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適得其反
被皇室讀心,炮灰嫡女創飛侯府 作者:蕭硯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珊兒是在太後身邊長大的,太後那般疼愛她,知道她竟被宋雲夕陽那賤人害得如此下場,太後絕對不會坐視不管的!”
沈貴妃還真的是賭對了,當太後得知夜文珊受了那麽多折磨更是死無葬身之地的時候,還處在悲慟中的太後再也支撐不住倒下了。
慈安殿中的宮人都慌了,太醫可是叮囑過太後絕對不能再受刺激了。
慶隆帝趕過來的時候,慈安殿中充斥著藥味,殿中的宮人和太醫們都忙成一團,沈貴妃則是憔悴不堪的立於一旁,兩眼通紅的抹著眼淚。
看到她,慶隆帝心底一陣煩躁,也沒了好臉色:“你又對太後說了什麽?”
這些年沈貴妃對太後倒是頗為上心,時常服侍相伴左右,太後對她倒也是真心疼愛的。否則也不會將她的一雙兒女養膝下。
隻是可惜了,這些真情終究是錯付了。
沈貴妃無往日的華貴妝扮,隻穿著一身白色紗裙,頭發也是隨意披散著,看起來還真是我見猶憐,非常能激發起男人的保護欲。
從前的他就被這樣的沈貴妃給迷得五迷三道的,所有的理智冷靜全都消失無蹤。
“是臣妾的錯。”
沈貴妃柔弱無助的跪在地:“皇上,我們的珊兒……珊兒她死得冤啊!”
慶隆帝明白了,沈貴妃這是將夜文珊死的消息告訴了太後,這才讓身體剛剛恢複的太後大受刺激。
雖然自知曉夜玄容和夜文珊不是自己親生的後情感上對他們徹底疏離了,但十多年放在心尖上的疼愛不是假的,夜文珊死得那麽悲慘,說內心全無觸動是不可能的。
所以沈貴妃因夜文珊的死行事魯莽,慶隆帝倒也未苛責。
見慶隆帝並未責怪,沈貴妃膽子也大了:“皇上,臣妾不該,不該將珊兒嫁去北楚啊!”
此時的她真的是悔不當初。
當初若非聽了慶隆帝的話,她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將女兒嫁去北楚的。
說不怨慶隆帝是不可能的,但她不可能對君王發泄心中的怨氣,隻能怨自己哭訴自己的怨恨不甘。
慶隆帝又如何聽不出她的怨氣?但一切都是他們咎由自取。
夜文珊若非一再以陰毒手段害宋雲夕,又豈會掉進自己的陰謀算計中?
宋雲夕根本就沒將她放在眼裏過,若是她能安分守己的,雖不能如從前那般肆意妄為的風光無限,但富貴榮華平安一世還是可以做到的。
慶隆帝自是知道沈貴妃不僅怨他,更加恨宋雲夕,恨不得殺了宋雲夕為夜文珊報仇。
可現在的慶隆帝也不想再演戲了,麵色冷冷的道:“若非她自己一再胡鬧讓北楚皇室顏麵盡失,又如何會落得如此下場?”
沈貴妃呆住了,眸中都是難以置信之色。
她以為慶隆帝就算會為宋雲夕找借口至少也會安撫她的喪女之痛,至少也會給北楚一些麻煩。
怎麽樣都好,卻都不是這般冷冰冰的冷漠,似是女兒的死在他心中掀不起一點波瀾。
沈貴妃不禁都要懷疑,難道那十幾年視若掌上明珠的疼愛都是假的嗎?
慶隆帝才不管她在想什麽,隻冷聲道:“太後身體不好,日後不要再拿這些事來煩擾她。”
說罷便不再理會沈貴妃,交待太醫和宮人好好伺候太後,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跌坐在地的沈貴妃這才想起,剛才她一直跪著,慶隆帝卻未曾扶她起來。
二十多年,這還是頭一回。
從前可是連跪都舍不得讓她跪的。
難道這就是色馳愛衰?
想到今日為了強化自己喪女之痛的悲慘可憐形象,她未曾上妝就這樣拖著病容來了,卻不料被慶隆帝看到了,真是適得其反。
一定是因為他看到自己憔悴衰老的麵容,所以才會如此反常。
沈貴妃下意識抬手撫上自己的臉頰,心中不由生出恐慌——
萬一皇上因為今日她素顏的容貌不再寵寵自己了怎麽辦?
不管是出於什麽目的,她絕不能失去帝王的寵愛。
暗暗責怪自己衝動了,也顧不得留在慈安殿等太後醒過來,慌張的回臨華殿去了。
鸞鳳殿。
皇後為慶隆帝泡了壺茶:“皇上這是有什麽煩心事嗎?”
慶隆帝緊擰的眉頭舒展開,答非所問:“太後抱恙,皇後一直不去請安侍疾,就不怕惹得太後不喜嗎?”
皇後不以為意:“太後本就不喜歡臣妾,不管臣妾有沒有去侍疾,都難得她老人家歡心。”
太後出自書香門第,自然是喜歡舞文弄墨、撫琴作詩這些風雅之事,向來嫌棄武將們粗鄙,故而對出自武將之家的皇後本就不怎麽喜歡。
這也是沈貴妃能得太後喜歡的重要原因,都是出自文臣之家,沈貴妃亦是不可多得的才女。
所以這麽些年,太後與皇後能彼此相安無事已經是極為難得了。
慶隆帝無奈苦笑:“此次隻怕太後會為難夕丫頭。”
皇後稍頓了下,便明白了慶隆帝的擔憂。
沈貴妃那一雙兒女自出生後就交給了太後撫養,不管她是出於什麽樣的目的,但不可否認因為那雙兒女,沈貴妃與太後的距離被拉近了。
太後雖寵愛長樂郡主,但畢竟長年不在身邊,沈貴妃的兒女便成了太後情感上的慰藉。
尤其夜如珊,極會討太後歡心,太後對她向來也是有求必應疼愛至極的。
正因為此,要將夜文珊嫁去北楚時太後便極力阻止,如今夜文珊死在了北楚,太後又豈會不聞不問?
想想夜文珊兩次算計宋雲夕不成反被算計,已經讓太後對宋雲夕頗有微詞,是他一再言明事情始末才讓太後壓下心頭的不滿。
可這次夜文珊的性命擋在麵前,隻怕太後會徹底怨恨上宋雲夕。
皇上後沉思了片刻,平靜的道:“又不是雲夕的錯,太後若執意將錯都怪罪到她頭上,未免……未免也不通情理了。”
慶隆帝無奈,情感向來沒有道理可言。
就像夜文珊那樣的秉性,太後又豈會不知?隻不過是對自己一手養大的孩子情感深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沈貴妃還真的是賭對了,當太後得知夜文珊受了那麽多折磨更是死無葬身之地的時候,還處在悲慟中的太後再也支撐不住倒下了。
慈安殿中的宮人都慌了,太醫可是叮囑過太後絕對不能再受刺激了。
慶隆帝趕過來的時候,慈安殿中充斥著藥味,殿中的宮人和太醫們都忙成一團,沈貴妃則是憔悴不堪的立於一旁,兩眼通紅的抹著眼淚。
看到她,慶隆帝心底一陣煩躁,也沒了好臉色:“你又對太後說了什麽?”
這些年沈貴妃對太後倒是頗為上心,時常服侍相伴左右,太後對她倒也是真心疼愛的。否則也不會將她的一雙兒女養膝下。
隻是可惜了,這些真情終究是錯付了。
沈貴妃無往日的華貴妝扮,隻穿著一身白色紗裙,頭發也是隨意披散著,看起來還真是我見猶憐,非常能激發起男人的保護欲。
從前的他就被這樣的沈貴妃給迷得五迷三道的,所有的理智冷靜全都消失無蹤。
“是臣妾的錯。”
沈貴妃柔弱無助的跪在地:“皇上,我們的珊兒……珊兒她死得冤啊!”
慶隆帝明白了,沈貴妃這是將夜文珊死的消息告訴了太後,這才讓身體剛剛恢複的太後大受刺激。
雖然自知曉夜玄容和夜文珊不是自己親生的後情感上對他們徹底疏離了,但十多年放在心尖上的疼愛不是假的,夜文珊死得那麽悲慘,說內心全無觸動是不可能的。
所以沈貴妃因夜文珊的死行事魯莽,慶隆帝倒也未苛責。
見慶隆帝並未責怪,沈貴妃膽子也大了:“皇上,臣妾不該,不該將珊兒嫁去北楚啊!”
此時的她真的是悔不當初。
當初若非聽了慶隆帝的話,她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將女兒嫁去北楚的。
說不怨慶隆帝是不可能的,但她不可能對君王發泄心中的怨氣,隻能怨自己哭訴自己的怨恨不甘。
慶隆帝又如何聽不出她的怨氣?但一切都是他們咎由自取。
夜文珊若非一再以陰毒手段害宋雲夕,又豈會掉進自己的陰謀算計中?
宋雲夕根本就沒將她放在眼裏過,若是她能安分守己的,雖不能如從前那般肆意妄為的風光無限,但富貴榮華平安一世還是可以做到的。
慶隆帝自是知道沈貴妃不僅怨他,更加恨宋雲夕,恨不得殺了宋雲夕為夜文珊報仇。
可現在的慶隆帝也不想再演戲了,麵色冷冷的道:“若非她自己一再胡鬧讓北楚皇室顏麵盡失,又如何會落得如此下場?”
沈貴妃呆住了,眸中都是難以置信之色。
她以為慶隆帝就算會為宋雲夕找借口至少也會安撫她的喪女之痛,至少也會給北楚一些麻煩。
怎麽樣都好,卻都不是這般冷冰冰的冷漠,似是女兒的死在他心中掀不起一點波瀾。
沈貴妃不禁都要懷疑,難道那十幾年視若掌上明珠的疼愛都是假的嗎?
慶隆帝才不管她在想什麽,隻冷聲道:“太後身體不好,日後不要再拿這些事來煩擾她。”
說罷便不再理會沈貴妃,交待太醫和宮人好好伺候太後,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跌坐在地的沈貴妃這才想起,剛才她一直跪著,慶隆帝卻未曾扶她起來。
二十多年,這還是頭一回。
從前可是連跪都舍不得讓她跪的。
難道這就是色馳愛衰?
想到今日為了強化自己喪女之痛的悲慘可憐形象,她未曾上妝就這樣拖著病容來了,卻不料被慶隆帝看到了,真是適得其反。
一定是因為他看到自己憔悴衰老的麵容,所以才會如此反常。
沈貴妃下意識抬手撫上自己的臉頰,心中不由生出恐慌——
萬一皇上因為今日她素顏的容貌不再寵寵自己了怎麽辦?
不管是出於什麽目的,她絕不能失去帝王的寵愛。
暗暗責怪自己衝動了,也顧不得留在慈安殿等太後醒過來,慌張的回臨華殿去了。
鸞鳳殿。
皇後為慶隆帝泡了壺茶:“皇上這是有什麽煩心事嗎?”
慶隆帝緊擰的眉頭舒展開,答非所問:“太後抱恙,皇後一直不去請安侍疾,就不怕惹得太後不喜嗎?”
皇後不以為意:“太後本就不喜歡臣妾,不管臣妾有沒有去侍疾,都難得她老人家歡心。”
太後出自書香門第,自然是喜歡舞文弄墨、撫琴作詩這些風雅之事,向來嫌棄武將們粗鄙,故而對出自武將之家的皇後本就不怎麽喜歡。
這也是沈貴妃能得太後喜歡的重要原因,都是出自文臣之家,沈貴妃亦是不可多得的才女。
所以這麽些年,太後與皇後能彼此相安無事已經是極為難得了。
慶隆帝無奈苦笑:“此次隻怕太後會為難夕丫頭。”
皇後稍頓了下,便明白了慶隆帝的擔憂。
沈貴妃那一雙兒女自出生後就交給了太後撫養,不管她是出於什麽樣的目的,但不可否認因為那雙兒女,沈貴妃與太後的距離被拉近了。
太後雖寵愛長樂郡主,但畢竟長年不在身邊,沈貴妃的兒女便成了太後情感上的慰藉。
尤其夜如珊,極會討太後歡心,太後對她向來也是有求必應疼愛至極的。
正因為此,要將夜文珊嫁去北楚時太後便極力阻止,如今夜文珊死在了北楚,太後又豈會不聞不問?
想想夜文珊兩次算計宋雲夕不成反被算計,已經讓太後對宋雲夕頗有微詞,是他一再言明事情始末才讓太後壓下心頭的不滿。
可這次夜文珊的性命擋在麵前,隻怕太後會徹底怨恨上宋雲夕。
皇上後沉思了片刻,平靜的道:“又不是雲夕的錯,太後若執意將錯都怪罪到她頭上,未免……未免也不通情理了。”
慶隆帝無奈,情感向來沒有道理可言。
就像夜文珊那樣的秉性,太後又豈會不知?隻不過是對自己一手養大的孩子情感深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