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舂米四擔。


    怎麽說呢?百戶為裏,一百戶算五百口人?一天放開了吃十擔?兩個時辰保證舂好。


    舂米還是要人看著,要收拾。很不錯了。


    太陽照,一片喜氣。


    現在,就是關鍵的榨油了。


    西邊,早就開始準備。


    第一步碾粉,上水碓。一片的盯著不覺得累。


    第二步蒸粉,得蒸,繁瑣著。


    所以,外邊有茅棚,堆了不少柴,裏邊做餅、入榨、專門請了兩個人來。


    這會兒油榨都忙著,若水碓鄉是不可能請來人,但懂這個,還是能找到。


    願意學的,也有,學會了,和很多木匠、篾匠一樣,農閑、過年的時候做,賺一點。


    自己水碓,不可能水碓鄉賺那麽多,就是辛苦錢。


    誰也不可能白叫人榨油,雖然水碓是徐家出錢建的。


    碾粉、還不錯啊,大人都喜氣洋洋了。


    以後還用求水碓鄉、傅家那些孫子?


    “這咋收錢呢?”有人關心。


    徐有財來解釋:“出錢的,用的時候一文錢不要;出力的,用的時候收一半;我們裏,好比舂一擔米一文錢;其他人,就得加一倍了。一擔米一文錢還是很省的,有這功夫,我能掙三文五文。”


    有人嘲:“你上哪兒掙?”


    何況好比古槐村拉來,也得費功夫。舂米,隻能是近的了。


    徐有財憨小夥、練出來的:“我在徐家做工,我那蓋房都顧不上,我爹給我看。”


    這邊完工,那邊徐有財選好的位置,已經動工。


    年前建不好,正月的話,大概能上梁。


    大家看:“五楹!好闊,你賺了多少?”


    徐有財嘿嘿,撓頭:“不太夠,問徐家借了點銀子,房子算祖業,一次得建好,錢慢慢還。”


    不少人麵麵相覷,動心思。


    楹、就是計算房屋的單位,一列為一楹,或一間為一楹。


    像徐家大院,正院的正房,五大間、就是五楹。


    一大間可以分兩間或三間,所以是列。


    水碓這是三楹,徐有財那邊地基,五楹比這邊還略小,所以有叫大楹小楹。


    有的小小或窄窄的一楹兩楹。


    若是家裏兒子多,一人分一楹。


    而徐有財能建五楹,哪怕借銀子,娶媳婦是好容易。


    我突然覺得,花錢蓋房,把娶媳婦包進去了。


    徐茉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她要營造一種:跟著徐家有肉吃,差點的能喝湯。凝聚一部分。


    反正銀子在家不生崽,借出去,二分利,徐有財這麽能幹,徐家不會虧本。


    榨油,要好久,那蒸粉,一股香氣飄出來。


    有些人不在意,幾個小崽子,考扈伯載。


    一群圍觀。徐家村、扈家橋、還是支持扈伯載的。


    扈通家的孩子,以前也沒怎麽欺負扈伯載,就是心情略複雜。


    古槐村、村塾的先生被吸引。


    這麽大孩子,就是比背書。


    錢永寶嗬嗬,一群傻子,背書能背過扈伯載嗎?


    啊啊!幾個小公子氣死!脾氣壞的要罵人了。


    有個大一點的、懂事一點:“我們來作詩,才子都是七歲能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主家獨生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初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初景並收藏地主家獨生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