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初見糜芳


    在楊光的記憶裏,漢末時期中原糧價最便宜時也是七錢一升!也就是七百錢一擔。怎麽彭城這邊糧價如此地便宜?他駐足問了問,確實是六錢一升!


    楊光問道:“要是大量地購買,可還能便宜點?”


    那小廝連忙問道:“客官可要買多少?”


    楊光豎起一個指頭。


    小廝搖搖頭說:“客官要買一百擔的話,便宜不了。”


    楊光繼續豎起一個指頭。


    那小廝吃驚地問:“一千擔?”


    楊光搖搖頭,繼續豎起一個指頭!


    “一萬擔?”那小廝頓時覺得自己的大腦不夠用了!他連忙說:“客官請在客廳裏稍坐,我去請管事來跟客官談!”


    說罷,那小廝便將楊光三人引導到小客廳內。等楊光三人坐下後,他立刻便朝後堂跑了過去。


    不一會,那小廝帶來一個二十五六歲的青年人過來。他見到楊光後拱手致禮,說:“糜氏糧店管事張晉拜見幾位客官!”


    楊光眼睛一亮,問道:“你們可是東海糜家?”


    張晉臉上頓時露出喜色,他說:“客官知道我們東海糜家?”


    楊光點點頭,說:“糜子方可在?”


    糜子方是糜芳的字。在糜家,其實經營這一塊都是由糜芳負責。所以楊光才有此一問。


    張晉臉上堆起了笑容!他連忙問:“客官認識我們二老爺?”


    楊光搖搖頭,說:“久仰大名而已!還不曾認識!如果他在彭城,我還想見一見他。”


    張晉立刻便知道這一筆業務有戲了!他說:“二老爺剛剛來到彭城,客官請稍等。我這就去請二老爺過來!”


    楊光朝張晉擺了擺手!


    張晉安排那小廝在客廳裏給楊光等人斟酒!他立刻跑了出去。


    等了大約兩炷香時間,張晉陪著一個二十餘歲的青年人走了過來。隻見他身穿錦袍,腰佩寶劍,頭紮方巾,是一個典型的英俊小生。


    楊光有點激動!這是他見到的第四個三國名人。雖然不是大牛,但也是聞名遐邇。


    糜芳朝上座的楊光拱手致禮,說:“東海糜子方拜見這位客官!”


    楊光站起來拱手還禮,說:“梅仙座下弟子弘農楊洞明見過糜子方!”


    糜芳一時還沒有搞清楚梅仙是怎麽回事。他再看看楊光身穿道袍,便露出驚訝的神色!他連忙再次拱手,說:“子方不知是梅仙弟子駕臨!未曾遠迎,失敬!失敬!”


    楊光又拱手還禮,說:“洞明冒昧而來,不怪不怪!”


    在坐定之後,小廝又給楊光三人和糜芳斟酒,然後退到一邊束手而立。


    糜芳端起酒觴,朝楊光示意一下,說:“請道長喝點酒水解渴!”


    楊光也做了個手勢,說:“一起,請!”


    兩人都按照文士的禮節,用左手袍袖遮擋,右手端起酒觴抿了一口。


    放下酒觴後,糜芳問道:“道長光臨蔽店,可是有什麽指教?”


    楊光微微一笑,說:“糜子方的大名,貧道是早有所聞。今日來到貴店,是想買一些糧食。”


    “不敢汙了道長的耳朵!”糜芳客氣了一下,接著說:“不知道長要買多少?”


    楊光問道:“貴店大概能拿出多少?”


    糜芳雖然敬重楊光,但楊光這樣問,還是讓他心裏不是很痛快!你這不是看不起東海糜家嗎?他畢竟還年輕,養氣功夫不足。臉色還是沉了下去。他說:“不知道長需要多少?隻要是不超過十萬擔,小店都能拿的出來。”


    楊光微微一笑,說:“那就先買三萬擔吧!還請子方安排人送到潁陰縣城南二十裏的楊家烏堡。”


    楊光知道隨後幾年,大漢朝年年天災。糧食會越來越精貴!再說,他要實施自己的計劃,也需要很多糧食。這次在陶輥那裏得了很多金餅,拿回去也沒有多少用。不如在這裏換成糧食帶回去。


    糜芳心裏微微吃了一驚!剛才那管事說楊光要買一萬擔。自己才吹噓十萬擔的。現在道長增加到三萬擔。這三萬擔都要從其他協作糧商那裏調劑。要是道長再要多一點,還真是麻煩了。他隨即笑著說:“沒問題!三萬擔糧食共計一千八百個金餅,優惠一百個金餅。到潁川的運費是一成,一百八十個金餅。共計一千八百八十個金餅!先預付一千五百個金餅,餘款在潁川潁陰縣城南楊家烏堡交割!”


    楊光點點頭,說:“可以,我們隨身隻帶了三十個金餅。先交定金。其餘款項請子方派人去城南十裏營地裏去取!”


    糜芳立刻寫了兩份契約,楊光、糜芳在上麵簽字按了手印。


    孫斌交了三十個金餅。


    管事張晉開了收據。


    隨後,萬安帶著張晉,架著兩輛馬車去了城南。


    楊光跟糜芳道別,回到了客棧。


    楊光不知道烏堡裏能存放多少糧食?這三萬擔還是太少了點。最少要儲備十萬擔。在楊光的計劃裏,一旦中原受災,他就要辦粥棚收買人心!到那時,糧食就會向洪水一般流逝!


    在楊光的記憶裏,最遲是一年半之後,在中原一帶出現大旱,造成了大量的農民餓死在路旁。張角剛起事時,為何一呼百應,就是頭年大旱起了關鍵的作用。老百姓在麵臨生死時,是會爆發出強大的能量的。


    楊光必須為一年多之後的天災做好準備,盡力多挽救多少一些漢人的生命。


    當晚,萬安回來了。他拿著麋氏糧店的收據交給楊光。


    楊光擺擺手,說:“這些你都拿著!別給我看。”


    歇了一天,楊光不放心,決定去糜氏糧店再定三萬擔糧食。


    糜芳正要離開彭城去琅琊郡。聽到楊光來了,便迎了出來。


    兩人見麵後互相致禮,然後又去了小客廳。


    在坐定之後,楊光說:“子方,貧道還想定三萬擔糧食,三個月後在潁陰楊家烏堡交付,是否可以?”


    糜芳這兩天在調動糧食,他對糧食行情有所了解。他說:“可以,不過到時候是接近春荒之際,糧價會略有上漲。價格為六百五十錢一擔,還沒有優惠,你看可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滴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穆可馨2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穆可馨27並收藏漢末滴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