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五,饒桐縣城。


    錢老爺子先走一步!


    錢永堂親自進京,奏請:祖父隻求薄葬,一切從簡。


    並不是求皇帝賞賜,但皇太子妃為曾外孫女,若是不賞,有人又有話說。


    所以,錢永堂就是來說明明白白。


    錢老爺子原話是這樣的:我古槐村的農民,生了四子兩女,長女與幺子不孝。我也沒做什麽,這輩子能享福,就夠了。下輩子是下輩子的事。就照古槐村的習慣,隨便葬山上。願意到古槐村送一程的,上一炷香就夠了。


    徐茉茶上書支持。


    活人還有吃不飽的,捐一萬兩白銀為外祖父建福田。


    也就是買下約一千畝田,租給平民,一年交二成。


    雖然還耕於民,但真正擁有大量土地的,並沒動,買也不難。


    皇帝準奏,賜錢永堂柏州刺史。


    錢永堂呢,皇太子妃的親大舅,明年都該五十了。幾個兒子都好。


    七月十五,杜太傅薨。


    老夫人將杜太傅整理的,都交給陛下。


    杜太傅也求薄葬。一切從簡。


    皇帝下旨,追封杜王,諡號文正,孫封新寧侯,三女皆賜郡君,老夫人賜王太妃。


    曆史上,在唐代以後,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地想得到一個諡號——文正。而皇帝,是不輕易地把這個諡號給人的。在曆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大多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對象。


    逸周書?諡法解的記載為:


    文: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湣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製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


    正:內外賓服曰正;大慮克就曰正;內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潔曰正;圖國忘死曰正;內外無懷曰正;直道不撓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儀不忒曰正;精爽齊肅曰正;誠心格非曰正;莊以率下曰正;息邪詎詖曰正;主極克端曰正;萬幾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無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從諡法上來說,文這個字並沒有固定的配合字,像張昭、司馬昭、宇文泰等人,都單諡一個“文”字。東晉的王導,諡號是文獻。整個東晉,隻有他一人諡文獻。


    魏征是曆史上第一個被諡為“文貞”的。


    唐有魏征、陸象先、宋璟、張說等人得到了文貞的諡號。


    張說被諡為文貞,皇帝親自下詔,才結束了朝臣們關於張說該不該諡文貞的爭論。


    宋承唐時的風氣,初年的幾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諡為文貞。到宋仁宗時,因為仁宗叫趙禎,為了避諱,文貞才改為文正。


    到了夏竦被擬定要諡為文正的時候,司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複加。”司馬光認為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恭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極至。經過他的宣揚,文正從此以後被認為是人臣極美的諡號。皇帝不肯輕易給人。


    宋朝得文正諡號的有李昉、範仲淹、司馬光、王旦等九人。


    李東陽、謝遷為弘治、正德名臣,時人將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人與永樂、洪熙、宣德朝名臣“三楊”相比,稱“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


    李東陽要死了,大學士楊一清來看他,見李東陽為諡號擔憂,楊一清就向他表示,他死後給他文正的諡號。垂死的李東陽竟在床上向楊一清磕起頭來。可見“文正”在士人心中的地位。


    杜廣寧諡文正,大家沒多少爭議。


    但杜廣寧封王,吵的挺多。


    連他要求一切從簡,你說王、還咋從簡?


    徐茉茶能。


    你們吵你們的,禮部來和嘉福公主,把從簡定了。


    王太妃、也要求從簡,且以後要合葬,所以,都定了。


    那些還在喊,封王。


    太上皇開口。


    杜廣寧在徐家村十五年,先印一套。


    雖然致仕,杜王、一天沒閑著,做了很多。


    太上皇都可惜走早了,你們一天在幹嘛?


    那就消停了。


    但九月,錢老太太去了。


    古槐村、上香的終日不絕。


    有人想看杜王太妃。


    老太妃不見人。就錢靄英、徐家的還有櫻桃、芭蕉等陪著。


    雖然沒一個時代的人了,但徐家村呆了十六年,大家還熟。


    京城,城堡內,都是帶孝。


    徐茉茶為外祖母,得孝五個月。


    小功,亦稱“上紅”。是次於“大功”的喪服。用稍粗熟麻布製成。服期五月。


    清,凡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從兄弟、未嫁再從姊妹,又外親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小功。


    緦麻,是次於“小功”的喪服。“五服”中最輕的一種。用較細熟麻布製成,做功也較“小功”為細。


    清,凡男子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為外孫、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緦麻。服期三月。


    五服之外,同五世祖的親屬為袒免親,即所謂“素服”,袒是露左臂,免是用布從項中向前交於額上,又後繞於髻。宋人車垓說此儀久廢,當時人的袒免親喪服是白闌縞巾;明、清時,素服,以尺布纏頭。同六世祖的親屬便是無服親了。故《禮記?大傳》雲:“四世而緦,服之窮也,五世袒免,殺同姓也,六世親屬竭矣。”


    徐直、扈贄、為外曾外祖母就是緦麻。


    像錢靄英在家,已嫁女為父母,孫男女為祖父母,均服齊衰一年;重孫男女為曾祖父母,服齊衰五月;玄孫男女為高祖父母,齊衰三月。


    徐家良是服緦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主家獨生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初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初景並收藏地主家獨生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