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著雨。


    八風樓有點暗。


    扈伯載抱著閨女在樓下,看樓上。


    徐直小姑娘抱著爹爹,娘親在做什麽?


    扈伯載親親寶貝,娘親在寫作業,準備造一波大的。


    小姑娘眨眼睛,長長的睫毛,萌著爹爹的心:娘親不是造了很大,這回是多多多大大。


    扈伯載不知道,反正娘親造完,再造幾個人?


    樓上。


    徐茉茶上次寫清楚了,但幹舅舅要她寫。


    當然,能寫的多了。


    徐茉茶、我怎麽覺得我在學習?


    每個寫論文的過程都是在學習,就算研究成果出來,形成報告,也是整理,將你知道的描述成人家知道的。你覺得簡單,人家不懂。


    其實,偃武修文?根本沒多大幹係或不是一回事。


    首先,一國肯定文武百官,你能偃到沒武官?


    既然有,就有如何高效的問題,每一個忽略,後果都那麽慘重。


    改朝換代,基本都是武力完成的,這還不足以說明?


    你就擺明明白白的,該文就文該武就武,習以為常罷了。


    偃武修文,大概兩種情況。


    一種是,戰時,好比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也就是誰都能拉一批兵,總兵力太大。


    打完當然要解甲歸田一部分,要不然養不起。


    打仗那是毀滅式的,打完就是坐江山了。


    一種是,戰後,就怕有人還沒過癮,動不動拉一群人乒乒乓乓打一架。


    或者分贓不均,那就打。


    修文,是將人養溫順了。


    首先,不說那;其次還得說。


    把人養溫順就是好事嗎?有些人你養的順嗎?


    鄰國、一直存在的,你養乖了,咋對付他們呢?


    最大的問題,一群讀書的,都靠不怎麽靈光的腦子。


    其實文武是並列的,一手拳頭一手書,這文也不僅是儒。


    打起來、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到時就成了負心多是讀書人,要緊時候就靠不住。誰還和你打嘴仗?


    用腦子打仗,如何培養優秀的將乂領。


    首先,維持一個怎樣的兵力水平。


    目前不少於一百萬。那麽將校、不少於一萬吧?還牽涉糧草方方麵麵。


    這些人是咋養出來的?


    若是一個完善的軍乂校,一年哪怕招三百人,學製五年。


    一是不合格就得淘汰,二還得儲備人才。


    現有的,可以辦培訓班,慢慢會老,被替代。


    一個良將,一千人能打出三千人的效果,消耗肯定比三千人少。


    需要更多精兵良將,鴟靡國鬧事?打到他家去。


    徐茉茶整理各種軍乂事理論,至於紙上談兵,問題就解決唄。


    錢靄英看女兒,比造話本還傷腦子。


    徐茉茶、把頭發又剪了,話本哪能與這比?


    這幾乎是國本,或許永遠不會實施。


    徐茉茶也不會跑到幹舅舅那兒,一定要幹啊,天下不下雨都說不定,她管呢。


    隻是做的時候,一定要做好。


    徐直小姑娘親親娘親。


    徐茉茶看寶貝閨女,蚊子咬了?


    小姑娘看爹爹。


    徐茉茶輕飄飄的,無用。


    扈伯載,被姐姐看的都有點飄了。蚊子,我能殺敵也殺不盡蚊子啊。


    各種蟲子,多得很,蟲族,一直在和人搶空間,在吃人。所以,人蟲大戰,很有依據。


    香丸好用,但徐直太小,徐茉茶不給她用。


    效果好的東西,都是會付出一定代價。


    據說有霸王樹,長得快,抽肥機,那你想想,不抽肥它咋長大?就靠天天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若是這麽強,也是要水的,像力氣大就吃得多。


    雖然香丸花銀子或者銀子都買不到。


    錢靄英保守,也不用。


    畢竟咱家,還沒熱的難受,周圍都是大樹。


    山上樹也長得快,屋高,夏天還可以的。


    八風樓,徐茉茶繼續寫作業。


    一篇論文三個月能寫好都快的,何況是國本。


    徐經徐濟都不看,安安心心的讀書。


    京報漸趨穩定,但扈伯載還得去,這樣大的事不可能丟那兒不管了。


    徐直小姑娘嚶,終於擺脫爹爹了。


    徐茉茶抱閨女,白白嫩乂嫩的,你爹操心也不是沒道理。


    小姑娘坐在二樓看荷花。


    徐濟坐在一邊看書,吹著小風。


    下邊,徐經和先生吵上了,最後也沒吵出結果。


    傍晚,大家去縣城,看那大家夥。


    饒桐縣城最近真心熱鬧。


    大家都在興建,也比不上饒桐工院。


    饒桐工院,在無可阻擋的情況下,吸引來各路的。


    已經是、一派一派進行辯論,這其中,能說的太多。


    在京城不便,饒桐雖然小城,是極特殊的。


    陸璿到鳥市,那邊劇院還在建。


    一群人議論,山上有人圈了二百畝地建馬場。


    “沒那麽大,就一百二十畝。縣城馬不多,基本就夠了。”


    “還得種草,這麽大,投資也不小。”


    饒桐縣的勞力吃不下,四處來做工的,但吃住還得饒桐縣,所以,各方跟著賺一把。


    “直腸子賺翻了。”


    “都怪地方小,不過,縣尊不急。”


    “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好比地上能起多高的樓。”


    吉陽街或許沒因蒙正學堂貴,但這一波,是絕對貴了。


    有人可能不懂,懂的也不少。


    這亂哄哄的局麵,縣尊要穩住可得本事。


    多少人盯著想下手,但甘進士、還真在學堂,徐小姐也不怎麽出現。


    白先生那兒修的園子,而不是忙賺銀子。


    這不是銀子主宰的,而是人主宰的。喝茶的也閑,急著去賺那些銀子做啥?


    一群圍著鄭涇看盆景:“十兩銀子!”


    邊上人說:“隻看不賣,在這兒大家都能看。”


    為啥不賣?因為鄭涇不差銀子。


    一群,以前不知道幹啥的,也不知道哪兒弄的銀子,反正沒禍禍你家。這盆景就是不錯。


    那是真心買:“開個價。”


    鄭涇:“這個二百兩,這五百兩。你說貴我壓根沒舍得賣。”


    這平中見奇,徐公子指點的,自己天天看就好了。


    有人嘲笑:“鄭涇都輕浮。五百兩黃金你都不賣了。”


    那當然、賣的。五百兩黃金請徐公子出手,他又不是那種、屁本事沒有還能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主家獨生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初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初景並收藏地主家獨生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