑著坐下:“今日是有什麽好事嗎?連小四都喝醉了。”
慶隆帝眼底掠過一抹促狹:“你師父今日高興,他後半輩子所有好事加起來怕是都不及今日讓他高興。”
紀子澈也發現了,向來淡漠不染凡塵的師父今日身上多了煙火氣,眼底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這讓紀子澈都好奇了起來:“師父,今日發生何事了?”
什麽事能讓師父如此如此高興?
“能讓你師父這麽高興,除了這臭丫頭還能有誰?”
慶隆帝挑著下巴指向熟睡中的宋雲夕:“臭丫頭今日終於又叫爹了。”
紀子澈都因為太過意外愣住了,許久後才回過神來:“真的?”
慶隆帝不悅的挑眉:“朕親耳聽到的,還能有假?”
多少年了,紀子澈都已經忘記當年粉雕玉琢的小團子總是張著手臂奶乎乎的叫著“爹爹抱、爹爹抱”的情景。
小丫頭是被師父抱在懷裏長大的,聖雲山有不少人私下議論師父對她太過嬌縱,隻怕這樣嬌縱著的大小姐難堪掌門的重任。
可是他們都喜歡那樣嬌縱不肯受一點委屈的小姑娘。
若是後來沒有被那些人算計的話,小四被抱養的身份根本不會曝光,那麽多年小四更不會因為自己的身世而耿耿於懷。
這些年他們都已經習慣了小四叫師父,卻都忘記了師父會是怎樣的心情。
爹和師父終是不一樣的。
紀子澈也極其高興:“我得去跟大師兄和老三說說這事。”
他都已經能想見他們得有多高興了。
“明日再去吧,這麽晚了你這總是飛簷走壁的,被人知道還當朕的禁衛軍和隱衛都是廢物呢!”
紀子澈難得的露出憨態:“舅舅說的也是。”
慶隆帝沒好氣的瞪他:“你說說姓夜多好,你偏要姓鬱。”
紀子澈心中感激:“我知舅舅的心意,但我姓什麽都是您的外甥,是師父的徒弟,沒有人敢小看我。”
他若願意改姓夜,舅舅自然是高興的也會為他排除一切阻礙,但是不管那些宗親還是太後那邊都不會輕易點頭,說不定會借機提出一些條件來逼迫舅舅妥協。
這是他不想看到的。
而且,英國公父子忠心為朝廷為百姓,姓鬱於他而言沒有任何損失,對英國公父子也是一種安慰。
宋問天喝了口酒:“認祖歸宗之事可是定下來了?”
紀子澈點頭:“英國公已經都定好了。”
宋問天帶著酒意的聲音透著慵懶:“他若是讓你受非議,那我亦不介意讓他的兒子斷子絕孫。”
對他而言紀子澈改姓鬱全然是看在他們父子為朝廷為百姓的份上,但若他們敢讓他的徒弟受非議,他是斷然不會同意改鬱姓的。
慶隆帝笑著對紀子澈道:“聖雲山護短的規矩被你師父發揚光大了。”
“待你改回鬱姓後,帶夕兒去看看英國公世子的情況。”
宋問天將自己和宋雲夕商議的決定告訴了他:“原本為師要去的,但夕兒更擅解毒。”
“我會跟英國會說的。”
為鬱修年醫治之事拖到他認祖歸宗後,他明白師父就是想告訴鬱家所有人,他們會出手醫治皆是因為他紀子澈,讓鬱家所有人不敢輕視他。
從小到大,師父總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護著他們。
就像曾經他被紀旭澤算計差點丟了性命之事,雖是發生在他拜師之前,但師父依然還是替他出了氣。
師父旁若無人的衝進肅安伯府,在長公主的瞠目結舌中毀掉了紀旭澤多年的武功修為,更是以真氣挑斷了紀旭澤的手筋讓他再也不能習武。
宋問天微眯起眼眸:“我宋問天的弟子,沒有人可以輕視!”
紀子澈的認祖歸宗儀式非常隆重,他自己雖不在意,但宋問天師徒幾人還是非常滿意的,足以證明英國公對這個嫡孫的認可看重。
也是在同一天,英國公上奏折請封嫡長孫鬱子澈為世子,慶隆帝自是滿臉笑意的同意了。
“多謝長公主。”
長公主亦是親自到宮中見鬱子澈,但她的高興心情在兒子這一句疏離客套的話後瞬間煙消雲散了。
“子澈,你還是不肯原諒我嗎?”
長公主神情悲傷:“你可以認鬱家,為什麽不肯給我一次機會?”
鬱子澈實在不知道該跟她說什麽。
宋雲夕是看不下去了,冷聲質問:“長公主是真不明白,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長公主心中對宋雲夕真的是又愛又恨,若是這丫頭肯幫她說句話,以兒子對這個妹妹的疼愛,定然會順著這丫頭的意給她一次彌補的機會。
“二哥肯認下英國公一家,是因為從前他們根本不知道二哥的存在,而鬱修年也和二哥一樣是此事中的受害者。”
“可是英國公知道了二哥的存在後當即便拿出了態度證明了自己的誠意,這才是讓二哥最終下定決心的關鍵。”
長公主神色悲傷:“我隻是想要彌補……”
宋雲夕冷聲打斷她:“造成的傷害根本彌補不了,長公主又何必自欺欺人呢?”
說完宋雲夕便不再理她,拉著鬱子澈:“二哥,我們走吧1”
待他們兄妹離開後,慶隆帝和宋問天才現身。
長公主忍不住控訴:“你們兩個就這麽看著,都不肯幫我?”
慶隆帝無奈歎息:“皇姐,你何必為難子澈那孩子呢?”
臭丫頭向來都隻是在心裏叫他狗師伯,還從未曾好好的叫過他一聲呢!
今日機會難得,他怎麽都不能錯過。
這一次宋雲夕倒是沒有再吐槽,而是乖巧的叫了聲:“師伯。”
慶隆帝高興的對宋問天道:“問天,你這閨女果然也隻有你能收拾得了。”
宋問天眼底眉梢都是笑意,一眼就能看出心情極好的樣子。
紀子澈回來的時候,就看到自己師父和舅舅在把酒言歡,趴桌上睡著的宋雲夕顯然是已經喝醉了,白皙的臉頰紅撲撲的極為乖巧。
紀子澈笑著坐下:“今日是有什麽好事嗎?連小四都喝醉了。”
慶隆帝眼底掠過一抹促狹:“你師父今日高興,他後半輩子所有好事加起來怕是都不及今日讓他高興。”
紀子澈也發現了,向來淡漠不染凡塵的師父今日身上多了煙火氣,眼底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這讓紀子澈都好奇了起來:“師父,今日發生何事了?”
什麽事能讓師父如此如此高興?
“能讓你師父這麽高興,除了這臭丫頭還能有誰?”
慶隆帝挑著下巴指向熟睡中的宋雲夕:“臭丫頭今日終於又叫爹了。”
紀子澈都因為太過意外愣住了,許久後才回過神來:“真的?”
慶隆帝不悅的挑眉:“朕親耳聽到的,還能有假?”
多少年了,紀子澈都已經忘記當年粉雕玉琢的小團子總是張著手臂奶乎乎的叫著“爹爹抱、爹爹抱”的情景。
小丫頭是被師父抱在懷裏長大的,聖雲山有不少人私下議論師父對她太過嬌縱,隻怕這樣嬌縱著的大小姐難堪掌門的重任。
可是他們都喜歡那樣嬌縱不肯受一點委屈的小姑娘。
若是後來沒有被那些人算計的話,小四被抱養的身份根本不會曝光,那麽多年小四更不會因為自己的身世而耿耿於懷。
這些年他們都已經習慣了小四叫師父,卻都忘記了師父會是怎樣的心情。
爹和師父終是不一樣的。
紀子澈也極其高興:“我得去跟大師兄和老三說說這事。”
他都已經能想見他們得有多高興了。
“明日再去吧,這麽晚了你這總是飛簷走壁的,被人知道還當朕的禁衛軍和隱衛都是廢物呢!”
紀子澈難得的露出憨態:“舅舅說的也是。”
慶隆帝沒好氣的瞪他:“你說說姓夜多好,你偏要姓鬱。”
紀子澈心中感激:“我知舅舅的心意,但我姓什麽都是您的外甥,是師父的徒弟,沒有人敢小看我。”
他若願意改姓夜,舅舅自然是高興的也會為他排除一切阻礙,但是不管那些宗親還是太後那邊都不會輕易點頭,說不定會借機提出一些條件來逼迫舅舅妥協。
這是他不想看到的。
而且,英國公父子忠心為朝廷為百姓,姓鬱於他而言沒有任何損失,對英國公父子也是一種安慰。
宋問天喝了口酒:“認祖歸宗之事可是定下來了?”
紀子澈點頭:“英國公已經都定好了。”
宋問天帶著酒意的聲音透著慵懶:“他若是讓你受非議,那我亦不介意讓他的兒子斷子絕孫。”
對他而言紀子澈改姓鬱全然是看在他們父子為朝廷為百姓的份上,但若他們敢讓他的徒弟受非議,他是斷然不會同意改鬱姓的。
慶隆帝笑著對紀子澈道:“聖雲山護短的規矩被你師父發揚光大了。”
“待你改回鬱姓後,帶夕兒去看看英國公世子的情況。”
宋問天將自己和宋雲夕商議的決定告訴了他:“原本為師要去的,但夕兒更擅解毒。”
“我會跟英國會說的。”
為鬱修年醫治之事拖到他認祖歸宗後,他明白師父就是想告訴鬱家所有人,他們會出手醫治皆是因為他紀子澈,讓鬱家所有人不敢輕視他。
從小到大,師父總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護著他們。
就像曾經他被紀旭澤算計差點丟了性命之事,雖是發生在他拜師之前,但師父依然還是替他出了氣。
師父旁若無人的衝進肅安伯府,在長公主的瞠目結舌中毀掉了紀旭澤多年的武功修為,更是以真氣挑斷了紀旭澤的手筋讓他再也不能習武。
宋問天微眯起眼眸:“我宋問天的弟子,沒有人可以輕視!”
紀子澈的認祖歸宗儀式非常隆重,他自己雖不在意,但宋問天師徒幾人還是非常滿意的,足以證明英國公對這個嫡孫的認可看重。
也是在同一天,英國公上奏折請封嫡長孫鬱子澈為世子,慶隆帝自是滿臉笑意的同意了。
“多謝長公主。”
長公主亦是親自到宮中見鬱子澈,但她的高興心情在兒子這一句疏離客套的話後瞬間煙消雲散了。
“子澈,你還是不肯原諒我嗎?”
長公主神情悲傷:“你可以認鬱家,為什麽不肯給我一次機會?”
鬱子澈實在不知道該跟她說什麽。
宋雲夕是看不下去了,冷聲質問:“長公主是真不明白,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長公主心中對宋雲夕真的是又愛又恨,若是這丫頭肯幫她說句話,以兒子對這個妹妹的疼愛,定然會順著這丫頭的意給她一次彌補的機會。
“二哥肯認下英國公一家,是因為從前他們根本不知道二哥的存在,而鬱修年也和二哥一樣是此事中的受害者。”
“可是英國公知道了二哥的存在後當即便拿出了態度證明了自己的誠意,這才是讓二哥最終下定決心的關鍵。”
長公主神色悲傷:“我隻是想要彌補……”
宋雲夕冷聲打斷她:“造成的傷害根本彌補不了,長公主又何必自欺欺人呢?”
說完宋雲夕便不再理她,拉著鬱子澈:“二哥,我們走吧1”
待他們兄妹離開後,慶隆帝和宋問天才現身。
長公主忍不住控訴:“你們兩個就這麽看著,都不肯幫我?”
慶隆帝無奈歎息:“皇姐,你何必為難子澈那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