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歲月長河
千故而看之,意在基中鏡 作者:血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晨的陽光透過薄霧,灑在青石鎮的小巷上,石板路兩旁是古老的店鋪和低矮的屋簷,炊煙嫋嫋升起。這個小鎮仿佛被時光遺忘,保持著幾百年前的寧靜與古樸。然而,這份寧靜即將被打破。
李青山,一個身材瘦削、麵容剛毅的中年男子,站在自家門前的小院裏,望著遠方的山巒。他的眼神堅定而深邃,像是能看透世間的一切虛偽。作為青石鎮的一名普通木匠,他的手藝在鎮上小有名氣,但他從不以此自滿,總是謙遜地向同行學習,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藝。
“青山,你又在發呆啦?”一個溫和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沉思。轉身,他看到了妻子趙秀芬,一個溫婉賢淑的女子,她的眼中總是充滿了對丈夫的信任和支持。
“我在想,我們是不是應該去城裏看看。”李青山說著,眼神中閃過一絲迷茫。
趙秀芬微微一笑,走到他身邊,輕輕握住他的手:“無論你決定什麽,我都會支持你。”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王大錘氣喘籲籲地跑了進來。他是鎮上的鐵匠,個頭高大,性格豪爽,是李青山多年的好友。一見到李青山,他便大聲喊道:“青山,大事不好了!聽說縣城裏的張老板要來咱們鎮上開工廠,很多人都去報名了!”
李青山皺了皺眉:“工廠?那是什麽?”
“就是用機器做東西的地方,聽說效率比咱們手工高多了。”王大錘解釋道。
李青山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堅定地說:“不管怎麽樣,我不能讓我的手藝失傳。我要去縣城看看。”
趙秀芬擔憂地看著他:“可是,你一個人怎麽行?”
“放心吧,我會小心的。”李青山安慰道。
幾天後,李青山背上簡單的行囊,踏上了前往縣城的路。青石鎮的居民們紛紛為他送行,他們的眼神中既有不舍,也有期待。
一路上,李青山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熱情的商販,有冷漠的路人,還有那些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年輕人。這些經曆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那份對手藝的執著和熱愛。
當夜幕降臨,李青山在一家小旅館安頓下來。躺在床上,他回想著白天的所見所聞,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他知道,這次旅行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未來,更是為了青石鎮,為了那些和他一樣堅持傳統的人們。
第二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進房間時,李青山已經做好了準備。他整理好衣物,深吸一口氣,打開了房門。新的一天開始了,他將麵對更多的挑戰和機遇。而這一切,都將從今天開始書寫屬於他的新篇章。
李青山踏入了熙熙攘攘的縣城,這裏的繁華遠超他的想象。街道兩旁是一排排高樓大廈,霓虹燈閃爍著誘人的光芒,人群如潮水般湧動。他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和迷茫。
在一家簡陋的客棧落腳後,李青山開始了他的探索之旅。他穿梭在各個角落,觀察著這座城市的運作方式。不久,他來到了一處正在建設的工廠前,那裏塵土飛揚,機器轟鳴聲不絕於耳。
正當他凝視著這一切時,一個穿著筆挺西裝的男子走了過來。他是張老板,這家新工廠的主人,一位精明能幹的商人。他的眼睛裏閃爍著野心的光芒,嘴角總掛著自信的微笑。
“你是來自青石鎮的吧?”張老板主動搭話。
李青山點了點頭:“是的,我是來看看的。”
“看你的樣子,應該是個手藝人吧?告訴你,現在這世道變了,機器才是王道。你們那些傳統手藝遲早要被淘汰。”張老板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肯定。
李青山心中一緊,但麵上依舊平靜:“每個時代都有它的選擇,我相信總有一些人會珍惜真正的手工藝。”
張老板笑了笑:“年輕人,你還是太天真了。不過,如果你願意,我可以給你一個機會來我的工廠工作。”
李青山搖了搖頭:“謝謝您的好意,但我還是想靠自己的雙手吃飯。”
離開工廠後,李青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是否真的應該堅守那份看似過時的傳統?
幾天後,他在縣城的一個小巷子裏意外發現了一家古色古香的木工店。店主是一位年邁的老者,名叫劉老漢,他的手藝精湛絕倫,每一件作品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蘊。
李青山被深深吸引,便與劉老漢攀談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劉老漢聽了李青山的經曆後,歎了口氣:“年輕人,現在像你這樣有心傳承手藝的人不多了。但是記住,真正的藝術是不會過時的。”
這番話像一股暖流湧入李青山的心田。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就這樣放棄。於是,他決定回到青石鎮,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傳統手藝的價值。
告別劉老漢後,李青山帶著新的決心和希望踏上了歸途。他知道前方的道路不會平坦,但他已經準備好迎接所有的挑戰。因為他相信,隻要心中有光,黑暗終將被驅散。
回到青石鎮的李青山並沒有直接投入到木工活中,而是先去找了他的好友王大錘。王大錘的鐵匠鋪位於鎮子的另一端,爐火常年不熄,敲打聲此起彼伏。王大錘是個魁梧的漢子,皮膚因長期與火爐相伴而顯得黝黑,他的手掌厚實有力,是鎮上有名的鐵匠。
看到李青山回來,王大錘放下手中的鐵錘,滿臉笑容地迎了上來:“青山,你這是回來了?縣城裏的情況怎麽樣?”
李青山歎了口氣:“大錘兄,縣城的變化太大了,我差點認不出來。但是我發現,無論世界怎麽變,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永遠不會過時。”
王大錘點點頭:“說得好!我這鐵匠鋪雖然不大,但是打出來的農具誰用誰知道。”
兩人正聊著,突然聽到外麵有人喊:“大錘哥,快來幫忙看看這犁頭怎麽斷了!”聲音焦急而迫切。
王大錘應了一聲,對李青山說:“走,跟我去看看。”
到了現場,隻見一個農夫急得團團轉,手裏的犁頭確實斷成了兩截。王大錘接過犁頭仔細檢查了一番,然後對農夫說:“別急,我這就給你修好。”說完,他便開始動手焊接斷裂的部分。
李青山站在一旁觀察著王大錘的動作,隻見他手法熟練,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多年磨礪出的技藝。不一會兒,犁頭就被修複得跟新的一樣。農夫連連道謝,高興地推著犁走了。
這一幕讓李青山深受觸動。他對王大錘說:“大錘兄,你的手藝真是了不起。”
王大錘擺擺手:“哪裏哪裏,都是些粗活。對了,青山,你這次回來有什麽打算?”
李青山沉吟片刻:“我想開一個木工作坊,專門做一些傳統的家具和工藝品。我知道現在大家都喜歡新鮮玩意兒,但我還是想試試。”
王大錘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主意!你有這份心,準能成事。要是需要幫忙盡管說。”
就這樣,在好友的支持下,李青山開始籌備自己的木工作坊。他租下了鎮上一間廢棄已久的小屋,經過一番打掃和修繕,這裏變成了他的工作室。每天,他都會沉浸在木材的世界裏,精心雕刻著每一件作品。他的手藝漸漸得到了鎮上人的認可和讚賞。
在這個過程中,李青山不僅重拾了對手工藝的熱愛,也逐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明白,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隻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和信念,就一定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青山的木工作坊逐漸在當地小有名氣。他的家具不僅結實耐用,而且每一件都蘊含著他對木藝的理解和情感。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張老板的工廠在附近落成,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了工廠的工作,放棄了傳統的手工藝。
一天傍晚,李青山坐在作坊門口抽著旱煙,眉頭緊鎖。王大錘走了過來,坐在他身旁,歎了口氣:“青山啊,現在連我這兒的生意都不如以前了。大家都跑去工廠打工,誰還稀罕咱們的手工藝品啊。”
李青山吐出一口煙圈:“是啊,我也感覺到了。但是我們不能就這麽放棄了。”
就在此時,一個新麵孔出現在了他們的視線中。他是一個年輕的記者,名叫林曉東,專門為一家城市報紙撰寫關於鄉村變化的報道。他看起來文質彬彬,眼神中透露出好奇和熱情。
林曉東走近兩人,微笑著打招呼:“你們好,我是林曉東,可以和你們聊聊嗎?我聽說這裏有個非常有名的木工作坊。”
李青山和王大錘對視一眼,然後點頭同意了。林曉東坐下來後就開始提問:“我了解到現在很多傳統手藝都在逐漸消失,你們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李青山沉思了一會兒:“這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不應該就這樣消失。但是現在的社會變化太快,很多人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
林曉東認真地聽著,偶爾點頭或記下些什麽。他又問道:“那麽你們有什麽計劃來改變這種狀況嗎?”
王大錘苦笑一下:“計劃?我們哪有什麽計劃啊。隻能盡力而為吧。”
談話間,天色已晚,林曉東站起身來:“非常感謝你們的分享。我會寫一篇報道,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幾天後,林曉東的報道發表了。文章詳細描述了青石鎮的傳統手藝現狀以及李青山和王大錘的故事。這篇報道迅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許多人開始重新審視傳統文化的價值。
然而,對於李青山來說,這場風波才剛剛開始。張老板得知了這一切後非常不滿,他認為這些報道會影響他的工廠生意。於是,他開始暗中策劃打壓李青山的作坊。
一天深夜,一群不明身份的人悄悄來到作坊外,試圖破壞門窗。幸好被及時發現並阻止了他們的行動。李青山知道這是張老板的手段之一,但他並沒有退縮的意思。相反,這件事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無論如何都要保護這份傳統手藝到底。
麵對接踵而至的困難和挑戰,李青山並沒有退縮。他堅信自己的理念和手藝的價值,決定將木工作坊發揚光大。在王大錘和村民們的支持下,李青山開始籌劃一場展覽會,旨在展示傳統手工藝的魅力和價值。
展覽會的消息很快在周邊地區傳開了。許多人對此表示好奇和期待,甚至連一些城市的文化愛好者也開始關注這個活動。林曉東也沒有閑著,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李青山宣傳,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終於,展覽會的日子到來了。這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李青山早早地來到會場,看著一件件精心製作的木藝品被擺放得整整齊齊,他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和緊張。
不久,參觀者陸續到來。他們中有老人、孩子、年輕人甚至是一些外地遊客。每個人都對這些精美的手工藝品讚不絕口。李青山耐心地為每一位參觀者講解製作過程和文化意義。他的話語簡單樸實但卻充滿力量和感染力。
就在這時,張老板也出現在了展覽會上。他的臉上帶著不屑一顧的表情:“李青山,你以為搞個展覽會就能挽救你那過時的手藝嗎?”
李青山平靜地回應:“張老板,這不是關於挽救不挽救的問題。這是我們的文化和傳統。它們值得我們去珍惜和傳承。”
張老板冷笑一聲:“好吧,我們就看看是你的老掉牙的東西吸引人,還是我的現代化產品更受歡迎。”
然而出乎張老板意料的是,許多參觀者對他的現代化產品並不感興趣,反而對李青山的手工藝品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甚至有人當場下單定製家具和裝飾品。
展覽會結束後,李青山收獲頗豐。他不僅賣出了許多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理念得到了認可和支持。這場展覽會成為了轉折點,讓更多人開始重視傳統手工藝的價值。
那天晚上回到家中,李青山坐在院子裏看著滿天星鬥陷入沉思。趙秀芬走過來遞給他一杯熱茶:“今天辛苦了。”
李青山接過茶杯微笑道:“不辛苦。今天讓我看到了希望。”
趙秀芬坐在他旁邊輕聲說:“我知道你能做到的。”她的目光中滿是驕傲和支持。
那一刻李青山深刻地感受到家人和朋友的重要性。他知道沒有他們的支持就沒有今天的成功。從此他更加堅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確的——那就是堅持和傳承傳統手工藝的道路。
李青山,一個身材瘦削、麵容剛毅的中年男子,站在自家門前的小院裏,望著遠方的山巒。他的眼神堅定而深邃,像是能看透世間的一切虛偽。作為青石鎮的一名普通木匠,他的手藝在鎮上小有名氣,但他從不以此自滿,總是謙遜地向同行學習,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藝。
“青山,你又在發呆啦?”一個溫和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沉思。轉身,他看到了妻子趙秀芬,一個溫婉賢淑的女子,她的眼中總是充滿了對丈夫的信任和支持。
“我在想,我們是不是應該去城裏看看。”李青山說著,眼神中閃過一絲迷茫。
趙秀芬微微一笑,走到他身邊,輕輕握住他的手:“無論你決定什麽,我都會支持你。”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王大錘氣喘籲籲地跑了進來。他是鎮上的鐵匠,個頭高大,性格豪爽,是李青山多年的好友。一見到李青山,他便大聲喊道:“青山,大事不好了!聽說縣城裏的張老板要來咱們鎮上開工廠,很多人都去報名了!”
李青山皺了皺眉:“工廠?那是什麽?”
“就是用機器做東西的地方,聽說效率比咱們手工高多了。”王大錘解釋道。
李青山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堅定地說:“不管怎麽樣,我不能讓我的手藝失傳。我要去縣城看看。”
趙秀芬擔憂地看著他:“可是,你一個人怎麽行?”
“放心吧,我會小心的。”李青山安慰道。
幾天後,李青山背上簡單的行囊,踏上了前往縣城的路。青石鎮的居民們紛紛為他送行,他們的眼神中既有不舍,也有期待。
一路上,李青山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熱情的商販,有冷漠的路人,還有那些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年輕人。這些經曆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那份對手藝的執著和熱愛。
當夜幕降臨,李青山在一家小旅館安頓下來。躺在床上,他回想著白天的所見所聞,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他知道,這次旅行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未來,更是為了青石鎮,為了那些和他一樣堅持傳統的人們。
第二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進房間時,李青山已經做好了準備。他整理好衣物,深吸一口氣,打開了房門。新的一天開始了,他將麵對更多的挑戰和機遇。而這一切,都將從今天開始書寫屬於他的新篇章。
李青山踏入了熙熙攘攘的縣城,這裏的繁華遠超他的想象。街道兩旁是一排排高樓大廈,霓虹燈閃爍著誘人的光芒,人群如潮水般湧動。他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和迷茫。
在一家簡陋的客棧落腳後,李青山開始了他的探索之旅。他穿梭在各個角落,觀察著這座城市的運作方式。不久,他來到了一處正在建設的工廠前,那裏塵土飛揚,機器轟鳴聲不絕於耳。
正當他凝視著這一切時,一個穿著筆挺西裝的男子走了過來。他是張老板,這家新工廠的主人,一位精明能幹的商人。他的眼睛裏閃爍著野心的光芒,嘴角總掛著自信的微笑。
“你是來自青石鎮的吧?”張老板主動搭話。
李青山點了點頭:“是的,我是來看看的。”
“看你的樣子,應該是個手藝人吧?告訴你,現在這世道變了,機器才是王道。你們那些傳統手藝遲早要被淘汰。”張老板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肯定。
李青山心中一緊,但麵上依舊平靜:“每個時代都有它的選擇,我相信總有一些人會珍惜真正的手工藝。”
張老板笑了笑:“年輕人,你還是太天真了。不過,如果你願意,我可以給你一個機會來我的工廠工作。”
李青山搖了搖頭:“謝謝您的好意,但我還是想靠自己的雙手吃飯。”
離開工廠後,李青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是否真的應該堅守那份看似過時的傳統?
幾天後,他在縣城的一個小巷子裏意外發現了一家古色古香的木工店。店主是一位年邁的老者,名叫劉老漢,他的手藝精湛絕倫,每一件作品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蘊。
李青山被深深吸引,便與劉老漢攀談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劉老漢聽了李青山的經曆後,歎了口氣:“年輕人,現在像你這樣有心傳承手藝的人不多了。但是記住,真正的藝術是不會過時的。”
這番話像一股暖流湧入李青山的心田。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就這樣放棄。於是,他決定回到青石鎮,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傳統手藝的價值。
告別劉老漢後,李青山帶著新的決心和希望踏上了歸途。他知道前方的道路不會平坦,但他已經準備好迎接所有的挑戰。因為他相信,隻要心中有光,黑暗終將被驅散。
回到青石鎮的李青山並沒有直接投入到木工活中,而是先去找了他的好友王大錘。王大錘的鐵匠鋪位於鎮子的另一端,爐火常年不熄,敲打聲此起彼伏。王大錘是個魁梧的漢子,皮膚因長期與火爐相伴而顯得黝黑,他的手掌厚實有力,是鎮上有名的鐵匠。
看到李青山回來,王大錘放下手中的鐵錘,滿臉笑容地迎了上來:“青山,你這是回來了?縣城裏的情況怎麽樣?”
李青山歎了口氣:“大錘兄,縣城的變化太大了,我差點認不出來。但是我發現,無論世界怎麽變,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永遠不會過時。”
王大錘點點頭:“說得好!我這鐵匠鋪雖然不大,但是打出來的農具誰用誰知道。”
兩人正聊著,突然聽到外麵有人喊:“大錘哥,快來幫忙看看這犁頭怎麽斷了!”聲音焦急而迫切。
王大錘應了一聲,對李青山說:“走,跟我去看看。”
到了現場,隻見一個農夫急得團團轉,手裏的犁頭確實斷成了兩截。王大錘接過犁頭仔細檢查了一番,然後對農夫說:“別急,我這就給你修好。”說完,他便開始動手焊接斷裂的部分。
李青山站在一旁觀察著王大錘的動作,隻見他手法熟練,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多年磨礪出的技藝。不一會兒,犁頭就被修複得跟新的一樣。農夫連連道謝,高興地推著犁走了。
這一幕讓李青山深受觸動。他對王大錘說:“大錘兄,你的手藝真是了不起。”
王大錘擺擺手:“哪裏哪裏,都是些粗活。對了,青山,你這次回來有什麽打算?”
李青山沉吟片刻:“我想開一個木工作坊,專門做一些傳統的家具和工藝品。我知道現在大家都喜歡新鮮玩意兒,但我還是想試試。”
王大錘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主意!你有這份心,準能成事。要是需要幫忙盡管說。”
就這樣,在好友的支持下,李青山開始籌備自己的木工作坊。他租下了鎮上一間廢棄已久的小屋,經過一番打掃和修繕,這裏變成了他的工作室。每天,他都會沉浸在木材的世界裏,精心雕刻著每一件作品。他的手藝漸漸得到了鎮上人的認可和讚賞。
在這個過程中,李青山不僅重拾了對手工藝的熱愛,也逐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明白,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隻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和信念,就一定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青山的木工作坊逐漸在當地小有名氣。他的家具不僅結實耐用,而且每一件都蘊含著他對木藝的理解和情感。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張老板的工廠在附近落成,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了工廠的工作,放棄了傳統的手工藝。
一天傍晚,李青山坐在作坊門口抽著旱煙,眉頭緊鎖。王大錘走了過來,坐在他身旁,歎了口氣:“青山啊,現在連我這兒的生意都不如以前了。大家都跑去工廠打工,誰還稀罕咱們的手工藝品啊。”
李青山吐出一口煙圈:“是啊,我也感覺到了。但是我們不能就這麽放棄了。”
就在此時,一個新麵孔出現在了他們的視線中。他是一個年輕的記者,名叫林曉東,專門為一家城市報紙撰寫關於鄉村變化的報道。他看起來文質彬彬,眼神中透露出好奇和熱情。
林曉東走近兩人,微笑著打招呼:“你們好,我是林曉東,可以和你們聊聊嗎?我聽說這裏有個非常有名的木工作坊。”
李青山和王大錘對視一眼,然後點頭同意了。林曉東坐下來後就開始提問:“我了解到現在很多傳統手藝都在逐漸消失,你們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李青山沉思了一會兒:“這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不應該就這樣消失。但是現在的社會變化太快,很多人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
林曉東認真地聽著,偶爾點頭或記下些什麽。他又問道:“那麽你們有什麽計劃來改變這種狀況嗎?”
王大錘苦笑一下:“計劃?我們哪有什麽計劃啊。隻能盡力而為吧。”
談話間,天色已晚,林曉東站起身來:“非常感謝你們的分享。我會寫一篇報道,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幾天後,林曉東的報道發表了。文章詳細描述了青石鎮的傳統手藝現狀以及李青山和王大錘的故事。這篇報道迅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許多人開始重新審視傳統文化的價值。
然而,對於李青山來說,這場風波才剛剛開始。張老板得知了這一切後非常不滿,他認為這些報道會影響他的工廠生意。於是,他開始暗中策劃打壓李青山的作坊。
一天深夜,一群不明身份的人悄悄來到作坊外,試圖破壞門窗。幸好被及時發現並阻止了他們的行動。李青山知道這是張老板的手段之一,但他並沒有退縮的意思。相反,這件事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無論如何都要保護這份傳統手藝到底。
麵對接踵而至的困難和挑戰,李青山並沒有退縮。他堅信自己的理念和手藝的價值,決定將木工作坊發揚光大。在王大錘和村民們的支持下,李青山開始籌劃一場展覽會,旨在展示傳統手工藝的魅力和價值。
展覽會的消息很快在周邊地區傳開了。許多人對此表示好奇和期待,甚至連一些城市的文化愛好者也開始關注這個活動。林曉東也沒有閑著,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李青山宣傳,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終於,展覽會的日子到來了。這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李青山早早地來到會場,看著一件件精心製作的木藝品被擺放得整整齊齊,他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和緊張。
不久,參觀者陸續到來。他們中有老人、孩子、年輕人甚至是一些外地遊客。每個人都對這些精美的手工藝品讚不絕口。李青山耐心地為每一位參觀者講解製作過程和文化意義。他的話語簡單樸實但卻充滿力量和感染力。
就在這時,張老板也出現在了展覽會上。他的臉上帶著不屑一顧的表情:“李青山,你以為搞個展覽會就能挽救你那過時的手藝嗎?”
李青山平靜地回應:“張老板,這不是關於挽救不挽救的問題。這是我們的文化和傳統。它們值得我們去珍惜和傳承。”
張老板冷笑一聲:“好吧,我們就看看是你的老掉牙的東西吸引人,還是我的現代化產品更受歡迎。”
然而出乎張老板意料的是,許多參觀者對他的現代化產品並不感興趣,反而對李青山的手工藝品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甚至有人當場下單定製家具和裝飾品。
展覽會結束後,李青山收獲頗豐。他不僅賣出了許多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理念得到了認可和支持。這場展覽會成為了轉折點,讓更多人開始重視傳統手工藝的價值。
那天晚上回到家中,李青山坐在院子裏看著滿天星鬥陷入沉思。趙秀芬走過來遞給他一杯熱茶:“今天辛苦了。”
李青山接過茶杯微笑道:“不辛苦。今天讓我看到了希望。”
趙秀芬坐在他旁邊輕聲說:“我知道你能做到的。”她的目光中滿是驕傲和支持。
那一刻李青山深刻地感受到家人和朋友的重要性。他知道沒有他們的支持就沒有今天的成功。從此他更加堅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確的——那就是堅持和傳承傳統手工藝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