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湊在一塊商量了半天,薛洋跟同學打了電話,還真有在這邊開展覽的商家,居然也是餘北區的。
“真巧,我朋友也在這!”薛洋掛掉語音,臉上喜悅之色不予言表:“你們知道餘北一品鍋嗎,我們餘北區本地的品牌,也在這裏展覽。”
“知道啊,我經常去吃!他們家味道不錯,現在好像十幾家分店了吧!”舒哲說道。
“我剛把我們的情況跟我同學講了講,他說馬上來接我們,讓我們在這裏別動,原地等他們。”
薛洋掃視了大家一圈,征詢道:“你們什麽意見,要不要咱們先過去做視頻?”
王秋雪想了想,說道:“沒問題啊,我公眾號餘北本地的粉絲比較多,推餘北本地的餐廳,也是非常不錯的。”
其實,在她內心,還是比較想多錄製點比較有名的參展。這樣或許搜索指數會更高點··
等會私底下讓王心雨幫幫忙吧!
多錄幾個地方。
然而,她赤露露地眼神看著王心雨心裏有點發毛,王心雨雖然平時傻傻的,但心思縝密,秋雪姐肯定又打著什麽壞主意。
反正不是什麽好事。
於是,他們一行人,來到前方的一個露天茶棚坐著,稍微點了兩杯茶水,薛洋付了錢。
他們在這裏等著薛洋的朋友到來。
薛洋介紹道:“我朋友也在上高三,不過在職高,一品鍋就是他們家開的?”
“富二代啊。”李芸芸感歎道。
“嗯嗯,這算什麽富二代,小門小戶。”薛洋難為情道:“開了幾家餐廳算不了什麽,企業家的兒子那才叫富二代。”
企業家和商人是不一樣的。
在江南市,有錢人的比例非常高,餘北區隻是江南的一個小城區,十年前餘北區還叫餘北鎮,是一個不到十萬人的小鎮。
但如今,億萬富翁足足有上百人。
這是個相當誇張的數字。
江南六個區,餘北區屬於最貧窮的。
“企業家的兒子?”這個稱呼,詹仙仙也忍不住笑了。
“是啊,開個餐廳,開個酒店,那真的隻是商人。品牌做起來的,那才叫企業家?”薛洋感歎道:“之前我認識一個朋友,家裏近百億的資產,中國五百強排名前兩百。”
“額,厲害。”舒哲忍不住拍了拍手掌,跟著感歎道。
這裏的每個人,家境都是不錯的,連李芸芸也是中等家境,起碼人家在餘北區有房。
隻有鄧剛,他似乎完全沒有存在感。
而詹仙仙有些神秘,似乎家境也不差。
江南本地,即便是再窮的家庭,也是有房有車的吧!
一個戶口,就趕得上外地人奮鬥十年時光。
不過,讓鄧剛很舒坦的是,這幾個朋友,似乎跟普通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也有喜怒哀樂,也有自己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他們平易近人。
話題被開起來就停不下來,或是關於大學時光,或是關於股市股票,或是關於最近新聞事態,聊到最後聊到國產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問題上。
大家各持己見。
薛洋和範誌明爭論了起來:“老哥,你這麽說就不對了,啥叫中國企業都是衝錢去的,外資企業就是良心企業?”
“這點我不認可,我覺得是很多行業市場太大了,而且這個企業良心不良心,這跟投資者有很大關係。”
“一個大集團,就算董事長,也未必能完全把握企業的走向,肯定代入追求利潤極致的循環。”
“這根本就是政策體質的問題。”薛洋楚楚而談:“而且這些年你沒發現嗎,企業家俱樂部會員日益見多,在五百強排名中,咱們中國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那不一樣,我們國家入榜的五百強企業,很多都是靠賣資源的,人家國外是專利,技術,科技,支撐五百強。”舒哲分析出其中利弊:“而且很多企業都陷入死循環,走著下坡路。”
“反正我覺的,鄧爺爺說的沒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才是硬實力。一味追求利潤,遲早會完蛋。”
“這些年,我們國家進步也蠻大的啊,各行各業每天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到現在才改革開放多少年。”
“現在跟前兩年相比···”
然而,他兩個睜得麵紅耳赤,王秋雪雙眼怒火卻在燒··
“你們倆有完沒完···”
“哈哈哈···”
薛洋滿臉尷尬:“我覺得舒哲說的蠻有道理,如果創業的話,一定要創新才行,這個沒得錯!但你們都知道,我們國家從教育開始,就是先模仿別人的。”
薛洋並沒有停止的意思:
“最早的時候,鄧爺爺把國家最優秀的青年送到國外留學,當時很多人覺得,這些人不會回來了。”
“可是,後來!”
“這些人回來了八層,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開始模仿國外,向著外國人學習,中國的教育自古都是如此,模仿能力一流,但創造能力不行。”
“可能是思想禁錮了!”範誌明忽然說道:“模仿容易,創造難。但這些年學校變化確實很大··”
“現在的孩子都是全能型,跟我上學那會兒不一樣,我上學那會是隻看分數的。”
他們三個男生聊得津津有味,並沒有因為王秋雪的怒氣而停止話題,隻有鄧剛完全查不了話。
這些問題,他重來沒有思考過。
但今日一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王秋雪生氣了,回頭對詹仙仙和王心雨說道:“兩位妹妹,咱們去隔壁桌坐著,讓他們吹牛吧!”
今天明明是自己的主場,可這幫人一點也不操心自己生活號的問題,她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一點也不傷心。
王心雨和詹仙仙相視一笑,很自然地跟著王秋雪去了隔壁桌。
周圍零零散散地座位上坐著人,閑聊的人很多,或是聊著餐飲店的未來,聊著各類各樣美食的前景,亦或是互相交流合作等等。
美食節,更像是交流會。
當然,來湊熱鬧的人自然也不少。
真是大開眼界,鄧剛沒有說話,而是細細的聽著,由於之前在ktv工作,他的聽覺特別靈敏,即便是很細微的聲音,他也能聽得很清楚。
畢竟在ktv那麽嘈雜的情況下,聽清楚客人的講話,也是一門技術活,不是麽?
想不到這種技能,居然成了自己偷聽別人講話的神技。
鄧剛不禁苦笑連連。
他們湊在一塊商量了半天,薛洋跟同學打了電話,還真有在這邊開展覽的商家,居然也是餘北區的。
“真巧,我朋友也在這!”薛洋掛掉語音,臉上喜悅之色不予言表:“你們知道餘北一品鍋嗎,我們餘北區本地的品牌,也在這裏展覽。”
“知道啊,我經常去吃!他們家味道不錯,現在好像十幾家分店了吧!”舒哲說道。
“我剛把我們的情況跟我同學講了講,他說馬上來接我們,讓我們在這裏別動,原地等他們。”
薛洋掃視了大家一圈,征詢道:“你們什麽意見,要不要咱們先過去做視頻?”
王秋雪想了想,說道:“沒問題啊,我公眾號餘北本地的粉絲比較多,推餘北本地的餐廳,也是非常不錯的。”
其實,在她內心,還是比較想多錄製點比較有名的參展。這樣或許搜索指數會更高點··
等會私底下讓王心雨幫幫忙吧!
多錄幾個地方。
然而,她赤露露地眼神看著王心雨心裏有點發毛,王心雨雖然平時傻傻的,但心思縝密,秋雪姐肯定又打著什麽壞主意。
反正不是什麽好事。
於是,他們一行人,來到前方的一個露天茶棚坐著,稍微點了兩杯茶水,薛洋付了錢。
他們在這裏等著薛洋的朋友到來。
薛洋介紹道:“我朋友也在上高三,不過在職高,一品鍋就是他們家開的?”
“富二代啊。”李芸芸感歎道。
“嗯嗯,這算什麽富二代,小門小戶。”薛洋難為情道:“開了幾家餐廳算不了什麽,企業家的兒子那才叫富二代。”
企業家和商人是不一樣的。
在江南市,有錢人的比例非常高,餘北區隻是江南的一個小城區,十年前餘北區還叫餘北鎮,是一個不到十萬人的小鎮。
但如今,億萬富翁足足有上百人。
這是個相當誇張的數字。
江南六個區,餘北區屬於最貧窮的。
“企業家的兒子?”這個稱呼,詹仙仙也忍不住笑了。
“是啊,開個餐廳,開個酒店,那真的隻是商人。品牌做起來的,那才叫企業家?”薛洋感歎道:“之前我認識一個朋友,家裏近百億的資產,中國五百強排名前兩百。”
“額,厲害。”舒哲忍不住拍了拍手掌,跟著感歎道。
這裏的每個人,家境都是不錯的,連李芸芸也是中等家境,起碼人家在餘北區有房。
隻有鄧剛,他似乎完全沒有存在感。
而詹仙仙有些神秘,似乎家境也不差。
江南本地,即便是再窮的家庭,也是有房有車的吧!
一個戶口,就趕得上外地人奮鬥十年時光。
不過,讓鄧剛很舒坦的是,這幾個朋友,似乎跟普通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也有喜怒哀樂,也有自己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他們平易近人。
話題被開起來就停不下來,或是關於大學時光,或是關於股市股票,或是關於最近新聞事態,聊到最後聊到國產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問題上。
大家各持己見。
薛洋和範誌明爭論了起來:“老哥,你這麽說就不對了,啥叫中國企業都是衝錢去的,外資企業就是良心企業?”
“這點我不認可,我覺得是很多行業市場太大了,而且這個企業良心不良心,這跟投資者有很大關係。”
“一個大集團,就算董事長,也未必能完全把握企業的走向,肯定代入追求利潤極致的循環。”
“這根本就是政策體質的問題。”薛洋楚楚而談:“而且這些年你沒發現嗎,企業家俱樂部會員日益見多,在五百強排名中,咱們中國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那不一樣,我們國家入榜的五百強企業,很多都是靠賣資源的,人家國外是專利,技術,科技,支撐五百強。”舒哲分析出其中利弊:“而且很多企業都陷入死循環,走著下坡路。”
“反正我覺的,鄧爺爺說的沒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才是硬實力。一味追求利潤,遲早會完蛋。”
“這些年,我們國家進步也蠻大的啊,各行各業每天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到現在才改革開放多少年。”
“現在跟前兩年相比···”
然而,他兩個睜得麵紅耳赤,王秋雪雙眼怒火卻在燒··
“你們倆有完沒完···”
“哈哈哈···”
薛洋滿臉尷尬:“我覺得舒哲說的蠻有道理,如果創業的話,一定要創新才行,這個沒得錯!但你們都知道,我們國家從教育開始,就是先模仿別人的。”
薛洋並沒有停止的意思:
“最早的時候,鄧爺爺把國家最優秀的青年送到國外留學,當時很多人覺得,這些人不會回來了。”
“可是,後來!”
“這些人回來了八層,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開始模仿國外,向著外國人學習,中國的教育自古都是如此,模仿能力一流,但創造能力不行。”
“可能是思想禁錮了!”範誌明忽然說道:“模仿容易,創造難。但這些年學校變化確實很大··”
“現在的孩子都是全能型,跟我上學那會兒不一樣,我上學那會是隻看分數的。”
他們三個男生聊得津津有味,並沒有因為王秋雪的怒氣而停止話題,隻有鄧剛完全查不了話。
這些問題,他重來沒有思考過。
但今日一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王秋雪生氣了,回頭對詹仙仙和王心雨說道:“兩位妹妹,咱們去隔壁桌坐著,讓他們吹牛吧!”
今天明明是自己的主場,可這幫人一點也不操心自己生活號的問題,她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一點也不傷心。
王心雨和詹仙仙相視一笑,很自然地跟著王秋雪去了隔壁桌。
周圍零零散散地座位上坐著人,閑聊的人很多,或是聊著餐飲店的未來,聊著各類各樣美食的前景,亦或是互相交流合作等等。
美食節,更像是交流會。
當然,來湊熱鬧的人自然也不少。
真是大開眼界,鄧剛沒有說話,而是細細的聽著,由於之前在ktv工作,他的聽覺特別靈敏,即便是很細微的聲音,他也能聽得很清楚。
畢竟在ktv那麽嘈雜的情況下,聽清楚客人的講話,也是一門技術活,不是麽?
想不到這種技能,居然成了自己偷聽別人講話的神技。
鄧剛不禁苦笑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