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一場晚宴在一片歡笑聲結束,諸侯帶著微醺的酒意各自回到自家的行轅之中。


    盟會在今日也算是勉強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期間雖然發生了不少事,但總的來說,這次首止盟會還是比較成功的。


    齊國所倡導的諸侯共同擁戴姬鄭的提議得到了初步的貫徹,並且寫進盟約之中,雖說盟約的作用就是用來撕毀的,但是,在而今齊國如此強勢的背景下,諸侯還是要掂量掂量的。況且擁戴世子,本就是大義所在,各國諸侯又向天地鬼神起誓,所以,基本上可以杜絕諸侯們的出爾反爾。


    鄭伯逃盟之事自然也不會如此輕易揭過,魯、宋、陳、衛、曹五國諸侯在晚宴中當著姬鄭的麵向齊桓公作了保證,回國之後立即整頓兵馬,隻待齊桓公一聲令下,便立刻出兵伐鄭,好教鄭伯知曉知曉什麽叫天下大義。


    五國諸侯之所以如此積極,一來是為了向齊國表忠心,二來與申生提出的戰勝之後強迫鄭伯贖回留在首止的扈從士卒不無關係。


    說到底,國與國之間不過一個利字而已。


    至於許國,許僖公同樣也表達了“寡人願索敝賦以從”的殷殷期盼。


    不過卻被齊桓公給拒絕了。


    因為許國處在鄭國的四麵包圍之中,萬一諸侯這邊剛打完鄭國撤兵,鄭國便拿許國出氣,齊國也鞭長莫及啊。


    更何況許國上下還在為許穆公服喪,齊國身為諸侯領袖,在盟國國喪期間向其征兵,不仁!


    所以,齊桓公拒絕的很是幹脆。


    許僖公見齊桓公態度堅定,便不再強求。


    許國國小,又處在鄭國國境之內,之前差點被鄭莊公吞並,現在又夾在齊鄭之間,許僖公心中還是有頗多顧慮的。


    齊桓公的決定可以說是正合許僖公的心意。


    別看許僖公在私底下對鄭國喊打喊殺的,但在明麵上,許僖公終究還是不願和鄭國結仇的。


    鄭國的國力雖然已經大不如前,但是隻要鄭國願意,隨時可以把許國給滅了。


    許僖公的父親許穆公正是因為明白這一點,所以才拚了命的向齊國靠攏,齊國但有征調,許國傾盡所有也要滿足齊國的要求。


    許穆公所做的這一切僅僅隻是為了能夠借助齊國的力量壓製鄭國,使得許國不至於亡國絕祀。


    現在齊國要攻打鄭國,許國必然要態度鮮明的站在齊國一方。不過,對於鄭國,許僖公也不想與其撕破臉,說到底,齊國這汪遠水終究解不了近渴。


    這便是小國的無奈之處。


    ……


    第二天,諸侯各備車馬護送姬鄭離開,齊桓公親自將姬鄭送出衛境。


    分別前,姬鄭握著齊桓公的手,道:“齊侯大德,鄭沒齒不忘。”


    齊桓公躬身道:“太子言重了,臣不過從天下臣民之殷望而已,盡忠職守,豈有大德於世子?”


    “卿過謙了……”姬鄭道:“卿率領諸侯共同擁戴於我,我不敢忘卿之德,他日必以德報之,以酬卿匡佐之勞。”


    齊桓公連稱不敢。


    姬鄭也不在意,突然有些惆悵的說道:“此一去,不知何時才能與卿再相見……”


    ……


    (ps:困死了,這一章看來今天是碼不完了,明天補上,國慶這段時間本來準備安心碼字的,誰知道事太多,實在對不住各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霸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憶枕中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憶枕中夢並收藏晉霸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