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的武藝,怎麽會出現在魯肅手裏?”楊浩有些疑惑。


    不過略作思考,他就想明白了。


    呂布雖然跟東吳沒有什麽交集,但是他有一個女兒,在其家眷被曹操安置到許昌後,這個女兒逃離出去不知所蹤。而她的最終去向,正是東吳,在《三國演義》衍生出來的《三國無雙》裏,她甚至是孫權妹妹孫尚香的好友。


    演義不是無雙,但不衝突的劇情,走向卻不會有太大區別。


    這樣的話,魯肅拿出呂布的武藝,雖然有些奇怪,但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價值三十七書點,比趙雲的武藝略低?”楊浩突然一愣。


    同樣是原本手書,但是趙雲的武藝,價值四十書點,而呂布的竟然隻有三十七點,比趙雲低了三點——因為完整的原著手書,會在書館規則的作用下,自動化為完整的知識,這其中並不存在畫技和文筆的差異,也不會受表達能力影響。


    換句話說,呂布的方天畫戟,精妙程度就是不如趙雲的白馬銀槍。


    “怎麽會這樣呢?”楊浩疑惑道:“難道趙雲的武藝,真的還在呂布之上?”


    有關於呂布和趙雲,究竟誰才是三國第一高手,可以說爭議已久。


    他們兩個,一個是單挑最高戰績:獨鬥劉關張而不分勝負,僅僅隻落下風,一對一縱橫天下無敵手;一個是群毆最高戰績:一人一馬一槍vs八十萬曹軍,圍追堵截下帶著阿鬥殺出去,跟隨劉備去東吳時,一個人就能震懾整個東吳。


    這兩人的強大,是其它武將無法企及的,但是很遺憾,因為被時間錯開,他們沒能交手。


    因此,究竟誰強誰弱,一直以來都是個迷。


    “三國第一猛將之謎,也許今天,就會讓我解開!”楊浩正好也沒事做,於是又看了一遍《三國演義》,仔細對比兩人信息,以及生平戰績。


    結果,他發現了一件很無奈的事情:單純的武藝,並不能判定實力。


    純粹論武藝,書館的係統是不會騙人的,趙雲的“白馬銀槍”確實強於呂布的“方天畫戟”。如果單純對拚技巧,兩人中取勝的那一個,毫無疑問會是趙雲。因為三個書點的差距,已經很大,大到足以決定勝負。


    然而,仔細研究兩人信息,楊浩發現,兩人的實力並不能這樣算。


    因為呂布有外掛,他天生神力!


    天生神力在低武世界裏,是一個無解的外掛!


    君不見,隋唐多少英雄豪傑,在麵對李元霸一雙“擂鼓翁金錘”的時候,都是秒跪。因為任你武藝多高,在麵對無法抵抗的巨力時,都隻能戰敗,沒有道理可講。


    可能有人會說,力量強,速度不一定就快。


    然而,呂布、李元霸等人的速度還真不慢,不僅如此,他們武藝上也沒有弱點!


    網上有句話,叫做“人家出身比你好,還比你努力,你跟他怎麽比”,這句話稍微改改,用在呂布身上正合適:他是天生神力,還武藝高強,別人拿什麽跟他比?


    所以,趙雲的槍法比呂布的戟法貴一點,但他本人,未必就比呂布強,應該是各有所長五五開的概率居多。


    事實上,呂布的武藝真心不弱。


    三國那麽多武將,也就趙雲一個人的武藝到了40書點,除此之外,呂布的37點就是最高,比關羽的刀法足足高了有7點,單對單哪怕不算天生神力,關二爺也會被教育做人!


    “搞了半天,還是得他們打一場才知道結果,可是呂布跟趙雲怎麽打?”楊浩無奈。


    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就像是“關公戰秦瓊”一樣,隻能想想而已。


    “學了這呂布的武藝之後,三國世界的武藝,我應該算是全會了吧?”楊浩花費一百多書點學會呂布的方天畫戟後,在心裏想。


    關羽的刀,張飛的矛,趙雲的槍,呂布的方天畫戟,黃忠的箭……最近這段時間,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他已經搞到了這個時代所有名將的武藝,並且全部學會,到達了真正意義上的“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可惜沒有什麽卵用。


    這是個低武世界,個人武力雖然強,卻還沒到能無視人數的地步。


    最後楊浩發現,自己學會呂布的武藝,還沒有得到呂布武藝秘籍這件事本身,更值得開心。


    其它三國武將的武藝,收藏價值也高過實用。


    另外,相比於武藝,其實曹操、諸葛亮等人的謀略著作,更有收藏價值,收錄後得到的書點,也更多。


    可惜隻能收錄一次,以後再見到其它世界的他們,就不能夠收錄了。


    “算了,不想武藝的事情了。”楊浩甩開雜念,睡了過去。


    幾天後,外出公幹的司馬懿回來,在書館寫下了一本《隱忍之道》。


    這本書的價值,僅次於《諸葛謀略》,高達一千五百書點,實用遠遠強過呂布的武藝。


    不過,楊浩的目光,很快就被另外兩本書給吸引了。


    那是曹操派司馬懿出去公幹,專門找來的書籍,一本名為《史記》,一本名為《傷寒雜病論》。


    其中前者,是曹操手下摸金校尉,跟司馬懿一起撅了漢武大帝的陵墓,從中找到的陪葬品——是的,漢武大帝的陪葬品!因為生前器重司馬遷,漢武帝臨死之時讓人抄錄《史記》副本,然後把司馬遷原本的手書,帶進了地下。


    這件事很少有人知道,曹操也是碰個運氣,沒想到還真賭對了。


    至於後者,《傷寒雜病論》,是一本即使兩千年後的現代,都沒有失傳的醫術。


    它的作者是醫聖張仲景,跟華佗同一時代,也是三國人。


    雖然說,張仲景的名聲,沒有華佗那麽大,但他卻一手開辟了中醫“六經辨證”,也就是中風、傷寒、上火等說法的來源。


    “這醫聖的大作,算不算聖人手書呢?”楊浩心裏想著,將其放進了書架。


    結果卻發現,因為沒有被演義特別提到,《傷寒雜病論》更傾向於普通的醫書,雖然價格高達五千,比《諸葛謀略》還多幾倍,卻遠沒法跟《論語》相比。反倒是司馬遷手書的《史記》,價值高達五萬書點,有《論語》一半。


    由此看來,還是名人名作,更加值錢。


    當然,前提是超凡之下。


    如果是超凡級別的著作,價值就不能以常理論之了!


    “現在曹操,應該在很用心的尋找《周易》、《道德經》、《孫子兵法》那些書的原本,也不知道能不能找著。”楊浩心裏道。


    就在這時,司馬懿突然說:“先生,我在找這兩本書的途中,發現了《太平要術》的蹤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書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德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德謙並收藏諸天書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