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蘭沒有想到他的膽子,會這麽大。
“哥哥想要攻打西夏,若是獲得了功勞,就可以將功抵過了。”燕青怕於蘭生氣,便忍不住替武鬆說道。
於蘭搖了搖頭:“隻怕他未必是這樣的。””
“這……”燕青有些疑惑。
“嫂子…那他們都不知道…”
“這件事兒…”於蘭知道燕青他到底在擔憂什麽。
按道理武鬆也不能夠保證能夠順利攻打下西夏。
“說吧!他有什麽東西帶過來了。”於蘭問道。
燕青真的帶回來了一份,還是藏的很隱秘的酒壺中。
於蘭打開看了。
他給她簡單說了。他是怎麽變成的叛徒。
因為遭到了追殺,在戰場上後背都不可信任的戰友。
讓他感覺到了不安。
是他的親信替他擋了致命的一擊,他才活了下來。
但活下來之後,就成為了大金國的俘虜。
而大金國說,大宋已經放棄了他。
勸他在大金為官。
其實金國國君很欣賞他,一員猛將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在西夏也是赫赫戰功。
剛好看著大宋皇帝又不喜歡他的樣子,他這一回也徹底回不去了,所以就勸服他留在大金。
武鬆當然不是很想要留在大金。
因為他沒有忘記和於蘭的約定。
他其實想不通皇上為什麽要殺他?
也許是因為,他的號召力,身份地位。
還有西夏打的戰役有些漂亮,還有他已經漸漸的在軍中有了威望。
甚至不服從管教的,在形勢危急的時候,從長計議,把林衝宋江他們招了過來。
這都犯了大忌諱,他倒是不介意戰打完之後皇上愛撤職撤職。
可還在打戰的節骨眼上,他這麽做就真的是寒了人的心。
……
後來他就假意降服了大金,大金對他確實還不錯,給了他美女也給了他賞賜,不過也不是那麽信任,依舊派人看守。
他是趁著看守沒防備的時候,逃出來了。
他的實力強,也跑的跌跌撞撞,主要還是遇到了原大遼將領的幫助。
誰也不願意成為降將,成為亡國奴。
可事已至此,他們敗了就是敗了。
有的時候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這一路上遇到的最多的不是金人,而是原來的遼人,還有一些遼宋混居的居民的幫助。
這也得益於,他早年江湖,到處都逛遍了。
喬裝打扮反偵查能力不差。
他們以為他往大宋邊境而去,其實他去了西夏。
從西夏那邊迂回逃回來了。
所以也了解當下西夏的形勢,經了那一仗之後,已經國庫空虛。
西夏畢竟於不同大宋,大宋經濟繁榮發達,可是連年征戰朝廷尚且負擔不起。
而西夏雖然之前有屢次騷擾犯我邊界。
但沒有多大規模的衝突,也沒有損失慘重。
而那一次乾順國君派了大將偷襲大宋,十萬人馬而來,卻大敗而歸。
此後大宋接連收複失地。
如今西夏難以維係長時間的戰爭。
大宋現在兵馬肥沃,糧草充足,按照計劃是可行的。
種家軍曾經與他並肩作戰過,邊境的人民也記得他。
所以,他可以受人擁戴。
他可以指揮作戰,可是後方需要她來安撫。
他要她給他起碼三四個月時間。
於蘭看了心安之餘又有些氣惱,他當真是一點兒都不疑心她會變心。
居然還敢提出這樣的要求,就真的信得過她?
不過他也提到了失敗。
這一場戰役,是他和趙桓對抗的證明。
哪怕他是皇帝,他武鬆也不願意受這份委屈。
他沒有君要臣死,臣非死不可的想法。
不過他也不怕死。
這一場卻沒有失敗的可能,因為大宋如今對西夏,有著必勝的把握。
他也隻許成功失敗!
……
其實以他的性子,孤身一人,要是失敗頂多就戰死。
他也不怕死!
可有了軟肋之後,有很多晦氣的話沒提。
於蘭心中已經有數了。
“嫂嫂,哥哥的信中可交代了什麽?”
“他要我幫他穩住京城局勢,三四個月時間。”
燕青聞言,都覺得武鬆怎麽就那麽相信於蘭能夠穩得住。
“你拿著這個符,去調兵。京城的局勢就交給我了。”於蘭說道。
如果其他時候她還沒有太大把握。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
因為京城之中有了疫病。
起初還沒有太大的主意,如今倒有些愈演愈烈之勢。
一般這個時代得了疫病都是一個村一個鎮的隔離,活下來的就算是幸運,活不下來,死了就焚化掩埋。
於蘭看過記載,這疫病在大宋不算是什麽新鮮事。
但在京城裏頭發生倒是頭一回,民眾很是恐慌。
燕青看到虎符很是震驚,不過他什麽都沒有問。”
拿了就匆匆離開了。
於蘭不久之後,去了一趟童府。
告訴了童貫卻被劈頭蓋臉,罵了一頓。
“你們兩個做事真是荒唐,你們以為,這麽做,其他地方的官員就不會揭發了?到時候皇上知道了消息會怎麽做?你們幾個腦袋夠砍的?”
童貫是又急又氣,於蘭卻道:“爹,這不是有你嗎?你幫忙攔截一下!實在不行,宮裏,還有李公公會幫我的忙…”
“你都想好怎麽做了?”童貫感覺他們想謀反。
可是於蘭再三保證,她不謀反!
“我是不會謀反的,現在的形勢一片大好,若是我們謀反,豈不是辜負了萬千百姓,成了千古罪人?”
於蘭的話,童貫多少有些安慰。
主要是他真的覺得謀反的可行性並不高。
大宋現在有的是忠臣良將。
“不過爹還有一句醜話說在前頭,便是他真的打下了西夏,隻怕得到的也不是皇上的認可,而是更加的忌憚,到時候他回來之後隨便一個罪名按上去,他一樣是一個死。倒不如就此隱姓埋名……”
童貫的做法,也是人之常情。
現在能夠活著都是最大的安慰了。
難道已經有了罪名之後,還想著怎麽洗脫,怎麽看都有一些不現實?
“爹,有的人他前麵站著生也不願意埋沒至死…”於蘭這麽說道。
“好了好了,爹管不了你們,可你自己千萬要小心!”
於蘭心裏頭很明白。
這些天她陸陸續續的調查到了一些事情,趙桓確實有參與了一些事兒。
他當時想著武鬆出去,就沒想著他留下來。
…
於蘭離開了童府之後不久就去看望了嶽夫人。
明著去拜訪嶽飛的小娘子,實際上在疫症麵前。於蘭連她的院子都沒踏入,她如今正在做月子,生的大胖小子也很健康。取名為嶽雲。
當時生產的時候,於蘭送了靈泉水過去,生產過程很順利,母子平安。
現在於蘭不是看望她而來,就直接在客廳等候嶽飛。
嶽飛這幾日都在家陪著娘子。
有了孩子之後,他明顯成熟不少。
實際上從於蘭的角度來看,他其實還未從少年蛻變成青年,但已經表現出擔當的一麵。
“嫂嫂!”他行了一個禮。
於蘭沒有直受,側身回了一個萬福。
“嫂嫂這一次前來,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吧!”因為以前都是他們在聯係於蘭,可她從沒有主動相見。
有什麽東西也是通過其他的途徑遞送過來遞送過去的。
好像生怕讓別人知道他們之間來往很密切一樣。
這就讓他更加相信,她其實一直以來都是有自己的想法。
隻是誰也不知道她究竟想要做什麽。
於蘭這一次過來也是想要攤開說一些東西的。
其實太子皇帝防備的也沒有錯,文官在有什麽想法的話,文官也很困難。
何況他們一個個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知道忠君愛國,也能夠自我約束。
最重要的是沒有兵權,沒有兵權的文臣就算有什麽想法,還能夠威脅到皇位嗎?
所以這些年來不管是內鬥,還是文臣排擠武將,都沒有掀起什麽重大的波瀾。
雖然那個時候大遼西夏對宋都有威脅,可是宋也不是完全沒有一戰之力,何況打不過就收買對手也還不錯,大宋有的是錢…
可現在於蘭“說服”了放了武將不少兵權,武將漸漸有了威望。隱隱有和分庭抗禮之勢。
於蘭這個時候就想要搞事情了。
她先問嶽飛:“我聽聞你母親很小的時候,就給你刻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字?”
嶽飛很是震驚,他沒有想到這個於蘭也知道:“是!”
“那麽我想請教一下,你這報的國是什麽國?”於蘭又問。
嶽飛便道:“當然是我大宋!”
“大宋是誰的國?”於蘭之所以要問這些問題,是因為關係到了她之後的變革。
嶽飛有些疑惑:“當然是……”
“皇上的國,趙家的國嗎?”於蘭反問。
嶽飛點了點頭。
好像自古以來都是這樣。
大唐是李唐天下,大漢是劉家天下…
那麽大宋就是趙家…
“錯了,是百姓的國,是你我的國…”於蘭不認同這種想法。
嶽飛看了看外頭,沒有人靠近。
他心裏頭不知道為什麽感覺於蘭的話,會有些讓他的心裏頭十分的恐慌,可能會打破他心中的一些認知。
“孟子說民貴而君輕……”
她想說如果有那麽大家的國,就應該是以百姓為先的。
嶽飛隱隱也有這樣的認知。
“嫂子,你想要做什麽就直說吧!我聽著有一點慌…”嶽飛說道。
於蘭也明白有的人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
嶽飛別受的教育是根深蒂固的,也不能夠說他錯,這是他畢生的信仰和追求。
精忠報國,死而後已!
於蘭沉默了一下,就道:“陛下如今身體不好…”
………
過幾天瘟疫橫行。
全城大夫都出動,普通老百姓都躲起來。
趙桓對此事倒是頗有些記性。
這場瘟疫來的匆匆,京城裏頭傷亡有些慘重。
不過到底過了幾個月之後,就好了起來。
隻是瘟疫帶來的恐慌,連皇宮都蔓延了。
現在宮裏到處都是艾草的氣味,他看到於蘭在山莊,便叮囑道:“玉蘭,你跟朕回宮吧!宮裏沒事!”
他來來回回出宮也不是辦法。
可能疫症的事兒,還讓他有些憂心忡忡。
“陛下,我想去看望這些病人。”於蘭說道。
“不可以!”趙桓說道。
這疫病匆匆,並不想讓她去涉險。
於蘭也不好和他說自己身上有靈泉水的事兒。
“那我就在家裏熬粥,到時候這些粥派發出去給那些病人,你說好不好?”
這樣也算是盡一波綿薄之力。
趙桓說:“好!”
過了一會兒他又道:“玉蘭,你說,朕想把你帶回宮,暫時沒有過高的微位分,是不是會委屈你?”
“陛下,你說了還有期限的。再說,如今那些人都快指著鼻子罵我了,隻不過事情還沒有挑明,他們隻敢在背地裏說,要是我入了宮的話,那時候我們就開始口誅筆伐了,到時候您讓我如何自處?”
於蘭覺得她這個時候,表現出了極高的表演天賦,有了幾分白蓮花的屬性。
至於表現的如何,看趙桓的表情,多少有一些被說住了。
不過他很快就道:“朕身為一國之君,難道連處置一個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不可以了嗎?這原本是答應了你一年之期,可是越是等待,越有一些惶恐,朕總覺得,這一切都很不真實。玉蘭,朕昨日做夢你會離朕而去。”
趙桓雖然有受藥物影響,但也是因為他心底有真的喜歡過於蘭。
否則想要強行改變一個人的心裏想法是很難的。
於蘭不知道他是不是感應到了什麽,隨後安撫道:“陛下,如今疫情來勢洶洶,百姓都處於恐慌之中,他們需要頒布條令,有條不紊得助他們度過難關,而不是您為了一個女人,而不顧人倫禮法,尤其是在這個節骨眼上,遭遇到的是重重反對,所以我不願意。這句話不是說的好嘛,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對,你說的很對!”趙桓聽著她的話之後心裏頭踏實了很多。
於蘭照樣在他批閱奏章,趙桓也沒有避著她,反而和她討論了起來。
於蘭心想,如果趙桓以後知道她做的是什麽,清醒過來的話,估計想殺了她的心都有了。
可是她又必須這麽做,但願以後他能夠慢慢想開。
“哥哥想要攻打西夏,若是獲得了功勞,就可以將功抵過了。”燕青怕於蘭生氣,便忍不住替武鬆說道。
於蘭搖了搖頭:“隻怕他未必是這樣的。””
“這……”燕青有些疑惑。
“嫂子…那他們都不知道…”
“這件事兒…”於蘭知道燕青他到底在擔憂什麽。
按道理武鬆也不能夠保證能夠順利攻打下西夏。
“說吧!他有什麽東西帶過來了。”於蘭問道。
燕青真的帶回來了一份,還是藏的很隱秘的酒壺中。
於蘭打開看了。
他給她簡單說了。他是怎麽變成的叛徒。
因為遭到了追殺,在戰場上後背都不可信任的戰友。
讓他感覺到了不安。
是他的親信替他擋了致命的一擊,他才活了下來。
但活下來之後,就成為了大金國的俘虜。
而大金國說,大宋已經放棄了他。
勸他在大金為官。
其實金國國君很欣賞他,一員猛將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在西夏也是赫赫戰功。
剛好看著大宋皇帝又不喜歡他的樣子,他這一回也徹底回不去了,所以就勸服他留在大金。
武鬆當然不是很想要留在大金。
因為他沒有忘記和於蘭的約定。
他其實想不通皇上為什麽要殺他?
也許是因為,他的號召力,身份地位。
還有西夏打的戰役有些漂亮,還有他已經漸漸的在軍中有了威望。
甚至不服從管教的,在形勢危急的時候,從長計議,把林衝宋江他們招了過來。
這都犯了大忌諱,他倒是不介意戰打完之後皇上愛撤職撤職。
可還在打戰的節骨眼上,他這麽做就真的是寒了人的心。
……
後來他就假意降服了大金,大金對他確實還不錯,給了他美女也給了他賞賜,不過也不是那麽信任,依舊派人看守。
他是趁著看守沒防備的時候,逃出來了。
他的實力強,也跑的跌跌撞撞,主要還是遇到了原大遼將領的幫助。
誰也不願意成為降將,成為亡國奴。
可事已至此,他們敗了就是敗了。
有的時候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這一路上遇到的最多的不是金人,而是原來的遼人,還有一些遼宋混居的居民的幫助。
這也得益於,他早年江湖,到處都逛遍了。
喬裝打扮反偵查能力不差。
他們以為他往大宋邊境而去,其實他去了西夏。
從西夏那邊迂回逃回來了。
所以也了解當下西夏的形勢,經了那一仗之後,已經國庫空虛。
西夏畢竟於不同大宋,大宋經濟繁榮發達,可是連年征戰朝廷尚且負擔不起。
而西夏雖然之前有屢次騷擾犯我邊界。
但沒有多大規模的衝突,也沒有損失慘重。
而那一次乾順國君派了大將偷襲大宋,十萬人馬而來,卻大敗而歸。
此後大宋接連收複失地。
如今西夏難以維係長時間的戰爭。
大宋現在兵馬肥沃,糧草充足,按照計劃是可行的。
種家軍曾經與他並肩作戰過,邊境的人民也記得他。
所以,他可以受人擁戴。
他可以指揮作戰,可是後方需要她來安撫。
他要她給他起碼三四個月時間。
於蘭看了心安之餘又有些氣惱,他當真是一點兒都不疑心她會變心。
居然還敢提出這樣的要求,就真的信得過她?
不過他也提到了失敗。
這一場戰役,是他和趙桓對抗的證明。
哪怕他是皇帝,他武鬆也不願意受這份委屈。
他沒有君要臣死,臣非死不可的想法。
不過他也不怕死。
這一場卻沒有失敗的可能,因為大宋如今對西夏,有著必勝的把握。
他也隻許成功失敗!
……
其實以他的性子,孤身一人,要是失敗頂多就戰死。
他也不怕死!
可有了軟肋之後,有很多晦氣的話沒提。
於蘭心中已經有數了。
“嫂嫂,哥哥的信中可交代了什麽?”
“他要我幫他穩住京城局勢,三四個月時間。”
燕青聞言,都覺得武鬆怎麽就那麽相信於蘭能夠穩得住。
“你拿著這個符,去調兵。京城的局勢就交給我了。”於蘭說道。
如果其他時候她還沒有太大把握。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
因為京城之中有了疫病。
起初還沒有太大的主意,如今倒有些愈演愈烈之勢。
一般這個時代得了疫病都是一個村一個鎮的隔離,活下來的就算是幸運,活不下來,死了就焚化掩埋。
於蘭看過記載,這疫病在大宋不算是什麽新鮮事。
但在京城裏頭發生倒是頭一回,民眾很是恐慌。
燕青看到虎符很是震驚,不過他什麽都沒有問。”
拿了就匆匆離開了。
於蘭不久之後,去了一趟童府。
告訴了童貫卻被劈頭蓋臉,罵了一頓。
“你們兩個做事真是荒唐,你們以為,這麽做,其他地方的官員就不會揭發了?到時候皇上知道了消息會怎麽做?你們幾個腦袋夠砍的?”
童貫是又急又氣,於蘭卻道:“爹,這不是有你嗎?你幫忙攔截一下!實在不行,宮裏,還有李公公會幫我的忙…”
“你都想好怎麽做了?”童貫感覺他們想謀反。
可是於蘭再三保證,她不謀反!
“我是不會謀反的,現在的形勢一片大好,若是我們謀反,豈不是辜負了萬千百姓,成了千古罪人?”
於蘭的話,童貫多少有些安慰。
主要是他真的覺得謀反的可行性並不高。
大宋現在有的是忠臣良將。
“不過爹還有一句醜話說在前頭,便是他真的打下了西夏,隻怕得到的也不是皇上的認可,而是更加的忌憚,到時候他回來之後隨便一個罪名按上去,他一樣是一個死。倒不如就此隱姓埋名……”
童貫的做法,也是人之常情。
現在能夠活著都是最大的安慰了。
難道已經有了罪名之後,還想著怎麽洗脫,怎麽看都有一些不現實?
“爹,有的人他前麵站著生也不願意埋沒至死…”於蘭這麽說道。
“好了好了,爹管不了你們,可你自己千萬要小心!”
於蘭心裏頭很明白。
這些天她陸陸續續的調查到了一些事情,趙桓確實有參與了一些事兒。
他當時想著武鬆出去,就沒想著他留下來。
…
於蘭離開了童府之後不久就去看望了嶽夫人。
明著去拜訪嶽飛的小娘子,實際上在疫症麵前。於蘭連她的院子都沒踏入,她如今正在做月子,生的大胖小子也很健康。取名為嶽雲。
當時生產的時候,於蘭送了靈泉水過去,生產過程很順利,母子平安。
現在於蘭不是看望她而來,就直接在客廳等候嶽飛。
嶽飛這幾日都在家陪著娘子。
有了孩子之後,他明顯成熟不少。
實際上從於蘭的角度來看,他其實還未從少年蛻變成青年,但已經表現出擔當的一麵。
“嫂嫂!”他行了一個禮。
於蘭沒有直受,側身回了一個萬福。
“嫂嫂這一次前來,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吧!”因為以前都是他們在聯係於蘭,可她從沒有主動相見。
有什麽東西也是通過其他的途徑遞送過來遞送過去的。
好像生怕讓別人知道他們之間來往很密切一樣。
這就讓他更加相信,她其實一直以來都是有自己的想法。
隻是誰也不知道她究竟想要做什麽。
於蘭這一次過來也是想要攤開說一些東西的。
其實太子皇帝防備的也沒有錯,文官在有什麽想法的話,文官也很困難。
何況他們一個個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知道忠君愛國,也能夠自我約束。
最重要的是沒有兵權,沒有兵權的文臣就算有什麽想法,還能夠威脅到皇位嗎?
所以這些年來不管是內鬥,還是文臣排擠武將,都沒有掀起什麽重大的波瀾。
雖然那個時候大遼西夏對宋都有威脅,可是宋也不是完全沒有一戰之力,何況打不過就收買對手也還不錯,大宋有的是錢…
可現在於蘭“說服”了放了武將不少兵權,武將漸漸有了威望。隱隱有和分庭抗禮之勢。
於蘭這個時候就想要搞事情了。
她先問嶽飛:“我聽聞你母親很小的時候,就給你刻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字?”
嶽飛很是震驚,他沒有想到這個於蘭也知道:“是!”
“那麽我想請教一下,你這報的國是什麽國?”於蘭又問。
嶽飛便道:“當然是我大宋!”
“大宋是誰的國?”於蘭之所以要問這些問題,是因為關係到了她之後的變革。
嶽飛有些疑惑:“當然是……”
“皇上的國,趙家的國嗎?”於蘭反問。
嶽飛點了點頭。
好像自古以來都是這樣。
大唐是李唐天下,大漢是劉家天下…
那麽大宋就是趙家…
“錯了,是百姓的國,是你我的國…”於蘭不認同這種想法。
嶽飛看了看外頭,沒有人靠近。
他心裏頭不知道為什麽感覺於蘭的話,會有些讓他的心裏頭十分的恐慌,可能會打破他心中的一些認知。
“孟子說民貴而君輕……”
她想說如果有那麽大家的國,就應該是以百姓為先的。
嶽飛隱隱也有這樣的認知。
“嫂子,你想要做什麽就直說吧!我聽著有一點慌…”嶽飛說道。
於蘭也明白有的人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
嶽飛別受的教育是根深蒂固的,也不能夠說他錯,這是他畢生的信仰和追求。
精忠報國,死而後已!
於蘭沉默了一下,就道:“陛下如今身體不好…”
………
過幾天瘟疫橫行。
全城大夫都出動,普通老百姓都躲起來。
趙桓對此事倒是頗有些記性。
這場瘟疫來的匆匆,京城裏頭傷亡有些慘重。
不過到底過了幾個月之後,就好了起來。
隻是瘟疫帶來的恐慌,連皇宮都蔓延了。
現在宮裏到處都是艾草的氣味,他看到於蘭在山莊,便叮囑道:“玉蘭,你跟朕回宮吧!宮裏沒事!”
他來來回回出宮也不是辦法。
可能疫症的事兒,還讓他有些憂心忡忡。
“陛下,我想去看望這些病人。”於蘭說道。
“不可以!”趙桓說道。
這疫病匆匆,並不想讓她去涉險。
於蘭也不好和他說自己身上有靈泉水的事兒。
“那我就在家裏熬粥,到時候這些粥派發出去給那些病人,你說好不好?”
這樣也算是盡一波綿薄之力。
趙桓說:“好!”
過了一會兒他又道:“玉蘭,你說,朕想把你帶回宮,暫時沒有過高的微位分,是不是會委屈你?”
“陛下,你說了還有期限的。再說,如今那些人都快指著鼻子罵我了,隻不過事情還沒有挑明,他們隻敢在背地裏說,要是我入了宮的話,那時候我們就開始口誅筆伐了,到時候您讓我如何自處?”
於蘭覺得她這個時候,表現出了極高的表演天賦,有了幾分白蓮花的屬性。
至於表現的如何,看趙桓的表情,多少有一些被說住了。
不過他很快就道:“朕身為一國之君,難道連處置一個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不可以了嗎?這原本是答應了你一年之期,可是越是等待,越有一些惶恐,朕總覺得,這一切都很不真實。玉蘭,朕昨日做夢你會離朕而去。”
趙桓雖然有受藥物影響,但也是因為他心底有真的喜歡過於蘭。
否則想要強行改變一個人的心裏想法是很難的。
於蘭不知道他是不是感應到了什麽,隨後安撫道:“陛下,如今疫情來勢洶洶,百姓都處於恐慌之中,他們需要頒布條令,有條不紊得助他們度過難關,而不是您為了一個女人,而不顧人倫禮法,尤其是在這個節骨眼上,遭遇到的是重重反對,所以我不願意。這句話不是說的好嘛,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對,你說的很對!”趙桓聽著她的話之後心裏頭踏實了很多。
於蘭照樣在他批閱奏章,趙桓也沒有避著她,反而和她討論了起來。
於蘭心想,如果趙桓以後知道她做的是什麽,清醒過來的話,估計想殺了她的心都有了。
可是她又必須這麽做,但願以後他能夠慢慢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