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者來說,影響力或者說麻瓜科學家所說的影響因子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隨便在預言家日報上寫一篇關於健康谘詢的專欄也有機會被人稱作“教授”,不過真正的教授都要寫論文。
阿不思鄧布利多龍血的用法被引用得很多,他的影響力也比西弗勒斯大得多。阿不思是學者的同時也是威森加摩的首席法師,後來因為“謀逆”被福吉除名了。
關於名利場上的事她不關心,她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學校,西弗勒斯在學校外麵有多大成就她並不知道。
要保持赫夫帕夫整體優良的風氣並不容易,尤其赫夫帕夫家庭普遍都很有錢,要讓孩子們有錢不濫用,養成良好的習慣真的很難。
小孩子的叛逆是針對大人的,當小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就會趨同,像盧娜那種在同齡人中特立獨行的很少。
比如大家都不信聖誕老人,如果有人說相信聖誕老人就會被同齡人嘲笑。
又或者大家都會騎飛天掃帚玩魁地奇,不會的那個就會很丟人。
大家都會遊泳,一個人不會遊泳就會想辦法自己也學會遊泳,父母根本不需要再苦口婆心地勸,他自己就會克服對水的恐懼了。
這種“社會認同”在70年代的表現就是大家都在玩搖滾,如果有人熱衷爵士樂會被人嘲笑是“老土、落伍”。
親社會性在兒童期就出現了,玩伴有時比老師和家長的教導作用更管用。
同時兒童也會被自己的原生家庭影響,純血家庭歧視麻瓜種的思想就會傳給下一代,韋斯萊家那種親麻瓜思想一樣會傳給羅恩,同時父母從事的職業也會對孩子有影響,如果赫敏不是個女巫,她很有可能成為一個醫生,雅各布想要開一家麵包店是受到他祖母的影響,他認識紐特斯卡曼德就是因為到銀行貸款,他想要創業,開一家屬於自己的烘培店。
年輕人唯一擺脫自己階級的辦法不是花錢,而是攢錢,等有了足夠的啟動資金後做自己看中的事業。
雅各布參加了一戰,在法國駐紮了一段時間,回來之後沒辦法找到高收入的工作,隻好在一家罐頭廠的流水線上工作。
以工人微薄的薪水攢錢開店幾乎是不可能的,申請貸款是他唯一的出路。
雅各布出生於波蘭,大多數波蘭農民都沒有自己的土地,也缺少基本的生活物資,他除了自己沒什麽可以抵押的。
就是這樣的人也能有未婚妻,隻是她聽說雅各布沒有申請到貸款後立刻離開了他。
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希望”、“未來”,波莫娜可以理解這種心情,一個退伍老兵沒有死在戰場上,卻被生活給磨得精疲力盡。最早一批愛爾蘭難民也和美國人不一樣,他們酗酒、暴力,和“體麵”沒有任何關係。
文明人總是會下意識地在人前表現得優雅得體,避開那些粗俗不堪的人,畢竟他們沒有經曆過戰爭和饑荒的折磨,不知道人為了活下去會變得多麽野蠻。
在人人都想法差不多的地方沒人會想太多,人類對社會認同的反應是無意識的、條件反射式的,一旦有人對某種“公共知識”發起挑戰,他們會維護這種認知,非要把另外一個人辯倒為止。
他會尋找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即便這些證據是偽造的、虛幻的,這也是多元無知的反應之一。當自己不確定或不自信的時候,用別人的反應來進行判斷,比如一個人心髒病發作了,並不是人多他得救的機會就越大,相反,圍觀的人會觀察其他人的反應。
城市裏喧囂、嘈雜,變化很多,在這裏發生什麽事很難判斷性質。
跟小鎮裏相比大家都不認識,在陌生人麵前人都會表現出優雅又成熟的樣子,突發事件發生時也會表現得鎮定自如,如果大聲尖叫,結果沒什麽事發生會引來嘲笑。每個人都表現得鎮定自如,在其他尋找參照的人眼裏就是大家都很鎮定,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這樣就會發生一個很殘忍的社會現象,當有人需要急救的時候所有目擊者都袖手旁觀,眼睜睜得看著那個人慢慢死去,甚至連通知救護車的人也沒有。
這是“大城市病”的一種,在電視裏經常播放一些喜劇,可是有時候那些“笑點”觀眾根本沒有領悟到,於是電視裏就會播放“罐頭笑聲”,就算觀眾覺得並不好笑,聽到有人笑了,也會跟著一起笑。
一如有些觀念孩子並不認可,可是父母、電視或者老師還是“灌”進腦子裏去了,大家都是一樣的,追求同樣的“美國夢”,讀書、學習、找工作,掙錢、買房子、成家,創業成功的人有幾個?風險太大了。
雅各布就算申請貸款成功了,他的麵包店也要麵對大蕭條的危機。
但是他後來跑到法國去了,一個麻瓜居然參加了純血在萊斯特蘭奇家的墓地的聚會。
他的祖父喜歡養鴿子,那些城市裏高度一致的公寓看起來就像是鴿籠,“別人都在做的事肯定錯不了”這種心理不隻是電視,很多地方都在用,
1978年,美國眾議員利奧·瑞安得知瓊斯鎮存在種種不正常的現象,隨即組織考察團前往調查。吉姆·瓊斯竭力掩蓋真相,卻與考察團爆發了激烈衝擊。
考察團在機場遭到吉姆·瓊斯的私人武裝襲擊,利奧·瑞安及其他數人遇難。幸存者得到圭亞那政府軍的救助,後返回美國。自知罪責難逃的吉姆·瓊斯決定脅迫信眾集體自殺。
200個人,一個接著一個,喝下了有劇毒的草莓汁,部分人看到別人死了選擇了反抗,但他們立即被私人武裝強行灌下氰化物,或槍殺、勒死,母親給懷裏的嬰兒喂草莓汁,隻有兩名佯裝服毒的青年拚死逃走,成為瓊斯鎮慘案的直接見證者。
再有就是自殺報道,如果媒體報道了自殺消息,在當月就會有人以同樣的方式自殺,歌德曾經寫過一本書,名叫《少年維特的煩惱》,這本書被很多國家列為禁書,這是社會認同的一個病態例證,這些自殺者根據別人陷入困境中的舉動來決定自己怎麽做。
當霍格沃滋出現襲擊事件時,很多人都在買護身符,納威其實可以不用買,但是他不確定自己會不會被襲擊,他沒有自信,覺得自己是個啞炮。
上魔藥課的時候孩子們也經常發生看別人怎麽做的情況,在審視別人的時候他們往往忽略了一個事,那就是別人也不知道該怎麽做,於是爆炸發生了。
這個時候有學霸的好處就是可以照著他的樣子做,斯萊特林的魔藥成績普遍比格蘭芬多的成績好,不隻是因為魔藥教授是斯萊特林,還因為有德拉科馬爾福,這個經常偷偷被他教父“補課”的魔藥學霸。
納威是草藥方麵的第一名,取疙瘩藤莢果的時候他對自己多狠,不過他的方法並沒有人跟著學,每個人都希望在人前保持優雅,納威那個樣子太狼狽了。
“優雅”會要命,即便有人死在麵前也一樣要保持鎮定。
開車上班肯定要比種地優雅多了,不用滿身是泥,但要是人人都“優雅”去了,誰來維持城市的運轉。
下水道要有人清掏,街道要有人掃,還有運進城市裏的食物,蔬菜可不是超市裏長出來的。
多元無知效應多見於城市,少見於農村,農村的相識度高,太熟悉了又沒有新鮮感了,農村的環境是另一種形式的人人沒有想太多,有想法的人就會離開的。
波莫娜辛苦攢了不少錢,結果西弗勒斯買鳥蛇蛋就花了不少,她也覺得心疼。
可是有的錢是必須得花的,現在他在創業,他的目標是糾正大眾對有黑魔標記的人的歧視,誰叫他的教子胳膊上也有一個。
他們的兒子把自己的未來毀了,現在他們要把他的未來給找回來。
和女孩子相比,男孩子需要的社會認同度更高,一般來說有個漂亮的妻子、豪宅以及體麵的工作就是公認的成功了,這也是很多人在事業有成後會與原來的妻子離婚,轉而娶一個變輕漂亮女人的原因之一。
女人不是不能和窮鬼結婚,隻是男人無法做到承諾和行動一致。
她可以在年輕的時候有高收益,找個有錢人改變自己的階級,為什麽要和窮人一起創業,吃盡苦頭後被男方拋棄,繼續留在原地踏步呢?
一般來說愛情能讓女人無視金錢的魅力,但風險太高了,男人總愛癡心妄想“女神”能垂青自己,雅各布和前未婚妻分手當天就和奎妮看對了眼,就像分手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他很快就陷入新的戀情裏了,雅各布根本沒想過他前未婚妻的感受。
芙蓉很多人都在妄想,即便她不是羅恩的嚴格優勢策略,他依舊迷戀那個小概率事件,希望運氣落到自己身上。
在美女麵前保持頭腦清醒不容易,羅恩並不是真的喜歡芙蓉,他隻是迷戀那個社會認同感,他約到了芙蓉就是“贏家”。
當他看到赫敏和維克多在一起的時候,他嫉妒得要命,甚至口不擇言傷害她,佩蒂爾把那場麵傳得到處都是,羅恩成了女孩們最不願意約會的對象。
波莫娜也曾經認為赫敏和他在一起是個錯誤,社會認同他們倆不般配,更多人支持赫敏和維克多在一起。
在大眾眼中的最優選擇不一定是適合她的,多虧了麗塔基斯特的文章,赫敏成了“野心勃勃”的女孩了,她說過,如果她真的選了維克多,然而說明麗塔說的是對的,而且她和羅恩有共同的經曆,外人是很難明白的。
波莫娜雖然大他們幾歲,在西弗勒斯、莉莉、西裏斯、詹姆的眼裏還是同齡人,他們沒有那種逆反心理,反倒是唐克斯,她將波莫娜當成了“長輩”。
愛情很多經不起考驗,但有的人是越有外部壓力,越是要想盡辦法在一起,最後即便一開始是玩玩也認真了。
稀缺理論也是一樣的道理,不趕快就沒了,有了這股外部壓力人就會做出非理性選擇。
在大多數情況下,西弗勒斯是負責理性思考的,誰能料到他也有非理性的時候。
別把私人感情問題帶到工作裏,但是人在合作完成一件事的時候關係就不是陌生人了,大城市裏辦公室戀情可不少,佩妮和費農就是這麽認識的。
她不希望他背叛莉莉,他應該愛莉莉一輩子,但是他是個活人,而且他也不想和阿不思一樣靠記憶活著。
羅恩和拉文德的關係是羅恩叫停的,他們除了接吻外根本沒時間交談。
西弗勒斯卻沒有,他很喜歡接吻,她死都想不到他們居然會和拉文德、羅恩是一路人。
在聰明人的眼裏他們是多麽可笑啊。
哈哈哈。
現在隨便在預言家日報上寫一篇關於健康谘詢的專欄也有機會被人稱作“教授”,不過真正的教授都要寫論文。
阿不思鄧布利多龍血的用法被引用得很多,他的影響力也比西弗勒斯大得多。阿不思是學者的同時也是威森加摩的首席法師,後來因為“謀逆”被福吉除名了。
關於名利場上的事她不關心,她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學校,西弗勒斯在學校外麵有多大成就她並不知道。
要保持赫夫帕夫整體優良的風氣並不容易,尤其赫夫帕夫家庭普遍都很有錢,要讓孩子們有錢不濫用,養成良好的習慣真的很難。
小孩子的叛逆是針對大人的,當小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就會趨同,像盧娜那種在同齡人中特立獨行的很少。
比如大家都不信聖誕老人,如果有人說相信聖誕老人就會被同齡人嘲笑。
又或者大家都會騎飛天掃帚玩魁地奇,不會的那個就會很丟人。
大家都會遊泳,一個人不會遊泳就會想辦法自己也學會遊泳,父母根本不需要再苦口婆心地勸,他自己就會克服對水的恐懼了。
這種“社會認同”在70年代的表現就是大家都在玩搖滾,如果有人熱衷爵士樂會被人嘲笑是“老土、落伍”。
親社會性在兒童期就出現了,玩伴有時比老師和家長的教導作用更管用。
同時兒童也會被自己的原生家庭影響,純血家庭歧視麻瓜種的思想就會傳給下一代,韋斯萊家那種親麻瓜思想一樣會傳給羅恩,同時父母從事的職業也會對孩子有影響,如果赫敏不是個女巫,她很有可能成為一個醫生,雅各布想要開一家麵包店是受到他祖母的影響,他認識紐特斯卡曼德就是因為到銀行貸款,他想要創業,開一家屬於自己的烘培店。
年輕人唯一擺脫自己階級的辦法不是花錢,而是攢錢,等有了足夠的啟動資金後做自己看中的事業。
雅各布參加了一戰,在法國駐紮了一段時間,回來之後沒辦法找到高收入的工作,隻好在一家罐頭廠的流水線上工作。
以工人微薄的薪水攢錢開店幾乎是不可能的,申請貸款是他唯一的出路。
雅各布出生於波蘭,大多數波蘭農民都沒有自己的土地,也缺少基本的生活物資,他除了自己沒什麽可以抵押的。
就是這樣的人也能有未婚妻,隻是她聽說雅各布沒有申請到貸款後立刻離開了他。
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希望”、“未來”,波莫娜可以理解這種心情,一個退伍老兵沒有死在戰場上,卻被生活給磨得精疲力盡。最早一批愛爾蘭難民也和美國人不一樣,他們酗酒、暴力,和“體麵”沒有任何關係。
文明人總是會下意識地在人前表現得優雅得體,避開那些粗俗不堪的人,畢竟他們沒有經曆過戰爭和饑荒的折磨,不知道人為了活下去會變得多麽野蠻。
在人人都想法差不多的地方沒人會想太多,人類對社會認同的反應是無意識的、條件反射式的,一旦有人對某種“公共知識”發起挑戰,他們會維護這種認知,非要把另外一個人辯倒為止。
他會尋找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即便這些證據是偽造的、虛幻的,這也是多元無知的反應之一。當自己不確定或不自信的時候,用別人的反應來進行判斷,比如一個人心髒病發作了,並不是人多他得救的機會就越大,相反,圍觀的人會觀察其他人的反應。
城市裏喧囂、嘈雜,變化很多,在這裏發生什麽事很難判斷性質。
跟小鎮裏相比大家都不認識,在陌生人麵前人都會表現出優雅又成熟的樣子,突發事件發生時也會表現得鎮定自如,如果大聲尖叫,結果沒什麽事發生會引來嘲笑。每個人都表現得鎮定自如,在其他尋找參照的人眼裏就是大家都很鎮定,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這樣就會發生一個很殘忍的社會現象,當有人需要急救的時候所有目擊者都袖手旁觀,眼睜睜得看著那個人慢慢死去,甚至連通知救護車的人也沒有。
這是“大城市病”的一種,在電視裏經常播放一些喜劇,可是有時候那些“笑點”觀眾根本沒有領悟到,於是電視裏就會播放“罐頭笑聲”,就算觀眾覺得並不好笑,聽到有人笑了,也會跟著一起笑。
一如有些觀念孩子並不認可,可是父母、電視或者老師還是“灌”進腦子裏去了,大家都是一樣的,追求同樣的“美國夢”,讀書、學習、找工作,掙錢、買房子、成家,創業成功的人有幾個?風險太大了。
雅各布就算申請貸款成功了,他的麵包店也要麵對大蕭條的危機。
但是他後來跑到法國去了,一個麻瓜居然參加了純血在萊斯特蘭奇家的墓地的聚會。
他的祖父喜歡養鴿子,那些城市裏高度一致的公寓看起來就像是鴿籠,“別人都在做的事肯定錯不了”這種心理不隻是電視,很多地方都在用,
1978年,美國眾議員利奧·瑞安得知瓊斯鎮存在種種不正常的現象,隨即組織考察團前往調查。吉姆·瓊斯竭力掩蓋真相,卻與考察團爆發了激烈衝擊。
考察團在機場遭到吉姆·瓊斯的私人武裝襲擊,利奧·瑞安及其他數人遇難。幸存者得到圭亞那政府軍的救助,後返回美國。自知罪責難逃的吉姆·瓊斯決定脅迫信眾集體自殺。
200個人,一個接著一個,喝下了有劇毒的草莓汁,部分人看到別人死了選擇了反抗,但他們立即被私人武裝強行灌下氰化物,或槍殺、勒死,母親給懷裏的嬰兒喂草莓汁,隻有兩名佯裝服毒的青年拚死逃走,成為瓊斯鎮慘案的直接見證者。
再有就是自殺報道,如果媒體報道了自殺消息,在當月就會有人以同樣的方式自殺,歌德曾經寫過一本書,名叫《少年維特的煩惱》,這本書被很多國家列為禁書,這是社會認同的一個病態例證,這些自殺者根據別人陷入困境中的舉動來決定自己怎麽做。
當霍格沃滋出現襲擊事件時,很多人都在買護身符,納威其實可以不用買,但是他不確定自己會不會被襲擊,他沒有自信,覺得自己是個啞炮。
上魔藥課的時候孩子們也經常發生看別人怎麽做的情況,在審視別人的時候他們往往忽略了一個事,那就是別人也不知道該怎麽做,於是爆炸發生了。
這個時候有學霸的好處就是可以照著他的樣子做,斯萊特林的魔藥成績普遍比格蘭芬多的成績好,不隻是因為魔藥教授是斯萊特林,還因為有德拉科馬爾福,這個經常偷偷被他教父“補課”的魔藥學霸。
納威是草藥方麵的第一名,取疙瘩藤莢果的時候他對自己多狠,不過他的方法並沒有人跟著學,每個人都希望在人前保持優雅,納威那個樣子太狼狽了。
“優雅”會要命,即便有人死在麵前也一樣要保持鎮定。
開車上班肯定要比種地優雅多了,不用滿身是泥,但要是人人都“優雅”去了,誰來維持城市的運轉。
下水道要有人清掏,街道要有人掃,還有運進城市裏的食物,蔬菜可不是超市裏長出來的。
多元無知效應多見於城市,少見於農村,農村的相識度高,太熟悉了又沒有新鮮感了,農村的環境是另一種形式的人人沒有想太多,有想法的人就會離開的。
波莫娜辛苦攢了不少錢,結果西弗勒斯買鳥蛇蛋就花了不少,她也覺得心疼。
可是有的錢是必須得花的,現在他在創業,他的目標是糾正大眾對有黑魔標記的人的歧視,誰叫他的教子胳膊上也有一個。
他們的兒子把自己的未來毀了,現在他們要把他的未來給找回來。
和女孩子相比,男孩子需要的社會認同度更高,一般來說有個漂亮的妻子、豪宅以及體麵的工作就是公認的成功了,這也是很多人在事業有成後會與原來的妻子離婚,轉而娶一個變輕漂亮女人的原因之一。
女人不是不能和窮鬼結婚,隻是男人無法做到承諾和行動一致。
她可以在年輕的時候有高收益,找個有錢人改變自己的階級,為什麽要和窮人一起創業,吃盡苦頭後被男方拋棄,繼續留在原地踏步呢?
一般來說愛情能讓女人無視金錢的魅力,但風險太高了,男人總愛癡心妄想“女神”能垂青自己,雅各布和前未婚妻分手當天就和奎妮看對了眼,就像分手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他很快就陷入新的戀情裏了,雅各布根本沒想過他前未婚妻的感受。
芙蓉很多人都在妄想,即便她不是羅恩的嚴格優勢策略,他依舊迷戀那個小概率事件,希望運氣落到自己身上。
在美女麵前保持頭腦清醒不容易,羅恩並不是真的喜歡芙蓉,他隻是迷戀那個社會認同感,他約到了芙蓉就是“贏家”。
當他看到赫敏和維克多在一起的時候,他嫉妒得要命,甚至口不擇言傷害她,佩蒂爾把那場麵傳得到處都是,羅恩成了女孩們最不願意約會的對象。
波莫娜也曾經認為赫敏和他在一起是個錯誤,社會認同他們倆不般配,更多人支持赫敏和維克多在一起。
在大眾眼中的最優選擇不一定是適合她的,多虧了麗塔基斯特的文章,赫敏成了“野心勃勃”的女孩了,她說過,如果她真的選了維克多,然而說明麗塔說的是對的,而且她和羅恩有共同的經曆,外人是很難明白的。
波莫娜雖然大他們幾歲,在西弗勒斯、莉莉、西裏斯、詹姆的眼裏還是同齡人,他們沒有那種逆反心理,反倒是唐克斯,她將波莫娜當成了“長輩”。
愛情很多經不起考驗,但有的人是越有外部壓力,越是要想盡辦法在一起,最後即便一開始是玩玩也認真了。
稀缺理論也是一樣的道理,不趕快就沒了,有了這股外部壓力人就會做出非理性選擇。
在大多數情況下,西弗勒斯是負責理性思考的,誰能料到他也有非理性的時候。
別把私人感情問題帶到工作裏,但是人在合作完成一件事的時候關係就不是陌生人了,大城市裏辦公室戀情可不少,佩妮和費農就是這麽認識的。
她不希望他背叛莉莉,他應該愛莉莉一輩子,但是他是個活人,而且他也不想和阿不思一樣靠記憶活著。
羅恩和拉文德的關係是羅恩叫停的,他們除了接吻外根本沒時間交談。
西弗勒斯卻沒有,他很喜歡接吻,她死都想不到他們居然會和拉文德、羅恩是一路人。
在聰明人的眼裏他們是多麽可笑啊。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