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有些冷場,一名男子主動開口道:“其實茂成兄說得也有道理,所謂術業有專攻,這朝春秋連賬本都看不懂,跑來當金堂堂主,簡直可笑。要我說,前幾天那讓人到處宣傳的法子多半也是別人告訴他的,他套在自己身上了。”
說話這人名為薛貴,是朝幫金堂薛大掌櫃的獨子,在座幾位公子的父親都是各大商行的掌櫃,這幾人家境相差不大,又都各自接過父輩手中的部分生意在打理,平時有些生意上的往來,慢慢也就成了朋友。
其中江茂成雖然是入贅進的趙家,但他本人有些真才實學,再加上因為趙雅兒的事,趙家對他有些虧欠,便讓他也負責了一部分千遠商行的生意。
千遠商行作為通州最頂尖的商行,江茂成哪怕隻是負責一部分,也已經比在座的幾人更有權勢。
此時聽薛貴這麽說,江茂成頓時覺得很痛快,敬了對方一杯。
薛貴算起來也是朝幫的人,但他此時咬牙切齒的樣子,很明顯對朝幫沒什麽好感。其實楊溯和他沒什麽仇怨,是穿越前的朝春秋和薛貴有仇怨。有一次兩人都在胭脂大道的一家青樓尋歡作樂,薛貴當時不知道朝春秋的身份,兩人起了口角,最終是薛貴被朝春秋當著一群人的麵連打了十幾記耳光,事後薛貴的老爹得知此事還重重地責罰了他,帶著他去朝府賠罪,結果連大門都沒進。
這件事被薛貴視為奇恥大辱,但也隻能在心中暗恨,沒那個本事報仇,畢竟就算是他爹在對方眼裏也連個屁都不是。
在座這幾人或多或少都和朝春秋有仇怨,或者說被朝春秋欺負過,聚在一起,最常做的事就是罵朝春秋......
“這幾天我爹讓我去安青郡收購高粱,說這是堂主的意思,嘿!”薛貴冷笑道,“還堂主,誰都知道用高粱釀不出好酒,他還拚命地收購高粱。現在德盛行賣的酒水在拚命地降價,他不讓我們降價,反而開始用高粱釀酒,呸!淨他娘地瞎搞!”
其餘人聽薛貴這麽說頓時也好奇起來:“哦?他讓你們用高粱釀酒?哈哈,這釀出來的酒哪裏比得過人家?”
“是啊!所以我勸我爹,別跟著一起瞎搞,到時候敗的還不是自家的產業。”薛貴憤憤道。
“那你買了高粱嗎?”江茂成問道。
薛貴笑了,搖搖頭:“沒有,我拖著沒買。”
“你就不怕那人到時候責罰你?”有人問。
薛貴冷笑一聲:“生意上的事他懂個屁,到時候我隨便找個理由,隻要我爹不說,他難道還能看穿?而且現在大榮行在通州別處的店鋪都在陸續關門,他連那邊都顧不過來,哪裏還管得了我們這邊。”
“哈哈哈!”江茂成聞言笑了起來,“要我說他這個金堂堂主也當不了多久,最後隻能灰溜溜走人。來來來,幹杯!”
“幹杯!”
“咱們就等著看這位金堂堂主的笑話。”
“哈哈哈。”
......
老薛領著楊溯來到城內的一間酒坊,走進大門後,隻見酒坊的學徒工們正拿著木鍁把酒糧鏟進木桶,然後向酒坊內運過去,老薛躬身說道:“堂主,前麵就是蒸酒的作坊了,裏麵溫度高,您要進去看嗎?”
楊溯擺擺手,“先等等。”
老薛不敢多問,隻能垂手在一旁等待。
一刻鍾後,一身黑衣的翠花從酒坊門外走來,對楊溯說道:“公子,人都到齊了。”
話音落下,從門外陸續走進來許多手持兵刃的壯漢,有些人老薛還認得,是武堂的人,他有些懼怕地問楊溯:“堂主,這是?”
楊溯沒有解釋,隻是對翠花說道:“讓人把這處酒坊圍住,沒有我的命令,一個人都不能放出去,外麵也不許有人進。”
“是!”翠花行了一禮,然後轉身去吩咐那些武堂的人。
老薛臉色煞白,他看著這場景,感覺楊溯像是要殺光酒坊裏的人似的。
楊溯對老薛笑了笑,拍著他的肩膀:“薛掌櫃,為了你著想,你就別進去了,在外麵等著就是。”
老薛腿都軟了,隻能拚命點頭,暗自替酒坊裏的人祈禱。
“你帶路吧。”楊溯指了一位酒坊的師傅,示意對方帶路,這位師傅渾身發抖著往前走。
楊溯帶著翠花和錢多一起進了酒坊,剛進大門,裏麵的熱氣撲麵而來。
“拉!用力,壓住慢慢來!”酒坊師傅的吆喝響起,蒸酒大灶邊上,有幾名學徒正在拉著風箱。
楊溯其實對蒸酒懂的不多,細節方麵更是一竅不通,此時有些好奇地看著這一切。
一口直徑七尺的大鍋放在灶上,鍋上套著一個五尺出頭的大木桶,完全將鍋套在裏麵,這木桶嚴絲合縫,木板拚接的地方還用材料抹平,外麵又圍著幾層厚布。
在這大木桶上半部分的開著幾個小口,有幾根銅管伸出來,而這大木桶的正上方則放著一口淺底大鍋,邊上還豎著個木架梯子。
“下麵這個大鍋叫做地鍋,中間這個叫做蒸桶,上麵那個就是天鍋,等下在地鍋上鋪滿酒糧酒母,然後慢火細蒸,酒氣上升,天鍋裏放著冷水,酒氣在天鍋上凝成酒水,掉在天鍋下麵的露台上,然後順著銅管流出來,這就做出酒了。”帶著楊溯等人進來的那位師傅姓李,是這間酒坊的大師傅,他在楊溯的示意下大致解釋了一番。
酒坊內幹活的眾人此時注意力都很集中,沒注意到楊溯等人的到來。
“起蒸桶,下酒糧!”一名師傅在一旁大聲喊道,楊溯知道這是要出酒了。
那蒸桶上有木杠,幾名學徒過去,吆喝了聲,齊齊力,把那蒸桶抬起,地鍋邊上早就有人準備好了,把一桶一桶的酒母酒糧倒入地鍋的大蒸屜中,等倒的差不多,又用木耙將酒糧鋪平。
有人喊著號子,將蒸桶放下,把早就預備好的濕布仔細地圍在蒸桶和地鍋的結合部,防止蒸汽露出,過了一會兒,幾名學徒們挑了幾桶水過來。
有人一直看著蒸桶,當蒸桶上半部分開始有蒸汽冒出時,一名師傅喊道:“加水!”
立刻有學徒工踩著木架梯子上去,人手傳遞,把一桶桶冰涼的井水倒入天鍋。
“水滿了!”吆喝一聲之後,下麵不再傳遞酒桶,但又有人給木架梯子上那人遞了一根木棍,那人拿著木棍開始在天鍋裏攪和。
蒸桶上半部分共有四根探出的銅管,每個銅管下麵都已經放上了酒壇子。
“出酒了!”酒坊師傅一聲大喊,酒坊上下人等都露出興奮神情。
楊溯上前一步,緊緊地盯著那幾個銅管看,一股濃烈的酒味彌漫開來,這味道很衝鼻,絲毫談不上香味。
一旁的李師傅看了看楊溯的神情,見他似乎沒有絲毫不悅,悄悄鬆了口氣,解釋道:“堂主,剛開始都是這樣,這酒不是馬上裝壇子的,要等這一鍋酒都蒸完,然後把酒混起來存幾天才能賣。”
此時站在酒坊大門外等得焦急的老薛也聞到了酒味,他知道這是出酒了,但他絲毫沒有喜悅之情,而是皺起眉頭。
他賣了這麽多年酒,對於好酒差酒的區別隻需要聞一聞出酒時的味道就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好酒哪裏會有這樣衝鼻的辣味?
“哎,用高粱釀酒,能釀出什麽好酒?隻是可惜了這麽多天的時間和那些原材料。”老薛歎息道。
然而楊溯此時的神色非但不覺得失望,反而有些興奮。
翠花也在觀察楊溯的表情,她不懂什麽釀酒,但也大概知道現在這酒算不得好,為什麽楊溯反而一副開心的樣子?
隨著站在木架梯子上那位學徒拿著木棍用力地攪動天鍋裏的水,銅管裏麵的酒不斷落入酒壇中。
“拉風箱,添柴!”一旁的師傅喊道。
風箱鼓動,火勢緩緩變大,,銅管裏滴下的酒水開始變多。
“接酒的壇子不換嗎?”楊溯突然開口問道。
李師傅有些疑惑:“不換的,第一次出酒少,酒壇都裝不了一半。”
“哈哈!”楊溯突然笑了,嚇了李師傅一跳,此時酒坊內的其餘人也注意到了楊溯等人的存在。
“換新酒壇接酒!”楊溯突然開口說道。
李師傅一愣:“可是,這酒壇還沒滿啊?”
“快換!”楊溯怒喝了一聲。
這一聲他用上了一些發力的技巧,巨大的聲音讓屋子裏的人都被嚇得一顫,李師傅臉色煞白,連忙吆喝著徒工換壇子接酒。
“把第一壇酒全都搬出去。”楊溯又指揮道,酒坊的徒工們不認識他,但見平時極具威嚴的大師傅在他身邊都唯唯諾諾的樣子,頓時都知道這是了不得的大人物,所以很快就照楊溯說的,將換下來的酒壇全部搬了出去。
新的酒壇換好後,酒水漸漸在壇中變多。
突然間,一股香味開始在酒坊裏彌漫,這已經不再是那種衝鼻的酒味,而是酒香!
這是真真正正的香味,酒味熾烈,但卻帶著幾分清冽,組合起來卻顯得有些柔和。
酒坊裏每個人都在抽動鼻翼,都在嗅著酒坊中的味道,滿臉的不可思議,就連拉扯風箱的人都放慢了動作。
楊溯這下徹底放心了,笑著說道:“大家繼續,該幹什麽幹什麽。”
同時心中想著:二鍋頭,成了!
說話這人名為薛貴,是朝幫金堂薛大掌櫃的獨子,在座幾位公子的父親都是各大商行的掌櫃,這幾人家境相差不大,又都各自接過父輩手中的部分生意在打理,平時有些生意上的往來,慢慢也就成了朋友。
其中江茂成雖然是入贅進的趙家,但他本人有些真才實學,再加上因為趙雅兒的事,趙家對他有些虧欠,便讓他也負責了一部分千遠商行的生意。
千遠商行作為通州最頂尖的商行,江茂成哪怕隻是負責一部分,也已經比在座的幾人更有權勢。
此時聽薛貴這麽說,江茂成頓時覺得很痛快,敬了對方一杯。
薛貴算起來也是朝幫的人,但他此時咬牙切齒的樣子,很明顯對朝幫沒什麽好感。其實楊溯和他沒什麽仇怨,是穿越前的朝春秋和薛貴有仇怨。有一次兩人都在胭脂大道的一家青樓尋歡作樂,薛貴當時不知道朝春秋的身份,兩人起了口角,最終是薛貴被朝春秋當著一群人的麵連打了十幾記耳光,事後薛貴的老爹得知此事還重重地責罰了他,帶著他去朝府賠罪,結果連大門都沒進。
這件事被薛貴視為奇恥大辱,但也隻能在心中暗恨,沒那個本事報仇,畢竟就算是他爹在對方眼裏也連個屁都不是。
在座這幾人或多或少都和朝春秋有仇怨,或者說被朝春秋欺負過,聚在一起,最常做的事就是罵朝春秋......
“這幾天我爹讓我去安青郡收購高粱,說這是堂主的意思,嘿!”薛貴冷笑道,“還堂主,誰都知道用高粱釀不出好酒,他還拚命地收購高粱。現在德盛行賣的酒水在拚命地降價,他不讓我們降價,反而開始用高粱釀酒,呸!淨他娘地瞎搞!”
其餘人聽薛貴這麽說頓時也好奇起來:“哦?他讓你們用高粱釀酒?哈哈,這釀出來的酒哪裏比得過人家?”
“是啊!所以我勸我爹,別跟著一起瞎搞,到時候敗的還不是自家的產業。”薛貴憤憤道。
“那你買了高粱嗎?”江茂成問道。
薛貴笑了,搖搖頭:“沒有,我拖著沒買。”
“你就不怕那人到時候責罰你?”有人問。
薛貴冷笑一聲:“生意上的事他懂個屁,到時候我隨便找個理由,隻要我爹不說,他難道還能看穿?而且現在大榮行在通州別處的店鋪都在陸續關門,他連那邊都顧不過來,哪裏還管得了我們這邊。”
“哈哈哈!”江茂成聞言笑了起來,“要我說他這個金堂堂主也當不了多久,最後隻能灰溜溜走人。來來來,幹杯!”
“幹杯!”
“咱們就等著看這位金堂堂主的笑話。”
“哈哈哈。”
......
老薛領著楊溯來到城內的一間酒坊,走進大門後,隻見酒坊的學徒工們正拿著木鍁把酒糧鏟進木桶,然後向酒坊內運過去,老薛躬身說道:“堂主,前麵就是蒸酒的作坊了,裏麵溫度高,您要進去看嗎?”
楊溯擺擺手,“先等等。”
老薛不敢多問,隻能垂手在一旁等待。
一刻鍾後,一身黑衣的翠花從酒坊門外走來,對楊溯說道:“公子,人都到齊了。”
話音落下,從門外陸續走進來許多手持兵刃的壯漢,有些人老薛還認得,是武堂的人,他有些懼怕地問楊溯:“堂主,這是?”
楊溯沒有解釋,隻是對翠花說道:“讓人把這處酒坊圍住,沒有我的命令,一個人都不能放出去,外麵也不許有人進。”
“是!”翠花行了一禮,然後轉身去吩咐那些武堂的人。
老薛臉色煞白,他看著這場景,感覺楊溯像是要殺光酒坊裏的人似的。
楊溯對老薛笑了笑,拍著他的肩膀:“薛掌櫃,為了你著想,你就別進去了,在外麵等著就是。”
老薛腿都軟了,隻能拚命點頭,暗自替酒坊裏的人祈禱。
“你帶路吧。”楊溯指了一位酒坊的師傅,示意對方帶路,這位師傅渾身發抖著往前走。
楊溯帶著翠花和錢多一起進了酒坊,剛進大門,裏麵的熱氣撲麵而來。
“拉!用力,壓住慢慢來!”酒坊師傅的吆喝響起,蒸酒大灶邊上,有幾名學徒正在拉著風箱。
楊溯其實對蒸酒懂的不多,細節方麵更是一竅不通,此時有些好奇地看著這一切。
一口直徑七尺的大鍋放在灶上,鍋上套著一個五尺出頭的大木桶,完全將鍋套在裏麵,這木桶嚴絲合縫,木板拚接的地方還用材料抹平,外麵又圍著幾層厚布。
在這大木桶上半部分的開著幾個小口,有幾根銅管伸出來,而這大木桶的正上方則放著一口淺底大鍋,邊上還豎著個木架梯子。
“下麵這個大鍋叫做地鍋,中間這個叫做蒸桶,上麵那個就是天鍋,等下在地鍋上鋪滿酒糧酒母,然後慢火細蒸,酒氣上升,天鍋裏放著冷水,酒氣在天鍋上凝成酒水,掉在天鍋下麵的露台上,然後順著銅管流出來,這就做出酒了。”帶著楊溯等人進來的那位師傅姓李,是這間酒坊的大師傅,他在楊溯的示意下大致解釋了一番。
酒坊內幹活的眾人此時注意力都很集中,沒注意到楊溯等人的到來。
“起蒸桶,下酒糧!”一名師傅在一旁大聲喊道,楊溯知道這是要出酒了。
那蒸桶上有木杠,幾名學徒過去,吆喝了聲,齊齊力,把那蒸桶抬起,地鍋邊上早就有人準備好了,把一桶一桶的酒母酒糧倒入地鍋的大蒸屜中,等倒的差不多,又用木耙將酒糧鋪平。
有人喊著號子,將蒸桶放下,把早就預備好的濕布仔細地圍在蒸桶和地鍋的結合部,防止蒸汽露出,過了一會兒,幾名學徒們挑了幾桶水過來。
有人一直看著蒸桶,當蒸桶上半部分開始有蒸汽冒出時,一名師傅喊道:“加水!”
立刻有學徒工踩著木架梯子上去,人手傳遞,把一桶桶冰涼的井水倒入天鍋。
“水滿了!”吆喝一聲之後,下麵不再傳遞酒桶,但又有人給木架梯子上那人遞了一根木棍,那人拿著木棍開始在天鍋裏攪和。
蒸桶上半部分共有四根探出的銅管,每個銅管下麵都已經放上了酒壇子。
“出酒了!”酒坊師傅一聲大喊,酒坊上下人等都露出興奮神情。
楊溯上前一步,緊緊地盯著那幾個銅管看,一股濃烈的酒味彌漫開來,這味道很衝鼻,絲毫談不上香味。
一旁的李師傅看了看楊溯的神情,見他似乎沒有絲毫不悅,悄悄鬆了口氣,解釋道:“堂主,剛開始都是這樣,這酒不是馬上裝壇子的,要等這一鍋酒都蒸完,然後把酒混起來存幾天才能賣。”
此時站在酒坊大門外等得焦急的老薛也聞到了酒味,他知道這是出酒了,但他絲毫沒有喜悅之情,而是皺起眉頭。
他賣了這麽多年酒,對於好酒差酒的區別隻需要聞一聞出酒時的味道就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好酒哪裏會有這樣衝鼻的辣味?
“哎,用高粱釀酒,能釀出什麽好酒?隻是可惜了這麽多天的時間和那些原材料。”老薛歎息道。
然而楊溯此時的神色非但不覺得失望,反而有些興奮。
翠花也在觀察楊溯的表情,她不懂什麽釀酒,但也大概知道現在這酒算不得好,為什麽楊溯反而一副開心的樣子?
隨著站在木架梯子上那位學徒拿著木棍用力地攪動天鍋裏的水,銅管裏麵的酒不斷落入酒壇中。
“拉風箱,添柴!”一旁的師傅喊道。
風箱鼓動,火勢緩緩變大,,銅管裏滴下的酒水開始變多。
“接酒的壇子不換嗎?”楊溯突然開口問道。
李師傅有些疑惑:“不換的,第一次出酒少,酒壇都裝不了一半。”
“哈哈!”楊溯突然笑了,嚇了李師傅一跳,此時酒坊內的其餘人也注意到了楊溯等人的存在。
“換新酒壇接酒!”楊溯突然開口說道。
李師傅一愣:“可是,這酒壇還沒滿啊?”
“快換!”楊溯怒喝了一聲。
這一聲他用上了一些發力的技巧,巨大的聲音讓屋子裏的人都被嚇得一顫,李師傅臉色煞白,連忙吆喝著徒工換壇子接酒。
“把第一壇酒全都搬出去。”楊溯又指揮道,酒坊的徒工們不認識他,但見平時極具威嚴的大師傅在他身邊都唯唯諾諾的樣子,頓時都知道這是了不得的大人物,所以很快就照楊溯說的,將換下來的酒壇全部搬了出去。
新的酒壇換好後,酒水漸漸在壇中變多。
突然間,一股香味開始在酒坊裏彌漫,這已經不再是那種衝鼻的酒味,而是酒香!
這是真真正正的香味,酒味熾烈,但卻帶著幾分清冽,組合起來卻顯得有些柔和。
酒坊裏每個人都在抽動鼻翼,都在嗅著酒坊中的味道,滿臉的不可思議,就連拉扯風箱的人都放慢了動作。
楊溯這下徹底放心了,笑著說道:“大家繼續,該幹什麽幹什麽。”
同時心中想著:二鍋頭,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