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回風態若飛,
麗華翹袖玉為姿。
——孫元晏《陳·後庭舞》
每周六晚上,酒仙鎮的工人活動中心都會開放舞廳給大家跳舞或唱歌,這也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為了豐富大家的社區文化生活,由鎮長帶頭建立的,開放了才不到兩年,之前安琪和珍珍來這邊練跳舞時還沒有這個舞廳,她們隻是借用這裏的會議室,因為會議室裏有一台老舊的收音機,可以播放音樂,現在開放了這樣一個公共舞廳,她們跳舞就方便多了。
說是舞廳,其實就是將會議室粉刷一新,鋪上水磨石地麵,大堂中央吊隻魔鬼燈,掛上花花綠綠的彩帶繩,裝上音響,周圍再擺些凳子,就儼然像個舞池了,暮色降臨了,音樂聲響起,人頭攢動,歌舞升平。
舞廳開放後,安琪和珍珍經常結伴來這裏跳舞,她們喜歡跳交誼舞,珍珍高大,跳男方;安琪嬌小,跳女方。音樂一響起,兩人翩翩起舞,翩如蘭苕翠,婉如遊龍舉,周圍的人都看呆了,雖然來這裏跳舞的一般都是走到潮流前端的弄潮兒,但這裏畢竟是個鄉野小鎮,大家還是沒有見過如此複雜和熟練的舞步。漂亮的安琪就像舞池中的精靈,吸引著眾多男青年的目光,看到她到來,很多男青年都會趨之若鶩,紛紛投去欽慕的目光,但安琪都是目不斜視,不會搭理,跳完舞她就會乖乖和珍珍一起騎自行車回宿舍了。
在這潮流閉塞的小鎮,安琪是怎麽學會跳交誼舞的呢?源自於一位特殊的鄰居李阿姨。李阿姨就住在安琪家路口的一幢小院裏,這是幢二層樓的獨棟小院,院裏種滿了各類花花草草,也不知道在那動蕩的年代,這些花草的種子從哪裏弄來的?
小時候的安琪每次經過小院都會忍不住駐足欣賞一番,有一次李阿姨看到了院子外小安琪那迷戀的小眼神,就邀請她進屋參觀,除了小院,李阿姨的房子裏也是另一番景象,裏麵擺著洋氣的沙發和歐式的鍾表,更奇特的是櫃子上擺著一個像喇叭一樣的機器,可以播放好聽的音樂,聽李阿姨說這叫留聲機,小安琪覺得李阿姨家的新奇物件真多,這一來二去,小安琪就成了李阿姨小院的常客。
李阿姨優雅,斯文而且說出的話特別有文化,她和小鎮的其他居民都不一樣,她五十多歲,沒有孩子,也沒有丈夫,沒有人知道她的過往經曆是怎樣的,她也不愛和別人交流,是個謎一樣的女人。但她和安琪兩個人很要好,是忘年之交,安琪的交誼舞就是她教的。第一次看她跳舞是在安琪十歲的時候,在留聲機的音樂伴奏下,李阿姨就像一隻花叢裏的蝴蝶,輕盈而跳躍,華美而多姿,有“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的觀感。自從那次,安琪就讓李阿姨教她跳交誼舞,後來還拉上同學珍珍一起學。
後來,安琪聽大人們議論過,說李阿姨是上海某重點大學的高材生,在上海生活多年,見多識廣,所以她的品味和愛好和我們也不同,後來是老公離開了她,所以才回到自己家鄉,沒有再嫁。也不知道傳言是否正確,但無論怎樣,安琪都希望李阿姨能好好過完自己的下半生。
入夏了,天氣炎熱,熱辣辣的太陽快把整個卷煙廠都曬融化了,安琪和珍珍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突然“嘩”的一聲從樹上掉下來個東西,嚇得兩個姑娘退後了兩步,定睛一看,居然是一塊肥皂,難道天上下肥皂啦,她們一抬頭,看到樹杆上坐著個人,矮小黑瘦,這不是第一車間的田小軍嗎?
他笑嘻嘻的說:“給你們塊肥皂,如果還缺其他日用品,也可以和我說。”說完就向安琪使了個顏色,安琪沒有理會要走,珍珍調侃的說:“有你這樣追女孩的嗎?送肥皂,還坐在樹上送,是要顯示你爬樹很厲害嗎?”
田小軍摸了摸後腦勺說:“不是追女孩啊,肥皂是單純送給你們兩個用的,不用在意啦!”
“那不是定情信物我們就收下了啊!”珍珍撿起肥皂就要走。安琪連說:“不要啦,不要啦!”珍珍說:“白送的肥皂有什麽不能要的,他姐姐在供銷社,這樣的東西他多的是。”在那物資缺乏的年代,有個在供銷社的親戚可是非常榮耀的事情。
在那以後,安琪經常發現自己放工服的櫃子裏有時候會多出一塊香皂,有時會多出一支牙膏,這個田螺姑娘估計就是田小軍,但他從來都不會去騷擾安琪,隻是默默的,悄無聲息的送東西給她。
來說說安琪的弟弟妹妹,弟弟安銘考上了縣財政中專,已經在縣城讀了一年書了,妹妹安靜高中畢業後分配到了酒仙鎮紙廠,紙廠和卷煙廠緊挨著,兩姐妹也可以相互照應。
安靜長得和姐姐很像,但比姐姐高大一些,現在也出落成一個美人了。她性格比較文靜,因為在家裏是最小的孩子,所以她什麽事情都是聽哥哥姐姐的,是個乖孩子。
紙廠有很多工種都比較辛苦,例如製漿、調製、抄造、加工,每項工序完成都是辛苦且複雜的工作,她在廠裏的配電房工作,平時就是守著配電房,這可是個輕鬆的工作,當時也是父親安強托關係才撈著這麽一個清閑的工種。
父親安強與紙廠的車間主任譚運康原是舊相識,這次安靜的工作分配也多虧了譚主任的幫忙。譚運康有個兒子譚棟梁也在紙廠工作,在廠辦做文書工作,這個小夥長得是眉清目秀,白白淨淨的,去年剛中專畢業,聽說筆杆子很不錯,連廠長都很器重他。
之前安強帶安靜來譚運康家拜訪時,譚棟梁與她匆匆見過一麵,溫柔可愛,謙遜有禮貌,臉上總帶著甜甜的笑,這是譚棟梁對這個女孩的總體印象。安靜對這個斯文白淨的青年也很有好感,唯一一點就是覺得個頭稍微矮點。
麗華翹袖玉為姿。
——孫元晏《陳·後庭舞》
每周六晚上,酒仙鎮的工人活動中心都會開放舞廳給大家跳舞或唱歌,這也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為了豐富大家的社區文化生活,由鎮長帶頭建立的,開放了才不到兩年,之前安琪和珍珍來這邊練跳舞時還沒有這個舞廳,她們隻是借用這裏的會議室,因為會議室裏有一台老舊的收音機,可以播放音樂,現在開放了這樣一個公共舞廳,她們跳舞就方便多了。
說是舞廳,其實就是將會議室粉刷一新,鋪上水磨石地麵,大堂中央吊隻魔鬼燈,掛上花花綠綠的彩帶繩,裝上音響,周圍再擺些凳子,就儼然像個舞池了,暮色降臨了,音樂聲響起,人頭攢動,歌舞升平。
舞廳開放後,安琪和珍珍經常結伴來這裏跳舞,她們喜歡跳交誼舞,珍珍高大,跳男方;安琪嬌小,跳女方。音樂一響起,兩人翩翩起舞,翩如蘭苕翠,婉如遊龍舉,周圍的人都看呆了,雖然來這裏跳舞的一般都是走到潮流前端的弄潮兒,但這裏畢竟是個鄉野小鎮,大家還是沒有見過如此複雜和熟練的舞步。漂亮的安琪就像舞池中的精靈,吸引著眾多男青年的目光,看到她到來,很多男青年都會趨之若鶩,紛紛投去欽慕的目光,但安琪都是目不斜視,不會搭理,跳完舞她就會乖乖和珍珍一起騎自行車回宿舍了。
在這潮流閉塞的小鎮,安琪是怎麽學會跳交誼舞的呢?源自於一位特殊的鄰居李阿姨。李阿姨就住在安琪家路口的一幢小院裏,這是幢二層樓的獨棟小院,院裏種滿了各類花花草草,也不知道在那動蕩的年代,這些花草的種子從哪裏弄來的?
小時候的安琪每次經過小院都會忍不住駐足欣賞一番,有一次李阿姨看到了院子外小安琪那迷戀的小眼神,就邀請她進屋參觀,除了小院,李阿姨的房子裏也是另一番景象,裏麵擺著洋氣的沙發和歐式的鍾表,更奇特的是櫃子上擺著一個像喇叭一樣的機器,可以播放好聽的音樂,聽李阿姨說這叫留聲機,小安琪覺得李阿姨家的新奇物件真多,這一來二去,小安琪就成了李阿姨小院的常客。
李阿姨優雅,斯文而且說出的話特別有文化,她和小鎮的其他居民都不一樣,她五十多歲,沒有孩子,也沒有丈夫,沒有人知道她的過往經曆是怎樣的,她也不愛和別人交流,是個謎一樣的女人。但她和安琪兩個人很要好,是忘年之交,安琪的交誼舞就是她教的。第一次看她跳舞是在安琪十歲的時候,在留聲機的音樂伴奏下,李阿姨就像一隻花叢裏的蝴蝶,輕盈而跳躍,華美而多姿,有“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的觀感。自從那次,安琪就讓李阿姨教她跳交誼舞,後來還拉上同學珍珍一起學。
後來,安琪聽大人們議論過,說李阿姨是上海某重點大學的高材生,在上海生活多年,見多識廣,所以她的品味和愛好和我們也不同,後來是老公離開了她,所以才回到自己家鄉,沒有再嫁。也不知道傳言是否正確,但無論怎樣,安琪都希望李阿姨能好好過完自己的下半生。
入夏了,天氣炎熱,熱辣辣的太陽快把整個卷煙廠都曬融化了,安琪和珍珍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突然“嘩”的一聲從樹上掉下來個東西,嚇得兩個姑娘退後了兩步,定睛一看,居然是一塊肥皂,難道天上下肥皂啦,她們一抬頭,看到樹杆上坐著個人,矮小黑瘦,這不是第一車間的田小軍嗎?
他笑嘻嘻的說:“給你們塊肥皂,如果還缺其他日用品,也可以和我說。”說完就向安琪使了個顏色,安琪沒有理會要走,珍珍調侃的說:“有你這樣追女孩的嗎?送肥皂,還坐在樹上送,是要顯示你爬樹很厲害嗎?”
田小軍摸了摸後腦勺說:“不是追女孩啊,肥皂是單純送給你們兩個用的,不用在意啦!”
“那不是定情信物我們就收下了啊!”珍珍撿起肥皂就要走。安琪連說:“不要啦,不要啦!”珍珍說:“白送的肥皂有什麽不能要的,他姐姐在供銷社,這樣的東西他多的是。”在那物資缺乏的年代,有個在供銷社的親戚可是非常榮耀的事情。
在那以後,安琪經常發現自己放工服的櫃子裏有時候會多出一塊香皂,有時會多出一支牙膏,這個田螺姑娘估計就是田小軍,但他從來都不會去騷擾安琪,隻是默默的,悄無聲息的送東西給她。
來說說安琪的弟弟妹妹,弟弟安銘考上了縣財政中專,已經在縣城讀了一年書了,妹妹安靜高中畢業後分配到了酒仙鎮紙廠,紙廠和卷煙廠緊挨著,兩姐妹也可以相互照應。
安靜長得和姐姐很像,但比姐姐高大一些,現在也出落成一個美人了。她性格比較文靜,因為在家裏是最小的孩子,所以她什麽事情都是聽哥哥姐姐的,是個乖孩子。
紙廠有很多工種都比較辛苦,例如製漿、調製、抄造、加工,每項工序完成都是辛苦且複雜的工作,她在廠裏的配電房工作,平時就是守著配電房,這可是個輕鬆的工作,當時也是父親安強托關係才撈著這麽一個清閑的工種。
父親安強與紙廠的車間主任譚運康原是舊相識,這次安靜的工作分配也多虧了譚主任的幫忙。譚運康有個兒子譚棟梁也在紙廠工作,在廠辦做文書工作,這個小夥長得是眉清目秀,白白淨淨的,去年剛中專畢業,聽說筆杆子很不錯,連廠長都很器重他。
之前安強帶安靜來譚運康家拜訪時,譚棟梁與她匆匆見過一麵,溫柔可愛,謙遜有禮貌,臉上總帶著甜甜的笑,這是譚棟梁對這個女孩的總體印象。安靜對這個斯文白淨的青年也很有好感,唯一一點就是覺得個頭稍微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