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守在朱鳳英身邊,無奈的看著躺在床榻上的朱鳳英,抓著朱鳳英略顯冰涼的手,心中五味雜陳。


    “你們五個下去各領二十軍棍。”趙桓看著落湯雞一樣的伍長,歎氣的說道。


    “謝陛下隆恩。”伍長聽到是二十軍棍鬆了一口氣,重重的行了個禮,齊聲說道。


    趙桓這個處罰說重,是很重,二十軍棍至少得在床上躺上十天半個月的才能下床,完全恢複也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但是要不聞不問,任由趙英處罰的話,那就不是二十軍棍了,所以這幾個親從官是真誠的說出了感謝,趙英處罰,那真可能傷筋斷骨了。


    辦事不利,就是親從官最大的罪責。


    “別咬牙切齒了,這不人還活著嘛。”趙桓看著趙英哆嗦的樣子,說了他一句。


    趙英哆哆嗦嗦的說道:“臣是嚇的。”


    “胡元,朱鳳英什麽時候能醒?”趙桓看著另外一邊的胡元問道。


    胡元在劄子上刷刷的寫著,聽到官家發問,抬頭說道:“過一會兒吧,鄆王妃受了點風寒,臣給她抓點保胎的食膳。”


    “不開點藥嗎?”趙桓眉頭一皺。


    胡元同樣是眉頭一皺,他其實非常想咆哮著告訴官家,你行你上!但一想自己吃的皇家飯,做的事離不開官家財帛物資的支持,咽下了這口氣。


    “是藥三分毒,有了身孕不能隨便吃藥的。”胡元不僅不能發牢騷,還得笑麵官家,並做出解釋。


    誰讓對麵是皇帝呢?


    “也是,不過,這風寒不會有事吧。”趙桓還是有些擔心的問道。


    胡元想了想說道:“鄆王妃是將門子女,身體康健,應當是沒事。”


    “應當?”趙桓眉頭一皺。


    胡元手中筆尖一頓,頓了一個墨黑的點,說道:“官家放心吧,以鄆王妃的身子骨,染了風寒不洗涼水澡就沒事。”


    胡元寫完食補的方子,一溜煙的跑了,再待下去,他怕犯下什麽大不韙的罪來。


    “官家?”朱鳳英睜開了眼睛,其實她早就醒了,隻不過胡元這個外臣在,她不好意思睜開眼而已。


    “你糊塗呀。再怎麽難,也不能尋死呀。”趙桓抓緊了朱鳳英的手,看著她的嘴唇略微有些泛白,就是一陣心疼。


    朱鳳英將頭別到了一邊,眼淚從她的眼角滑下,她不想然官家看到。


    朱鳳英喃喃的說道:“臣妾做不得齊王妃,一想到以後孩子要喊我二嬸,一輩子被人指指點點,還做不事,隻能鬱鬱而終,臣妾這心裏就……”


    趙桓用力的將朱鳳英的腦袋別了過來,將她眼角的淚拭去:“你投井那會兒,朕讓趙英帶著朕的旌旗來鄆王府,讓他告訴你,朕處理完手頭的劄子會到鄆王府。”


    “你知道,皇帝,以國事為重,正值歲末,劄子比往日還多了些。”


    “啊?”朱鳳英有些驚駭的看著趙英,趙英連忙點頭,算是肯定了官家的說法。


    趙桓滿臉笑意的刮了刮朱鳳英的臉頰說道:“所以朕才說你糊塗,為什麽不能等朕做決定呢?你說你要做齊王妃,朕有說過要做大唐文皇帝嗎?”


    朱鳳英緊緊的握著趙桓的手說道:“這…”


    朱鳳英可是知道她的身份是鄆王妃,這要是入了宮,官家在常朝的時候,會更加被動,她比朱璉更知道,朝堂的凶險。


    而且納弟妻,始終是身後名繞不過去的一個坎兒。


    趙桓自然知道朱鳳英的擔心,他用力的揉了揉朱鳳英的頭發說道:“世人都豔羨楊玉環和李隆基的愛情故事,殊不知楊玉環是李隆基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誰又知楊玉環是李隆基硬搶過去的呢?”


    “朕不怕後人評說,且由他們說去吧。”


    “官家。”朱鳳英眼神中帶著幾分迷離。


    趙桓點頭說道:“你好好休息,食補的方子開好了,這幾天先不要下床,在被子裏捂幾天,不為自己,也為肚子裏的孩子想想。”


    “那朝臣那邊?”朱鳳英還是有幾分擔心的說道。


    趙桓將朱鳳英的手放在了被子裏,笑著說道:“風風雨雨,一切有朕,且安心修養。”


    “官家…”朱鳳英忽然拉著官家的手,一把把官家拉在了懷裏。


    趙英見狀直接開溜,雖然他是個宦官,但是再待下去,不挨踹才是怪事。


    “喂喂喂!大白天呢,你肚子裏有孩子呀!不能胡鬧呀!”趙桓抻著身子,這不是胡鬧的時候,可是看朱鳳英這熱情似火的模樣,自己今天怕是躲不過了。


    “也是呀,好像要等三個月才可以,先收點利息…”朱鳳英舔著嘴唇說道。


    次日常朝,趙桓罕見的遲到了,並且昨日劄子居然沒有發回各部,讓六部官員都有點惶恐,總覺心裏空落落,跟少了些什麽一樣。


    趙桓在文德殿批改劄子到什麽時候,中書省就得待到什麽時候,中書省、尚書省等著官家的劄子,六部的官員哪個能走?


    所以趙桓熬夜,除了少數上了年紀的官員,也跟著趙桓熬夜。


    大宋蒸蒸日上,可不是趙桓一個人的功勞。


    昨日突然被告知可以準時下班的時候,朝臣們一時間,都有些不習慣……


    “官家到。”趙英陰陽頓挫的聲音陡然間在文德殿響起。


    “參見陛下,陛下萬安。”群臣止住了議論聲。


    “平身,就坐。”趙桓隨意的將劄子放在案牘之前,看著群臣們從彎腰站直了身子。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喜得龍子。”群臣們再次彎腰,恭賀官家有了新的子嗣。


    “傳的這麽快,坐坐坐。”趙桓非常客氣,一改往日之霸道,滿臉的笑容,他希望自己態度好點,群臣們待會兒噴的時候,態度也能好點。


    “昨日朕因為家事耽誤了些許國事。”趙桓先開了個場,打了個底。


    “官家是一國之君,家事就是國事。”李綱奏對說道。


    來了,來了!


    連李綱的話裏都充斥著火藥味!


    舌戰群臣!


    趙桓給自己在心裏打了個氣,惹急了把他們都拉出去哢嚓掉!


    “朕昨日在鄆王府過的夜,想必整個汴京城傳的早就沸沸湯湯了,朕也不遮遮掩掩,欽天監,選個良辰吉日,朕要納朱家次女為妃。”趙桓直接開門見山,扔了個大雷。


    隻不過這個大雷似乎是個啞炮,並沒有炸的群臣們吵翻天,反而安靜的有些可怕。


    趙桓看這個架勢,身子下意識往後一靠,靠在了椅背上,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暴風雨之前的寧靜嗎?!


    李綱輕輕咳嗽了兩聲,說道:“臣覺得朱家次女若封妃嬪,以德妃為宜。”


    趙桓有些驚訝的看著安靜的群臣說道:“李太宰,你等會兒!你不是應該激烈反對嗎?然後群情激蕩大罵朕乃昏君,高呼不要辰贏自累!數人擲帽辭官而去,再激烈點,比幹撞柱之類。”【注1】


    “來吧,朕準備好了。”


    趙桓表示做好了戰鬥準備。


    李綱疑惑的看了看左右,似乎沒有發現群臣們有群情激奮的樣子,然後迷茫的看著官家,說道:“朱氏姊妹皆有身孕,此乃大興之兆,臣不知道為何要反對?”


    “眼下朱家長女以為貴妃,梁家偏室以為賢妃,就剩下一個德妃和淑妃名號,臣以為淑這個字詞和朱家次女,有點不搭調,所以才說德妃,當然這事官家一言而決,沒必要朝議。”


    “沒人反對朕讓朱家次女入宮之事嗎?”趙桓巡視了一圈,一臉不信的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北宋當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誰與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誰與歸並收藏回到北宋當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