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出擊烏孫


    時間一晃就過了三年,到了大張朝十五年下半年。


    西域新設立的四郡早已開始糧食自給自足了!在四郡的駐軍都由當地提供糧食。當然,駐軍的糧食由朝廷花錢贖買。從而,讓四郡的民眾手中有了積蓄。


    開往新四郡的班車也由運輸糧食改為運輸商品、貨物了!用中原的貨物換取當地的糧食,再提供給駐軍。


    由於蒸汽機和火藥的發明,中原的高科技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


    機帆海樓船已經開始在往南洋奔馳。


    火車的組裝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階段。


    後膛裝火繩火炮已經生產出來五百門,一年以三百門的速度開始批量生產。


    後膛裝火繩步槍已經生產出一萬五千支,並且,由於熟練工人的增加,工藝越來越成熟,在當年已經生產出八千支步槍。並且以每年增加三千支的生產速度在增加著。


    楊光決定開始西征!


    新武器裝備部隊需要一個熟練使用的過程。不過,從大張朝十三年開始,每當生產出步槍、火炮,都逐漸運往西域裝備部隊。部隊戰士使用火器的熟練度在逐步增加。這次大規模運送武器過去,正好經過一個冬天、明年春天兩個季度的訓練,應該可以上戰場了!


    新式武器運到西域之後,裝備了三個騾馬化火炮營,每營約一百六十門火炮。


    裝備了三個步槍營。每個步槍營裝備步槍五千支。其中一個騎兵步槍營,兩個騾馬化步槍營。騾馬化步槍營就是用雙馬拉著四輪馬車,每輛馬車上乘坐十名步槍手。以適應草原上快速運動的作戰方式。


    具體分配是張梁的北集團裝備了兩個騾馬化火炮營和一個騾馬化步槍營,另外,張梁將第一軍裝備成騎兵步槍營!


    南集團李儒裝備了一個騾馬化火炮營,一個騾馬化步槍營。


    ~


    因為大張朝在西域實施民族融合政策,對於西域人來說,就是民族滅絕政策。因而,烏孫國、康居國、大宛國都對大張朝十分敵視!三國相約互相聯合,準備跟大張朝西征部隊決一死戰!


    烏孫國在如今哈薩克斯坦境內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南至哈薩克斯坦的伊塞克湖以南的區域,包括今新疆的伊寧。人口約四十萬!主要以畜牧業為主,輔以少量的農耕業。


    烏孫國在東漢以前的曆史,就是被西漢利用、奴役的曆史。烏孫國最早是在河西走廊建國。西漢立國之後,因為畏懼強大的漢朝,遷移到西域。


    在匈奴強大的時候,漢武帝用解憂公主聯姻,籠絡烏孫國跟西漢夾擊匈奴。


    在西漢和烏孫國擊敗匈奴之後,西漢又將烏孫國分化為兩個國家,分別叫大小昆彌。烏孫國的國君叫昆彌。形式上像極了車師國,被分裂為前後國。南部烏孫叫大昆彌,西北烏孫叫小昆彌。人口六四分。由此可見,我們的老祖宗深得分而治之的精髓。


    解憂公主在烏孫活了幾十年,依靠西漢政權的強大,控製著烏孫國。在匈奴被滅之後,烏孫國跟西漢的合作關係立刻就變了,成為屬國的關係。什麽叫唇亡齒寒?烏孫國應該是理解最深了。


    因而,楊光在製定攻打烏孫國時,給張梁提了一個建議,盡量逼降大昆彌!畢竟大昆彌從曆史上就心向天朝上國。再說,大昆彌有人口二十五六萬,要是殺一半,填充人口的壓力就大了!第三,今後還要對付康居國、大宛國。如果大昆彌能被逼降,能調動數萬騎兵,這些騎兵不需要從中原調動糧草。大大減輕了後勤和財政的壓力。


    張梁製定的作戰方案是:自己率主力從北麵先打壓小昆彌,從北麵、西麵包圍大昆彌;李儒從南邊直插康居國、大宛國,攔截這兩個國家的援兵。打掉大昆彌的幻想,徹底孤立大昆彌,然後達到逼降的目的。


    烏孫國本是遊牧民族,但大昆彌築了一個都城,叫赤穀城!人口約有三萬。赤穀城位於疏勒郡尉頭縣以北約一百多裏的地方,在伊塞克湖以南。


    李儒在尉頭縣駐紮有一萬騎兵。這讓大昆彌如鯁在喉。因而,大昆彌在赤穀城常年駐紮著一支一萬餘人的大軍。


    大昆彌在得知大張朝要開始第二次西征之後,便在全國範圍內征招五萬騎兵駐紮在赤穀城!大昆彌的設想是,一旦赤穀城遭到南部李儒集團的攻擊,他隻要堅守一段時間,等待康居國、大宛國的援軍,然後趁張朝大軍疲憊至極內外夾擊,一舉擊潰大張朝的軍隊。


    而北麵張梁大軍應對的是小昆彌,大昆彌還沒有將其考慮在內。


    小昆彌沒有構築都城,他的王庭也就是自己的部落。也是隨著水草到處遷移的。在感受到大張朝大軍的威脅之後,他先率部向西撤離。在巴爾喀什湖以南,伊犁河穀以北集結了四萬騎兵大軍。


    小昆彌的想法很簡單;一是大張朝不要將我逼急了;我退一步再說!二是,大張朝大軍深入腹地之後,後勤的壓力大,說不定會知難而退!


    首先發動攻擊的是北麵的張梁。


    張梁率部進入小昆彌的地界之後,發現幾百裏無人煙!從水草長勢來看,小昆彌至少撤離了一年以上!


    要是以前,張梁還會有擔心!畢竟烏孫國是個大國,人口數量眾多。僅僅是小昆彌就有青壯五萬多人。大昆彌有七萬多人。而張梁所率領的騎兵隻有一萬五千人,步卒一萬人。而李儒率領的騎兵跟張梁的一般。僅僅補充了疏勒郡不到一個營的騎兵,戰鬥力還不能跟漢人騎兵相提並論。


    但現在不同了!補充了三個火炮營、三個步槍營!楊監國還下發了訓練細則,步槍實施四輪輪射!子彈可以從不間斷射殺敵人騎兵。從理論上說,一個步槍營就可以擊敗整個烏孫。更何況有三個步槍營呢!


    張梁的大軍順著伊犁河向西一步步逼近!終於在十天之後,張梁的大軍見到了小昆彌的部眾!


    張梁派人給小昆彌送去了一封勸降信!隻要小昆彌願意歸順大張朝,可以給予世襲縣侯的待遇!也可以接納小昆彌到雒陽去,俸祿由朝廷按年下發。你們別害怕民族融合,其實,民族融合之後,你們的後代就是漢人。是天朝上國的臣民!


    同時指出,一旦小昆彌進行抵抗,後果如同車師後國、焉耆國、鄯善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滴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穆可馨2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穆可馨27並收藏漢末滴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