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筆錢屬於整個大宋,而不屬於趙桓本人,他對此有清楚的認識。


    趙桓也就看了個一層而已,剩下的三層,越頂層越稀有,可惜他也懶的上去看了。


    他擺駕回宮的時候,趙桓意外的在門口,看到了李清照和朱鳳英兩個人。


    趙桓側著頭看了一眼李綱,他今天一直擦汗,這天氣也不熱。


    果然是有事瞞著自己,看來不是在財物之事上,而是這李清照和朱鳳英了。


    李清照擺脫了趙明誠,這個渣男之後,氣質上又升了一個檔次,如同謫仙一樣,帶著一絲傲然於物外的神情。


    而朱鳳英就是滿眼的幽怨了,這個眼神讓趙桓渾身一抖!


    自己可沒跟你朱鳳英發生什麽啊!


    當時朱家認為趙桓回宮之後,一定會罷免皇後,落水的鳳凰不如雞,朱璉肯定是要被打入冷宮,所以才會讓朱鳳英帶著三萬人,換一個妃子的位子。


    趙桓當時考慮了一下,相比較之下,朱璉比朱鳳英要強很多。所以,權衡之下,依舊將妃位給了朱璉。


    一等貴妃,群妃之首,趙桓當時也就個一個妃子,他也懶得折騰,算是給了朱家一個交待。


    這個朱鳳英最後還是回到了鄆王府。


    本來趙楷這個鄆王謀反,趙桓把鄆王府查收了,準備賞給大臣們做府宅,可惜沒人敢接手。


    畢竟趙楷是趙桓胞弟,這誰敢要?索性便宜了這個女人。


    可現在看,朱鳳英一點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權勢夢想,對皇後之位,還是垂涎。


    李綱的心思,趙桓明白一些,那就是趙桓昏迷這兩天,李綱聯合朱璉給他床上塞了個女人,而這個女人的出身平平。


    所以李綱尋思著官家出宮,安排這出“邂逅”,官家再次想起來,會不會想起納妃的事?


    可惜,也就是平常的見禮,趙桓沒有絲毫的觸動,上了車駕回宮去了。


    李清照倒是滿臉的笑意,參觀著整個宣明樓,她今天就是來找古物的,她看上了冷血劍。


    李清照極好金石學,金石學其實就是考古,對待冷血劍,這個前漢名臣的佩劍,李清照充滿了好奇。


    而朱鳳英滿臉不滿,這官家見到自己,就跟見了個普通認識的人一樣,沒有任何的反應。


    得虧自己今天打扮了一整天,結果就見麵請了個安。


    “向伯父問好。”李綱也是留下了一句。


    他也瞬間開溜,跟著官家進宮去了,今天中午,他要在宮中用膳,因為下午,要到剛落成的軍器監去看看。


    官家要見陳規。


    之所以安排這一出“邂逅”,是因為李綱和朱鳳英的父親朱伯材,有舊,上次八門進京的事,也是得虧有了朱孝孫的兩萬人的幫忙,才沒有釀成更大的慘劇。


    所以,今天的事情,其實是還了朱伯材一個人情。


    奈何妾有意,郎無情,趙桓沒有接納朱鳳英的意願在。


    “朱家到底還想要什麽?趙都知,你讓皇城司的人查清楚。”趙桓對著窗外出神的說道。


    如果自己不是皇帝,憑借著朱鳳英在大同府給自己擋的那一箭,今天的趙桓絕對不會這麽冷漠。


    他又不是渣男。


    可惜正是因為他是皇帝,他就不得不考慮更多。


    朱家和種家類似,種家是山西巨室,而朱家則是關東巨室。


    牽連甚廣,自己已經有了個一個朱氏貴妃,再加一個朱家的嬪妃,很容易讓大宋的人誤會,趙桓有依靠外戚的意願。


    這種政治信號完全不能放出,所以趙桓表現的那麽冷漠。


    而且他還懷疑,是不是朱家所求更多?


    朱伯材是個傻子嗎?


    怎麽能任憑自己女兒如此胡來?


    是在試探朕嗎?


    趙桓考慮了很久,也沒想清楚朱伯材此舉的意圖,索性不想了,倆親王都翻不出浪花來,他一個沒有兵權的節度使,還能如何?


    朱鳳英他倒不是不喜歡,但是這會兒怎麽把人接進宮?


    把朱璉廢了?


    趙桓想起了朱璉熬的跟個大熊貓一樣的眼眶,搖了搖頭,還是算了。


    偷吃?


    學宋徽宗趙佶偷偷溜出宮,和李師師在樊樓約會?


    搞成天下笑柄?


    自己才沒那麽閑。


    相反他很忙,剛吃過午飯,趙桓和李綱就一起出發,向著城外的軍器監而去。


    趙桓打算給陳規專門搞一個火藥作出來。


    火藥這東西易燃易爆,不適合和其他的軍械搞在一起。


    趙桓還帶上了張棠華,這個女人也算是自己新過門的媳婦,帶著回回門是應有之事。


    張棠華認陳規做義父,也僅僅是口頭上的事,戶籍的手續還沒辦下來,張棠華就進了宮,戶部的人這怎麽敢往下辦?


    這給官家頭上胡亂弄個爹的事,戶部侍郎可沒那麽大的膽子!


    所以,陳規也不是國丈。


    這是一筆法理上的糊塗賬,但是在情理上,張棠華還是要喊陳規為義父。


    趙桓見到陳規的女兒的時候,也是驚訝陳規的女兒的水靈,這個極為活潑的十七八歲的小姑娘,出落的不比張棠華差。


    比起張棠華和朱璉,陳規的女兒,更有一種少女獨有的活潑。


    現在喊國丈還來得及嗎?


    “國…陳少卿,千裏迢迢趕到汴京,辛苦了。”趙桓讓陳規免禮笑著說道。


    陳規趕緊俯首說道:“官家言重。”


    他有些緊張,這是皇帝,陳規也是第一次見到,比傳聞中的冥府閻羅轉世少了一份陰暗,多了幾分仁和。


    當然幾個月的軍武生涯,也讓趙桓的眉宇間有幾分英氣。


    “開始吧。”趙桓讓陳規開始,今天下午來這裏,就是為了檢驗陳規的火器。


    數十名軍卒扛著三尺多長的竹竿走了出來,點燃了火藥撚子,砰砰的放煙花一樣的聲音在空曠的靶場響起。


    股股青煙緩緩升起,靶場上有濃重的硝煙的味道,像極了逢年過節放煙花的味道。


    一共三十把火槍,隻有十七把成功激發,剩下的火藥槍啞火的啞火,炸膛的炸膛。


    真的是放了個煙花爆竹。


    “沒有中靶的火槍,官家。”


    趙英跑去靶場的另外一側看了半天,反複確認後,告訴了趙桓一個不是很好的消息。


    趙桓終於明白了捷報裏,那句‘火光起,聲若哄雷,敵四散咬尾追殺,大勝!’是什麽概念了。


    感情陳規這個火槍,就是靠聲音和火光嚇唬人。


    陳規的火槍聲勢的確很大,但是完全達不到趙桓對火槍的要求。彈無虛發達不到也就算了,槍槍脫靶,著實有些過分!


    趙桓不死心的撚著陳規遞上來的火藥,終於發現了一些端倪!


    陳規改良了火藥!


    雖然沒有威力還沒有完全達到武器級的要求,但是已經有了可靠的方向。


    這就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北宋當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誰與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誰與歸並收藏回到北宋當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