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祭灶詩
我和灶神君的人間風味 作者:雁舞流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川省人大多是不過小年的,對川省人來說,二十九才是小年,什麽二十三、二十四都不重要,王小亮盯著,無非是想多個節日吃特推美食。
在華國,連過小年也是分地域的,像北方都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則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還有些漁家,是在臘月二十五過小年。
據說臘月二十四才是傳統的小年,隻不過到了清朝中期,皇家提前一天祭神,北方百姓就跟著順勢改成了臘月二十過小年。
明個兒,就是臘月二十四了,陸小魚卻在發愁要怎麽祭灶。
去找祝融,她是不敢。再沒悟性,也知道不能直接去問“神君,你喜歡怎麽祭灶?要吃點什麽糖?”
一事不煩二主,索性還是找了善小咪。
被纏得沒法子,善小咪隻得答應幫她,陸小魚還挺興奮,直問善小咪去什麽地方,她是穿得多些,還是穿得少些,然後就得了一個大大的白眼。
好脾氣少年善小咪都要被磨瘋了,“姐、姐,你以為我是神君嗎?”
哦,原來不能帶她穿過時空門,那她要怎麽學?
也不和她多話,善小咪伸手入懷,竟是取出他的本體小花瓶。
一道白煙,陸小魚唬了一跳,才要往後退,就見白煙裏緩緩升起一幅畫卷——不是,不是畫卷,倒像是電視、啊,是立體投影,3d立體投影。
看起來像是她去過的東京城,時近黃昏,炊煙四起,繁華街市,有個青衣男子提著酒壇,笑著穿過長街,繞過小巷,推開一扇新漆了桐油的木門。
家中妻女迎上,男子提著酒,進了灶房,先是對著灶房牆上貼著的灶神像行了一禮,這才親自斟酒於案。這會兒,案上早就擺杯了碗盤,上有豬頭、鮮魚、麻團、糖瓜,各色果脯果子,豐盛非常。
斟好酒,男子笨手笨腳地抓起一旁捆著腳的白色公雞,也不知是沒抓穩還是怎麽的,那隻公雞竟是掙紮著,“咯咯”叫著撲棱撲棱地飛開,男子忙爬起來,張開雙臂去抓雞,遠處的少女想上前幫手,卻是被母親扯了一把,隻能在旁邊看著。
好不容易男子抓住了雞,喘著粗氣抱著雞跪在案前,好一通祝禱,又端起另一隻酒碗猛地一下澆在雞頭上,突然受冷,那隻白雞一個激淩,咯咯叫著扭來扭去。
外頭看熱鬧的少女小聲笑:“灶神爺領情了,要騎白馬了……”
話沒說完,就被母親捂住了嘴。。
陸小魚還奇怪,怎麽這母女倆不上前幫忙。
身邊善小咪低聲吟道:“‘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鬆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複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這是宋時範成大寫的《祭灶詩》,祭灶大致上也就是這樣了,若是大家庭,會更熱鬧些,有些家,十幾個男丁一起祭灶,很是壯觀。至於皇家祭灶,就更……”
剛被科普完的陸小魚回頭冷眼,“什麽意思?這祭灶隻能男人祭?女人不能祭是吧?”
善小咪的求生欲完全沒被激發,仍是懵懂地道:“難道你沒聽過‘男人不拜月,女人不祭灶’嗎?”
“呸,他們家都是男人上灶的啊?怎麽平常讓女人上灶做飯時不說女人不能上灶這話啊?”
被陸小魚呸得愣神,善小咪還想掙紮,“自古以來都是這樣……”
“哦,自古以來都這樣,那我還祭什麽灶呢!反正神君都不領情。”
“不是不是,姐啊……”看陸小魚真地轉身就走,善小咪也有點急,“糟了,要是她真不祭灶,神君豈不是要一年都是這麽陰鬱……”一激淩,善小咪搖了搖頭,有些害怕地看頭頂天花板。
“千萬不要讓神君聽到,別聽到、別聽到……”
有點尖的一聲低笑響起,書小智探出頭來,“我有辦法!”
“真有?”善小咪大喜,還要誇下書小智,他已經露了猙獰麵目:“你許我什麽好處?總不能就這麽白幫你吧!”
“哦,要好處啊?”善小咪笑起來,先讓書小智等等,轉頭扯著嗓子就喊:“小惡、小惡……”
唬了一跳,書小智往縮腦袋,“善小咪,你好,你……別抓我!別抓我啊……”書小智搖頭晃腦,還想逃,猛地看到一張冷冰冰的惡麵俯近,立刻就慫了,“惡小汪,你別打我……”
三小隻鬧個不休,那頭陸小魚的手機一個勁地猛響,被催得煩悶的陸小魚打開手機,就看到一個鏈接。
原本不想點開的,可屏幕上的小蟲扭啊扭的,陸小魚隻能點開,卻是一段視頻,眼熟!這塔、這寺廟、這銅屋簷……啊,是香積寺。
看起來應該是在祭——祭灶啊!
場麵很是熱鬧,上千人聚焦在廣場上,觀看著祭灶盛典,前方僧人樁嚴肅穆,在誦經聲中一步步完成祭灶大典,雖然和剛才善小咪給她看到的場景不盡相同,卻一樣鄭重。
“怪不得了……”打從香積寺回來,祝融就一直陰著臉。
也是,眼看快到祭灶日了,祝融這個華國正統灶神沒人祭祀,人監齋菩薩卻有這樣的盛典,心理不平衡也正常。
“其實……他們也就是人多點,都看熱鬧的,要論虔誠,哪有我們虔誠啊!”嗬嗬兩聲,陸小魚也不生悶氣了。
抓著手機發動群眾,“各位群友,本店今日推出祭灶特餐,隻要領取灶神像祭灶,可免費領取哦!”
在鞏利他們這些好吃嘴建的微信群裏留了言,陸小魚直接叫人:“小智,今天早上不營業了,我要出去買食材。”
祭灶,咱不講究人多,講究的是個真心實意。
陸小魚出門時,正碰上拖拉著鞋往這邊走的鞏利,“咦,小魚,你上哪兒啊?哥還沒吃飯呢!喂,要不是為了口吃的,哥會起這麽早嗎?”
對麵街正在開門的李慶國聽到聲音,忙打招呼:“小陸師傅,這是去哪啊?”
都要走過去的陸小魚腳步一頓,特意又轉回身來,“李老板,我去買食材做祭灶的糖瓜——你今天晚上也祭灶吧!求灶神君保佑你來年生意發達,家宅平安。”
“祭灶啊!”李慶國一時還沒反應過來,倒是店裏頭張翠珊跳出來,“要祭的、要祭的!要我說,灶神君還是靈驗的,你看整條街你家生意最好,一定是灶神君保佑的。我家啊,也借點光……”推了下扯她的李慶國,她哼道:“要不是我總給灶神上供果,現在說不定也黃了。啊,還有財神爺,也不能忘了財神爺……”
陸小魚眨巴兩下眼,轉身時還忍不住唏噓。
哪想到現在虔誠的反倒是張翠珊?她現在都沒給上過供果呢!怪不得祝融總對她沒好臉色呢!
陸小魚以前和於亭一起做過飴糖、牛紮糖,但那不過是半玩的性質,和做祭灶糖是兩回事,更何況糖瓜的製作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要是從前,陸小魚多半是不敢嚐試的,現在卻是毫不猶豫地動手。
糖瓜主料是麥芽糖,要是擱從前,得從麥子發芽開始做,但現在麥芽糖還是很容易買得到的。
熬糖沒什麽難度,隻要看好火候就行,但拉伸糖條,也就是人行家說的“拔糖”就沒那麽容易了。
這個真的是需要力氣,要不怎麽說做糖也是個力氣活呢!在民俗街上表演做糖的匠人,或是視頻裏的手工糖工,做糖的多半都是男人,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好在陸小魚熬的糖漿不多,憑她的臂力也能拉出來。但做出來的糖瓜樣子是有了,卻個個小巧,全是袖珍版。和《舌尖上的中國》裏的正版貨一比,少了那份古樸、粗曠的感覺。
不辦法,工具不全,臂力不足,也隻能這麽先應付下了。
陸小魚歎口氣,自我安慰下,又準備下一鍋。糖還沒下鍋就若有所覺,抬起頭,卻是祝融不知什麽時候就站在吧台外看她。
“啊……我,我就是玩玩……”下意識地往後藏。
陸小魚還想給祝融一個驚喜,絕口不提正在準備祭灶的事。
好在祝融也沒追問,隻平聲道:“之前說過你做出‘素東坡肉’就賜你一個天賦的。”
陸小魚雙目一亮,緊盯著祝融,隻差搖尾巴了。
祝融別過臉去,似乎是覺得陸小魚這樣的獻媚真的是讓人沒眼看了。
歎了口氣,他緩了緩,才淡淡道:“賜你麒麟臂……”
話音未落,陸小魚就覺雙臂一痛,竟是兩條火龍竄上她的雙臂盤旋,感覺到火龍在她雙臂上收緊,陸小魚心裏有些慌,炙痛感更熾。
陸小魚先還忍著,可炙痛感卻越來越熾,她咬住嘴唇,不讓自己痛呼出聲,心念動間,眉間一團火焰竄出,歡快地撲向兩條火龍,如一團明珠般在兩龍之間左突右衝,兩條火龍伸爪抓撲,嬉戲不止。
它們越動,陸小魚就覺手臂被纏了越緊,好似馬上就要斷了一樣,但最難忍的還是那種炙痛感。
要不是沒有嗅到燒焦的味道,陸小魚真的懷疑自己是不是會被燒成灰。??
在華國,連過小年也是分地域的,像北方都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則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還有些漁家,是在臘月二十五過小年。
據說臘月二十四才是傳統的小年,隻不過到了清朝中期,皇家提前一天祭神,北方百姓就跟著順勢改成了臘月二十過小年。
明個兒,就是臘月二十四了,陸小魚卻在發愁要怎麽祭灶。
去找祝融,她是不敢。再沒悟性,也知道不能直接去問“神君,你喜歡怎麽祭灶?要吃點什麽糖?”
一事不煩二主,索性還是找了善小咪。
被纏得沒法子,善小咪隻得答應幫她,陸小魚還挺興奮,直問善小咪去什麽地方,她是穿得多些,還是穿得少些,然後就得了一個大大的白眼。
好脾氣少年善小咪都要被磨瘋了,“姐、姐,你以為我是神君嗎?”
哦,原來不能帶她穿過時空門,那她要怎麽學?
也不和她多話,善小咪伸手入懷,竟是取出他的本體小花瓶。
一道白煙,陸小魚唬了一跳,才要往後退,就見白煙裏緩緩升起一幅畫卷——不是,不是畫卷,倒像是電視、啊,是立體投影,3d立體投影。
看起來像是她去過的東京城,時近黃昏,炊煙四起,繁華街市,有個青衣男子提著酒壇,笑著穿過長街,繞過小巷,推開一扇新漆了桐油的木門。
家中妻女迎上,男子提著酒,進了灶房,先是對著灶房牆上貼著的灶神像行了一禮,這才親自斟酒於案。這會兒,案上早就擺杯了碗盤,上有豬頭、鮮魚、麻團、糖瓜,各色果脯果子,豐盛非常。
斟好酒,男子笨手笨腳地抓起一旁捆著腳的白色公雞,也不知是沒抓穩還是怎麽的,那隻公雞竟是掙紮著,“咯咯”叫著撲棱撲棱地飛開,男子忙爬起來,張開雙臂去抓雞,遠處的少女想上前幫手,卻是被母親扯了一把,隻能在旁邊看著。
好不容易男子抓住了雞,喘著粗氣抱著雞跪在案前,好一通祝禱,又端起另一隻酒碗猛地一下澆在雞頭上,突然受冷,那隻白雞一個激淩,咯咯叫著扭來扭去。
外頭看熱鬧的少女小聲笑:“灶神爺領情了,要騎白馬了……”
話沒說完,就被母親捂住了嘴。。
陸小魚還奇怪,怎麽這母女倆不上前幫忙。
身邊善小咪低聲吟道:“‘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鬆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複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這是宋時範成大寫的《祭灶詩》,祭灶大致上也就是這樣了,若是大家庭,會更熱鬧些,有些家,十幾個男丁一起祭灶,很是壯觀。至於皇家祭灶,就更……”
剛被科普完的陸小魚回頭冷眼,“什麽意思?這祭灶隻能男人祭?女人不能祭是吧?”
善小咪的求生欲完全沒被激發,仍是懵懂地道:“難道你沒聽過‘男人不拜月,女人不祭灶’嗎?”
“呸,他們家都是男人上灶的啊?怎麽平常讓女人上灶做飯時不說女人不能上灶這話啊?”
被陸小魚呸得愣神,善小咪還想掙紮,“自古以來都是這樣……”
“哦,自古以來都這樣,那我還祭什麽灶呢!反正神君都不領情。”
“不是不是,姐啊……”看陸小魚真地轉身就走,善小咪也有點急,“糟了,要是她真不祭灶,神君豈不是要一年都是這麽陰鬱……”一激淩,善小咪搖了搖頭,有些害怕地看頭頂天花板。
“千萬不要讓神君聽到,別聽到、別聽到……”
有點尖的一聲低笑響起,書小智探出頭來,“我有辦法!”
“真有?”善小咪大喜,還要誇下書小智,他已經露了猙獰麵目:“你許我什麽好處?總不能就這麽白幫你吧!”
“哦,要好處啊?”善小咪笑起來,先讓書小智等等,轉頭扯著嗓子就喊:“小惡、小惡……”
唬了一跳,書小智往縮腦袋,“善小咪,你好,你……別抓我!別抓我啊……”書小智搖頭晃腦,還想逃,猛地看到一張冷冰冰的惡麵俯近,立刻就慫了,“惡小汪,你別打我……”
三小隻鬧個不休,那頭陸小魚的手機一個勁地猛響,被催得煩悶的陸小魚打開手機,就看到一個鏈接。
原本不想點開的,可屏幕上的小蟲扭啊扭的,陸小魚隻能點開,卻是一段視頻,眼熟!這塔、這寺廟、這銅屋簷……啊,是香積寺。
看起來應該是在祭——祭灶啊!
場麵很是熱鬧,上千人聚焦在廣場上,觀看著祭灶盛典,前方僧人樁嚴肅穆,在誦經聲中一步步完成祭灶大典,雖然和剛才善小咪給她看到的場景不盡相同,卻一樣鄭重。
“怪不得了……”打從香積寺回來,祝融就一直陰著臉。
也是,眼看快到祭灶日了,祝融這個華國正統灶神沒人祭祀,人監齋菩薩卻有這樣的盛典,心理不平衡也正常。
“其實……他們也就是人多點,都看熱鬧的,要論虔誠,哪有我們虔誠啊!”嗬嗬兩聲,陸小魚也不生悶氣了。
抓著手機發動群眾,“各位群友,本店今日推出祭灶特餐,隻要領取灶神像祭灶,可免費領取哦!”
在鞏利他們這些好吃嘴建的微信群裏留了言,陸小魚直接叫人:“小智,今天早上不營業了,我要出去買食材。”
祭灶,咱不講究人多,講究的是個真心實意。
陸小魚出門時,正碰上拖拉著鞋往這邊走的鞏利,“咦,小魚,你上哪兒啊?哥還沒吃飯呢!喂,要不是為了口吃的,哥會起這麽早嗎?”
對麵街正在開門的李慶國聽到聲音,忙打招呼:“小陸師傅,這是去哪啊?”
都要走過去的陸小魚腳步一頓,特意又轉回身來,“李老板,我去買食材做祭灶的糖瓜——你今天晚上也祭灶吧!求灶神君保佑你來年生意發達,家宅平安。”
“祭灶啊!”李慶國一時還沒反應過來,倒是店裏頭張翠珊跳出來,“要祭的、要祭的!要我說,灶神君還是靈驗的,你看整條街你家生意最好,一定是灶神君保佑的。我家啊,也借點光……”推了下扯她的李慶國,她哼道:“要不是我總給灶神上供果,現在說不定也黃了。啊,還有財神爺,也不能忘了財神爺……”
陸小魚眨巴兩下眼,轉身時還忍不住唏噓。
哪想到現在虔誠的反倒是張翠珊?她現在都沒給上過供果呢!怪不得祝融總對她沒好臉色呢!
陸小魚以前和於亭一起做過飴糖、牛紮糖,但那不過是半玩的性質,和做祭灶糖是兩回事,更何況糖瓜的製作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要是從前,陸小魚多半是不敢嚐試的,現在卻是毫不猶豫地動手。
糖瓜主料是麥芽糖,要是擱從前,得從麥子發芽開始做,但現在麥芽糖還是很容易買得到的。
熬糖沒什麽難度,隻要看好火候就行,但拉伸糖條,也就是人行家說的“拔糖”就沒那麽容易了。
這個真的是需要力氣,要不怎麽說做糖也是個力氣活呢!在民俗街上表演做糖的匠人,或是視頻裏的手工糖工,做糖的多半都是男人,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好在陸小魚熬的糖漿不多,憑她的臂力也能拉出來。但做出來的糖瓜樣子是有了,卻個個小巧,全是袖珍版。和《舌尖上的中國》裏的正版貨一比,少了那份古樸、粗曠的感覺。
不辦法,工具不全,臂力不足,也隻能這麽先應付下了。
陸小魚歎口氣,自我安慰下,又準備下一鍋。糖還沒下鍋就若有所覺,抬起頭,卻是祝融不知什麽時候就站在吧台外看她。
“啊……我,我就是玩玩……”下意識地往後藏。
陸小魚還想給祝融一個驚喜,絕口不提正在準備祭灶的事。
好在祝融也沒追問,隻平聲道:“之前說過你做出‘素東坡肉’就賜你一個天賦的。”
陸小魚雙目一亮,緊盯著祝融,隻差搖尾巴了。
祝融別過臉去,似乎是覺得陸小魚這樣的獻媚真的是讓人沒眼看了。
歎了口氣,他緩了緩,才淡淡道:“賜你麒麟臂……”
話音未落,陸小魚就覺雙臂一痛,竟是兩條火龍竄上她的雙臂盤旋,感覺到火龍在她雙臂上收緊,陸小魚心裏有些慌,炙痛感更熾。
陸小魚先還忍著,可炙痛感卻越來越熾,她咬住嘴唇,不讓自己痛呼出聲,心念動間,眉間一團火焰竄出,歡快地撲向兩條火龍,如一團明珠般在兩龍之間左突右衝,兩條火龍伸爪抓撲,嬉戲不止。
它們越動,陸小魚就覺手臂被纏了越緊,好似馬上就要斷了一樣,但最難忍的還是那種炙痛感。
要不是沒有嗅到燒焦的味道,陸小魚真的懷疑自己是不是會被燒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