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三人簡單的吃了個早餐,就繼續旅程。


    上午,他們先後去了清真寺和香妃墓;中午,又找了家特色餐館悠閑的吃了頓午餐,品嚐了大盤雞、手抓飯、烤包子和酸奶等特色美食。


    午餐過後,他們前往今天的最後一個目的地,高台民居。


    步入高台民居,他們發現這裏的建築風格更加獨特。房屋錯落有致,層層疊疊,仿佛是大地的雕塑。走在小巷中,仿佛置身於一個迷宮。每一條小巷都通往不同的地方,每一處都有新的發現。


    白漫晴被這裏的壯觀景象深深吸引,不禁感慨道,“走進這裏麵,看到這些房子,就感覺它們好像都會說話,在無聲的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沈石溪點點頭,溫柔回應道,“這就是有生命力的建築。每一塊土,每一塊磚,每一扇門,都承載著曆史,講述著曆史。”


    郎曉宇在一旁笑著插話道,“你倆還真是文藝。”又指著有維語文字的店鋪,對白漫晴和沈石溪說,“你倆站到門那邊去,我給你們拍一張。”


    兩人配合的走過去,自然的靠在了一起。


    三人走走逛逛,不時地停下來拍照留念。大家都像是來到了新大陸,對每一棟房子、每一家店、每一件手工藝品都充滿了好奇。


    路過一家賣傳統維吾爾族服飾的小店,白漫晴的眼睛立刻被那些色彩斑斕、圖案獨特的服裝所吸引,忍不住走了進去。


    店內,一位維吾爾族老婦人正在忙碌地整理著貨架上的衣服,她看到三人走進來,便熱情地迎了上來。老婦人的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但雙眼卻閃爍著慈祥的光芒。


    “歡迎來到我的小店,你們可以隨便看看,這些衣服可以買,可以租,不買不租試試也可以的,試試也不收錢的。“老婦人用帶著濃厚新疆口音不太流利的普通話熱情招呼道。


    白漫晴和郎曉宇對視了一眼,沒想到那麽大年齡的婆婆竟然還會說普通話。


    “婆婆,您普通話講的很好。”白漫晴誇讚道。


    老婦人爽朗的笑了笑,繼續用濃厚的口音回應道,“還可以的嘛。”


    白漫晴挑選了一條色彩鮮豔的頭巾,輕輕地圍在頭上,對著鏡子左右來回的看,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怎樣?好看嗎?”白漫晴問道。


    “好看。”沈石溪立馬回複道。


    老婦人在一邊解釋道,“這件頭巾是用我們當地的羊毛手工編織的,上麵的圖案代表了我們族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


    白漫晴點點頭,又詢問郎曉宇的意見。


    “是你的風格,你就愛這些花花綠綠的東西。”郎曉宇拿起一套繡著金色花紋的紅色長裙,對白漫晴說道,“你要不試試這條裙子,應該挺適合你!”


    白漫晴拿過裙子,二話沒說就走進了試衣間,她真的很喜歡這些民族服飾。


    當她走出來時,沈石溪和郎曉宇都被她驚豔到了。


    紅色的長裙把白漫晴的皮膚襯的更加白皙,金色的花紋在明亮的日光下閃閃發光,儼然一個維吾爾族的公主。


    “哇,曉漫,你看起來可太美了!“郎曉宇讚歎道,又從旁邊挑了一個帽子,給白漫晴戴上,“你快去照照鏡子。”


    白漫晴對著鏡子高興地轉了幾圈,然後興奮的拉著郎曉宇說,“你快挑一套試試。“


    郎曉宇搖搖頭,“我不合適。”


    “合適,快點。”白漫晴邊說邊在貨架上尋找合適的衣服。最終挑選了一件上麵同樣繡著精美圖案的藍色長裙,催促郎曉宇道,“快,去試試。”


    白漫晴走到沈石溪身邊,展示自己的衣服,“怎樣?好看嗎?”


    “好看。你看起來就像是從畫中走出來的一樣,特別好看。“沈石溪看著白漫晴,真誠地讚美道。


    “是吧。”白漫晴自己也覺得挺好看的。又慫恿沈石溪道,“你要不要也試一套?”


    沈石溪搖頭拒絕。他還從來沒有穿過其他民族的服飾,他想應該會很怪異。


    “你試試吧。”白漫晴撒嬌道,“感受感受嘛。你看多好看。”說著就走向老婦人,指著沈石溪說道,“婆婆,有沒有適合他穿的衣服?”


    老婦人立馬走到男士服裝區,看看衣服又看看沈石溪,給他挑選了一套維吾爾族男士的傳統服裝。


    剛好郎曉宇從試衣間走出來,有些不自信的問道,“怎樣?好看嗎?”


    “太好看了!超級好看,你快照照鏡子。”白漫晴拉著郎曉宇走到鏡子前,看著鏡子裏的兩人,讚美道,“好好看,我倆超配的。”


    老婦人看著兩個姑娘,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她走過來,用手中的針線為白漫晴和郎曉宇調整了一下衣服的細節,使它們更加合身。


    “這些服裝都是我們家族一代代傳下來的,每一件都有它獨特的意義。現在店鋪裏的這些衣服都是我親手做的,上麵的刺繡也是我她一針一線繡出來的,每一件衣服都有它的故事。“老婦人說道。


    “婆婆,那我身上的這條裙子的故事是什麽?”白漫晴問道。


    “你身上這條裙子,是可以當做嫁衣的,寓意著吉祥和幸福。我年輕的時候,就是穿著這款裙子出的嫁,這些年,我又把衣服上的圖案進行了重新設計,希望能把這份幸福傳遞下去。”


    白漫晴沒想到,自己誤打誤撞竟然穿上了嫁衣。現在聽婆婆這麽一說,好像還真是變得喜慶了許多。


    “那她的裙子呢?”白漫晴指著郎曉宇身上的長裙問道。


    “她這件衣服算是節日服飾,也是以前很隆重的場合才穿的。寓意快樂和喜慶。”老婦人繼續介紹道。


    “婆婆,您真是太厲害了。”白漫晴從鏡子前離開,拿著男士服裝塞到了沈石溪手裏,催促道,“多好看。你快去試試。”


    “去試試吧。小夥子,你那衣服也是很講究的,迎娶新娘都穿這衣服的。”婆婆熱情搭話道。


    一聽是新郎服,沈石溪瞬間就心動了。腳步不自覺的就邁向了試衣間。


    白漫晴看著沈石溪的背影笑了笑,又開始給郎曉宇挑選花帽。


    沒一會,沈石溪就換上衣服出來了。


    白漫晴和郎曉宇看到穿上維吾爾服飾的沈石溪,忍不住發出一陣爆笑。確實是有點怪異,但又很難說出來具體是哪裏怪了。


    “我就說,我不適合吧。”沈石溪調侃道。他穿的時候,就隱約感覺到似乎有那麽些不太對勁。


    “挺好,挺好。”白漫晴鼓勵道。


    “合適合適。你們三個穿上這些衣服,真是好看極了。“老婦人笑著說道。


    於是,三人租下了這三套衣服,又把他們自己的衣服打包好寄存在服飾店。老婦人把他們的東西貼好標簽,又貼心的告訴他們如何更好地展示這些衣服的特點。


    “這是維吾爾服飾嗎?”“你們的衣服真好看!““你們衣服在哪裏買的?“


    三個人走在高台民居的小巷裏,不時感受著其他遊客投來的好奇的目光,和服裝店鋪的詢問。甚至有人停下來想要和他們合影。


    走過一條條狹窄而曲折的小巷,他們來到了一處稍微開闊些的空地。見沒什麽遊客,沈石溪趕緊張羅著給白漫晴和郎曉宇拍照。“兩位美女,快點過去站好,擺好姿勢,拍大片了。”


    白漫晴和郎曉宇蹦跳著走到空地中央,又去到土牆附近,背靠著土牆,拍了許多合影。又給她們拍了許多單人照。


    拍完照後,郎曉宇又讓他倆站在一起,給他們拍照。


    “新郎新娘,看過來!”郎曉宇故意開玩笑地喊道。趁著白漫晴和沈石溪對視一笑的時候,迅速按下快門,捕捉下了這一溫馨而有趣的瞬間。


    “我這攝影技術,真是,太牛逼了。”郎曉宇邊拍邊讚美自己可太會拍了。


    三人拍的正盡興時,一位年輕的維吾爾族男子朝郎曉宇的方向走了過來,不明所以的問道,“你們是在拍婚紗照嗎?”


    男子一身休閑服裝,普通話十分標準,若不是當地人的麵孔和頭上的那頂花帽,光聽聲音很難辨別出來他來自哪個民族。


    郎曉宇連忙向男子解釋道,“我們開玩笑的。他們還沒結婚,拍著玩的。”又問男子,是否需要給他拍照。


    “不用不用。”男子有些可惜的說道,“以為你們在拍婚紗照,我知道有個地方很適合拍婚紗照,還想著推薦給你們。”


    “可以啊。”郎曉宇剛說完下一秒又有些警惕的問道,“要收費嗎?”


    男子搖頭,用十分流利的普通話自我介紹道,“你們好,我叫阿木紮,我是這裏的導遊。我看到你們穿著我們民族的服裝,覺得非常親切。以為你們在拍婚紗照,就想著把合適的地方推薦給你們。當然,如果你們願意,我也可以免費帶你們參觀一下高台民居,講述更多關於這裏的故事和文化。“


    沒想到,還能碰到這麽好的事。


    三個人非常高興,在阿木紮的帶領下,他們又重新參觀了高台民居的各個角落,聽他講述著這裏的曆史、建築、風俗和傳統。


    穿著維吾爾族的服裝,走在古老的街道上,三人仿佛真的融入了這個地方。他們感受到了這裏的人們的熱情和友好,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這裏的文化和曆史。


    隨著夕陽西下,三人結束了這次難忘的體驗。他們脫下了服裝,還給了老婦人,並對她表示了感謝。老婦人笑著對他們說,“歡迎你們再來,希望你們能把這裏的美和故事帶給更多的人。“


    隨後又邀請阿木紮一起去吃晚餐。


    他們來到了古城中心的一家老字號餐廳,門臉不大,但古色古香的裝飾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底蘊。四人走進餐廳,服務員熱情地迎了上來,引導他們到了一間靠窗的位置。窗戶半開,晚風輕輕拂過,帶來一絲涼爽。


    服務員是一位年輕的維吾爾族姑娘,她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麵帶微笑地遞上了菜單。白漫晴試圖用她剛學的半吊子的維吾爾語嚐試點菜,卻因為忘記發音,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我們會說普通話。”服務員提醒道。


    沈石溪趕緊接過菜單,讓服務員推薦了店裏的特色菜。


    等待上菜的時候,一個小男孩突然從旁邊的桌子跑過來,手裏拿著一個維吾爾族的傳統玩具——木製的小馬。他看著他們,用稚嫩的維吾爾語跟他們說話。


    阿木紮給他們解釋小男孩話裏的意思,是問他們從哪裏來。


    “我們從五湖四海來。”白漫晴溫柔地用普通話回答他。小男孩聽後露出了驚訝的表情,然後開心地跑開了。


    沒一會,香氣撲鼻的手抓飯、色澤鮮豔的羊肉串、外酥裏嫩的烤魚、金黃金黃的烤饢、皮薄餡足的烤包子、清爽解膩的涼菜······· 一道道的上了桌。


    阿木紮邊吃邊給他們介紹這些新疆美食的來源,又開始講述著喀什的曆史和文化。“喀什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這裏曾經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你們看這餐廳的裝飾,還有這些菜肴,都是非常典型的維吾爾族的特色。”


    白漫晴指著碗裏的手抓飯,迫不及待地接過話茬,“這家的手抓飯,也太絕了。這米飯裹著羊肉和香料,簡直太好吃了!”她邊說邊夾起一大口手抓飯送進嘴裏,滿足的表情溢於言表。


    “新疆的美食,不得不提的就是羊肉串和手抓飯。羊肉串是新疆最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由於新疆的草原廣闊,畜牧業發達,所以這裏的羊肉品質非常好。而手抓飯則是將羊肉、胡蘿卜、洋蔥等食材與米飯一起煮熟,再用手抓著吃。這種吃法不僅方便快捷,而且能夠充分感受到食物的鮮美。當然,現在大家不用手了。”阿木紮繼續科普道。


    沈石溪點頭,提議大家敬阿木紮一杯。“今天遇到你,我們太幸運了。感謝。”


    四人一邊品嚐美食,一邊聽著阿木紮講述新疆的曆史。


    晚餐結束後,四人在餐廳門口合影留念。白漫晴他們三人也就在那和阿木紮告了別,並鄭重邀請他去到慶南和羅河做客。


    隨後,三人才返回酒店,取了行李各自離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旅人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沛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沛沛並收藏旅人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