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華殿上百官散去之後,顧錦澄便徑直去了太和殿。
“父皇可在裏麵?”他問守在門口的小太監。
小太監總覺得顧錦澄今日的聲音裏帶了一絲冷意,不似平常那般溫潤。
微抬了眼角,飛快地掃了一眼,隻見眼前的澄王殿下正一臉溫和地看著他。
小太監暗歎,定是天氣太冷讓自己產生了錯覺。
他恭聲道:“回殿下,陛下正在裏頭批閱奏折。”
顧錦澄淡淡“嗯”了一聲,便抬了腳往裏頭走去。
殿中繚繞著淡淡的龍涎香,永和帝正坐在紫檀雕花香案前。他右邊擺了一摞奏折,重重疊疊地放著,並不整齊,應當是批閱過後隨意放著的。
添茶的宮女正將一杯熱茶送上:“陛下,是時候用茶了!”
永和帝頭也未抬,隨手接過茶盞便放在一邊:“嗯,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啪!
小宮女恭身行了禮還未退下,便聽得一聲瓷器落地的清脆聲。
剛奉上的茶還冒著絲絲熱氣,打濕了底下的奏折,順著龍案淌了一地。
小宮女惶恐跪地,今日好不容易才從掌事姑姑那裏求來了太和殿添茶的美差,竟出現了這樣的紕漏,若是皇上大發雷霆,她的小命怕是不保了。
“奴婢該死!請皇上恕罪!”
永和帝看著打濕的奏折,微皺了眉,抬手將淌了茶水的奏折拿開,才揚了揚手:“起來吧!是朕自己打翻的,不怪你,先收拾了吧!”
小宮女如蒙大赦,叩頭謝了恩,趕緊將龍案上的狼藉收拾了出來。
顧錦澄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眸子裏帶了笑意,出聲喚道:“父皇!”
“錦澄!”永和帝抬眼望去,臉上染了欣喜之色,抬手將顧錦澄招到了案邊,“你來得正好!看看這個。”
顧錦澄接過永和帝遞來的折子,翻開一看,那是工部尚書袁博上的折子。
說的是蟒江引入朔河之後,對於修建堤壩的選址問題。
袁博與徐淮陽將河圖全覽研究了好些時日,又實地考察了茫山的地形,最後將堤壩的地址定在了落雲峰東麵。
這堤壩若是建成,天楚至少近幾十年可免除洪澇之災。
顧錦澄臉上也是一片喜意:“這可是大好事!隻是這修建堤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落雲峰的地勢又很是迂回曲折,袁大人年事漸高,隻怕不能親自坐鎮。”
永和帝點了點頭:“此事事關重大,若沒有一個震得住的人去,隻怕底下那群人又得中飽私囊了。”
“父皇是想問兒臣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永和帝不置可否,興致勃勃地看向顧錦澄,等著他的答案。
顧錦澄坦然一笑:“父皇心中分明已經有了人選,又何必來問兒臣。”
被看穿心中所想,永和帝臉上笑意越盛:“朕是想看看你心中所想的人是否與朕想的一樣。”
顧錦澄迎向永和帝的目光始終坦坦蕩蕩,沒有絲毫雜念。
“那兒臣便鬥膽推薦徐大人了。”
永和帝哈哈大笑起來,聲音裏盡是爽朗,似乎對顧錦澄的答案很是滿意。
“舉賢不避親,甚好!朕還擔心你有所顧慮。”
顧錦澄笑了笑,其實這件事,他是有私心的。
徐淮陽仕途越順,將來對他的幫助便越大。
當然,若徐淮陽沒有這個能力,即便他是徐青漓的父親,顧錦澄也不會拿國家大事來做賭注。
“徐大人懂水利,為人又剛正,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即便兒臣不舉薦他,也會有許多大臣舉薦的。”
永和帝對顧錦澄越發滿意起來:“錦澄啊,天楚有你,朕很放心。”
這話似有玄機,顧錦澄心思轉了百回,隻淡淡道:“天楚有父皇這樣的明君,和眾多的能臣武將,才是百姓之福。”卻是絲毫未提自己。
永和帝提了朱筆在袁博的折子上寫下了幾行字,才放到一邊。
顧錦澄看清那幾行字,又想起來意,當下心裏便有了主意。
“父皇,徐大人何時動身?”
永和帝沉吟起來。
“眼下已是冬月,這一去怕是好幾年都不能回來,便過完年再走吧!”
顧錦澄麵上顯出一片糾結之色:“父皇!”他張了口卻沒有再說。
顧錦澄平日裏雖溫潤無比,卻從不優柔寡斷,眼下這般,倒是讓永和帝有些莫名。
“怎麽了?錦澄!”
顧錦澄退了一步,向著永和帝行了參拜大禮:“父皇,兒臣有個不情之請。”
顧錦澄這般鄭重其事,永和帝徹底好奇起來,也不叫他起來,等著他繼續往下說。
“徐大人這一走便不知歸期,青漓對他一向敬重,若是婚禮上沒有親生父親,隻怕青漓心中有遺憾。兒臣想求父皇將婚期提前。”
顧錦澄說得情真意切,永和帝隻挑了挑眉,親自將他扶了起來。
“朕當是什麽大事,這也是人之常情,若連女兒成親都無法見著,隻怕對徐卿來說也是人生一大憾事。左右還未公開來,朕這便命司禮監選個年後最近的吉日來。”
達成所願,顧錦澄麵上也是止不住的笑意:“多謝父皇!隻是這樣一來,時間就倉促了一些。”
永和帝卻是毫不在意地大手一揮:“無妨!一切事宜按最高規格來辦,朕不便插手此事,你母後定會安排得妥妥當當的,不會虧待了徐家小姐的。”
提到沈明湘,顧錦澄麵上笑意不減,眼中暖意卻是漸漸淡去。
沈明湘是皇後,皇子成親,她自然是要過問的。
可顧錦澄如今對她卻是半分信任都沒有了,他暗自決定,沈明湘安排的一切都要再檢查一遍。
“既然有母後操持著,那兒臣便放心了。”
永和帝欣慰地拍了拍顧錦澄的肩頭:“朕知道年關事多,如今你又住在宮外,但你母後時常念叨著你,有空就多去看看她。”
顧錦澄袖子下的手漸漸緊握成拳,麵上卻是一片溫和之色:“兒臣也有幾日未看到錦蘭了,等會兒便一道去看看。”
永和帝卻是無奈搖了搖頭:“這丫頭,三天兩頭往宮外跑,你竟沒見過?”
顧錦澄心知顧錦蘭指不定又纏著莫隱陪她玩耍,怕永和帝怪罪,便打起了掩護。
“兒臣白日裏都在宮中,錦蘭出宮自然不會去澄王府,倒是聽表哥說這丫頭總是纏著表嫂與青漓。”
永和帝隻笑了笑,沒有說破,都是從兒女情長過來的,他豈會不知顧錦蘭出宮到底是做什麽,隻要不出格,他便也由著她去。
顧錦澄與永和帝又寒暄了幾句,才從太和殿出來,向著棲吾宮走去。
他到底是要去會一會沈明湘的。
“父皇可在裏麵?”他問守在門口的小太監。
小太監總覺得顧錦澄今日的聲音裏帶了一絲冷意,不似平常那般溫潤。
微抬了眼角,飛快地掃了一眼,隻見眼前的澄王殿下正一臉溫和地看著他。
小太監暗歎,定是天氣太冷讓自己產生了錯覺。
他恭聲道:“回殿下,陛下正在裏頭批閱奏折。”
顧錦澄淡淡“嗯”了一聲,便抬了腳往裏頭走去。
殿中繚繞著淡淡的龍涎香,永和帝正坐在紫檀雕花香案前。他右邊擺了一摞奏折,重重疊疊地放著,並不整齊,應當是批閱過後隨意放著的。
添茶的宮女正將一杯熱茶送上:“陛下,是時候用茶了!”
永和帝頭也未抬,隨手接過茶盞便放在一邊:“嗯,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啪!
小宮女恭身行了禮還未退下,便聽得一聲瓷器落地的清脆聲。
剛奉上的茶還冒著絲絲熱氣,打濕了底下的奏折,順著龍案淌了一地。
小宮女惶恐跪地,今日好不容易才從掌事姑姑那裏求來了太和殿添茶的美差,竟出現了這樣的紕漏,若是皇上大發雷霆,她的小命怕是不保了。
“奴婢該死!請皇上恕罪!”
永和帝看著打濕的奏折,微皺了眉,抬手將淌了茶水的奏折拿開,才揚了揚手:“起來吧!是朕自己打翻的,不怪你,先收拾了吧!”
小宮女如蒙大赦,叩頭謝了恩,趕緊將龍案上的狼藉收拾了出來。
顧錦澄將這一切看在眼裏,眸子裏帶了笑意,出聲喚道:“父皇!”
“錦澄!”永和帝抬眼望去,臉上染了欣喜之色,抬手將顧錦澄招到了案邊,“你來得正好!看看這個。”
顧錦澄接過永和帝遞來的折子,翻開一看,那是工部尚書袁博上的折子。
說的是蟒江引入朔河之後,對於修建堤壩的選址問題。
袁博與徐淮陽將河圖全覽研究了好些時日,又實地考察了茫山的地形,最後將堤壩的地址定在了落雲峰東麵。
這堤壩若是建成,天楚至少近幾十年可免除洪澇之災。
顧錦澄臉上也是一片喜意:“這可是大好事!隻是這修建堤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落雲峰的地勢又很是迂回曲折,袁大人年事漸高,隻怕不能親自坐鎮。”
永和帝點了點頭:“此事事關重大,若沒有一個震得住的人去,隻怕底下那群人又得中飽私囊了。”
“父皇是想問兒臣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永和帝不置可否,興致勃勃地看向顧錦澄,等著他的答案。
顧錦澄坦然一笑:“父皇心中分明已經有了人選,又何必來問兒臣。”
被看穿心中所想,永和帝臉上笑意越盛:“朕是想看看你心中所想的人是否與朕想的一樣。”
顧錦澄迎向永和帝的目光始終坦坦蕩蕩,沒有絲毫雜念。
“那兒臣便鬥膽推薦徐大人了。”
永和帝哈哈大笑起來,聲音裏盡是爽朗,似乎對顧錦澄的答案很是滿意。
“舉賢不避親,甚好!朕還擔心你有所顧慮。”
顧錦澄笑了笑,其實這件事,他是有私心的。
徐淮陽仕途越順,將來對他的幫助便越大。
當然,若徐淮陽沒有這個能力,即便他是徐青漓的父親,顧錦澄也不會拿國家大事來做賭注。
“徐大人懂水利,為人又剛正,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即便兒臣不舉薦他,也會有許多大臣舉薦的。”
永和帝對顧錦澄越發滿意起來:“錦澄啊,天楚有你,朕很放心。”
這話似有玄機,顧錦澄心思轉了百回,隻淡淡道:“天楚有父皇這樣的明君,和眾多的能臣武將,才是百姓之福。”卻是絲毫未提自己。
永和帝提了朱筆在袁博的折子上寫下了幾行字,才放到一邊。
顧錦澄看清那幾行字,又想起來意,當下心裏便有了主意。
“父皇,徐大人何時動身?”
永和帝沉吟起來。
“眼下已是冬月,這一去怕是好幾年都不能回來,便過完年再走吧!”
顧錦澄麵上顯出一片糾結之色:“父皇!”他張了口卻沒有再說。
顧錦澄平日裏雖溫潤無比,卻從不優柔寡斷,眼下這般,倒是讓永和帝有些莫名。
“怎麽了?錦澄!”
顧錦澄退了一步,向著永和帝行了參拜大禮:“父皇,兒臣有個不情之請。”
顧錦澄這般鄭重其事,永和帝徹底好奇起來,也不叫他起來,等著他繼續往下說。
“徐大人這一走便不知歸期,青漓對他一向敬重,若是婚禮上沒有親生父親,隻怕青漓心中有遺憾。兒臣想求父皇將婚期提前。”
顧錦澄說得情真意切,永和帝隻挑了挑眉,親自將他扶了起來。
“朕當是什麽大事,這也是人之常情,若連女兒成親都無法見著,隻怕對徐卿來說也是人生一大憾事。左右還未公開來,朕這便命司禮監選個年後最近的吉日來。”
達成所願,顧錦澄麵上也是止不住的笑意:“多謝父皇!隻是這樣一來,時間就倉促了一些。”
永和帝卻是毫不在意地大手一揮:“無妨!一切事宜按最高規格來辦,朕不便插手此事,你母後定會安排得妥妥當當的,不會虧待了徐家小姐的。”
提到沈明湘,顧錦澄麵上笑意不減,眼中暖意卻是漸漸淡去。
沈明湘是皇後,皇子成親,她自然是要過問的。
可顧錦澄如今對她卻是半分信任都沒有了,他暗自決定,沈明湘安排的一切都要再檢查一遍。
“既然有母後操持著,那兒臣便放心了。”
永和帝欣慰地拍了拍顧錦澄的肩頭:“朕知道年關事多,如今你又住在宮外,但你母後時常念叨著你,有空就多去看看她。”
顧錦澄袖子下的手漸漸緊握成拳,麵上卻是一片溫和之色:“兒臣也有幾日未看到錦蘭了,等會兒便一道去看看。”
永和帝卻是無奈搖了搖頭:“這丫頭,三天兩頭往宮外跑,你竟沒見過?”
顧錦澄心知顧錦蘭指不定又纏著莫隱陪她玩耍,怕永和帝怪罪,便打起了掩護。
“兒臣白日裏都在宮中,錦蘭出宮自然不會去澄王府,倒是聽表哥說這丫頭總是纏著表嫂與青漓。”
永和帝隻笑了笑,沒有說破,都是從兒女情長過來的,他豈會不知顧錦蘭出宮到底是做什麽,隻要不出格,他便也由著她去。
顧錦澄與永和帝又寒暄了幾句,才從太和殿出來,向著棲吾宮走去。
他到底是要去會一會沈明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