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姒清怔了一下,她都站起來了,皇上不說獎賞卻將話題偏去了別人身上,這叫她情何以堪。
下麵接頭交耳都低聲議論了起來,唯李四月心下大定,她知道皇上要說什麽了。顧應平出征這段時間她除了跟如妃搞好關係外,還又私下做了另一件事。
那便是給之前寫的那本《策兵要略》又做了幾個實戰單回小單,是以故事形式來暢書戰場策局之事。雖然內容比較少,但卻十分合皇上的口味,而且她對皇上敞言這小回單未經發刊過,皇上是第一位讀者。
這讓皇上龍心大悅,除了故事性十分說理動情打動人心,作為第一位讀者更是讓皇上內心情緒上得到了一種大大的滿足,他看過之後便立刻安排人手親自為《策兵要略》作了一篇序,接著又再度重新刊版了此書。
新書是在五天前才正式與廣大讀者見麵的,所以皇上也知道可能知道這事的人還比較少,看過的就隻怕更寥寥無幾,但如妃在他耳邊吹了不少枕頭風,加上他自己也想吹虛一把,畢竟這可是他親自作序刊版的書嘛,自然就趁著這機會說出來了。
他讓宮人立刻給在場所有人分發了此書,林姒清自然也拿到了一本,他笑道:“《策兵國略》是前些年火遍大江南北的兵書,雖則是一本舊書但有幸朕終於結識了這書的作者,她常與朕探討兵法,後來經朕提醒又在後麵做了三個小回章,內容十分的生動有趣,也極具說理兵法性,大家都可以去看看嘛。”
“這,這是新版的?”有大人指出,畢竟舊版可能好多人都看過。
顧應平翻開書驚訝道:“皇上竟然親自為這書作了序?”
一經提點,所有人都跟著翻開來看,果不其然。林姒清也大驚失色,這可真是天大的殊榮啊。
“此書臣早年便讀過,立意極新,別具一格倒確實十分有可讀性。如今又加了生動有趣的小回章和皇上的親自作序,想來這新版又要再度火一把了。”有大臣笑道。
其他人也跟著附和,顧應平抬頭看向對麵的李四月,李四月衝他笑了笑,顧應平也笑了,她總是能給他帶來驚喜。
轉頭顧應平看向身後的莫啟雲:“莫先生以為此書如何?”
“之前已看過了舊版,確實如那位大人所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兵書,若非有極深刻的理解與生活體驗是絕對寫不出來的,說實話我也真心欽佩此人,若有機會也很是想結識一下這位周李先生。”
“當真?”顧應平笑望著他。
莫啟雲挑眉:“自然是真。”
雍玉看著顧應平眉眼間透露著算計,笑了:“莫非王爺識得此人。”
“並非是我。”顧應平笑道,“你們都識得。”
“......”
雍、莫二人顯然還想再問,可顧應平卻顯然不想再說下去,坐直了身體。隻聽又有大臣接著道:“既然皇上識得這周李先生何不趕緊叫他本人出來,也好叫我們眾人都歡喜結識一番啊。”
說這話是個文臣。好些個武將也跟著起哄,表示要見本人,可見這書確實深入人心。顧應平開口道:“剛才皇上以郡主為引,說吳越出現另一位巾幗謀士,莫非這位周李先生是個女子?”
李四月一陣好笑,顧應平明知內情了,卻還要給林姒清雪上加霜,此刻林姒清站在那邊隻怕是連要不要坐下都成問題了。畢竟現在場上沸騰的可不是因為她,而是因為周李先生。
皇上這一招拋磚引玉十分了得,李四月看著如妃:“娘娘一定沒少下工夫吧。”
如妃不在意地挑了下眉:“瞧著吧,好戲還在後頭呢。”
林姒清確實坐臥不安,今天大殿上的情況有些超出她的預想,總感覺像有陰謀的味道。特別是如妃對她大不如前的態度。
皇上笑了:“王爺說得極對,而且這位周李先生正是你麾下家臣啊。”
眾人又是一驚,特別是雍、莫二人那臉上表情精彩得相當可以。隨即雍玉先反應了過來扭頭看向對麵的李四月,她還是那麽一副風清雲淡之狀,不過隨著皇上這話她已經起身拱手施禮。
隻聽她道:“皇上過譽了,承蒙皇上看重臣婦才有機會續寫此書,且能得皇上作序真是臣婦十世之修幸。”
眾人轟然,全場嘩然不止所有人都真正沸騰起來了,驚詫,奇怪,懷疑的情緒居多,在場所有人似乎都不太相信寫出《策兵要略》的竟然是個女子。
李四月不顧眾人匪夷所思,接著道:“周乃臣婦夫家之姓,當年成就此書,我夫君功不可沒,後來也是他一手操辦幫我刊版了此書。不過當時因忌諱我女子身份怕大家因此而棄書不閱,是以我夫君才為我想了周李一名。”
“好像當年這書確實是從南楚流傳出的,我們不還討論過這書作者到底是南楚哪位大成嗎?”
“是啊,我記得我專門派人去南楚購買正版,順道打聽這書作者,不想查出竟是南楚的周大將軍主版的此書,我還一度以為是周將軍所為呢。”
“不過周將軍一直沒承認這書是他所書,不想這中間竟是這般曲折。”
大家議論紛紛,林姒清拿著那書卻猶如燙手山芋,她臉色一時蒼白得像個鬼一般,難看至極。要是沒記錯,這書大火之時她也愛不釋手,前後竟是看了五六遍有餘,還天天與人一道探討這書。
不成想,這書竟會,竟會是......她的目光瞟向李四月,她滿麵風光,紅暈滿臉好不得意。她咬牙,咬牙再咬牙,她終於知道今天果然有針對她的陰謀,這個李四月不止是先發製人,簡直就是給她下戰書的節奏。
可是,現下的情況如妃和皇上竟都一邊倒,林姒清隱隱覺得局勢於她十分不利。沒想到短短小半月時間,李四月竟能做到如此,不過《策兵要略》這書一出想來對她再有意見的人也會轉圜心意吧。
怪不得李四月頭一回見皇上就被皇上格外看重,原來如此。
林姒清想得沒錯,如莫啟雲便是這般,得知真相他終於知道顧應平之前所言是為何意,雍玉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莫啟雲臉色就有些難看了。
“這後續我可一定要拿回去好好看一看。”雍玉道,“莫先生,你呢?”
莫啟雲目光變幻莫定,直盯著對麵還在跟皇上說話的李四月,許久他垂下雙肩,哼笑:“看來是我老了。”
“先生莫要這樣說。”顧應平安慰道,“若換了我在先生的位置上,也會如先生一般思考的,這是人之常情。”
莫啟雲自然知道這是顧應平在給他台階下,他聲音沉沉:“還是王爺眼光獨到,在下著實佩服。”
顧應平笑了笑,沒有言語。
“李先生,可否給在下一個薄麵,盡飲此杯。”突然有一位武將站起身,舉著酒杯衝著李四月喊了一句。
李四月愣了愣,豪氣回敬,果然滿飲一杯。
有此開頭,漸漸便不少人都跟著起身相敬,李四月心下大叫不好,雖則自己有些酒量,這般敬下來隻怕也是要失態了。
好在顧應平看出端倪,趕緊站起身對著皇上舉杯道:“我們應該多謝皇上發掘人才,此杯當敬皇上。”
“敬皇上。”眾人同語。
大殿上竟是一時氣勢恢宏,連著如妃都有些傻眼了,不過文臣武將都是惜才之人,加上有林姒清這樣的人在前,李四月就自然更容易接受了。況且說起來李四月比林姒清之厲害可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之上。
所謂良將易求,國士難得。林姒清雖則出入沙場有些年頭,但真正親臨過戰場,出謀劃策也極少被采信,不過因著皇上多年來信服大家都對這位郡主十分寬容。
可李四月不同,這世上,武將可因一戰成名,文臣卻要靠那三寸不爛之舌,亂世下謀士多如牛毛,真正有名的卻少之又少,能出書的就更是寥寥無幾了。
所以隻此一書在側,李四月便可封國士之榮,絕非他人可以比擬。加之她又是女子身份說起來隻會比男人更加可貴。
這些道理不需說出,大家心裏也是明鏡般的明白。林姒清縱是千萬個不願意,此刻也須得入流敬李四月一杯酒。
她心中咬牙切齒,想自己今晚還未發力竟就被掣肘至此,簡直就是她此生莫大之恥辱。不過沒關係現在這些人多敬佩李四月,接下來就會有多唾棄她。
所以敬酒時她也盡可能的端著恭敬佩服的態度。不過她的敬酒倒是讓皇上回過了神來,他道:“剛才說到永義,這次也是功為可沒。朕聽聞不少你最近與於大人的綺聞麗傳,想來是好事將近,朕願意給你們添個彩頭,送嫁妝若幹,並當眾賜婚,如何。”
於文義像是嗅到了老鼠味的餓貓,皇上話語剛落,他躥出來跪下謝恩了。
林姒清卻傻眼了,她陡然看向如妃,如妃卻端著酒杯起身道:“來,今晚真是喜事連連,我們同敬郡主。”
果然,如妃轉了陣營了。
她咬牙,道:“皇上,此事萬萬不可。”
下麵接頭交耳都低聲議論了起來,唯李四月心下大定,她知道皇上要說什麽了。顧應平出征這段時間她除了跟如妃搞好關係外,還又私下做了另一件事。
那便是給之前寫的那本《策兵要略》又做了幾個實戰單回小單,是以故事形式來暢書戰場策局之事。雖然內容比較少,但卻十分合皇上的口味,而且她對皇上敞言這小回單未經發刊過,皇上是第一位讀者。
這讓皇上龍心大悅,除了故事性十分說理動情打動人心,作為第一位讀者更是讓皇上內心情緒上得到了一種大大的滿足,他看過之後便立刻安排人手親自為《策兵要略》作了一篇序,接著又再度重新刊版了此書。
新書是在五天前才正式與廣大讀者見麵的,所以皇上也知道可能知道這事的人還比較少,看過的就隻怕更寥寥無幾,但如妃在他耳邊吹了不少枕頭風,加上他自己也想吹虛一把,畢竟這可是他親自作序刊版的書嘛,自然就趁著這機會說出來了。
他讓宮人立刻給在場所有人分發了此書,林姒清自然也拿到了一本,他笑道:“《策兵國略》是前些年火遍大江南北的兵書,雖則是一本舊書但有幸朕終於結識了這書的作者,她常與朕探討兵法,後來經朕提醒又在後麵做了三個小回章,內容十分的生動有趣,也極具說理兵法性,大家都可以去看看嘛。”
“這,這是新版的?”有大人指出,畢竟舊版可能好多人都看過。
顧應平翻開書驚訝道:“皇上竟然親自為這書作了序?”
一經提點,所有人都跟著翻開來看,果不其然。林姒清也大驚失色,這可真是天大的殊榮啊。
“此書臣早年便讀過,立意極新,別具一格倒確實十分有可讀性。如今又加了生動有趣的小回章和皇上的親自作序,想來這新版又要再度火一把了。”有大臣笑道。
其他人也跟著附和,顧應平抬頭看向對麵的李四月,李四月衝他笑了笑,顧應平也笑了,她總是能給他帶來驚喜。
轉頭顧應平看向身後的莫啟雲:“莫先生以為此書如何?”
“之前已看過了舊版,確實如那位大人所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兵書,若非有極深刻的理解與生活體驗是絕對寫不出來的,說實話我也真心欽佩此人,若有機會也很是想結識一下這位周李先生。”
“當真?”顧應平笑望著他。
莫啟雲挑眉:“自然是真。”
雍玉看著顧應平眉眼間透露著算計,笑了:“莫非王爺識得此人。”
“並非是我。”顧應平笑道,“你們都識得。”
“......”
雍、莫二人顯然還想再問,可顧應平卻顯然不想再說下去,坐直了身體。隻聽又有大臣接著道:“既然皇上識得這周李先生何不趕緊叫他本人出來,也好叫我們眾人都歡喜結識一番啊。”
說這話是個文臣。好些個武將也跟著起哄,表示要見本人,可見這書確實深入人心。顧應平開口道:“剛才皇上以郡主為引,說吳越出現另一位巾幗謀士,莫非這位周李先生是個女子?”
李四月一陣好笑,顧應平明知內情了,卻還要給林姒清雪上加霜,此刻林姒清站在那邊隻怕是連要不要坐下都成問題了。畢竟現在場上沸騰的可不是因為她,而是因為周李先生。
皇上這一招拋磚引玉十分了得,李四月看著如妃:“娘娘一定沒少下工夫吧。”
如妃不在意地挑了下眉:“瞧著吧,好戲還在後頭呢。”
林姒清確實坐臥不安,今天大殿上的情況有些超出她的預想,總感覺像有陰謀的味道。特別是如妃對她大不如前的態度。
皇上笑了:“王爺說得極對,而且這位周李先生正是你麾下家臣啊。”
眾人又是一驚,特別是雍、莫二人那臉上表情精彩得相當可以。隨即雍玉先反應了過來扭頭看向對麵的李四月,她還是那麽一副風清雲淡之狀,不過隨著皇上這話她已經起身拱手施禮。
隻聽她道:“皇上過譽了,承蒙皇上看重臣婦才有機會續寫此書,且能得皇上作序真是臣婦十世之修幸。”
眾人轟然,全場嘩然不止所有人都真正沸騰起來了,驚詫,奇怪,懷疑的情緒居多,在場所有人似乎都不太相信寫出《策兵要略》的竟然是個女子。
李四月不顧眾人匪夷所思,接著道:“周乃臣婦夫家之姓,當年成就此書,我夫君功不可沒,後來也是他一手操辦幫我刊版了此書。不過當時因忌諱我女子身份怕大家因此而棄書不閱,是以我夫君才為我想了周李一名。”
“好像當年這書確實是從南楚流傳出的,我們不還討論過這書作者到底是南楚哪位大成嗎?”
“是啊,我記得我專門派人去南楚購買正版,順道打聽這書作者,不想查出竟是南楚的周大將軍主版的此書,我還一度以為是周將軍所為呢。”
“不過周將軍一直沒承認這書是他所書,不想這中間竟是這般曲折。”
大家議論紛紛,林姒清拿著那書卻猶如燙手山芋,她臉色一時蒼白得像個鬼一般,難看至極。要是沒記錯,這書大火之時她也愛不釋手,前後竟是看了五六遍有餘,還天天與人一道探討這書。
不成想,這書竟會,竟會是......她的目光瞟向李四月,她滿麵風光,紅暈滿臉好不得意。她咬牙,咬牙再咬牙,她終於知道今天果然有針對她的陰謀,這個李四月不止是先發製人,簡直就是給她下戰書的節奏。
可是,現下的情況如妃和皇上竟都一邊倒,林姒清隱隱覺得局勢於她十分不利。沒想到短短小半月時間,李四月竟能做到如此,不過《策兵要略》這書一出想來對她再有意見的人也會轉圜心意吧。
怪不得李四月頭一回見皇上就被皇上格外看重,原來如此。
林姒清想得沒錯,如莫啟雲便是這般,得知真相他終於知道顧應平之前所言是為何意,雍玉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莫啟雲臉色就有些難看了。
“這後續我可一定要拿回去好好看一看。”雍玉道,“莫先生,你呢?”
莫啟雲目光變幻莫定,直盯著對麵還在跟皇上說話的李四月,許久他垂下雙肩,哼笑:“看來是我老了。”
“先生莫要這樣說。”顧應平安慰道,“若換了我在先生的位置上,也會如先生一般思考的,這是人之常情。”
莫啟雲自然知道這是顧應平在給他台階下,他聲音沉沉:“還是王爺眼光獨到,在下著實佩服。”
顧應平笑了笑,沒有言語。
“李先生,可否給在下一個薄麵,盡飲此杯。”突然有一位武將站起身,舉著酒杯衝著李四月喊了一句。
李四月愣了愣,豪氣回敬,果然滿飲一杯。
有此開頭,漸漸便不少人都跟著起身相敬,李四月心下大叫不好,雖則自己有些酒量,這般敬下來隻怕也是要失態了。
好在顧應平看出端倪,趕緊站起身對著皇上舉杯道:“我們應該多謝皇上發掘人才,此杯當敬皇上。”
“敬皇上。”眾人同語。
大殿上竟是一時氣勢恢宏,連著如妃都有些傻眼了,不過文臣武將都是惜才之人,加上有林姒清這樣的人在前,李四月就自然更容易接受了。況且說起來李四月比林姒清之厲害可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之上。
所謂良將易求,國士難得。林姒清雖則出入沙場有些年頭,但真正親臨過戰場,出謀劃策也極少被采信,不過因著皇上多年來信服大家都對這位郡主十分寬容。
可李四月不同,這世上,武將可因一戰成名,文臣卻要靠那三寸不爛之舌,亂世下謀士多如牛毛,真正有名的卻少之又少,能出書的就更是寥寥無幾了。
所以隻此一書在側,李四月便可封國士之榮,絕非他人可以比擬。加之她又是女子身份說起來隻會比男人更加可貴。
這些道理不需說出,大家心裏也是明鏡般的明白。林姒清縱是千萬個不願意,此刻也須得入流敬李四月一杯酒。
她心中咬牙切齒,想自己今晚還未發力竟就被掣肘至此,簡直就是她此生莫大之恥辱。不過沒關係現在這些人多敬佩李四月,接下來就會有多唾棄她。
所以敬酒時她也盡可能的端著恭敬佩服的態度。不過她的敬酒倒是讓皇上回過了神來,他道:“剛才說到永義,這次也是功為可沒。朕聽聞不少你最近與於大人的綺聞麗傳,想來是好事將近,朕願意給你們添個彩頭,送嫁妝若幹,並當眾賜婚,如何。”
於文義像是嗅到了老鼠味的餓貓,皇上話語剛落,他躥出來跪下謝恩了。
林姒清卻傻眼了,她陡然看向如妃,如妃卻端著酒杯起身道:“來,今晚真是喜事連連,我們同敬郡主。”
果然,如妃轉了陣營了。
她咬牙,道:“皇上,此事萬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