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土鱉
修仙,從畫厲鬼當幫手開始 作者:底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假山外的世界黑乎乎的,好在很快有人點起火來,相熟的太監、侍衛,三三兩兩湊在一起,小聲議論:
“那石呆子,落在陛下手裏,卻不是活脫脫的天意?”
“正是,二十年前他父子謀反,沒成想讓跑了,如今吾皇穩如泰山,他不就落到了現在的下場?”
“終究是天命在宋。”
“正是!正是!”
“就不知逆賊連吃幾番苦頭,能不能學乖……”
“學乖又怎樣?”一個太監不解地問。
“學乖怎樣我是不知,但他要繼續隱瞞陛下,卻還要多吃剝皮之苦。先前趙真人沒來,還能一死了之,如今真人來了,想死都不容易……隻是苦了我們,得一直在這盯著。”
“是啊,老朽都已經一天一夜沒合眼了……不是我偷懶不願為吾皇效力,實在是老了,身子吃不消。”
這話不宜多說,因此,很快有人轉到別處:“你說,那仙府秘藏是不是真的?”
“吾皇自登位以來,一直在追查此事,我看不假……”
“不假啊,絕對不假!”
“那石呆子果然是呆,不去取仙寶,反倒來行刺!”
好幾個人聽後同時點頭,顯然是有一樣的想法。
什麽嚴令,什麽祖訓,在生死存亡麵前算得了什麽?都混到這般地步了,拿著開門的鑰匙都不去仙府,被抓被打,那就是活該!
“隻希望那呆子能老老實實交代,到時開了仙府取了寶藏,沒準咱們兄弟也能得到些許好處,不說長生不老得道成仙,能身康體健活到一百五十歲我就知足……”
“哈哈,不難不難。咱們都是跟隨陛下久了的老人,真開了仙藏不會少了咱們。那大宋的先祖爺不就活了三百歲嗎,聽說刀槍不入,等閑七八個宗師都不是對手。”
“宗師……”有人想起宗師風采,開始無限向往起來。
更多的,則是雙眼火熱:
“幹!說什麽也要讓那個呆子開口,壽元三百,力壓宗師,這種日子誰人不想?”
“沒準還能在偏僻之地開國稱祖!”
“若是能賜下仙丹仙法……”
“那我們……那我們……”
……
坐在角落裏的方從,饒有興致地看著一切。
長生不老,誰又不渴望呢。
隻是那所謂仙緣,真的如他們想象一般唾手可得?
由於與他相識的都在外朝,所以也沒人前來打攪他,就這樣過了許久,天都開始微微發亮,張宗才出來喚他們進去。
“這是審出結果了?”
“一定是招了,否則就不會喚我等。”
“是極是極,若是又熬不住死了,喚也該喚那什麽太祝。”
對於仙法仙術,他們也是崇拜畏懼的,但幾次三番方從表現平平,他們就敬不起來了,在心裏把他當成和自己一樣的普通人。
甚至,連姓名都懶得去記。
“走走走,快走!陛下終究沒有忘了我等……”有人催促。
顯然是以為這一去就是為了分好處。
等一群人進入假山內部,按班次站定,女皇這才喜形於色地宣布:“諸位,不曾想,那仙府就在我大宋境內!怪不得逆賊父子一直不願離國避難。張將軍,朕命你即刻整頓五十大軍,少帶兵甲多帶工具,三日內便要開拔!”
這裏的張將軍,指的是張昌。
他是紫金光祿大夫,冠軍大將軍,正三品。
得令後,張昌立刻拱手出列道:“臣,遵旨!”
女皇滿意的點頭,然後看向張宗:“朕是真沒想到,堂堂京師,居然有那麽多官員依附逆賊,侍中,上都護,詹事,衛尉,京兆尹……怪不得逆賊入宮行刺,如入無人之境!更別提京外還有刺史這等封疆大吏作為奧援。張柱國,朕命你帶兵封鎖京師,按冊拿人!”
張宗本是柱國,光祿大夫,但不久前因立功升了開府儀同三司。
這是從一品的高位,僅次於諸王,就連宰相尚書令見了都得低頭行禮。
張宗殺氣騰騰地道:“遵旨!”
然後扶劍而去。
等他走遠,女皇又對其他人道:“諸位在宮中各有職位,這一次卻不能盡隨朕出征,否則封京空虛,誰知道會生出什麽事端。諸位替朕看護後路,事業有成,朕絕不會忘!”
這就是在表示,就算不去,有所得也會分潤。
因此,眾人都感激地下跪行禮道:“多謝陛下厚恩!”
顯然並沒有什麽怨言。
“劉司監,朕出征後,你便負責掌控內宮,一應人等,沒有朕的手書,不得出入!”
所謂太監,隻是一種統稱,實際上內廷各有官職。也都以官職稱呼。
那姓劉的司監出列跪拜道:“奴婢定然殫精竭慮,不負聖人重托!”
女皇滿意點頭,又道:“馬監尉,內廷之外的皇城,就交給你負責,朕出征後,一應官員往來,都要小心勘察,一有異常,不管王公貴婦,還是公主外戚,朕都允你先斬後奏!”
馬監尉個子不高,臉卻很長。
整個看起來,就好像腦袋占了一小半身子。
他也是跪下表忠心謝恩。
接著,曹泠又做了一大堆人事安排,將整個封京弄了個滴水不漏。
“剩下的,都隨朕,隨張真人出征。回去後各自準備妥善。賽太祝……”女皇說到這停了下來。
方從屬實沒想到這種場合還有自己露臉的機會,不過被點名,隻能硬著頭皮上前。
太監侍衛們見他如此,不由眉頭一皺。
一個不入流的太祝,見了女皇不跪不參,也太沒有規矩了。
不過一想到,他之前就是個民間跳大神的騙子,旋即又釋然。
土鱉能懂什麽規矩?
女皇本人見他如此,也是眉頭一皺,但並不發作:“賽太祝,你家娘子被真人看重,召作隨侍童女,朕已封她為三品縣君。她為三品,你這小小承務郎,太祝便顯得與她不般配了……”
承務郎是散官,從八品下
太祝雖說是實職,但隻有九品。
不要說什麽芝麻綠豆,人家七品縣令才有資格自稱芝麻官,九品,連芝麻都排不上。
這麽看,兩者確實差距巨大。
“那要不,陛下賜我們和離?”方從終於感到事情朝好的方向發展。
“那石呆子,落在陛下手裏,卻不是活脫脫的天意?”
“正是,二十年前他父子謀反,沒成想讓跑了,如今吾皇穩如泰山,他不就落到了現在的下場?”
“終究是天命在宋。”
“正是!正是!”
“就不知逆賊連吃幾番苦頭,能不能學乖……”
“學乖又怎樣?”一個太監不解地問。
“學乖怎樣我是不知,但他要繼續隱瞞陛下,卻還要多吃剝皮之苦。先前趙真人沒來,還能一死了之,如今真人來了,想死都不容易……隻是苦了我們,得一直在這盯著。”
“是啊,老朽都已經一天一夜沒合眼了……不是我偷懶不願為吾皇效力,實在是老了,身子吃不消。”
這話不宜多說,因此,很快有人轉到別處:“你說,那仙府秘藏是不是真的?”
“吾皇自登位以來,一直在追查此事,我看不假……”
“不假啊,絕對不假!”
“那石呆子果然是呆,不去取仙寶,反倒來行刺!”
好幾個人聽後同時點頭,顯然是有一樣的想法。
什麽嚴令,什麽祖訓,在生死存亡麵前算得了什麽?都混到這般地步了,拿著開門的鑰匙都不去仙府,被抓被打,那就是活該!
“隻希望那呆子能老老實實交代,到時開了仙府取了寶藏,沒準咱們兄弟也能得到些許好處,不說長生不老得道成仙,能身康體健活到一百五十歲我就知足……”
“哈哈,不難不難。咱們都是跟隨陛下久了的老人,真開了仙藏不會少了咱們。那大宋的先祖爺不就活了三百歲嗎,聽說刀槍不入,等閑七八個宗師都不是對手。”
“宗師……”有人想起宗師風采,開始無限向往起來。
更多的,則是雙眼火熱:
“幹!說什麽也要讓那個呆子開口,壽元三百,力壓宗師,這種日子誰人不想?”
“沒準還能在偏僻之地開國稱祖!”
“若是能賜下仙丹仙法……”
“那我們……那我們……”
……
坐在角落裏的方從,饒有興致地看著一切。
長生不老,誰又不渴望呢。
隻是那所謂仙緣,真的如他們想象一般唾手可得?
由於與他相識的都在外朝,所以也沒人前來打攪他,就這樣過了許久,天都開始微微發亮,張宗才出來喚他們進去。
“這是審出結果了?”
“一定是招了,否則就不會喚我等。”
“是極是極,若是又熬不住死了,喚也該喚那什麽太祝。”
對於仙法仙術,他們也是崇拜畏懼的,但幾次三番方從表現平平,他們就敬不起來了,在心裏把他當成和自己一樣的普通人。
甚至,連姓名都懶得去記。
“走走走,快走!陛下終究沒有忘了我等……”有人催促。
顯然是以為這一去就是為了分好處。
等一群人進入假山內部,按班次站定,女皇這才喜形於色地宣布:“諸位,不曾想,那仙府就在我大宋境內!怪不得逆賊父子一直不願離國避難。張將軍,朕命你即刻整頓五十大軍,少帶兵甲多帶工具,三日內便要開拔!”
這裏的張將軍,指的是張昌。
他是紫金光祿大夫,冠軍大將軍,正三品。
得令後,張昌立刻拱手出列道:“臣,遵旨!”
女皇滿意的點頭,然後看向張宗:“朕是真沒想到,堂堂京師,居然有那麽多官員依附逆賊,侍中,上都護,詹事,衛尉,京兆尹……怪不得逆賊入宮行刺,如入無人之境!更別提京外還有刺史這等封疆大吏作為奧援。張柱國,朕命你帶兵封鎖京師,按冊拿人!”
張宗本是柱國,光祿大夫,但不久前因立功升了開府儀同三司。
這是從一品的高位,僅次於諸王,就連宰相尚書令見了都得低頭行禮。
張宗殺氣騰騰地道:“遵旨!”
然後扶劍而去。
等他走遠,女皇又對其他人道:“諸位在宮中各有職位,這一次卻不能盡隨朕出征,否則封京空虛,誰知道會生出什麽事端。諸位替朕看護後路,事業有成,朕絕不會忘!”
這就是在表示,就算不去,有所得也會分潤。
因此,眾人都感激地下跪行禮道:“多謝陛下厚恩!”
顯然並沒有什麽怨言。
“劉司監,朕出征後,你便負責掌控內宮,一應人等,沒有朕的手書,不得出入!”
所謂太監,隻是一種統稱,實際上內廷各有官職。也都以官職稱呼。
那姓劉的司監出列跪拜道:“奴婢定然殫精竭慮,不負聖人重托!”
女皇滿意點頭,又道:“馬監尉,內廷之外的皇城,就交給你負責,朕出征後,一應官員往來,都要小心勘察,一有異常,不管王公貴婦,還是公主外戚,朕都允你先斬後奏!”
馬監尉個子不高,臉卻很長。
整個看起來,就好像腦袋占了一小半身子。
他也是跪下表忠心謝恩。
接著,曹泠又做了一大堆人事安排,將整個封京弄了個滴水不漏。
“剩下的,都隨朕,隨張真人出征。回去後各自準備妥善。賽太祝……”女皇說到這停了下來。
方從屬實沒想到這種場合還有自己露臉的機會,不過被點名,隻能硬著頭皮上前。
太監侍衛們見他如此,不由眉頭一皺。
一個不入流的太祝,見了女皇不跪不參,也太沒有規矩了。
不過一想到,他之前就是個民間跳大神的騙子,旋即又釋然。
土鱉能懂什麽規矩?
女皇本人見他如此,也是眉頭一皺,但並不發作:“賽太祝,你家娘子被真人看重,召作隨侍童女,朕已封她為三品縣君。她為三品,你這小小承務郎,太祝便顯得與她不般配了……”
承務郎是散官,從八品下
太祝雖說是實職,但隻有九品。
不要說什麽芝麻綠豆,人家七品縣令才有資格自稱芝麻官,九品,連芝麻都排不上。
這麽看,兩者確實差距巨大。
“那要不,陛下賜我們和離?”方從終於感到事情朝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