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櫻盛
如懿傳:皇後她真的瘋了 作者:金判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她一生中最為榮耀的時刻!
這是烏拉那拉氏終於實現了三代鳳凰巢的時刻。
烏拉那拉氏確實沒有前朝的男人,但是他們烏拉那拉氏的女人照樣可以帶給家族榮耀!
如懿接受完了金冊、金寶之後,在親王福晉的陪同護送下,肅然斂容一步一步緩緩從翊坤宮走向太和殿。
一步一步的走向她和其他妾妃的不同之處。
一步一步從後宮走向前朝。
祖宗規矩,乾清門乃是這偌大的紫禁城前朝與後宮的分界線,身為妾妃,自打從神武門入宮的那一日起,從此便隻能在乾清門後的方寸之地縮著過一輩子,到了病重的時候就會被送到吉安所去,等死,然後再從東華門送去靜安莊等待下葬。
而她,則不同了,從今日起,她能走出這個乾清門,一路一直走到莊嚴肅穆的太和殿去,和弘曆哥哥站到一起去。
原先,便是從翊坤宮去慈寧宮給太後請安,她都是夏天傳步輦,冬日傳暖轎的,可今日,從翊坤宮到太和殿這長長的路,而且她還穿著代表了皇後身份的華貴朝服戴著九鳳朝冠,但她卻一點都沒有感到累,她甚至希望這路能夠更長一些,最好是能繞著這四九城走一圈,讓滿京城的人都來看看她們烏拉那拉氏的女兒出息了。
終於,太和殿已經近在咫尺了。
這一刻,被譽為滿清第一才女的如懿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語言的匱乏,不,不是她語言匱乏,而是所有的語言在此刻都顯得蒼白無力了,因為這太和殿實在太過於震撼人心了。
這裏是紫禁城的中央!
這是大清帝國的中央!
這裏是天下男兒的一生所求之地!
這座重簷廡殿頂的大殿高高的雄踞在丹陛之上,雄偉壯觀,金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得金碧輝煌,仿佛皇家氣象在此刻凝固成了可以觸摸的實體,動人心魄。
這太和殿不僅僅的一座宮殿,它是無數人的夢想與榮耀!
今日,厚實而華麗的紅氈從太和門處一直鋪到太和殿的丹墀之下,寬廣而莊嚴,仿佛這是一條通向另一個時空的天路,透露著一種不可侵犯的威嚴與莊重。
如懿覺得自己的心跳漸漸加快,而這紅氈似乎也感受到了她的脈搏,和她一起跳動著。
深吸了一口氣,如懿緩步走上紅氈,走向她的榮耀之所。
這紅氈是如此的長,長的像她從一個宮牆之外的民女走上母儀天下的皇後之位的路那麽長,長的像她在苦苦等待皇後之位的無數個不眠之夜那麽長。
這紅氈是那麽的紅,紅的像在血管裏燃燒的欲望,紅的像流淌在紫禁城裏的血。
這紅氈是這樣的密,密的像是她和弘曆哥哥的故事,緊密交織緊緊纏繞;密的像這紫禁城裏的權利與夢想、犧牲與希望一樣彼此糾纏,無法分割。
這紅氈的盡頭,站著她最愛的和最愛她的男人,他的這個帝國最威嚴的君王,也是她最溫柔的情人。
從起點到終點,從平凡到非凡,這紅氈啊,她既是一條連接過去的橋,也是一條通往未來的路。
如懿一步一步的堅定的踏在柔軟而厚重的紅氈之上,仿佛能聽見來自遙遠的回響,又仿佛能感受到來自大地的力量。
隻要走過了這條紅氈,她便是真正的大清皇後!
在鍾鼓奏響的莊重神聖華麗的樂曲中,如懿已經走到了丹陛之下,她深深的看了一眼位於太和殿兩條長長的石階中間的雲龍階石。
這階石又叫禦路石,據說這是一塊來自房山的漢白玉,當時明成祖共征用了兩萬民夫,調集了上千頭騾子,曆經數十天才十分艱難地將其他從房山運到了京城。
這階石上頭雕刻著九條冉冉盤旋的飛龍,龍身蜿蜒曲折仿佛隨時都能騰空而起,雲霧縈繞其間,張開的龍爪探出雲霧,仿佛要能將出現在麵前的一切都抓住似的。
在陽光照耀之下,這漢白玉精雕細琢而成的雲龍階石愈發顯得寶相莊嚴,令人肅然起敬。
如懿想,也許這就是帝王的威嚴與智慧吧,所以,天下唯有帝王才能從這雲龍階石上走過。她雖然是皇後,卻也是不能的。
自打盤古開天辟地,以左眼化日,右眼化月,所以,如懿身為皇後,應該從右側的石階上走向皇帝,而到了最後一段台階時,她又走向左邊的台階,然後一路走到皇帝的右邊。
她,終於可以和他站在一起,站在了這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太和殿的中央。
從八歲那年,她第一次進宮拜見姑母開始,她就知道自己會成為大清的皇後,隻是,她沒有想到這條路,她竟然走了整整二十五年!這其中的辛苦與酸楚,真是不足為外人道啊,也隻有她這樣心性堅韌的人才能排除萬難走到今日。
這一切,都是她自己爭取來的啊!
如懿忍不住笑著看向弘曆,真好啊,她終於走到他的身邊了,她終於走到她該站的位置了。
弘曆卻似乎並沒有發現如懿在看他,他看著肅穆站立的大臣們,眼神悠遠,不知道在想什麽。
“跪——”
滿滿當當站在太和殿廣場上的諸王貝勒、文武官員齊刷刷的跪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如懿立刻不再看弘曆了,她的眼神奮力的向太和殿廣場上跪著的人們看去。
此刻,廣場上聚集了這個帝國的棟梁,從超品的諸王貝勒,再到一品的文武大員,一直到根本看不清臉的六品的京城小官員,往日裏,這些人或是是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或是縱馬馳騁開疆拓土,總之都是不可一世的人物,可是,此刻,他們都跪伏在她的腳下,向她道賀!
這是烏拉那拉氏終於實現了三代鳳凰巢的時刻。
烏拉那拉氏確實沒有前朝的男人,但是他們烏拉那拉氏的女人照樣可以帶給家族榮耀!
如懿接受完了金冊、金寶之後,在親王福晉的陪同護送下,肅然斂容一步一步緩緩從翊坤宮走向太和殿。
一步一步的走向她和其他妾妃的不同之處。
一步一步從後宮走向前朝。
祖宗規矩,乾清門乃是這偌大的紫禁城前朝與後宮的分界線,身為妾妃,自打從神武門入宮的那一日起,從此便隻能在乾清門後的方寸之地縮著過一輩子,到了病重的時候就會被送到吉安所去,等死,然後再從東華門送去靜安莊等待下葬。
而她,則不同了,從今日起,她能走出這個乾清門,一路一直走到莊嚴肅穆的太和殿去,和弘曆哥哥站到一起去。
原先,便是從翊坤宮去慈寧宮給太後請安,她都是夏天傳步輦,冬日傳暖轎的,可今日,從翊坤宮到太和殿這長長的路,而且她還穿著代表了皇後身份的華貴朝服戴著九鳳朝冠,但她卻一點都沒有感到累,她甚至希望這路能夠更長一些,最好是能繞著這四九城走一圈,讓滿京城的人都來看看她們烏拉那拉氏的女兒出息了。
終於,太和殿已經近在咫尺了。
這一刻,被譽為滿清第一才女的如懿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語言的匱乏,不,不是她語言匱乏,而是所有的語言在此刻都顯得蒼白無力了,因為這太和殿實在太過於震撼人心了。
這裏是紫禁城的中央!
這是大清帝國的中央!
這裏是天下男兒的一生所求之地!
這座重簷廡殿頂的大殿高高的雄踞在丹陛之上,雄偉壯觀,金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得金碧輝煌,仿佛皇家氣象在此刻凝固成了可以觸摸的實體,動人心魄。
這太和殿不僅僅的一座宮殿,它是無數人的夢想與榮耀!
今日,厚實而華麗的紅氈從太和門處一直鋪到太和殿的丹墀之下,寬廣而莊嚴,仿佛這是一條通向另一個時空的天路,透露著一種不可侵犯的威嚴與莊重。
如懿覺得自己的心跳漸漸加快,而這紅氈似乎也感受到了她的脈搏,和她一起跳動著。
深吸了一口氣,如懿緩步走上紅氈,走向她的榮耀之所。
這紅氈是如此的長,長的像她從一個宮牆之外的民女走上母儀天下的皇後之位的路那麽長,長的像她在苦苦等待皇後之位的無數個不眠之夜那麽長。
這紅氈是那麽的紅,紅的像在血管裏燃燒的欲望,紅的像流淌在紫禁城裏的血。
這紅氈是這樣的密,密的像是她和弘曆哥哥的故事,緊密交織緊緊纏繞;密的像這紫禁城裏的權利與夢想、犧牲與希望一樣彼此糾纏,無法分割。
這紅氈的盡頭,站著她最愛的和最愛她的男人,他的這個帝國最威嚴的君王,也是她最溫柔的情人。
從起點到終點,從平凡到非凡,這紅氈啊,她既是一條連接過去的橋,也是一條通往未來的路。
如懿一步一步的堅定的踏在柔軟而厚重的紅氈之上,仿佛能聽見來自遙遠的回響,又仿佛能感受到來自大地的力量。
隻要走過了這條紅氈,她便是真正的大清皇後!
在鍾鼓奏響的莊重神聖華麗的樂曲中,如懿已經走到了丹陛之下,她深深的看了一眼位於太和殿兩條長長的石階中間的雲龍階石。
這階石又叫禦路石,據說這是一塊來自房山的漢白玉,當時明成祖共征用了兩萬民夫,調集了上千頭騾子,曆經數十天才十分艱難地將其他從房山運到了京城。
這階石上頭雕刻著九條冉冉盤旋的飛龍,龍身蜿蜒曲折仿佛隨時都能騰空而起,雲霧縈繞其間,張開的龍爪探出雲霧,仿佛要能將出現在麵前的一切都抓住似的。
在陽光照耀之下,這漢白玉精雕細琢而成的雲龍階石愈發顯得寶相莊嚴,令人肅然起敬。
如懿想,也許這就是帝王的威嚴與智慧吧,所以,天下唯有帝王才能從這雲龍階石上走過。她雖然是皇後,卻也是不能的。
自打盤古開天辟地,以左眼化日,右眼化月,所以,如懿身為皇後,應該從右側的石階上走向皇帝,而到了最後一段台階時,她又走向左邊的台階,然後一路走到皇帝的右邊。
她,終於可以和他站在一起,站在了這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太和殿的中央。
從八歲那年,她第一次進宮拜見姑母開始,她就知道自己會成為大清的皇後,隻是,她沒有想到這條路,她竟然走了整整二十五年!這其中的辛苦與酸楚,真是不足為外人道啊,也隻有她這樣心性堅韌的人才能排除萬難走到今日。
這一切,都是她自己爭取來的啊!
如懿忍不住笑著看向弘曆,真好啊,她終於走到他的身邊了,她終於走到她該站的位置了。
弘曆卻似乎並沒有發現如懿在看他,他看著肅穆站立的大臣們,眼神悠遠,不知道在想什麽。
“跪——”
滿滿當當站在太和殿廣場上的諸王貝勒、文武官員齊刷刷的跪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如懿立刻不再看弘曆了,她的眼神奮力的向太和殿廣場上跪著的人們看去。
此刻,廣場上聚集了這個帝國的棟梁,從超品的諸王貝勒,再到一品的文武大員,一直到根本看不清臉的六品的京城小官員,往日裏,這些人或是是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或是縱馬馳騁開疆拓土,總之都是不可一世的人物,可是,此刻,他們都跪伏在她的腳下,向她道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