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恩很難過,盧俊義也覺得很是不應該。
雖說寡婦再嫁,在本朝也不是什麽大事,可在武鬆兄弟出事的節骨眼上,都不能夠再等一年,就傳出來了和皇上之間的傳聞。
大家的心裏頭都有些不大好受。
不過孫二娘從洛陽趕過來卻是不大相信於蘭會做這樣的事兒。
“我總覺得弟妹不是這樣的人,我不相信,除非我見到了她!”
張青也不大相信。隻是這東西傳的有鼻子有眼睛的。
他們去見於蘭,都被攔下來,她現在基本上就住在那個山莊。
身邊隻有一個月兒。
月兒其實也摸不準於蘭究竟想要做什麽,隻知道她和皇上之間的關係並不像外界所傳的那樣。
大部分時候,皇上一走於蘭的神情都會極其的冷淡。
偶爾也會陷入悲傷的情境當中。
她不相信那個人已經死了,她穿越而來,費盡心思的幫他改變了命運,結果這一輩子他還活得不夠上一輩子嗎?
那她做這麽多有什麽意義。
她情願相信他是因為聽懂了他她話裏話外的意思,所以直接逃跑了。
可是現在杳無音訊,她能夠做的就是穩住。
沒多久聽的月兒說:“今天孫二娘又來了,她說要是不見到您是不會回去的。”
孫二娘很執著,於蘭卻道:“讓她進來吧!”
也該是時候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想法。
孫二娘張青夫婦,她是信得過的。
孫二娘進來之後,看到整個山莊庭院格局富麗堂皇,又十分氣派還有些詩意…
她也說不上來,眼睛也沒有多瞟,就跟著月兒來到了於蘭身邊。
看到了於蘭的打扮一身的紅衣很是俏麗和喜慶。
又聯想到武鬆兄弟傳來的噩耗,她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
“月兒,出去外麵看著。我和嫂子說說話。”她對月兒說道。
也許是因為這些日子的藥效起到了作用,皇上對她已經沒有像一開始那麽的防備。
所以山莊雖然守衛森嚴,但是卻沒有一開始那樣,時有監視。
其實於蘭內功雖然沒有,但是感知力卻是很強,哪怕門口有蒼蠅飛過,她都能夠感知到。
所以皇上有沒有派人監視她她一清二楚。
“弟妹…”孫二娘剛說出口,又覺得他們之間已經和離了,怕於蘭聽了膈應又加了一句:“玉蘭妹子…”
於蘭看到出來,許久未見,加上這些日子時有傳言,孫二娘雖然也相信她,但是在心裏已經有了動搖。
不過她卻不會覺得有什麽,隻有親朋好友都信了。
皇上才會更加的信任她才是。
於蘭也沒有糾正她的話。
“坐吧!嫂子,我知道你今天過來想要問一些什麽。但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你和張伯伯二人早點離開京城吧!還是回到洛陽去,一切都是老樣子。”
孫二娘以為於蘭會解釋,可是她什麽都沒有解釋。她來了她也隻是叫她回去,還說什麽一切都是老樣子。
這究竟是什麽意思?
孫二娘心底有些疑惑。
但是於蘭已經叫了月兒開門,送客。
沒想到也就短短的時間,她就出來,這好像也沒有說什麽吧!
“愣著幹什麽?送客!”
“不必了我自己能走!”孫二娘站起身就走。
看著於蘭背對著她,她有些生氣。
氣呼呼的走到了門口,看到了一輛轎子停了下來,轎子上下來了一個人一個年紀輕輕又容顏俊朗的公子哥。
渾身貴氣十足,她瞥了一眼,忽然間想到了一個可能心中暗暗的心驚!
趙桓的目光掃完了孫二娘的身上,很快就有侍衛嗬斥她。
但趙桓已經迫不及待的進門了。
這個時候張青在一旁招了招手。
“怎麽樣了?我剛才看你進去了。你見到了弟妹沒有?”
“見是見到了,但是她就說了一通莫名其妙的就把我給趕出來。你知道她如今竟然竟然……”
她就沒說她穿紅衣的事兒,不帶孝也就罷了這一身顏色就有些膈應人了。
“她說什麽了?”張青反問。
孫二娘把於蘭說的話複述了一遍。
“我明白了,弟妹是沒有忘記武鬆兄弟的,你想她喊你做嫂嫂,依舊喊我伯伯,若是真的不把他當成了夫君,也不會這麽說了,她想要我們回洛陽去一切照舊。糧食,應該是種地,軍糧…”
張青對於蘭的相信比對武鬆還要信任一些。
這種信任在於於蘭一次次讓他把生意做起來,而且新開的火鍋店,又做了很多分店。
想他們一開始在洛陽什麽都沒有,到如今也是小有名氣的。
生意越做越大。
全是依賴於蘭。
他總覺得她不會是一聲不吭就崩著榮華富貴而去。
她原來已經十分富貴了。
天家的富貴再好,那後宮也是佳麗三千的。
皇帝的小老婆就那麽好當的。
“是啊,我怎麽就沒有想到呢?我走的時候還發火了,不知道弟妹是什麽樣的想法。哎呀,我真是笨…”孫二娘心裏頭又是懊惱又是高興的。
懊惱的是她沒有第一時間領會到於蘭的意思,高興的是她終究是沒有看錯人。
“好了,弟妹沒有第一時間告訴你就怕你心裏頭藏不住事。你看看你要是剛才一出來就喜形於色,不是就引人注目了嗎?咱們快點離開吧!”
張青這麽一說,孫二娘覺得很對。
於是點了點頭就和他一塊兒走了。
……
於蘭見到了趙桓過來,就叫月兒去沏茶了。
月兒沏茶端了過來,於蘭接過遞給了她,然後示意月兒出去。
“玉蘭,朕原本心情不好,但是見到了你心情就好很多了。朕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
他喝了一口茶。
“你這茶都比別的地方要清澈。”
於蘭笑的很淺:“陛下喜歡就好,不知道你是因為什麽事情才心情不好的?”
她以前有些事情還需要委婉的說,不過現在就不需要了,因為趙桓對她明顯就依賴了許多。
“皇後,她來勸朕,不要做讓人口誅筆伐的事兒。朕已經給過她好幾次機會了,可是她總是不識好歹。朕應該把她打入冷宮…”
“皇上,您和過去一樣讓她在自己的寢宮待著就好了,皇後也沒有犯什麽大事,沒必要打入冷宮的!”
趙桓不在她身邊的時候,脾氣的確是有些暴戾。
而且近來他似乎有些獨斷專行。
於蘭潛移默化的讓他放手了一些兵權。
但又做的比較婉轉。
“玉蘭,你還是太善良,朕是為了你著想,若是廢了皇後,往後你就可以…”
他發現他真是越來越離不開她了。
最初的時候,他還能夠認識分別,甚至定了一年的期限。
但如今他就忍不了了。
“我不需要皇後之位……”
她繼續替他研磨,不動聲色岔開了話題,趙桓也明白現在不是提及這個的時候。
於是打開了奏章。
“玉蘭你看如今你所推廣下的,玉米土豆紅薯解決了大部分人的生活問題,這兩年下來各地起義都沒有了。朕聽從你的,讓嶽飛去練兵,有嶽家軍在,我大宋江山如鐵桶一般,便是大金也不能入侵?”
“可是陛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大金現在不過是在融合大遼原來的兵馬再過一兩年,他們必定來犯的?”
於蘭這麽說,倒也是對的。
“那依你之見呢?”
“練兵…”
這也是老生常談的。
還有大宋冗兵的問題。
他的冗兵不是這些兵士太多,而是這些兵士戰鬥力不足,卻又占據了名額。
朝廷要花那麽多的錢財去養他們。
於蘭的建議是放掉一部分再招募一部分。
大部分的兵士是本身一些起義的或者某些地方的災民,朝廷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直接把他們招募進來用了。
素質也參差不齊。
這一次嶽家軍挑選就挑了好長時間。
趙桓也想到了這一點兒倒是沒什麽意見。
此前嶽飛也提起過,不過多的是人反對。
“陛下,您同意就好了,再多的人反對,您也是一言九鼎的。”於蘭給他灌迷魂湯。
他一想也是如此。
“不過嶽飛的兵權會不會太多了。”
“陛下要是覺得多,韓世忠也能帶,我義父也能…”她提議道。
趙桓說:“好。朕差點忘了韓世忠,還有宗澤!”
“對!”於蘭笑道。
當然皇上實行的過程中,又遭遇到了很多朝臣的反對。
趙桓就是你越是跟他反著來,他就越擰巴。
朝廷上每天爭吵著烏煙瘴氣的,導致趙桓,來的時間倒是越來越長了。
於蘭也不介意。
士大夫不滿意就鬧,但文人又不可能頂多來勢洶洶的來罵她。
對,他們終究不敢罵皇上就罵他。
於蘭也不介意。擔一個罵名。
就是趙桓讓她入宮她還有一些堅持。
嶽飛結結實實得到了好處,他不得不感歎:“師傅你是對的,可是嫂子這麽做,我真的很擔心,現在多的是人罵她,還有人直接上書了。”
“她做的既是利國利民又何必畏懼?你要向她學習才是,至於你師兄,你也不必想太多…”
嶽飛點了點頭,他要去練兵。
然而不久之後,他就收到了一個秘聞,說是武鬆沒死,逃回來了。
原來他當時就沒死,隻是逃跑了,金國人當然不願意承認在他們重重看守之下,人居然跑了。
所以他們幹脆和大宋的使臣說暴斃了。
到時候就算武鬆回去也不敢露頭。
嶽飛得到這個消息,真的是又驚又喜。
“天佑我師兄,他竟然還活著!他把密信給了周侗!”
信是林衝寫的,武鬆從大金繞道西夏,西夏又繞道回來。
這也是多虧了他的江湖經驗,一般人早死了。
當然和這些人喝的那麽多靈泉水也有關係,他總是能夠敏銳的感知到危險,從而提早離開。
這封信在這個時候收到在喜悅之後,更多的是憂心忡忡。
“現在怎麽辦?嫂子那邊的事兒若是讓師兄知道了,他恐怕…”
嶽飛一說周侗也有些不知所措。
就怕武鬆一路趕回來,但對方畢竟是皇帝,這一回來不是羊入虎口嗎?
沒多久於蘭所在的山莊就迎來了賈氏。
賈氏如今也不知道怎麽和於蘭打招呼,反正她還是比較傳統的女人。
她一開始還有些拘謹。
“坐吧!嫂嫂…”還是於蘭不變的態度給了她很多的信息。
漸漸的於蘭主動談起了一些事她就鬆了一口氣。
“這是張大哥大嫂從洛陽給你帶回來的信…”
賈氏把信件拿了出來。
於蘭心中有些疑惑。
張青孫二娘夫婦想帶信是有自己的途徑的。
“多謝嫂嫂了!”於蘭感激之後,又同她說起了孩子的事兒,她才又眉飛色舞了起來了。
其實原本嶽飛是打算讓自己媳婦去送信,但是媳婦月份大了,不知道幾時生產。所以不敢讓她去…
讓賈氏去也不敢透露這個內容,隻和盧俊義商量找了張青孫二娘夫婦寫信的借口。
等到賈氏回去之後於蘭拆開了信。
真的是又哭又笑的。
她雖然一直堅信他沒事。
可是這些日子都是她一個人的堅持,背負了罵名,也不能夠和過去的那些老朋友相聚,也不能夠說出真相。
她也不知道她自己到底想要堅持什麽,或許就是為了以後不要重複這樣的悲劇吧!
每次看到趙桓在編織的夢境中侃侃而談,她知道有些對不起他,但又能怎麽樣,一個社會如果把全部的權利和責任壓在一個人身上。隻能寄托於這個人能力足夠強,還不能夠太任性。
趙桓很明顯兩者都達不到。
他其實重生回來算不錯了。
可有了上一世的教訓,他依然還是會走上那條路。
就算趙桓不錯,他兒子呢,他孫子呢?不能保證的事情太多了。
是不是所有當皇帝的都會有意無意的平衡臣子,是不是當皇帝久了就會太任性?
於蘭才想要改變。
看到了這封信不久。她就把它燒成灰燼了,她沒有提筆寫字,隻是說了幾句話,讓月兒帶過去給嶽飛。
月兒其實也聽不懂是什麽。
她把話帶過來的時候,就道:“我們夫人說了,事已至此,稍安勿躁,一切還是以練兵為重!”
“就這些?”嶽飛有些不相信的。
“是的,就這些!”
雖說寡婦再嫁,在本朝也不是什麽大事,可在武鬆兄弟出事的節骨眼上,都不能夠再等一年,就傳出來了和皇上之間的傳聞。
大家的心裏頭都有些不大好受。
不過孫二娘從洛陽趕過來卻是不大相信於蘭會做這樣的事兒。
“我總覺得弟妹不是這樣的人,我不相信,除非我見到了她!”
張青也不大相信。隻是這東西傳的有鼻子有眼睛的。
他們去見於蘭,都被攔下來,她現在基本上就住在那個山莊。
身邊隻有一個月兒。
月兒其實也摸不準於蘭究竟想要做什麽,隻知道她和皇上之間的關係並不像外界所傳的那樣。
大部分時候,皇上一走於蘭的神情都會極其的冷淡。
偶爾也會陷入悲傷的情境當中。
她不相信那個人已經死了,她穿越而來,費盡心思的幫他改變了命運,結果這一輩子他還活得不夠上一輩子嗎?
那她做這麽多有什麽意義。
她情願相信他是因為聽懂了他她話裏話外的意思,所以直接逃跑了。
可是現在杳無音訊,她能夠做的就是穩住。
沒多久聽的月兒說:“今天孫二娘又來了,她說要是不見到您是不會回去的。”
孫二娘很執著,於蘭卻道:“讓她進來吧!”
也該是時候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想法。
孫二娘張青夫婦,她是信得過的。
孫二娘進來之後,看到整個山莊庭院格局富麗堂皇,又十分氣派還有些詩意…
她也說不上來,眼睛也沒有多瞟,就跟著月兒來到了於蘭身邊。
看到了於蘭的打扮一身的紅衣很是俏麗和喜慶。
又聯想到武鬆兄弟傳來的噩耗,她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
“月兒,出去外麵看著。我和嫂子說說話。”她對月兒說道。
也許是因為這些日子的藥效起到了作用,皇上對她已經沒有像一開始那麽的防備。
所以山莊雖然守衛森嚴,但是卻沒有一開始那樣,時有監視。
其實於蘭內功雖然沒有,但是感知力卻是很強,哪怕門口有蒼蠅飛過,她都能夠感知到。
所以皇上有沒有派人監視她她一清二楚。
“弟妹…”孫二娘剛說出口,又覺得他們之間已經和離了,怕於蘭聽了膈應又加了一句:“玉蘭妹子…”
於蘭看到出來,許久未見,加上這些日子時有傳言,孫二娘雖然也相信她,但是在心裏已經有了動搖。
不過她卻不會覺得有什麽,隻有親朋好友都信了。
皇上才會更加的信任她才是。
於蘭也沒有糾正她的話。
“坐吧!嫂子,我知道你今天過來想要問一些什麽。但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你和張伯伯二人早點離開京城吧!還是回到洛陽去,一切都是老樣子。”
孫二娘以為於蘭會解釋,可是她什麽都沒有解釋。她來了她也隻是叫她回去,還說什麽一切都是老樣子。
這究竟是什麽意思?
孫二娘心底有些疑惑。
但是於蘭已經叫了月兒開門,送客。
沒想到也就短短的時間,她就出來,這好像也沒有說什麽吧!
“愣著幹什麽?送客!”
“不必了我自己能走!”孫二娘站起身就走。
看著於蘭背對著她,她有些生氣。
氣呼呼的走到了門口,看到了一輛轎子停了下來,轎子上下來了一個人一個年紀輕輕又容顏俊朗的公子哥。
渾身貴氣十足,她瞥了一眼,忽然間想到了一個可能心中暗暗的心驚!
趙桓的目光掃完了孫二娘的身上,很快就有侍衛嗬斥她。
但趙桓已經迫不及待的進門了。
這個時候張青在一旁招了招手。
“怎麽樣了?我剛才看你進去了。你見到了弟妹沒有?”
“見是見到了,但是她就說了一通莫名其妙的就把我給趕出來。你知道她如今竟然竟然……”
她就沒說她穿紅衣的事兒,不帶孝也就罷了這一身顏色就有些膈應人了。
“她說什麽了?”張青反問。
孫二娘把於蘭說的話複述了一遍。
“我明白了,弟妹是沒有忘記武鬆兄弟的,你想她喊你做嫂嫂,依舊喊我伯伯,若是真的不把他當成了夫君,也不會這麽說了,她想要我們回洛陽去一切照舊。糧食,應該是種地,軍糧…”
張青對於蘭的相信比對武鬆還要信任一些。
這種信任在於於蘭一次次讓他把生意做起來,而且新開的火鍋店,又做了很多分店。
想他們一開始在洛陽什麽都沒有,到如今也是小有名氣的。
生意越做越大。
全是依賴於蘭。
他總覺得她不會是一聲不吭就崩著榮華富貴而去。
她原來已經十分富貴了。
天家的富貴再好,那後宮也是佳麗三千的。
皇帝的小老婆就那麽好當的。
“是啊,我怎麽就沒有想到呢?我走的時候還發火了,不知道弟妹是什麽樣的想法。哎呀,我真是笨…”孫二娘心裏頭又是懊惱又是高興的。
懊惱的是她沒有第一時間領會到於蘭的意思,高興的是她終究是沒有看錯人。
“好了,弟妹沒有第一時間告訴你就怕你心裏頭藏不住事。你看看你要是剛才一出來就喜形於色,不是就引人注目了嗎?咱們快點離開吧!”
張青這麽一說,孫二娘覺得很對。
於是點了點頭就和他一塊兒走了。
……
於蘭見到了趙桓過來,就叫月兒去沏茶了。
月兒沏茶端了過來,於蘭接過遞給了她,然後示意月兒出去。
“玉蘭,朕原本心情不好,但是見到了你心情就好很多了。朕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
他喝了一口茶。
“你這茶都比別的地方要清澈。”
於蘭笑的很淺:“陛下喜歡就好,不知道你是因為什麽事情才心情不好的?”
她以前有些事情還需要委婉的說,不過現在就不需要了,因為趙桓對她明顯就依賴了許多。
“皇後,她來勸朕,不要做讓人口誅筆伐的事兒。朕已經給過她好幾次機會了,可是她總是不識好歹。朕應該把她打入冷宮…”
“皇上,您和過去一樣讓她在自己的寢宮待著就好了,皇後也沒有犯什麽大事,沒必要打入冷宮的!”
趙桓不在她身邊的時候,脾氣的確是有些暴戾。
而且近來他似乎有些獨斷專行。
於蘭潛移默化的讓他放手了一些兵權。
但又做的比較婉轉。
“玉蘭,你還是太善良,朕是為了你著想,若是廢了皇後,往後你就可以…”
他發現他真是越來越離不開她了。
最初的時候,他還能夠認識分別,甚至定了一年的期限。
但如今他就忍不了了。
“我不需要皇後之位……”
她繼續替他研磨,不動聲色岔開了話題,趙桓也明白現在不是提及這個的時候。
於是打開了奏章。
“玉蘭你看如今你所推廣下的,玉米土豆紅薯解決了大部分人的生活問題,這兩年下來各地起義都沒有了。朕聽從你的,讓嶽飛去練兵,有嶽家軍在,我大宋江山如鐵桶一般,便是大金也不能入侵?”
“可是陛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大金現在不過是在融合大遼原來的兵馬再過一兩年,他們必定來犯的?”
於蘭這麽說,倒也是對的。
“那依你之見呢?”
“練兵…”
這也是老生常談的。
還有大宋冗兵的問題。
他的冗兵不是這些兵士太多,而是這些兵士戰鬥力不足,卻又占據了名額。
朝廷要花那麽多的錢財去養他們。
於蘭的建議是放掉一部分再招募一部分。
大部分的兵士是本身一些起義的或者某些地方的災民,朝廷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直接把他們招募進來用了。
素質也參差不齊。
這一次嶽家軍挑選就挑了好長時間。
趙桓也想到了這一點兒倒是沒什麽意見。
此前嶽飛也提起過,不過多的是人反對。
“陛下,您同意就好了,再多的人反對,您也是一言九鼎的。”於蘭給他灌迷魂湯。
他一想也是如此。
“不過嶽飛的兵權會不會太多了。”
“陛下要是覺得多,韓世忠也能帶,我義父也能…”她提議道。
趙桓說:“好。朕差點忘了韓世忠,還有宗澤!”
“對!”於蘭笑道。
當然皇上實行的過程中,又遭遇到了很多朝臣的反對。
趙桓就是你越是跟他反著來,他就越擰巴。
朝廷上每天爭吵著烏煙瘴氣的,導致趙桓,來的時間倒是越來越長了。
於蘭也不介意。
士大夫不滿意就鬧,但文人又不可能頂多來勢洶洶的來罵她。
對,他們終究不敢罵皇上就罵他。
於蘭也不介意。擔一個罵名。
就是趙桓讓她入宮她還有一些堅持。
嶽飛結結實實得到了好處,他不得不感歎:“師傅你是對的,可是嫂子這麽做,我真的很擔心,現在多的是人罵她,還有人直接上書了。”
“她做的既是利國利民又何必畏懼?你要向她學習才是,至於你師兄,你也不必想太多…”
嶽飛點了點頭,他要去練兵。
然而不久之後,他就收到了一個秘聞,說是武鬆沒死,逃回來了。
原來他當時就沒死,隻是逃跑了,金國人當然不願意承認在他們重重看守之下,人居然跑了。
所以他們幹脆和大宋的使臣說暴斃了。
到時候就算武鬆回去也不敢露頭。
嶽飛得到這個消息,真的是又驚又喜。
“天佑我師兄,他竟然還活著!他把密信給了周侗!”
信是林衝寫的,武鬆從大金繞道西夏,西夏又繞道回來。
這也是多虧了他的江湖經驗,一般人早死了。
當然和這些人喝的那麽多靈泉水也有關係,他總是能夠敏銳的感知到危險,從而提早離開。
這封信在這個時候收到在喜悅之後,更多的是憂心忡忡。
“現在怎麽辦?嫂子那邊的事兒若是讓師兄知道了,他恐怕…”
嶽飛一說周侗也有些不知所措。
就怕武鬆一路趕回來,但對方畢竟是皇帝,這一回來不是羊入虎口嗎?
沒多久於蘭所在的山莊就迎來了賈氏。
賈氏如今也不知道怎麽和於蘭打招呼,反正她還是比較傳統的女人。
她一開始還有些拘謹。
“坐吧!嫂嫂…”還是於蘭不變的態度給了她很多的信息。
漸漸的於蘭主動談起了一些事她就鬆了一口氣。
“這是張大哥大嫂從洛陽給你帶回來的信…”
賈氏把信件拿了出來。
於蘭心中有些疑惑。
張青孫二娘夫婦想帶信是有自己的途徑的。
“多謝嫂嫂了!”於蘭感激之後,又同她說起了孩子的事兒,她才又眉飛色舞了起來了。
其實原本嶽飛是打算讓自己媳婦去送信,但是媳婦月份大了,不知道幾時生產。所以不敢讓她去…
讓賈氏去也不敢透露這個內容,隻和盧俊義商量找了張青孫二娘夫婦寫信的借口。
等到賈氏回去之後於蘭拆開了信。
真的是又哭又笑的。
她雖然一直堅信他沒事。
可是這些日子都是她一個人的堅持,背負了罵名,也不能夠和過去的那些老朋友相聚,也不能夠說出真相。
她也不知道她自己到底想要堅持什麽,或許就是為了以後不要重複這樣的悲劇吧!
每次看到趙桓在編織的夢境中侃侃而談,她知道有些對不起他,但又能怎麽樣,一個社會如果把全部的權利和責任壓在一個人身上。隻能寄托於這個人能力足夠強,還不能夠太任性。
趙桓很明顯兩者都達不到。
他其實重生回來算不錯了。
可有了上一世的教訓,他依然還是會走上那條路。
就算趙桓不錯,他兒子呢,他孫子呢?不能保證的事情太多了。
是不是所有當皇帝的都會有意無意的平衡臣子,是不是當皇帝久了就會太任性?
於蘭才想要改變。
看到了這封信不久。她就把它燒成灰燼了,她沒有提筆寫字,隻是說了幾句話,讓月兒帶過去給嶽飛。
月兒其實也聽不懂是什麽。
她把話帶過來的時候,就道:“我們夫人說了,事已至此,稍安勿躁,一切還是以練兵為重!”
“就這些?”嶽飛有些不相信的。
“是的,就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