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想好用用什麽兵製了嗎?”種師道問道。


    “斬一首者,爵一級,欲為官者,為五十石之官;斬二首者,爵二級,欲為官者,為百石之官。官爵之遷與斬首之功相稱也。”


    “其戰也,五人束薄為伍,一人羽而輕其四人,能人得一首則複。”


    “將,短兵四千人。戰及死吏,而輕短兵,能一首則優。能攻城圍邑斬首八千已上,則盈論;野戰斬首二千,則盈論;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將盡賞。”


    趙桓說完眨著眼看著種師道。


    種師道一愣,這分別選自了韓非子的定法,商君書境內篇等內容。


    說的都是一個東西,就是秦朝的軍功爵均田製度!


    新帝居然從舊紙堆裏掏出了這個東西出來!


    戰功與敵首級掛鉤,一人頭就是一個功,爵進一級。


    而且還有戰爭為五人一組,如果一人戰死,其餘四人受到處罰,如果更多人戰死,就會受到更大的懲罰,輕則流放,重則處死。


    如果可以梟首一名,則可以抵消一名戰損。


    如果將官戰死,衛兵要受刑罰,如果衛兵中有人能夠得到敵人一顆首級,就可免除刑罰。


    軍隊在攻城圍邑時如能斬殺敵人八千以上,野戰時如能斬殺敵人二千以上,就是全功。凡立全功的部隊,就對全軍進行賞賜。


    軍功爵均田,又要蘇醒了嗎?


    “設鄉四老,縣四老,州四老,府四老,路四老。至年終,路四老上書言事。”趙桓又說了一句,看著種師道,等待種師道的回應。


    種師道皺著眉頭問道:“官家,三老製度為前漢舊製。可是這四老何解?”


    “與前漢的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官家的四老和前漢的三老製,有何不同?”


    “前漢廣開言路,還設過國三老,不知道官家如何看法?”


    趙桓左右看了看說道:“路四老可言國事。這就是不同的地方。國四老現在不成熟。”


    “四老之中,增設的這一名鄉老,為退役軍卒、將領專有位置,但凡立功傷病者、年滿退役者,皆可為鄉老。負責檢點丁口、收稅賦、查路引、風聞言事。”


    風聞言事!種師道的眼神都變了!


    這個新帝這一套,根本不是軍功爵均田征兵製!


    而是一種從未見過的兵製!


    雖然其核心依舊是軍功爵那一套,可是其結果,已經發生了變化。


    最後的軍卒退役成為天子爪牙,風聞天下,天子對這個天下的掌控力,將從縣,延伸到鄉,延伸到村寨。延伸到這個國家的每個角落。


    當然這種狀態,要很久才能實現。


    而且極其難以把握。稍有不慎,就是國朝傾覆。


    “官家,此製來源於何處?”種師道問道。


    趙桓想了想說道:“來源於紅……咳咳,來源於舊紙堆了。從漢製裏麵刨出來的。晾了晾曬了曬,拿出來用。”


    種師道一副信你才怪的表情,趙桓的製度是在修補軍功爵製度,使其更加可控。


    趙桓看著種師道這一副見了鬼的模樣,就知道,自己偷來的這套兵製,應該還不錯。


    隻是自己總不能說,來源於後世吧。


    後世的兵製,士官轉地方的操作,真正的將權力伸向了縣以下。


    這麽說,會暴露自己不是原來宋欽宗的事實!


    嗯,趙桓非常確定,自己是因為這個理由。


    種師道忽然想到了什麽,臉色數變,這一招釜底抽薪,絕的其實是將門的種!


    將門與太祖皇帝達成的協定,是祖訓!


    趙佶走鋼絲一樣,想要抵抗這個製度,可是失敗了!


    雖然現在的將門的實力,已經遠不如開國之時,但是其勢力已經密布整個天下,牽一發動全身。


    這天下絕對大亂,到時候,新帝能夠掌控那個局麵嗎?


    將門豈能束手就擒?


    種師道鄭重的問道:“官家,可曾想過兵製變革的後果?會滋生世家,重現漢末十八路狼煙。”


    趙桓點了點頭,從知道自己有個皇後起,他就已經在謀劃這個事了。


    他決意做一個好皇帝,做一個明君。


    那做一個明君,到底應該怎麽做呢?趙桓不清楚,也很迷惘。


    但是他知道,藩鎮格局的後果就是皇位不穩!


    藩鎮龐大的結果就是唐玄宗之後的皇帝,九次逃離都城,六次首都被攻陷。


    但!


    就是如此亂世,中原十八省,何曾淪落與異族之手?


    自己這大宋已然風雨飄搖之中!隨時都可能傾覆!


    不下點猛藥,難道學那曆史上的宋欽宗,開門揖盜,把漢地送給異族?


    他寧願天下藩鎮割據,打的肝腦塗地!


    他寧願皇位不穩,隨時有可能被人拉下去斬首!


    也不願,這漢家祖地,拱手讓人!


    他不願做亡國之君不假!但是他更不願做曆史的罪人!


    既然立誌做一個明君!連一個皇位都不舍得!


    還算什麽明君!


    藩鎮,世家在軍功爵均田製複蘇的時候,會再次複蘇。


    但是世家有家有國,世家的地位與國同休,曆數曆史上的世家,都是國破家亡。他們把控整個天下,又能如何!


    不比那些有家無國的士紳地主們強一萬倍?


    任何敵人來了,隻要敵人承認地契的存在,就承認了地主的地位。地主隻要商量好上供的份額,就繼續作威作福。


    國破地主猶在,這些人有家無國,唯一的好處,就是沒有強大的世家,隨時把皇帝拉下去剁腦袋。


    穩固皇權,僅此而已。


    趙桓替魂原來的宋欽宗之後,壓力一直很大,他不願意做曆史的罪人,既然來到了這個位置上!


    為什麽不試試自己能不能改變這腐朽的大宋!


    不試試!誰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


    “朕,知道!”趙桓同樣非常嚴肅的告訴了種師道,自己做好了被人拱下皇位,剁掉腦袋的準備。


    種師道看了趙桓很久,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他看著嘈雜而無序的禁軍,再想想大宋自太宗之後,以錢糧換北地和平的戰略,就不住的搖頭。


    這樣是和平了,最後的結果,就是養了一群廢物。


    汴京的將門,在開國之初,隨便拿出哪一家,都是震懾整個天下,無不折服。


    現在呢?


    瓦罐裏的蛐蛐,瓦舍中的雞籠,宅院裏的大狗,都比將門那群後生,還要英勇一些。


    將不為將,相不為相。


    將軍們整日互相掣肘,生怕對方拿的功勞大於自己。


    朝堂的大夫們,也是為了龍椅上伸下去的草葉,鬥的你死我活。


    誰來管著天下黎民?誰來管這大好河山?


    沒有人!


    “種少保,亂就亂吧。還能比現在更亂嗎?”趙桓並沒有隨著種師道的歎息,而變得憂心忡忡。


    反而鬥誌昂揚!


    種師道看著趙桓的樣子,連連搖頭。


    當然種師道並不是在否定新帝的狀態。隻是在感慨,年輕是真的好,有衝勁,敢作敢為。


    但是官家身上的肩膀,依舊略顯稚嫩,他顯然還扛不住接下來的狂風驟雨啊!


    “官家,讓老臣來寫這個兵製的劄子吧。軍功爵均田鄉征兵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北宋當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誰與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誰與歸並收藏回到北宋當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