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道:“這裏麵的東西太複雜了。我簡單講幾句,你聽得懂就聽,聽不懂也無所謂。我估計你是聽不懂的。”
“如果我聽不懂,那不一定是我笨,也可能是你說得不夠好。”琮反唇相譏。
他從沒把伊尹當作上司,而視作與自己平等的人。
作為一名31歲的第四境,有極大的可能突破到第五境,他確實有底氣平視人間一切權貴。
伊尹也不以為忤,笑了笑說:“你說得也有幾分道理。那你且聽我道來!”
“大夏必亡,其實從百多年前,東夷九部臣服進貢,就已經露出了苗頭。你知道這段曆史麽?”
琮顯得非常不滿:“我是最頂級的貴族,你覺得我會不知道?夏後槐在位時,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向大夏稱臣納貢。隻不過,大家都說那是大夏最強盛時代的開始,為什麽你說那是亡國之兆?”
伊尹微微一笑:“盛極,而衰!”
琮一攤兩手,表示聽不懂。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這是大道!”
琮心中一震,似乎抓到了一些修煉上的靈感。
不過伊尹繼續說著大夏必亡的話題,沒給他思考的時間,“東夷九部臣服,從此大夏可以不再擔心東方動亂,可以全力向西推進。”
“夏後槐死後,芒繼位;芒死後,泄繼位。泄在位期間,他做了一件大事,我且考考你,他做了什麽?”
琮低頭想了想:“夏後泄開始冊封方國。將忠誠於大夏的,又有著一定實力、至少擁有一城之地的部族,冊封為方國!”
“沒錯!”伊尹侃侃而談,“從夏後泄開始,每一任夏後都在重複這樣的故事。他們攻打不服的部落,燒殺掠奪。順從的部落,則冊封其為方國,國主封為公侯伯子男。”
“這有什麽不對麽?”琮虛心請教,“我覺得這樣讓大夏變得更強了啊。”
“是表麵上更強了。其內裏,經過這麽多年的征戰,其實已經虛弱不堪,”伊尹用肯定的口吻說,“大夏的精銳士兵一茬一茬地消耗在戰場上,大夏的農夫竭盡全力也沒辦法喂飽所有的嘴。大夏隻能不斷地向外擴張,去掠奪。”
“但在掠奪的同時,大夏自身也在失血。”
琮在腦海中勾勒出那樣的場景:一個巨人,他不斷地挑戰著其他勇士。雖然這位巨人身強力壯,但是他的身體已經疲勞不堪,幾處傷口一直在流血。
這巨人要搶奪其他勇士的口糧,來填飽肚子;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失血越來越多……
琮覺得自己對於伊尹想表達的東西,多少明白一點點了。
伊尹平緩而懶散的聲音仍在繼續:“夏後泄,夏後不降,夏後扃,夏後廑,夏後孔甲,夏後皋,夏後發,然後是當前在位的,夏後履癸。”
“履癸是一名強有力的領袖,而且是一位強大的修行者,他已經是第四境,有望第五境。我對他不太了解,但我想,就算他真的是賢明之主,麵對大夏曆經七代的對外征伐、不斷地失血,他也無力回天。”
“所以,”琮總結道,“你認為大夏必亡,是由於他們之前太過強大,然後不斷對外征伐而導致的?”
“不,這隻是表麵,”伊尹平靜地看了琮一眼,“看事情,不能隻看表麵。”
琮覺得整個人都混亂了,“那真正的原因是什麽?”
“大夏征伐了那麽多的部族,冊封了那麽多的部族,但是其自身的實力不但沒有提升,反而在下降。這是一個現象,而不是原因,”伊尹道,“原因在於,大夏的製度有不完善之處。他們擊敗了對手,隻能掠奪一番,卻沒法將對方的力量化為己用。他們冊封了方國,但那些方國隻是表麵臣服,卻沒有給大夏輸送足夠的好處。”
琮這一下子隻覺茅塞頓開。
“那商國呢?商國能有所不同麽?商國如果有完善的製度,是不是能稱霸百世、千世?”
伊尹搖頭了:“哪有什麽完善的製度。隻有在一個時期內,相對合理的製度。然而世易時移,任何製度都得時時做出調整。商國就算能取大夏而代之,也不見得能千秋萬代。”
“但我們也不需要去管千秋萬代的事情,我們都是凡人,隻要管我自己這一代就好。”
“你是凡人,我可不是!”琮不樂意了,“我必將成為第五境,甚至第六境,活到千年以後!”
“對,”伊尹寬厚地笑了笑,“琮是修行天才,必然能晉升第五境的。到了夏都斟鄩,你要保護好我,但也不要惹事,我會想辦法為你弄來修煉資源的。”
“你為什麽對我這麽好,”琮忍不住說,“以我現在的境界,需要的修煉資源都是價值連城。而你供給我修煉,等我到了第五境,又無法再出手幫你了,否則會有一柄誅仙劍從天而降,取我性命。”
“哈哈!”伊尹大笑。卻沒有給出回答。
……
到了斟鄩,伊尹每天去拜訪夏都的高官、權貴,將珍貴的寶石、貴重的皮毛、各色禮物和美人一件件送出去。
琮隻負責保護他的安全。
對伊尹和大夏官員的交談,琮從來沒興趣聽。
聽也聽不懂。
那些人呢,說話都喜歡繞圈子,雲裏霧裏。
有時候琮就站在那裏發呆。
但其實也不是真的發呆,而是在思考第四境的修行。
那天和伊尹的交談,聽伊尹描述大夏將亡的道理,讓琮有許多感觸。
他隱隱感到,其中很多道理,與修行是相通之處的。
大道總以不同的方式來表現。
但大道的本質是不變的。
治理國家是道。
吃喝玩樂也是道。
殺伐暴虐是道。
推行仁義也是道。
都是道的不同側麵。
道就像傳說中的神龍。
從不同的方向去看,都會看到不一樣的景象。
在晉升第四境之後,琮曾經迷惘,因為他覺得《上清洞玄真妙度人經》對於第四境修行的描述似乎有許多錯誤之處。
現在他明白了。
那並非是錯誤。
隻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琮距離第五境還遙遙無期。
但他有種預感,如果自己輔助伊尹,輔助商湯,成功滅夏,他將能順利登臨第五境。
“如果我聽不懂,那不一定是我笨,也可能是你說得不夠好。”琮反唇相譏。
他從沒把伊尹當作上司,而視作與自己平等的人。
作為一名31歲的第四境,有極大的可能突破到第五境,他確實有底氣平視人間一切權貴。
伊尹也不以為忤,笑了笑說:“你說得也有幾分道理。那你且聽我道來!”
“大夏必亡,其實從百多年前,東夷九部臣服進貢,就已經露出了苗頭。你知道這段曆史麽?”
琮顯得非常不滿:“我是最頂級的貴族,你覺得我會不知道?夏後槐在位時,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向大夏稱臣納貢。隻不過,大家都說那是大夏最強盛時代的開始,為什麽你說那是亡國之兆?”
伊尹微微一笑:“盛極,而衰!”
琮一攤兩手,表示聽不懂。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這是大道!”
琮心中一震,似乎抓到了一些修煉上的靈感。
不過伊尹繼續說著大夏必亡的話題,沒給他思考的時間,“東夷九部臣服,從此大夏可以不再擔心東方動亂,可以全力向西推進。”
“夏後槐死後,芒繼位;芒死後,泄繼位。泄在位期間,他做了一件大事,我且考考你,他做了什麽?”
琮低頭想了想:“夏後泄開始冊封方國。將忠誠於大夏的,又有著一定實力、至少擁有一城之地的部族,冊封為方國!”
“沒錯!”伊尹侃侃而談,“從夏後泄開始,每一任夏後都在重複這樣的故事。他們攻打不服的部落,燒殺掠奪。順從的部落,則冊封其為方國,國主封為公侯伯子男。”
“這有什麽不對麽?”琮虛心請教,“我覺得這樣讓大夏變得更強了啊。”
“是表麵上更強了。其內裏,經過這麽多年的征戰,其實已經虛弱不堪,”伊尹用肯定的口吻說,“大夏的精銳士兵一茬一茬地消耗在戰場上,大夏的農夫竭盡全力也沒辦法喂飽所有的嘴。大夏隻能不斷地向外擴張,去掠奪。”
“但在掠奪的同時,大夏自身也在失血。”
琮在腦海中勾勒出那樣的場景:一個巨人,他不斷地挑戰著其他勇士。雖然這位巨人身強力壯,但是他的身體已經疲勞不堪,幾處傷口一直在流血。
這巨人要搶奪其他勇士的口糧,來填飽肚子;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失血越來越多……
琮覺得自己對於伊尹想表達的東西,多少明白一點點了。
伊尹平緩而懶散的聲音仍在繼續:“夏後泄,夏後不降,夏後扃,夏後廑,夏後孔甲,夏後皋,夏後發,然後是當前在位的,夏後履癸。”
“履癸是一名強有力的領袖,而且是一位強大的修行者,他已經是第四境,有望第五境。我對他不太了解,但我想,就算他真的是賢明之主,麵對大夏曆經七代的對外征伐、不斷地失血,他也無力回天。”
“所以,”琮總結道,“你認為大夏必亡,是由於他們之前太過強大,然後不斷對外征伐而導致的?”
“不,這隻是表麵,”伊尹平靜地看了琮一眼,“看事情,不能隻看表麵。”
琮覺得整個人都混亂了,“那真正的原因是什麽?”
“大夏征伐了那麽多的部族,冊封了那麽多的部族,但是其自身的實力不但沒有提升,反而在下降。這是一個現象,而不是原因,”伊尹道,“原因在於,大夏的製度有不完善之處。他們擊敗了對手,隻能掠奪一番,卻沒法將對方的力量化為己用。他們冊封了方國,但那些方國隻是表麵臣服,卻沒有給大夏輸送足夠的好處。”
琮這一下子隻覺茅塞頓開。
“那商國呢?商國能有所不同麽?商國如果有完善的製度,是不是能稱霸百世、千世?”
伊尹搖頭了:“哪有什麽完善的製度。隻有在一個時期內,相對合理的製度。然而世易時移,任何製度都得時時做出調整。商國就算能取大夏而代之,也不見得能千秋萬代。”
“但我們也不需要去管千秋萬代的事情,我們都是凡人,隻要管我自己這一代就好。”
“你是凡人,我可不是!”琮不樂意了,“我必將成為第五境,甚至第六境,活到千年以後!”
“對,”伊尹寬厚地笑了笑,“琮是修行天才,必然能晉升第五境的。到了夏都斟鄩,你要保護好我,但也不要惹事,我會想辦法為你弄來修煉資源的。”
“你為什麽對我這麽好,”琮忍不住說,“以我現在的境界,需要的修煉資源都是價值連城。而你供給我修煉,等我到了第五境,又無法再出手幫你了,否則會有一柄誅仙劍從天而降,取我性命。”
“哈哈!”伊尹大笑。卻沒有給出回答。
……
到了斟鄩,伊尹每天去拜訪夏都的高官、權貴,將珍貴的寶石、貴重的皮毛、各色禮物和美人一件件送出去。
琮隻負責保護他的安全。
對伊尹和大夏官員的交談,琮從來沒興趣聽。
聽也聽不懂。
那些人呢,說話都喜歡繞圈子,雲裏霧裏。
有時候琮就站在那裏發呆。
但其實也不是真的發呆,而是在思考第四境的修行。
那天和伊尹的交談,聽伊尹描述大夏將亡的道理,讓琮有許多感觸。
他隱隱感到,其中很多道理,與修行是相通之處的。
大道總以不同的方式來表現。
但大道的本質是不變的。
治理國家是道。
吃喝玩樂也是道。
殺伐暴虐是道。
推行仁義也是道。
都是道的不同側麵。
道就像傳說中的神龍。
從不同的方向去看,都會看到不一樣的景象。
在晉升第四境之後,琮曾經迷惘,因為他覺得《上清洞玄真妙度人經》對於第四境修行的描述似乎有許多錯誤之處。
現在他明白了。
那並非是錯誤。
隻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琮距離第五境還遙遙無期。
但他有種預感,如果自己輔助伊尹,輔助商湯,成功滅夏,他將能順利登臨第五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