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翊年少輕狂,激揚文字,字裏行間的狂傲,讓已經有些五十多歲的完顏宗翰更加氣憤!


    因為金國少年,不如大宋少年啊!整個金國新生代就隻有完顏宗弼有點樣子,不過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完顏宗弼的脾性,內鬥還行,外戰幾次遼金之戰中,戰果平平。


    僅僅是這個孫翊,就讓他頭疼萬分!


    自己頂多算是種師中、種師道一代人,後繼無人的遲暮,讓他更加苦惱萬分!


    “勸降張孝純!許給他宰相一職。必須盡快拿下太原城。”完顏宗翰剛說完,就看到白發蒼蒼的老人臉上的不悅。


    不悅的人是耶律餘睹,乃是遼國叛臣,此人的妻子是天祚帝妃子的妹妹,因為遼國太子之爭,失勢後降金,此人在滅遼之戰中出力甚多,天祚帝能被他一舉殲滅,此人功勞至少占了三成。


    一個叛臣,再高再高能做到什麽位置?現在在軍中參將一名而已。


    在金國,叛臣很難做到位極人臣宰相的位置,完顏宗翰許下的丞相,完全是蒙騙張孝純,隻要把這張孝純騙出城,就足以動搖太原城守軍軍心。


    隻是有個人讓他相當的不舒服卻又無可奈何。位極人臣不說,偶爾在朝中還能壓他一頭。就是那個宇文虛中!


    自己在朝堂上,諫言兩路都從山海關南下,直撲汴京城。


    被宇文虛中以若西軍援助必定功虧一簣,不如分兵兩路,一路從西,一路從東。


    東路軍可兵逼汴京,逼迫宋廷守都城而棄太原,西路軍據潼關拒西軍,以圖完全。


    宇文虛中深受金廷現在的皇帝完顏晟的喜歡。


    兵合一處,回到黃龍把皇位摘了咋辦?


    南麵那個國家,怎麽建國的?不就是這麽來的?


    一身黃袍又不貴。


    現在想想,還不如合兵一路直接從大同出關,一路南下,從潼關逼迫汴京。


    不過一切沒有如果,如果等到大宋援軍到齊,金兵這五萬精銳,十萬契丹奴,完全拿不下太原!


    耶律餘睹看著完顏宗翰的臉,就知道他在想什麽。


    此人怕是以為自己聽到自己宰相之位紅了眼?


    他苦澀的笑了一下,他才沒有認為自己應該據金國相位,那個位子給自己,自己不見得想做。


    他少年時,就是宗室雄才,南征北戰為天祚帝掃清了多少叛亂?


    最後呢?自己妻子和她的姐姐死於天祚帝之手。


    為了報仇做了貳臣,做了金國先鋒,攻陷了金國州郡,不僅如此,還舉大旗以天祚帝無德,自立為王,召集遼人做為金兵側翼,攻城略地。


    報了仇之後,自己立馬被金國皇帝棄用,絲毫沒有留情。


    位極人臣他早就體驗過了,伴君如伴虎,那個位子,真的那麽好做的嗎?他早就體驗過了。對此毫無興趣。


    他在氣宗翰這個時候還在想著攻城!


    如若是他,必然會退守大同府,嚴守大同盆地,如若大同丟了,那金國再沒有了南下的可能。


    宋軍有變!


    即使最精銳的大宋西軍,都從未表現出如此堅韌的性格來!


    三千重步兵,阻擋了近五千的重騎兵!如同大海邊上的礁石一樣,堅挺在海浪一般的重騎兵的圍剿之中!


    他從未見過如此堅韌的大宋軍隊!


    肯定是發生了什麽變化,導致宋軍士氣大振!


    而且不是類似縱火燒了雲中路百萬軍馬場那樣的勝利,帶來的士氣變化。


    他不清楚發生了什麽,但是宋軍畏戰的本質,已經改變!


    而且宋兵迂腐優柔,根本做不出此等三百裏突襲雲中路這種事來!


    束縛在宋軍頭上的枷鎖,事事請奏皇帝的拖遝,已經消失。


    宋朝的皇帝放權了!


    這就是他得出的結論。簡簡單單的幾個字,足以讓宋軍變成質變。


    太原城五次城破,城牆被毀的七七八八,不足五米。城外的護城河被添出了二十四條石子路,但是這太原城依然破不了!


    漢人善戰!失去枷鎖的漢人會爆發怎麽樣的力量,他根本不想去試。


    那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不過他並不準備提醒完顏宗翰,而且準備跑路,耶律大石降金又叛亂,建立東遼,點名要自己的項上人頭。


    若是戰局不利,自己怕是小命不保,這金國,已經沒有了他的立錐之地。


    去大宋?他不想去。那個地方文人太酸腐了,他受不住。


    那就去西夏吧!


    “西帥,臣下身體有異。能否回去休息?”耶律餘睹請離,完顏宗翰應允。


    金國使節完顏婁室帶著大批的糧食、肉食來到了太原城下,手持使節,自然沒人放箭殺掉這個使節,漢軍這點氣節還是有的。


    太原城城牆早已在投石機的日錘夜砸之下,變得斑駁不堪,最高處已然不過五尺,四處都是殘垣斷壁。


    最外麵的護城河已經被鋪了二十四條石路,但是這二十四條石路的路口,卻牢牢把握在宋軍的手中,日夜巡防,根本攻不進去。


    殘破的城牆之外,是高達十米高的木頭製作的城牆,被擊毀後會馬上更換,阻擋金兵的弓箭。


    木牆之後,是七米高的雁翅台,上麵密密麻麻的都是數米高的投石機,完顏婁室曾經繞城數過,足足七百架之多。


    城中的房屋盡數被拆毀,做了投石機,而城牆的石料都成了投石機的石料。


    千百間串樓並聯的木質城牆,列於濠岸。這種串樓以二三尺圍栗棗榆槐木作豎木,入土五六尺,高丈餘,上施橫木,中設箭窗,下繚以羊馬牆、每樓可禦三次投石機的巨石。


    蒙古軍於城外,築土城60裏圍城,又築台高過串樓,以製城內。王稟令軍以油灌草,焚燒其台,並於串樓內立雁翅七層,放置投石機、床子弩等守城利器。


    看似岌岌可危的太原,遲遲不破,完顏婁室清楚的知道,如果對方真的死不投降。他們拿下這個城池,至少還需要一百多天。


    等到那個時候,城中真的會什麽都沒有,連活人都是奄奄一息,連動彈一下都十分費力的餓殍。


    “投降吧!投降吧!你們已經用勇氣證明了你們存在的價值,這座城池會記住你們的名字,曆史也會記住你們的名字,投降吧,再抵抗下去,西帥一怒,破城屠殺,老弱婦孺都不能幸免。”完顏婁室看著饑寒的太原守軍,喃喃自語。


    戰爭打成這樣,雙方都已然是不死不休。他清楚的知道,此次前來隻是詐和。


    累累白骨鋪在木牆之下,他盯著白骨看了良久,長長的歎息,連侍從都聽到了。


    一將功成萬骨枯?


    他才不感慨這個,而是猜測,太原城中糧食比他想的還要少。


    完顏婁室想要前往太原城議和,隻不過太原城強弓勁弩射在了完顏婁室的腳下。


    阻止了對方前進!


    “前進一步,殺無赦!”守城的將士已經處於極度饑餓的狀態了,看到糧車和肉食已經難以自已,所以,才射箭阻攔對方前進的步伐!


    大宋援軍已經走到了城外,他們早就通過城牆看到了源源不斷的援軍正在接踵而至,他們已然看到了希望,那金國再說什麽都不用聽了。


    死守了一百八十多天的太原城終於迎來了曙光。


    完顏婁室站在箭矢旁大聲的喊道:“太原守軍忠肝義膽,天地可鑒!今日送糧車十車,肉食三車!許諸將高官厚祿,許太原詔撫使張孝忠為宰相!打開城門,投降不殺!”


    張孝忠站在城頭上,腿都站不直了,他其實蠻想答應的,隻不過之前,自己臨陣投敵還沒投成功,被王稟察覺,以五百刀斧手相逼,他也不敢投降,現在站在城牆上,說什麽也不是。


    “金國天使……”


    “恩?”


    “侵蟊小賊,還不速速退去?我大宋天兵已至!爾等必然傾覆與天兵神威之下!投降的是你們才對。”張孝純的聲音很低,王稟很懷疑對方能不能聽到。


    完顏婁室試著往前走了一步,結果一利箭刷的釘在了他的腳下!


    宋軍不太想射殺這位看打扮身份就尊貴無比的將軍,完全是不想被破城。


    殺掉大將固然有賞,但是憤怒到了極致的金兵,一定會拚命撕開城防,為宗親報仇。


    人都有私心,太原守軍守了一百八十多天,他們已然疲勞,滅敵的功勳還是交給援軍吧。


    他們現在更想吃頓熱乎乎的飯菜,還有大口啃幾塊肉才好。


    城中糧食緊張不假,但是還沒到食人的地步,木頭門下的累累白骨其實都是死去的將士,無力打掃戰場的太原守軍,隻能任由他們的屍首,在夜裏被野獸撕碎。


    ps:城外木牆,投石機這種做法參考的是南宋末年杜杲與蒙軍作戰時,用的城外串樓木牆的方法。杜杲大獲全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北宋當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誰與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誰與歸並收藏回到北宋當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