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來!”他讓施恩找了一輛馬車,這會兒讓於蘭上去。
於蘭爬了上去,他也跟著上來了。
這馬車內的空間不大,也很簡陋,他一上來整個就不大的空間,愈發顯得逼仄了。
馬車在外頭行駛,也不知道要去什麽地方。
於蘭第一次坐這個車,卻沒有什麽新鮮的感覺。
兩人相對而坐,都有些拘謹。
過了一會兒,兩人同時開口。
“哥哥……”
“玉蘭……”
於是乎,於蘭連忙說道:“哥哥,你先說!”
“這一次的事兒,是我沒辦妥當。對不住你!”他直接道歉了。
他隻是覺得時機成熟,現在張都監的隱患已除,他也為他辦了不少事兒,向他討個人情是不錯的。
所以就跟他提起了這件事兒,張都監正愁不知道怎麽獎賞武鬆,他自己提出來了,他就十分愉快地決定了。
他一個男人,跟張都監說要贖回一個丫鬟的自由身,怎麽說都能夠讓張都監誤解。
一開始張都監提議把於蘭嫁給武鬆的時候,他還推辭了一番。
張都監反問他:“難道你看不上玉蘭嗎?她雖是我家的養娘,但自小也是清清白白養大的……”
言外之意,是覺得武鬆是在嫌棄於蘭。
武鬆連忙表示,自己隻是一個粗魯的漢子,並不是嫌棄於蘭,而是擔心配不上於蘭。
張都監聞言哈哈一笑,“這又是什麽要緊的事兒,英雄莫問出身,你有我的提拔,好好做,將來封妻蔭子,也不是不可能的。玉蘭跟著你,也是她的福分,何況我見她挺喜歡你的。”
話已至此,再說下去,便是不識抬舉。
武鬆便跪謝了,其實他心裏頭不知道為什麽,聽到了張都監說我見她挺喜歡你的,竟也有些歡喜。
此刻於蘭聽著,他道歉,一開始有些懵逼,後來反應過來,他說的是張都監同意他們之間的親事這件事兒。
不知道為什麽臉上也有些火辣辣的。
“哥哥不必介懷,我,我沒放在心上。”
事從權急,可以沒必要那麽計較的。
其實作為現代人,她倒沒把名聲看的很重要,何況古代信息那麽不辯解,就是換一個地方生存,從頭開始,旁人也不清楚,他們過去是做什麽的。
她說沒放在心上,他反而沒有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而是略微皺起了眉頭。
“倘若,我放在心上了呢?”
這如今雖然沒有三媒六聘,但府裏頭已經言之鑿鑿,關係到她的名聲,又豈能夠草率行事。
從另一個方麵而言,如果兩個人真的要一起走,難道他以後,要把她隨便安置在一個地方嗎?
把她帶走了,那就是很大的責任了。
於蘭聞言,抬起了頭,臉色愈發紅了起來。
他這話又是什麽意思?
四目相對,她好像看懂了他的認真,心跳速度有些不由自主。
但她既沒有想過嫁給榮安,就更沒有想過嫁給武鬆了。
跟著榮安,一樣是過日子,雖然當下人,卻比一般的老百姓要好太多了,還安穩,不用東奔西走。
跟著武鬆,四處漂泊,他的性情率直,也喜好路見不平,還不知道未來會不會逃脫得開既定的命運——落草為寇。
於蘭不喜歡打打殺殺的日子,對於梁山一夥人,也無甚好感。
所以,她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武鬆。
如今對他好像有了些許好感,也明白他現在並不是一個壞人。
但這些好感不足以讓她放棄自己的原則,尤其是她很清楚,他十分推崇宋江一幹人等,喜歡義氣當先,與施恩、菜園子張青等人都能稱兄道弟,這和她所受的教育三觀不一樣,沒辦法接受。
“哥哥,玉蘭一向把你當成了自家兄長看待……”
話說到了這裏,武鬆便明白了過來。
她這是沒瞧得上自己,心裏頭有一些失落,但隨後很快就道:“我知曉了,我會帶你尋一處安穩的去處!幫你攢一些嫁妝,尋一個好人家……”
再把她嫁出去,好像這個時代,女人家的成就就是嫁一個好人家。
如果夫家不錯,就跟玉翠一樣,後半輩子就算是有靠了。
那麽,他也就可以,行走江湖了。
於蘭聽得他的話,心裏頭有些悶悶的,她好像也沒有那麽開心。
馬車內的氣氛有些僵硬。
剛好這個時候,馬車的車輪,行到了一處水窪,便起了顛簸。
她差點撞到了他的身上,她有些尷尬。
隨後反應過來問他道:“哥哥這是要帶我去哪兒?”
“不去哪兒!我讓馬車夫回去吧!”
這會兒該說的也說清楚,至於離開,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兒。
以為武鬆還不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也不想和原著一樣,和官府作對,走投無路被通緝。
“這件事兒,如果我們能夠獲得張都監大人的同意,一塊兒離開是最好不過的,如果不能的話,到時候要逃跑,隻怕還是會遭到通緝!後者是萬不得已的行動,我還是不介意你走這一條路!”
於蘭明白,逃奴啊,私奔啊,名聲很不好聽,搞不好還要被通緝。能和平解決還是和平解決。
於蘭也是這樣想的。
於蘭點了點頭,“我知曉的!我不著急,等哥哥通知。希望哥哥也不必著急,我聽老爺說起過今年皇長子冠於文德殿,這立太子就是早晚的事兒,若是今年不成也是明年的事兒。”
當今天子是宋徽宗,就是那個書法造詣極高,但又驕奢淫逸,朝政管理一塌糊塗的皇帝趙佶,太子的話,不出意外,便是他的嫡長子欽宗趙桓,是政和五年立的太子,而後大赦天下,說起來如今才是政和四年。
她原來忘了這件事,沒來得及和他說。
“明年嗎?”為了自由,也為了清白之身,他倒是可以等。
因為如今即便是在張都監這裏做事,他的日子也不算難過,每日隻幫忙操練兵士,教些槍棒。
於蘭爬了上去,他也跟著上來了。
這馬車內的空間不大,也很簡陋,他一上來整個就不大的空間,愈發顯得逼仄了。
馬車在外頭行駛,也不知道要去什麽地方。
於蘭第一次坐這個車,卻沒有什麽新鮮的感覺。
兩人相對而坐,都有些拘謹。
過了一會兒,兩人同時開口。
“哥哥……”
“玉蘭……”
於是乎,於蘭連忙說道:“哥哥,你先說!”
“這一次的事兒,是我沒辦妥當。對不住你!”他直接道歉了。
他隻是覺得時機成熟,現在張都監的隱患已除,他也為他辦了不少事兒,向他討個人情是不錯的。
所以就跟他提起了這件事兒,張都監正愁不知道怎麽獎賞武鬆,他自己提出來了,他就十分愉快地決定了。
他一個男人,跟張都監說要贖回一個丫鬟的自由身,怎麽說都能夠讓張都監誤解。
一開始張都監提議把於蘭嫁給武鬆的時候,他還推辭了一番。
張都監反問他:“難道你看不上玉蘭嗎?她雖是我家的養娘,但自小也是清清白白養大的……”
言外之意,是覺得武鬆是在嫌棄於蘭。
武鬆連忙表示,自己隻是一個粗魯的漢子,並不是嫌棄於蘭,而是擔心配不上於蘭。
張都監聞言哈哈一笑,“這又是什麽要緊的事兒,英雄莫問出身,你有我的提拔,好好做,將來封妻蔭子,也不是不可能的。玉蘭跟著你,也是她的福分,何況我見她挺喜歡你的。”
話已至此,再說下去,便是不識抬舉。
武鬆便跪謝了,其實他心裏頭不知道為什麽,聽到了張都監說我見她挺喜歡你的,竟也有些歡喜。
此刻於蘭聽著,他道歉,一開始有些懵逼,後來反應過來,他說的是張都監同意他們之間的親事這件事兒。
不知道為什麽臉上也有些火辣辣的。
“哥哥不必介懷,我,我沒放在心上。”
事從權急,可以沒必要那麽計較的。
其實作為現代人,她倒沒把名聲看的很重要,何況古代信息那麽不辯解,就是換一個地方生存,從頭開始,旁人也不清楚,他們過去是做什麽的。
她說沒放在心上,他反而沒有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而是略微皺起了眉頭。
“倘若,我放在心上了呢?”
這如今雖然沒有三媒六聘,但府裏頭已經言之鑿鑿,關係到她的名聲,又豈能夠草率行事。
從另一個方麵而言,如果兩個人真的要一起走,難道他以後,要把她隨便安置在一個地方嗎?
把她帶走了,那就是很大的責任了。
於蘭聞言,抬起了頭,臉色愈發紅了起來。
他這話又是什麽意思?
四目相對,她好像看懂了他的認真,心跳速度有些不由自主。
但她既沒有想過嫁給榮安,就更沒有想過嫁給武鬆了。
跟著榮安,一樣是過日子,雖然當下人,卻比一般的老百姓要好太多了,還安穩,不用東奔西走。
跟著武鬆,四處漂泊,他的性情率直,也喜好路見不平,還不知道未來會不會逃脫得開既定的命運——落草為寇。
於蘭不喜歡打打殺殺的日子,對於梁山一夥人,也無甚好感。
所以,她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武鬆。
如今對他好像有了些許好感,也明白他現在並不是一個壞人。
但這些好感不足以讓她放棄自己的原則,尤其是她很清楚,他十分推崇宋江一幹人等,喜歡義氣當先,與施恩、菜園子張青等人都能稱兄道弟,這和她所受的教育三觀不一樣,沒辦法接受。
“哥哥,玉蘭一向把你當成了自家兄長看待……”
話說到了這裏,武鬆便明白了過來。
她這是沒瞧得上自己,心裏頭有一些失落,但隨後很快就道:“我知曉了,我會帶你尋一處安穩的去處!幫你攢一些嫁妝,尋一個好人家……”
再把她嫁出去,好像這個時代,女人家的成就就是嫁一個好人家。
如果夫家不錯,就跟玉翠一樣,後半輩子就算是有靠了。
那麽,他也就可以,行走江湖了。
於蘭聽得他的話,心裏頭有些悶悶的,她好像也沒有那麽開心。
馬車內的氣氛有些僵硬。
剛好這個時候,馬車的車輪,行到了一處水窪,便起了顛簸。
她差點撞到了他的身上,她有些尷尬。
隨後反應過來問他道:“哥哥這是要帶我去哪兒?”
“不去哪兒!我讓馬車夫回去吧!”
這會兒該說的也說清楚,至於離開,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兒。
以為武鬆還不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也不想和原著一樣,和官府作對,走投無路被通緝。
“這件事兒,如果我們能夠獲得張都監大人的同意,一塊兒離開是最好不過的,如果不能的話,到時候要逃跑,隻怕還是會遭到通緝!後者是萬不得已的行動,我還是不介意你走這一條路!”
於蘭明白,逃奴啊,私奔啊,名聲很不好聽,搞不好還要被通緝。能和平解決還是和平解決。
於蘭也是這樣想的。
於蘭點了點頭,“我知曉的!我不著急,等哥哥通知。希望哥哥也不必著急,我聽老爺說起過今年皇長子冠於文德殿,這立太子就是早晚的事兒,若是今年不成也是明年的事兒。”
當今天子是宋徽宗,就是那個書法造詣極高,但又驕奢淫逸,朝政管理一塌糊塗的皇帝趙佶,太子的話,不出意外,便是他的嫡長子欽宗趙桓,是政和五年立的太子,而後大赦天下,說起來如今才是政和四年。
她原來忘了這件事,沒來得及和他說。
“明年嗎?”為了自由,也為了清白之身,他倒是可以等。
因為如今即便是在張都監這裏做事,他的日子也不算難過,每日隻幫忙操練兵士,教些槍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