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是絕對不想走的,因為他現在連投降的資格和機會都失去了。


    當然,張寶並沒有讓趙構自己決定,命令軍卒們進入了鼓樓之內,將趙構五花大綁起來,就準備押解歸京。


    當然,也沒有放過跑到樓上躲著的秦檜。


    這個家夥倒是跑得快,趁著所有人的不注意,就一溜煙的跑到了樓上去。


    可惜的是張寶全程盯著他們,自然知道他們有多少人。


    軍卒們把秦檜從樓上揪出來,將所有的奸臣都綁上,扔到板車上,準備歸京。


    當然劉統製怎麽可能放棄這個爭功的好機會?趕緊上了一道劄子到汴京,說明了自己抓到了趙構。


    但是因為趙構在張寶的手裏,劉統製不得不將張寶的名字寫道了劄子之上。


    劄子走的速度要比押解趙構等人要快很多。


    趙桓收到了劄子的時候,左看看右看看,才確定了趙構真的被抓了。


    他知道趙構已經大勢已去,完全沒有了翻盤的機會,什麽時候倒下,還得看義軍消化已有地盤的速度。


    隻是讓趙桓沒有想到的是,趙構從臨安跑到了明州臨時歇腳,就被當地人給安排了。


    而此時禦下並非李綱,李綱顯然還在琢磨著這份劄子的真假。


    “趙都知,讓親從官前去調查下趙構如何被生擒的,朕很好奇。趙都知?”趙桓喊完才想起來,自己把趙英派出去撫軍去了。


    “程褚,你去安排。”趙桓看到大殿外杵著的程褚大聲喊道。


    “這個李士美,你為何執意要麵聖呢?”趙桓這才看著李邦彥問道。


    禦下之人,乃是李邦彥。


    自己給他安排了大宋書坊主編的工作,讓他編纂一下那一百零七本的話本,著手刊印之事。


    這三兩句話都能說清楚,不用麵聖才對。


    可是李邦彥再三請求麵聖,趙桓閑來無事,讀書讀的有些厭了,索性就把李邦彥招到殿上問問。


    “汪博彥柄臣擅國,違天逆理,專事阿黨,利惑君心,阻塞義理之路。而汲引庸妄,戕伐國本,以奉事仇敵,其罪不可恕。”李邦彥先說了一句汪博彥,看了看官家的臉色說道。


    “繼續。”趙桓自然不會放過汪博彥,這李邦彥說的都是廢話。


    此次押解歸京的還有白時中等人,都是一窩子的奸臣,自己怎麽可能放過他們?


    不斬士大夫?一點貢獻沒有,屍位素餐,還想獲得死罪豁免權?


    丞相豁免權的潛規則,在趙桓這裏並不適用!


    蔡京被趙桓饒了一命,那也是建立在蔡京還幹了點人事的基礎上,汪博彥、秦檜、白時中等人,憑什麽要豁免權?


    “秦檜者,其機深,其力鷙,其情不可測,其願欲日進而無所訖止。其罪不可恕。”


    李邦彥又說了一句,看了看官家的臉色,沒有什麽變化。


    “一口氣說完,別大喘氣。”趙桓知道李邦彥絕對有但是,趕緊把話說話就是。


    這些人,自己絕對不會放過,包括趙構。


    雖然秦檜現在的罪孽沒有正常曆史線上的那麽深,但是已經投靠了趙構,一起參與了謀反之事,那就是死罪難逃了。


    現在皇子大部分已經歸京,沒有了二十五王之亂的後顧之憂,趙桓已經沒有殺趙構引的後患無窮的顧慮了。


    “官家,趙構本為康王,王失道,為奸邪所誤,王之身,本不宜深責,然其罪滔天,對金納貢稱臣,竄身而不恥,屈膝而無慚,直不可謂有生人之氣。”李邦彥再次抬頭看了看趙桓的臉色。


    趙桓依然是那副你趕緊說完的表情,李邦彥就知道自己這話,是符合聖意的。


    李邦彥賭對了。


    趙桓坐直了身子,還是讀書人罵人狠,直不可謂有生人之氣,就是說,趙構活得沒有一個生人該有的氣節。


    這個意思,就是說趙構該死。


    “但是李提舉,李椿年有大才也。胡世將也有定鼎之能,有些人是被江南、淮南、兩浙路的大勢逼迫,不得不低頭,還請官家明鑒。”李邦彥吞吞吐吐的說完。


    他在為趙構手下的一些“奸臣”們說情。


    這些奸臣有些是因為裹挾著,糊糊塗塗的當了吳國的官,有些是被趙構給騙了。


    李邦彥再次看了一眼趙桓的麵色,發現趙桓已經正襟危坐,坐在案牘之後,麵色極為嚴肅。


    “拿上來吧。”趙桓伸手說道。


    ?


    李邦彥一臉的懵,自己想做什麽,是怎麽被趙桓知道的?


    趙桓當然不會解釋,李邦彥身邊那些親從官,那些仆從,還有一名侍妾都是自己皇城司的察子。


    就是李邦彥想明白了,他也不敢把這些人怎麽樣。


    趙桓大概知道李邦彥要說什麽,才把李邦彥招到殿上來的,但是具體內容,就不是很清楚了。


    “前段時間,臣把自己為相這幾年,與官家奏對的為官之道,以及在河東路的見聞,所思所感,寫成了一本劄子。官家請過目。”


    李邦彥無奈的掏出了一本劄子。


    他也很快的想明白了,為什麽自己剛知道一點情報,就會被李綱登門,自己剛知道了一些萬刀劉的事,就被官家抓個正著了。


    但是這是應有之意,自己作為趙佶的宰相,現在以庶民的身份待在京中,實在有些欠妥,有些監視也實屬正常。


    趙桓拿過來了李邦彥的劄子,《官考》,講的是為官之道。


    讓趙桓極為意外的是,李邦彥這個公文裏,終於有了標點符號!


    李邦彥這個見縫插針的能力,絕對要比李綱要強。


    “你的意思是垃圾分類?”


    “不,我的意思是,你是說,趙構手下的臣子,有好有壞,有逼不得已。要區別對待對吧。”


    趙桓這才明白了李邦彥的所有意圖,這本官考其實寫的不錯,都是寫給趙桓看的,很多官員機巧的心思,以及做事的目的說的很明白。


    被大勢所逼迫,同鄉、同窗、大兵都是原因。


    而且李邦彥在劄子裏,直接言明,趙桓這個皇帝,不斷的提高了武人的地位,甚至一些知縣事都是軍將轉地方。


    有些文臣一時想不明白,衝動行事。


    李邦彥的劄子,說的就是勸諫趙桓對這些臣子們區別對待。


    “挺好。”趙桓揮了揮手,讓李邦彥下去,讓等在宮門外的李綱進來,他們要處理趙構回京的事。


    顯然這不是現在的李邦彥可以參與的事了。


    “趙構要歸京了,李太宰。朕要殺了他。”趙桓盯著李綱說道。


    當初自己要殺趙佶,李綱費盡心機的勸諫自己。


    過往曆曆在目啊!


    自己要是殺趙構,他李綱還是不同意,那趙桓覺得換個宰相,讓趙鼎上位也不是不可以。


    “臣附議。”李綱絲毫沒有猶豫,李綱這是叛亂,和趙佶的情況大不相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北宋當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誰與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誰與歸並收藏回到北宋當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