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夫人壽誕,自然請了滿朝權貴,而臨安府但凡有頭臉的人物都以收到賈府的請柬為榮。
彼時,衛如祉與蔣勝欲也才結識沒多久,他二人一身清骨,對於其他權貴之家鬥雞走馬的公子衙內們基本都不屑為伍。
正巧,盧肇剛中進士不久,但是因為朝廷一時並無合適的空缺,惟有候在吏部的冊子上。
他和衛如祉少年至交,後來與蔣勝欲也是一見如故,三人遂成知己,時常酬唱應和,不亦樂乎。
中秋觀潮,自漢唐始,便蔚為盛事,到了有宋一朝,自然更是臨安府文人雅士的一大愛好,豈有錯過之理?
每年八月十六至十八,都是錢塘江的大潮汐時期。
八月息秋之潮時,海水會沿喇叭口形的錢塘江口逆江而上,恰如周密所言,“玉域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
自天子駐蹕臨安府後,觀潮便成為了臨安一年一度的盛事。
而八月十八又是潮神的生辰,當然更是觀潮之高峰。
後來,朝廷頒布命令,會在這一日於錢塘江上操練檢閱水師,漸漸相沿成習,遂成觀潮之節。
是故,一般權貴之家總是在八月十八那天,成群結隊、車馬人喧地往臨安府外的海塘觀賞一線橫江的天下奇觀。
其間江幹上下十餘裏間,到處是珠翠羅綺,車馬塞途,席不容間。
而江上還會有善泅者若幹,披發紋身,手持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驚濤駭浪中,閃轉騰挪,而旗尾能不顯潮濕,以此誇能,而豪民貴宦,自然不吝財物,爭賞銀彩。
但是衛如祉他倆卻著實不想與其他的豪門公子們一起擠到驛樓上咋咋呼呼,吵嚷吵鬧,沸反盈天。
於是,衛蔣二人趁著家中長輩不注意,偷偷便出了西湖小築,另雇了馬車直奔候潮門而去。
為了便於觀潮,候潮門外早就建起若幹觀潮的樓閣,北麵有映江樓,麵西有觀潮閣,另外還有草閣、江樓、樟亭驛等,其中樟亭驛觀潮位置最佳。
衛如祉早與盧肇提前約定時辰,後者更是早早便去了驛樓占了個有利的位置,點好茶湯等著他倆。
可是,蔣小公子勝欲兄畢竟年紀稍小,生性有些頑劣。
他覺得坐在驛樓觀潮委實不夠刺激,於是一意孤行,直接就衝到江邊的堤岸上。用他的話說,就是想要切切實實感受一下孟浩然所言的“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
不過,衛如祉覺得這位小兄弟大概更想要去領悟一次潮水打頭、落湯成雞的奇特感受。
最後勸阻不得,衛如祉隻能跟盧肇一起陪著蔣家公子“下海”感悟生活。
果然是生命不止,折騰不息!
不過,他們倒著實低估了潮水的威力——
三人自認尋覓到一處浪頭打不到的幹地界,哪料蔣勝欲看弄潮兒在潮頭如履平地、展旗勝常,一時興起,便往前湊了幾步。
可就在此迅雷不及掩耳的時刻,一個回頭潮驟起,震耳欲聾,直襲蔣勝欲,連下意識要去抓住他的衛如祉也一起席卷裹挾而下,二人遽然似三秋敗葉般直墜滾滾大潮中,轉瞬不見蹤影。
“有人落水啦!有人落水啦!”斯文書生的盧肇頓時手足無措地驚恐高呼。
而驛樓上有人眼見此可怕的情形,不由也跟著高呼救人。
但是,弄潮兒們還在後麵,大浪滾滾,一時豈能來得及趕上救助?
這時,忽然盧肇身側竄出兩個利索的身影,他們如箭矢般直接躍入潮中。
盧肇這才欣喜地發現竟然有人主動下水救蔣衛二人去了。
而遙遙處,一位雅讓俊挺、風姿卓然的錦衣公子正負手立在堤岸之上望著這裏。
江風撩起他的袍角,飄飄間宛如風雲流渡般,不似人間俗子。
彼處,驚濤拍岸裏,落水的人影渾然無蹤,而岸上的人們亦嚇得張口結舌。
很快,有三兩個趕上來的弄潮兒也好心欲潛水救援,但是,忽然,浪上卻躍出兩個人影,一人還扯著一個落水者,飛身就躍回堤上。
一時,岸上觀潮者掌聲雷動,吆喝著叫好。
後來,盧肇就帶著被救上來的蔣勝欲、衛如祉去拜謝那位翩翩公子,原來是他派了隨扈及時挽救,才免於蔣衛二人溺於一江亂潮之中。
四人這才有了結識。
也才見識到了在臨安府內聲名遐邇、一直隻聞其名卻素昧平生的謝府最少輩的公子。
------
往昔一幕幕,如同昨日,躍上衛如祉的心頭。
“你的救命之恩,我沒齒難忘!”他轉頭望著謝長懷,目光誠摯道,“所以,但凡有朝一日,我可以回報你此等救命大恩,即使以命相償,定然也不會推諉畏縮!”
謝長懷依舊看著曠垠無際的遠天,聲音清冷,似乎有些淡漠:“救你們不過是舉手之勞,無須你在舍命還回來!”
“我不知道你們到底有何所求,但是,既然趙重幻是你在意的朋友,也就是我們朋友!”衛如祉心意堅定,“救朋友於水火,這才是真君子所為!”
謝長懷轉眸看他,目光深邃,探不到底。
麵前這位體胖圓潤的青年,雖然看來憨厚斯文,眉眼也算不得出眾,跟清俊的衛如信比起來,甚至大有非一胞所生之惑。
但其實他一直要比愛玩鬧的蔣勝欲來得更加端然大度,亦更有君子之風。
衛如祉這個人向來精明卻又謙虛,家世顯赫,但也從不仗勢欺人,於國於民更有自己想要實現的一番抱負。
“雖然我與賈家有關聯,但是,你也知曉我對那位老相公的觀感!他的所作所為,我委實也不願苟同!”
“也許,我也幫不得你們太多,但是,但凡於家國有益,還請允許我出一份力!況且,出入賈府的方便,有時應該也會對你們有點用途對嗎?”
衛如祉一番辯白,令謝長懷的所有勸阻之言都一時滯塞。
他微微一歎,抬手拍拍衛如祉寬厚的肩膀,放棄勸說。
------題外話------
諸君安:三更,五千
彼時,衛如祉與蔣勝欲也才結識沒多久,他二人一身清骨,對於其他權貴之家鬥雞走馬的公子衙內們基本都不屑為伍。
正巧,盧肇剛中進士不久,但是因為朝廷一時並無合適的空缺,惟有候在吏部的冊子上。
他和衛如祉少年至交,後來與蔣勝欲也是一見如故,三人遂成知己,時常酬唱應和,不亦樂乎。
中秋觀潮,自漢唐始,便蔚為盛事,到了有宋一朝,自然更是臨安府文人雅士的一大愛好,豈有錯過之理?
每年八月十六至十八,都是錢塘江的大潮汐時期。
八月息秋之潮時,海水會沿喇叭口形的錢塘江口逆江而上,恰如周密所言,“玉域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
自天子駐蹕臨安府後,觀潮便成為了臨安一年一度的盛事。
而八月十八又是潮神的生辰,當然更是觀潮之高峰。
後來,朝廷頒布命令,會在這一日於錢塘江上操練檢閱水師,漸漸相沿成習,遂成觀潮之節。
是故,一般權貴之家總是在八月十八那天,成群結隊、車馬人喧地往臨安府外的海塘觀賞一線橫江的天下奇觀。
其間江幹上下十餘裏間,到處是珠翠羅綺,車馬塞途,席不容間。
而江上還會有善泅者若幹,披發紋身,手持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驚濤駭浪中,閃轉騰挪,而旗尾能不顯潮濕,以此誇能,而豪民貴宦,自然不吝財物,爭賞銀彩。
但是衛如祉他倆卻著實不想與其他的豪門公子們一起擠到驛樓上咋咋呼呼,吵嚷吵鬧,沸反盈天。
於是,衛蔣二人趁著家中長輩不注意,偷偷便出了西湖小築,另雇了馬車直奔候潮門而去。
為了便於觀潮,候潮門外早就建起若幹觀潮的樓閣,北麵有映江樓,麵西有觀潮閣,另外還有草閣、江樓、樟亭驛等,其中樟亭驛觀潮位置最佳。
衛如祉早與盧肇提前約定時辰,後者更是早早便去了驛樓占了個有利的位置,點好茶湯等著他倆。
可是,蔣小公子勝欲兄畢竟年紀稍小,生性有些頑劣。
他覺得坐在驛樓觀潮委實不夠刺激,於是一意孤行,直接就衝到江邊的堤岸上。用他的話說,就是想要切切實實感受一下孟浩然所言的“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
不過,衛如祉覺得這位小兄弟大概更想要去領悟一次潮水打頭、落湯成雞的奇特感受。
最後勸阻不得,衛如祉隻能跟盧肇一起陪著蔣家公子“下海”感悟生活。
果然是生命不止,折騰不息!
不過,他們倒著實低估了潮水的威力——
三人自認尋覓到一處浪頭打不到的幹地界,哪料蔣勝欲看弄潮兒在潮頭如履平地、展旗勝常,一時興起,便往前湊了幾步。
可就在此迅雷不及掩耳的時刻,一個回頭潮驟起,震耳欲聾,直襲蔣勝欲,連下意識要去抓住他的衛如祉也一起席卷裹挾而下,二人遽然似三秋敗葉般直墜滾滾大潮中,轉瞬不見蹤影。
“有人落水啦!有人落水啦!”斯文書生的盧肇頓時手足無措地驚恐高呼。
而驛樓上有人眼見此可怕的情形,不由也跟著高呼救人。
但是,弄潮兒們還在後麵,大浪滾滾,一時豈能來得及趕上救助?
這時,忽然盧肇身側竄出兩個利索的身影,他們如箭矢般直接躍入潮中。
盧肇這才欣喜地發現竟然有人主動下水救蔣衛二人去了。
而遙遙處,一位雅讓俊挺、風姿卓然的錦衣公子正負手立在堤岸之上望著這裏。
江風撩起他的袍角,飄飄間宛如風雲流渡般,不似人間俗子。
彼處,驚濤拍岸裏,落水的人影渾然無蹤,而岸上的人們亦嚇得張口結舌。
很快,有三兩個趕上來的弄潮兒也好心欲潛水救援,但是,忽然,浪上卻躍出兩個人影,一人還扯著一個落水者,飛身就躍回堤上。
一時,岸上觀潮者掌聲雷動,吆喝著叫好。
後來,盧肇就帶著被救上來的蔣勝欲、衛如祉去拜謝那位翩翩公子,原來是他派了隨扈及時挽救,才免於蔣衛二人溺於一江亂潮之中。
四人這才有了結識。
也才見識到了在臨安府內聲名遐邇、一直隻聞其名卻素昧平生的謝府最少輩的公子。
------
往昔一幕幕,如同昨日,躍上衛如祉的心頭。
“你的救命之恩,我沒齒難忘!”他轉頭望著謝長懷,目光誠摯道,“所以,但凡有朝一日,我可以回報你此等救命大恩,即使以命相償,定然也不會推諉畏縮!”
謝長懷依舊看著曠垠無際的遠天,聲音清冷,似乎有些淡漠:“救你們不過是舉手之勞,無須你在舍命還回來!”
“我不知道你們到底有何所求,但是,既然趙重幻是你在意的朋友,也就是我們朋友!”衛如祉心意堅定,“救朋友於水火,這才是真君子所為!”
謝長懷轉眸看他,目光深邃,探不到底。
麵前這位體胖圓潤的青年,雖然看來憨厚斯文,眉眼也算不得出眾,跟清俊的衛如信比起來,甚至大有非一胞所生之惑。
但其實他一直要比愛玩鬧的蔣勝欲來得更加端然大度,亦更有君子之風。
衛如祉這個人向來精明卻又謙虛,家世顯赫,但也從不仗勢欺人,於國於民更有自己想要實現的一番抱負。
“雖然我與賈家有關聯,但是,你也知曉我對那位老相公的觀感!他的所作所為,我委實也不願苟同!”
“也許,我也幫不得你們太多,但是,但凡於家國有益,還請允許我出一份力!況且,出入賈府的方便,有時應該也會對你們有點用途對嗎?”
衛如祉一番辯白,令謝長懷的所有勸阻之言都一時滯塞。
他微微一歎,抬手拍拍衛如祉寬厚的肩膀,放棄勸說。
------題外話------
諸君安:三更,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