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親們,我們有救了。”


    “寧安王回來了,他回來救我們了。”


    “快出來啊,老鄭,老餘,快出來呀,寧安王回來救我們了。”


    時君臨望著老頭激動的背影,蹣跚的步伐都快了不少。


    老頭一邊朝著小巷子激動的喊著,一邊抹著臉上的淚水,不知道是喜悅還是難過的。


    時君臨沒想到寧安王的名聲這麽好用。


    更沒想到自己隨口提到寧安王,會引起後麵那麽大的動靜。


    時君臨回到城門邊,吩咐侍衛,讓他們輪流守城著城門,一半的人在附近休息。


    侍衛相互疑惑看著,現在不應該是最需要守住城門的時候嗎?


    萬一那些謀逆奸臣趁百姓離京之時,混入其中,豈不是放虎歸山,成為隱患。


    “我們接下來這幾天可能要一直守在這裏,你們要保持體力和精神。”


    “以免讓奸人有機可乘,逃出京師。”


    時君臨解釋完,指著身邊其中一個侍衛下令道。


    “你帶半個隊伍的人先去休息,就在旁邊陰涼之處,有問題你們隨時迎敵捉拿。”


    “是,屬下遵命。”


    被點到的侍衛帶著隊伍半數人找了一處距離城門不遠的空曠之地休息。


    一刻鍾後,一群探頭探腦的百姓悄悄探出頭查看情況。


    剛剛離去的老頭又從小小巷子走了出來,這次他沒有第一次的害怕,把扔在大街上的籮筐用扁擔挑起來。


    “出來啊,老鄭。”


    “他們是寧安王的兵,不殺老百姓的。”


    老頭轉身朝著小巷子探出的腦袋叫了一聲。


    百姓還是不敢相信,一步也不曾邁出小巷子。


    老頭無奈歎氣,想起家中重病的老伴與小孫子,神色變的焦急起來,昨天他未回去給他們準備好吃食,也不知道他們現在怎麽樣了。


    老頭不再理會他們,轉身加快腳步,朝著城門口走。


    “老伯,可是出了什麽事?”時君臨看他臉色不好,一臉著急的模樣,便上前打了個招呼,順便問問情況。


    老頭擺擺手,


    “多謝小公子慷慨,老頭我想再問問,過兩天真的有義診嗎?”


    時君臨肯定的朝他點頭,他們所有的行動都算是臨時的,各個都是趕鴨子上架,對皇宮裏的事是一點都不懂,隻能聽從小舟和藐藐的安排。


    皇宮裏被綁的人還沒有處置,那些奸臣餘黨還沒有捉獲。


    藐藐說,雖然他們順利的造反成功,也成功的捉拿了那些奸臣,可埋伏在裏麵的水還很深很深。


    很有可能還有一些老奸巨猾的幕後之人甚至躲在背後暗中操控。


    那些人比被捉的奸臣還要難對付。


    還有大奸臣這些年來,早就把控整個朝廷,甚至整個京師,奸臣的勢力根深蒂固。


    他們隻是趁他們不備,趁機捉拿他們,現在的京師一切都隻是表麵。


    倒是坐在龍椅上的昏君是他們最不用多加忌憚的人,因為他隻不過是被操控的傀儡罷了。


    哦,還有那個一直給皇帝煉丹的國師也不知所蹤。


    老頭又激動的把五兩銀子塞還給時君臨,“小公子,有你的肯定就夠了,這銀子老頭子我不能要。”


    “你們帶兵打皇帝打那些貪官汙吏,肯定需要很多銀兩。”


    時君臨輕輕推了回去,“老伯,拿著吧,聽你剛剛所問,家中定是有生病親人,這些銀子你拿回去,改日買些補身子的東西。”


    老頭想起家中遭遇,好不容易才止住淚水的,又順著臉頰往下流。


    “老伯,快些回去吧。”


    老頭是被送出城的。


    躲在角落的百姓將他們的互動看的一清二楚,立刻拿上自己的東西,追上老頭。


    原本他們還有些害怕被侍衛攔下來。


    可靠近後,侍衛卻直接給他們讓開一條路並未阻攔。


    百姓戰戰兢兢的對著每個侍衛鞠躬感謝,等靠近老頭,才在他背後大喊:“老翁,等等我們,等等我們呀。”


    ……


    另一邊,時良吉帶著侍衛輕輕敲響街邊醫館大門。


    “請問裏麵大夫可在?”


    時良吉邊敲門邊禮貌開口。


    裏麵久久沒有回應。


    “我們沒有惡意,這兩天由於京師百姓過於驚亂,街上有不少百姓深受重傷,此次前來是想請各位為受傷的百姓醫治的。”


    時藐藐本來想讓宮裏的太醫出宮為百姓治療,將功補過。


    可那群太醫皆是一群草包,本事沒有多少,口氣不小。


    時逆一臉嫌棄的看著一群蹩腳太醫,和時藐藐解釋,那些有本事的太醫都被奸臣殺害陷害,還有的被他們圈養在府中,成為他們的專屬府醫。


    然後用這群醫術不入流的蹩腳大夫代替他們。


    時藐藐又讓人去請那些府醫,卻發現太醫們寧死不屈,以死明誌,服下了毒藥。


    活下來的寥寥無幾。


    胡言舟望著太醫院的匾額眼神有些落寞。


    他說,曾經這裏的太醫之首白玉宇是個很好的老頭,他與先皇的關係非常好。


    在先皇還在世的時候,他經常進宮,看他給皇爺爺把脈治病。


    每次都是他單獨給先皇治病。


    他那時候還小,偶爾不懂事會偷偷溜進去。


    但先皇並沒有怪罪,反而是讓他靠近,摸著他的小腦袋說著他聽不懂的話。


    把完脈看完病,白玉宇也不會立刻退下,而是回到旁邊的棋盤下幾盤棋。


    小小的胡言舟就被兩個人抱來抱去。


    胡言舟說完這段往事,蓄在眼眶的淚也落下。


    時君臨嚴肅的拍著他的肩膀,但什麽也沒有說。


    他從小就在村裏長大,無法共情他們生在皇室中的那份無奈。


    後來小隊十六個人集合商議,才讓時良吉負責帶人去請京師醫館裏的大夫。


    而每個人都分配了不同的任務。


    那些被關在地牢受虐的官員,除了受傷嚴重的在宮中養傷,恢複精神氣的年輕官員,聽胡言舟的命令,跟在小隊的後麵聽從他們安排。


    時良吉見醫館裏麵久久沒有回應,對著裏麵又說了一聲。


    “叨擾了。”


    正轉身準備帶人離去。


    離去的腳步聲剛剛響起,醫館大門開出了一條縫隙,露出了幾隻好奇的眼睛。


    互相對視不解,今天這群從皇宮裏出來的人,居然沒有硬闖。


    還這麽有耐心的敲了一刻鍾的門。


    耳尖的時良吉聽到了細小的開門聲,轉頭便對上了門縫隙上的幾隻眼睛。


    還不等他開口,啪嗒一聲,醫館大門緊緊關閉。


    堵住門的大夫和藥童都有屏住呼吸,心裏砰砰亂跳。


    心裏想的都是,完了,他們徹底完了。


    等他們破門而進,醫館裏所有人都得死。


    門外再次響起一道年輕人的聲音。


    “各位,我知曉你們在忌憚害怕什麽。”


    “但請各位放心,我們是真心的請你們為受傷的百姓治療的。”


    “昏君昏庸無能,任由奸臣殘害百姓,致使華安國的百姓流離失所,骨肉分離。”


    “如今已被寧安王盡數拿下,還請各位放心。”


    醫館裏呼吸都不敢的眾人,紛紛瞪大眼睛,他們好像聽到了久違的寧安王這三個字。


    他們恐慌的心變得激動。


    但他們不敢輕易相信,還是死死的抵住門,一動不敢動。


    “算了,走吧,去下一家。”


    時良吉沒有再強求,這次他也沒有在停下腳步。


    聽到遠去的腳步聲。


    “他們真的走了?”


    “好像真的走了。”


    “他剛剛說寧安王,大夥可聽見了?”


    “寧安王他,他真的回來了嗎?”


    眾人麵麵相覷,有懷疑有疑惑有好奇。


    時良吉帶著人離開不久,後麵就聽到了百姓的叫喊聲。


    “等等,官爺,等等。”


    時良吉停下腳步,緩緩回頭,就看到四個老頭,帶著一群八九歲孩童背著藥箱趕來。


    他瞬間明白,這四個老頭就是剛剛醫館裏的大夫。


    而他們的身後還跟著一群百姓,腳步不遠不近的跟著他們。


    等他們靠近,四個在時良吉麵前老頭氣喘籲籲。


    “官,官爺,你,你剛剛說寧安王,可是真的?”


    “嗯。”


    “如今還有很多貪官汙吏還未伏法,怕驚擾了百姓引起恐慌,所以還未昭告天下。”


    “剛剛實屬無奈,所以不得不提起王爺。”


    “還望見諒。”


    “不不不,是我們沒有搞清楚情況,差點錯過了這次機會。”


    “還請官爺恕罪。”


    一個老大夫連連擺手,畢恭畢敬道。


    “那有勞各位大夫了。”


    “敢問官爺,傷者在何處?”


    “這兩天因為我們突然的行動,引起了整個京師百姓的恐慌,百姓驚慌失措,四處逃竄,不少人被踩傷,甚至丟了命。”


    “所以想請你們沿街去給百姓治療。”


    “當然這麽辛苦的事,不會讓你們白白付出。”


    “事後必會回報各位。”


    “哎!!不用不用,官爺,這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寧安王隻需和我們說一聲便可。”


    其他人紛紛點頭附和,寧安王當初被安下罪名,下落不明,他們是如何都不相信一向愛戴百姓的寧安王會謀權篡位的,可他們隻是普通老百姓,幫不上什麽。


    如今他能夠帶人殺回京,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大喜事。


    那個昏君早該退位讓賢了。


    在確定寧安王回京時,他們身後的百姓喜極而泣,紛紛跪在地上。


    “你們都快起來吧。”


    “既然各位都如此支持我們王爺,還請各位幫我們些忙。”


    “……”


    原本還沒什麽人的京師大街,越來越多的百姓出現。


    越來越多的人聽說寧安王回京的事,打開了宅子大門,走出了店鋪宅子。


    原本還空無一人的街道,頓時變的熱鬧起來。


    大夫帶著藥童,藥童背著藥箱,沒有藥童的大夫,有跟著他的百姓主動為他背起藥箱,他們在大街小巷尋找傷者。


    京師裏的百姓知道侍衛不會傷害他們後,誰都沒有著急出城。


    年輕的男人們自發組成隊伍,跟著侍衛抓拿貪官汙吏。


    一群百姓跟著侍衛一起搭建了臨時粥棚,醫棚。


    守城門的人也不斷增多,百姓帶著怒意說,他們都認的那些為虎作倀的惡人,那些惡人欺壓他們那麽久,絕不能放過。


    也正因為如此,想要趁人多逃走的貪官親戚,被逮的正著。


    這些事傳回宮裏,時藐藐隻是淺淺一笑。


    宮裏沒有其他大事。


    胡言舟與幾個老頭就在禦書房裏看了一天的奏折,以至於他走出禦書房看見文字,腦袋就感覺暈乎乎的。


    他們把奏折按輕重緩急區分開。


    到了夜裏,城門外一群人黑衣人還沒有進城就被小隊發現捉拿。


    翌日,紅紅的日出照出豔麗朝霞。


    一則寧安王回京的通告貼遍大街。


    百姓看到時,激動的歡呼雀躍,但人群中有些人卻始終一臉不屑,無動於衷。


    接下去的幾天裏,百姓為了不影響他們捉拿貪官,十分配合。


    出城的百姓也都紛紛報了自己的姓名與所住村子。


    越來越多的百姓聽聞京師有大夫免費看病施藥,就扶著家裏人聞訊趕來京師看病。


    第五天,被綁著關在天牢的人被餓的兩眼昏花,身上一點力氣都沒有。


    陸弘榮身體虧空,在第二天就受不了了,餓暈過好幾次。


    被侍衛拖回了天牢裏。


    第六天,侍衛提著一桶桶餿掉的飯菜到了天牢,給他們一人喂了一口,吊著他們一口氣。


    被餓的太久,有吃的他們下意識就拿起來往肚子裏咽,等下肚後才感覺到吃下的東西不對勁。


    有人反應過來想吐,卻根本吐不出來。


    因為他們的嘴巴又被布給堵住了。


    陸弘榮猩紅著眼,看著遠走的侍衛,他怎麽也想不通,這一切陸宴舟是怎麽做到的,陸弘文如果回來了,為何至今還不露麵。


    與他們截然不同待遇的是他們年幼的孩子。


    都說稚子無辜,但斬草要除根。


    時藐藐讓人把這群孩子關在後宮宮殿中,任由他們哭鬧發脾氣,讓人定時的給他們送飯菜。


    至於怎麽處置,就等到胡三文回京後再做決定吧。


    還有一件事,那就是時藐藐還什麽都沒有說,三十六名皇家影衛就歸順了胡言舟。


    誰也沒想到,先皇過世前還留下了一道聖旨和一個口諭給皇家影衛。


    說讓他們護住寧安王一家人,可惜他們還未行動,寧安王就帶著府裏人悄悄跑了。


    他們有派人去追的時候,有好幾波的殺手,等他們應付完殺手,陸弘文一家人不見蹤影,斷了行蹤。


    所以他們這些年來,也偷偷在追查陸弘文的下落。


    當然一邊也在守著他們影衛職責,保護陸弘榮。


    影衛說,這些年來,來刺殺過陸弘榮的人,除了幾個野心勃勃的,剩下的都被他們放走了。


    他們雖然是影衛,但跟隨先皇那麽久,他們自然能辨別的出好與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睜眼,她六親不認暴揍親奶一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就是隻小螞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就是隻小螞蟻並收藏再睜眼,她六親不認暴揍親奶一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