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養子是大事,顧子歸覺得還是當麵商量為好,於是他找上門了。


    “養子的事,你們找好人選了嗎?”顧子歸問道。


    叔母認一個養子的事,他同意了。


    雖然他是顧家唯一的男丁,但他經常要往軍營跑,根本就沒有時間幫家裏處理什麽事。


    作為女人,哪怕是見到家裏的男仆,也要考慮一下才行。


    特別是像安國侯府沒有男丁的情況下,他們家裏的下人,幾乎都是一群女人。


    “叔母是有兩個人選,一個叫顧子安,一個叫顧子明,我也不知道,這兩個人你聽說過沒有。


    叔母隻知道這兩號人,但卻不知道他們兩個是否願意當我的養子。


    回頭你幫叔母打聽一下,要是不行,再看其他的人選。”安國侯夫人說道。


    “顧子安剛進了顧家軍,他的為人我還是了解一些的,如果人選是他的話,我是同意的。


    至於顧子明,我是有聽說過這一號人,不過要再調查一下。”顧子歸說道。


    此時他想著的,並不是這兩個人,而是寧國侯府。


    他們府上隻有他一個男丁,你說要不要也認一個養子?


    不過,有他這個男丁在,再認養一個養子,好像就說不過去了。


    “你去打聽的時候,順便幫我問一下他們的婚事如何了。


    事先說好,如果認了我當幹娘,婚事就由我做主。”安國侯夫人說道。


    他們之間的關係,隻是一場交易而已。


    “子安的話,這兩年家裏困難,並沒有議親的打算,至於顧子明,這個要好好打聽了。”


    顧子明那一支的人,可是他們顧家少有的讀書人。


    他們家的情況,跟其他人家都不一樣。


    “我們顧家要認兩個養子,反正你就看著了,如果對方人品不過關,或是已經定親,這個就算了。


    我這認這個養子,是想多一個跑腿的人。”安國侯夫人又說道。


    除非是打小養大,他們家裏又沒有其他子嗣的情況下,養子才有希望繼承他們家的家業。


    這個養子,跟顧家的家業,是沒有關係的。


    “我知道。”顧子歸了解。


    安國侯府的幾個弟弟雖然已經不在了,但蘇氏作為兼祧之妻,她的孩子是要繼承安國侯府的。


    就是不知道,到時候蘇氏還要不要安國侯府了。


    像她們這種有能力的人,應該看不上安國侯府的那點勢力。


    顧子歸很快就查出兩個孩子的情況,顧子安還好,他家裏負擔重,還沒有訂婚。


    而顧子明就不一樣了。


    他小小年紀,已經是個秀才,在他考中秀才的時候,已經跟恩師的女兒訂了婚。


    顧子明是不行,但他卻看到了顧子明的哥哥顧子時。


    顧家實在是供不起太多的人讀書,顧子明考中秀才後,比他大兩歲的哥哥顧子時,就被迫休學了。


    為了兄弟,甘願放棄自己的學業。顧子歸看中的就是這一點。


    周邊的人說,這顧子時呢,是個重情重義的人。


    人選選好後,顧子歸先跟顧老夫人提了一聲。


    如果是過繼過來當養子,老夫人肯定不樂意,但像這種隻是認來當個幹親的,她就沒意見了。


    安國侯夫人的困境,她是知道的。


    “蘇氏一個新媳婦,那兩個養子,斷是不能住在安國侯府。”顧老夫人提了一個要求。


    雖然蘇氏是有男人的,可是子歸又不住在安國侯府。


    為防止出現什麽意外,還是早些防著他們為好。


    “叔母說了,他們認了養子後,對方還是住在自己家,就是有需要的時候,會跟叔母來往而已。”顧子歸說道。


    叔母也不是那種很大方的人,家裏多養幾口人,對他來說是不可能的。


    “畢竟認了個養子,也不能虧了他們。


    雖然不住在安國侯府,但他們也不能住得太差了,你在老家那頭,給他們建個別院吧。”顧老夫人又說道。


    他們顧家這一支,也出自顧家村。


    而顧家村,距離他們京城,有三個小時的路程。


    “子時是個讀書人,叔母說了,認了幹親後,就送他到書院去讀書。


    至於子安,他平日裏都是住在軍營的。


    子安家裏還有母親,這房子就建在老家。


    而子時,他在城裏讀書,為了方便他就讀,叔母會在城裏,給他買個小院子。”顧子歸說道。


    他肯定是跟叔母說好了,才跟祖母說的。


    “這錢夠嗎?”顧老夫人問道。


    她是知道,蘇氏的嫁妝,已經進入安國侯夫人的口袋。


    但是她連嫁了幾個女兒,肯定沒有什麽家底了。


    “錢的事不用擔心,這件事蘇氏也是同意的,錢她已經出了。”顧子歸說道。


    提到錢,叔母就猶豫了。


    她是準備給他們娶一門媳婦,這娶媳婦的錢她是出,可這建房子的錢,她就不想出。


    叔母要給兩個養子娶的媳婦,是自己娘家的侄女。


    畢竟是自己娘家人,這聘禮也不能寒酸了,她的錢,都花在這上頭了。


    而蘇氏知道後,自覺地拿出了錢。


    “提到錢,蘇氏不是用了我們寧國侯府的免稅名額了嗎?


    她……


    你們要是有本事,就把這個名額要回來。”顧老夫人說道。


    她聽說了,有了這免稅名額,蘇氏每年可是多出三分之一的收入呢。


    這地少的時候,你沒感覺,可是地多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之前他們兩府不過是每家一百畝的土地而已。


    而現在,蘇氏手裏就有五千畝了。


    再加上安國侯府上的那個名額,他們上萬畝的土地不用繳稅,假以時日,安國侯府的家底,肯定比寧國侯府豐厚。


    本來兩府一樣,可人家越過越好,怕大兒媳婦心裏該是不服氣了。


    這蘇氏呢,是子歸的女人,可好處,都讓洛氏占了。


    “祖母,如今府上沒有什麽現銀,也置辦不了家業。


    等家來府上存了現銀買了田產,我就把名稅要回來。”顧子歸承諾道。


    他們寧國侯上的支出可不少,有些入不敷出。


    消息他雖然是聽說了,但當家的是嫡母,具體的情況,他也不是很了解。


    嫡母總不可能跟他說,府上的錢不夠用什麽的。


    如今他的俸祿全都交給了嫡母處理,再多的,他也拿不出來。


    “哎,隻能這樣了。”顧老夫人隻能歎氣。


    蘇氏嫁入的,是安國侯府,而他們府上的這兩位,就沒什麽財力。


    唐氏雖然出身神醫穀,可她並沒有什麽嫁妝,她的一切花費還要靠他們府上支出。


    至於公主,她是出身高貴,嫁妝也是不少的。


    但人家是公主,你好意思收她的嫁妝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妻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祿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祿祜並收藏平妻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