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傾城的提醒,李隆基忽然意識到,雖然屍神教發展的勢頭迅猛,但他真正要注意的勢力依舊是世家。
他借助自己被刺殺一事,對大量的世家子弟進行了清洗,將他們踢出了朝堂。但是世家紮根各地數百年,幾乎成了國中之國,他們的影響力可不僅僅是朝堂,還有商賈和鄉野。
一旦世家造反,能瞬間召集數千精銳以及數萬士兵。曆年曆代的王朝末年,各大世家都會投資真龍。
他們一般不太會親自出場,就算是爭龍失敗,大概率也不會遭到清算,這也是他們的生存之道。
當然,若是真的將世家逼急了,他們造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李隆基想要動世家,可是如果將他們連根拔起,未免會造成天下劇烈動蕩,他更傾向於一點點的瓦解世家的力量。更何況,雖然皇權獨尊,可如果隨意的動手,恐怕會失去天下人之心。
他長歎了一口氣,將自己的顧慮說了出來。
雖然他是帝王之尊,但也並不能為所欲為,若是當真引起了天下大亂,別說造就大唐盛世了,恐怕亡國之日就在眼前。
“若是如此,傾城倒是有一個法子,或許能幫到皇上。”傾城展顏一笑,開口說道。
“哦?傾城有什麽建議?”李隆基頓時來了興趣,雖然他並不覺得傾城能有什麽好的法子,可還是願意聽一聽。
傾城並未說話,而是從案台上拿了紙筆,緩緩的在紙上寫了四個字——一條鞭法。
……
隋唐時期,施行的一直都是授田製。即朝廷將田地分配給百姓,百姓隻需要每年繳納賦稅便可。百姓死後,朝廷收回田地重新進行分配。
因為土地和戶籍掛鉤的緣故,朝廷可以擁有很明確的賦稅收入。
但是,這個製度卻極其考驗人性,因為在唐朝時期有著許多的辦法脫離戶籍。比如說出家,比如說依附大族或者冒用軍籍,如此一來,百姓就能一分錢都不用交給朝廷。
朝廷也想解決此事,但困難重重。世家大族就是橫亙在朝廷麵前的障礙,那些依附大族的百姓,他們就成了世家的佃農,耕種繳納的糧食都交給了世家,各大世家自然因此越發壯大。
世家子弟在朝廷的各級中擔任要職,所做出的許多決斷實際上都是有利於自己家族的,至於朝廷如何,可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麽,大唐中期之後節度使製度會成為主流。朝廷收不上來稅,當然也就沒辦法養得起數量龐大的士兵。
為了減輕壓力,朝廷準許節度使擁有募兵、自己籌集軍餉的權力,所有節度使文武合一,就等同於土皇帝,這也是出現安史之亂的根源。
傾城所寫的《一條鞭法》,正是王曜景教給她的。
這個法案為後世的張局正所創,而這條法案的第一步,就是清丈土地。世家門閥擁有的土地之多,已經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
尤其是那些數百年的世家,無數的佃戶攀附,他們隱藏的土地不計其數。而朝廷之前因為阻力太大,一直沒法對世家下手。
傾城對於李隆基的建議就是重新測量田地,所有的賦稅不再跟戶籍掛鉤,而是按照畝數征收。隻要有田,就要交稅。
第二條,那就是簡並賦役。一直以來,賦役都是分開的,賦以田畝納課,役以戶丁征集,賦役之外還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貢之類的額外加派。
但這《一條鞭法》,將賦役全部簡並為一體。將賦歸於地,計畝征收,把力役改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賦役統一,各級官吏難以巧以名目,各種弊端也能清除。
第三條,就是稅收全部以銀錢結算,不收實物。唐朝的稅法雖然以貨幣計算,但實際上征收的還是實物。實物征收最大的弊端就是儲存和運輸的問題,這二者都會產生巨額的損耗,也很容易給地方上有鑽空子的機會。
但換成全部換成銀錢,這方麵的顧慮就會少上許多。
不得不說,《一條鞭法》就是一柄捅向世家的利器,這本來也是後世張居正為了對付地主階層土地兼並問題的法寶。
雖然最終他變法失敗,但卻成功的給國家增加了2.8億畝的土地,國庫稅收暴漲一倍。
相比起張居正變法的困難重重,李隆基的優勢還是很大的。至少,他已經擁有了理學門人,而且占據了絕對上風,他若是想要推行《一條鞭法》,肯定比張居正要順暢的多。
現在擺在世家門閥麵前的就兩條路,一條是起兵造法,萬劫不複。第二就是同意接受皇帝的剝削,乖乖的按照田畝繳納賦稅,在付出巨額財富後,或許能讓家族延續下去。
“陛下實施了這一條法令,天下百姓自然也就歸心了。不過,此事當差遣得力的理學門人去做,如此才不至於出紕漏。”傾城放下了手中的紙筆,輕聲說道。
李隆基看著案台上的《一條鞭法》,心中翻江倒海,無比震撼。這道法令,徹底給他打開了新天地,看似簡單,實際上對執政者的手腕和能力是極大考驗。
當然,若是真的能成功,收獲必然也極大。既能夠瓦解世家門閥這個怪物,也能不至於令他們拚死反擊。
朝廷最擔心世家門閥的地方,無非就是他們在鄉野地方擁有極大聲望,許多人隻知有家族而不知有帝王。
朝廷重新清丈土地,並且將賦役簡並,這就意味著百姓並不需要繳納各種亂七八糟的稅收,公開透明,落在百姓頭上的壓力自然就小了。一直以來,朝廷的賦稅都不會很重,但各地方的官府都會有各種五花八門的名目來收稅,導致百姓不堪重負,自願入世家做佃農。
現在簡並賦役,就能獲得百姓支持。屆時世家想要造反,也得看有沒有人跟隨了。
這條法令,最終的受益人就是朝廷和百姓,而唯一損失慘重的,就是橫在中間的世家門閥。
他借助自己被刺殺一事,對大量的世家子弟進行了清洗,將他們踢出了朝堂。但是世家紮根各地數百年,幾乎成了國中之國,他們的影響力可不僅僅是朝堂,還有商賈和鄉野。
一旦世家造反,能瞬間召集數千精銳以及數萬士兵。曆年曆代的王朝末年,各大世家都會投資真龍。
他們一般不太會親自出場,就算是爭龍失敗,大概率也不會遭到清算,這也是他們的生存之道。
當然,若是真的將世家逼急了,他們造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李隆基想要動世家,可是如果將他們連根拔起,未免會造成天下劇烈動蕩,他更傾向於一點點的瓦解世家的力量。更何況,雖然皇權獨尊,可如果隨意的動手,恐怕會失去天下人之心。
他長歎了一口氣,將自己的顧慮說了出來。
雖然他是帝王之尊,但也並不能為所欲為,若是當真引起了天下大亂,別說造就大唐盛世了,恐怕亡國之日就在眼前。
“若是如此,傾城倒是有一個法子,或許能幫到皇上。”傾城展顏一笑,開口說道。
“哦?傾城有什麽建議?”李隆基頓時來了興趣,雖然他並不覺得傾城能有什麽好的法子,可還是願意聽一聽。
傾城並未說話,而是從案台上拿了紙筆,緩緩的在紙上寫了四個字——一條鞭法。
……
隋唐時期,施行的一直都是授田製。即朝廷將田地分配給百姓,百姓隻需要每年繳納賦稅便可。百姓死後,朝廷收回田地重新進行分配。
因為土地和戶籍掛鉤的緣故,朝廷可以擁有很明確的賦稅收入。
但是,這個製度卻極其考驗人性,因為在唐朝時期有著許多的辦法脫離戶籍。比如說出家,比如說依附大族或者冒用軍籍,如此一來,百姓就能一分錢都不用交給朝廷。
朝廷也想解決此事,但困難重重。世家大族就是橫亙在朝廷麵前的障礙,那些依附大族的百姓,他們就成了世家的佃農,耕種繳納的糧食都交給了世家,各大世家自然因此越發壯大。
世家子弟在朝廷的各級中擔任要職,所做出的許多決斷實際上都是有利於自己家族的,至於朝廷如何,可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麽,大唐中期之後節度使製度會成為主流。朝廷收不上來稅,當然也就沒辦法養得起數量龐大的士兵。
為了減輕壓力,朝廷準許節度使擁有募兵、自己籌集軍餉的權力,所有節度使文武合一,就等同於土皇帝,這也是出現安史之亂的根源。
傾城所寫的《一條鞭法》,正是王曜景教給她的。
這個法案為後世的張局正所創,而這條法案的第一步,就是清丈土地。世家門閥擁有的土地之多,已經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
尤其是那些數百年的世家,無數的佃戶攀附,他們隱藏的土地不計其數。而朝廷之前因為阻力太大,一直沒法對世家下手。
傾城對於李隆基的建議就是重新測量田地,所有的賦稅不再跟戶籍掛鉤,而是按照畝數征收。隻要有田,就要交稅。
第二條,那就是簡並賦役。一直以來,賦役都是分開的,賦以田畝納課,役以戶丁征集,賦役之外還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貢之類的額外加派。
但這《一條鞭法》,將賦役全部簡並為一體。將賦歸於地,計畝征收,把力役改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賦役統一,各級官吏難以巧以名目,各種弊端也能清除。
第三條,就是稅收全部以銀錢結算,不收實物。唐朝的稅法雖然以貨幣計算,但實際上征收的還是實物。實物征收最大的弊端就是儲存和運輸的問題,這二者都會產生巨額的損耗,也很容易給地方上有鑽空子的機會。
但換成全部換成銀錢,這方麵的顧慮就會少上許多。
不得不說,《一條鞭法》就是一柄捅向世家的利器,這本來也是後世張居正為了對付地主階層土地兼並問題的法寶。
雖然最終他變法失敗,但卻成功的給國家增加了2.8億畝的土地,國庫稅收暴漲一倍。
相比起張居正變法的困難重重,李隆基的優勢還是很大的。至少,他已經擁有了理學門人,而且占據了絕對上風,他若是想要推行《一條鞭法》,肯定比張居正要順暢的多。
現在擺在世家門閥麵前的就兩條路,一條是起兵造法,萬劫不複。第二就是同意接受皇帝的剝削,乖乖的按照田畝繳納賦稅,在付出巨額財富後,或許能讓家族延續下去。
“陛下實施了這一條法令,天下百姓自然也就歸心了。不過,此事當差遣得力的理學門人去做,如此才不至於出紕漏。”傾城放下了手中的紙筆,輕聲說道。
李隆基看著案台上的《一條鞭法》,心中翻江倒海,無比震撼。這道法令,徹底給他打開了新天地,看似簡單,實際上對執政者的手腕和能力是極大考驗。
當然,若是真的能成功,收獲必然也極大。既能夠瓦解世家門閥這個怪物,也能不至於令他們拚死反擊。
朝廷最擔心世家門閥的地方,無非就是他們在鄉野地方擁有極大聲望,許多人隻知有家族而不知有帝王。
朝廷重新清丈土地,並且將賦役簡並,這就意味著百姓並不需要繳納各種亂七八糟的稅收,公開透明,落在百姓頭上的壓力自然就小了。一直以來,朝廷的賦稅都不會很重,但各地方的官府都會有各種五花八門的名目來收稅,導致百姓不堪重負,自願入世家做佃農。
現在簡並賦役,就能獲得百姓支持。屆時世家想要造反,也得看有沒有人跟隨了。
這條法令,最終的受益人就是朝廷和百姓,而唯一損失慘重的,就是橫在中間的世家門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