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的台閣離大內的和寧門很近。


    其中刑部的房舍偏於一隅,飛簷瑣窗並不招搖,沉靜地佇立在一排排香樟柳木的碧影中。遠處侍衛執戟肅穆而立,和煦的春光蘊著西湖的水汽蕩漾在午後安靜的亭台樓閣間。


    在左側一間不大的雅致房間中,有二人坐在黃梨木窗前正低低密談著,身側小幾上兩杯清茶浮煙嫋嫋。


    其中右側是位麵目清雅俊逸的男子,著緋衣公服,正是恭敬地對著鄰座說著什麽。另一側則是位耄耋老者,須長花發,著二品大員紫衣公服,腰束玉帶,配金魚袋,神色溫和,但目光裏卻透著上位者自然流露的銳利精明,此人正是刑部大老——刑部尚書令包恢。


    “履善,江大人將你找回來,確是讓老夫歡喜了一下!你去年寫來的書信老夫收到了,心裏頗感欣慰!”包恢緩緩道,“你在江西平定流寇,功勞不小!我也想提請聖上將你調回行在,可是各種誹謗誣陷你的奏報也是沒停過!如今正好江大人力排眾議,能給你這個機會,你恰可以一展身手!”


    文履善揖手行禮:“能回先生手下做事是學生之福!自先生被官家以蒲輪束帛相禮遇,進長六卿後,履善堅信,先生定能使衛武公之爵德煥重光,我能親眼見證也何其有幸!“


    包恢曾賜書與文履善,教之以聖賢向上之學,是故後者對包恢一直恭敬地以師長視之。


    包恢微微一笑,但是眉目中也隱隱一絲憂慮:“得官家垂憐,老夫也願能再老驥伏櫪事君為民,略盡微薄之力!但是自春日以來,官家上朝的時間越來越短。據宮內內侍透漏,如今官家專寵春夏秋冬四位夫人,特別那位秋夫人,竟然都開始批閱公文,實在是膽大包天!“


    文履善詫異地望著包恢:“怎會如此!當年官家在入居東宮時,先帝家教甚嚴,官家總是手不釋卷。舊年聽聞啟用先生,學生簡直欣喜若狂,能夠禮遇先生您,想來新帝必定有一番作為!“


    包恢深深歎息:“如今官家坐朝聞道的時辰不足一刻,每每有國事待決,就想推給平章大人解決!幸虧江大人在朝,總是據理力爭,否則------”


    文履善劍眉微蹙:“本以為會有新氣象,但官家如此作為,臣子豈不寒心?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我等為人臣子,都希望事君如舜者!“


    包恢搖搖頭,降低聲音道:“先莫提這些!江大人所言之事,你已經去核實過了嗎?“


    文履善頷首道:“江大人手中有一封的來源學生已經核實,關於韃人進臨安的信息,確實不假!而且寫信者都已尋到韃人下落,就在燕歸樓!他們假扮成了北地客商!“


    包恢撚須沉吟,緩緩道:“密信所言若為真,那被關押多年的人找出來,既可與北地和談,也可了解一些真相,此人確實非常重要!“老人歎口氣,滿心焦灼憤懣道,“如今朝堂之上,官家已然最寵信的便是賈平章,甚至已經到了退朝時都要離座目送他離開大殿的地步,這委實令人心憂!“


    臣子權柄滔天,天子倒懸,國之不幸。


    文履善也幽幽一歎:“先帝時,董宋臣與丁大全勾結,恃寵擅權,韃人伐宋,甚至還勸帝遷都,我曾上書言乞斬此人,以統一人心。可惜,先帝不聽!卻是平章大人以袞衣黃鉞之貴投袂而起,阻止了韃人南犯的腳步。鄂州之戰何其英勇,但如今之態卻又如此不堪!“


    “自劉良貴、吳勢卿獻計公田之法,本意為解決朝廷稅賦,穩定民心,可現在也是有諸多喊冤哭窮的奏章,上策下行不順,與當年王荊公變法一般,百姓也是怨聲載道,反倒得不償失!“他娓娓道來民間的各種民聲。


    包恢早就聽到過各地來報,如今頗有些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之感,他神色落寞搖頭:“賈公一意孤行要推廣此法,朝廷上下無人能奈其何!“


    文履善俊雅的麵龐也滿是蕭瑟,頓了片刻他眸色驟亮,低低道:“如果真能找到那神秘之人,借其口宣諸平章之行,朝廷不就可以尋找到製壓——”


    包恢一抬手,警惕地往窗外看了眼,繼而低聲道:“我知你誌節,如今振興世道的責任就要落在你的身上了,你必須盡一切可能去尋到此人!無論是和談,還是鉗製權柄,此人皆是關鍵!”


    文履善點頭:“先生放心,學生自當盡一切可能去尋到此人下落!”


    ------題外話------


    諸君安:其實文天祥成為刑部郎官是在度宗朝之前的事,後來幾年他出任瑞州太守,經過不斷升遷重回臨安擔任了尚書左司郎官,但是因為常常與賈似道作對,又多次被彈劾,最後自己辭官,一直到1273年重新起任。


    故事裏是為了情節服務,所以作了適當的虛構調整,小可愛們不用將曆史書搬出來砸新手姐姐臉上哦!哈哈哈!求收藏,求點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笛上春行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枕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枕河並收藏笛上春行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