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十章第2節曾寫道:七十門徒被派遣出去,應該像“莊稼的工人,而不是莊稼的主人”,他們被派出去宣布,“天國即將臨近”了。
雖然崎嶇不平的路上少有行人,但有一種從業者卻依舊駕著馬車在曠野中漫遊,那就是傳教士。
不僅是清教徒,貴格會、聖公會的教士都在這片處女地上活動,但他們並不是所有人都是來傳教的。
有的人幹脆利用其牧師的身份幹起了皮毛貿易,也有人根本就不是牧師,他們可以賣一點東西給那些不和外人接觸的鄉下人。
贖罪券已經沒人買了,但能驅魔的經文和包治百病的聖水卻還有人買,英克裏斯·馬瑟則在賣特許狀,這玩意兒一開始還有人買,後來買的人越來越少,買主又不是瞎子,看看目前馬薩諸塞是什麽情況。
隨著教區和家庭陷入混亂,民眾出走,教堂開始變得空蕩蕩,而教堂外麵則越來越多的人對審判發出質疑。盡管他們也希望巫師能盡快被消滅,但那些狂躁的人正肆意歪曲他們的無辜的朋友和鄰居。
他們認識那些被指控的人,因為那是鄉下,城市裏的人彼此都不認識,也許他們才熟識起來,隔壁的就因為某些原因搬走了,然後又換了一個陌生人進來。
也許會有那麽一天,一個因為超強的工作壓力而筋疲力盡的女警官在執勤完後疲勞得回家,然後推開了自己所住公寓的門,卻發現有一個陌生人正坐在沙發上一邊傻笑一邊吃冰淇淋,於是她毫不猶豫地掏出佩槍,將那個闖入者給打死了。
等她甚至恍惚地回過神來,她發現自己應該住在五樓而不是六樓,也就是說她錯把別人的公寓當成了自己的公寓,她闖進了別人的家裏,把房子的主人給殺害了。
如果法院不思考改變審訊的方式,麻煩將有增無減,當法官們任憑那些孩子指控名聲清白的人時,有沒有考慮過被惡魔影響的並不是被告,那些受害的女孩會不會自己就是惡魔的使者?
這些婦女有的已近八十,有人懷著身孕,還有人在撫育九周大的嬰兒。有個切爾姆斯福德的父親,他的女兒被抓了,女婿逃跑了,他不得不獨自撫養兩歲的和五歲的孫子,他自己就缺衣少糧。
有個伊普斯維奇的年輕人撤銷了5月針對伊麗莎白·普洛克特的指控,這種冒險而激進的做法卻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為了拯救悲慘的親戚和妻子們,來自伊普斯維奇和雷丁的人加入了抗議的行列,畢竟與她們共享一張床的是那些丈夫們,她們身上的那些標記是怎麽來、是不是魔鬼或者巫師留下的他們很清楚。
在那些丈夫們的耳中他們聽到的是另一個版本的故事,這些囚犯沒有這麽任何人,沒有簽署契約,沒有出席惡魔集會,沒有屈服於惡魔洗禮,但是她們被嚇得魂不附體。
年老體衰的“女巫”不僅沒人照顧,還要在一間發臭的監獄裏長期監禁,最後有一部分人投降了,她們是在脅迫下認罪的,囚犯們因為牽連別人而痛哭流涕,過去的友人和審訊者也對她們進行攻擊。
這些聚在一起的抗議者們議論紛紛,這位新的總督真的是想保護國王的無辜子民嗎?不如說他是想捍衛自己並不穩定的政治地位,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的聯係如同大象繁衍,快兩年一次了。總督難道看不到麽?那些聲稱被折磨的女孩們一個個容光煥發,看起來很健康,反倒是囚犯們都不成人型了,據說有一個治病術士可以通過抽打一頓將人身體裏的魔鬼給揪出來,為什麽不給那些女孩兒這麽“治療”一下呢?
菲普斯和參事會已經決定將2月23日星期四作為整個殖民地的感恩節,希望通過慶祝歡樂的事轉移焦點,並把“我們所有的不幸”的來源投向法國人。
但比起關心總督的公共事務,民眾更關心他們的妻子什麽時候可以回家了。還有日益高昂的稅收,這些錢據說被用來支付酒店老板、警員、監獄看守和鐵匠的賬單,為什麽他們要付錢給那些折磨他們家人朋友的人,讓他們日子過得舒舒服服呢?
更何況他們聽說了,法官縱容執法官們非法收繳遺產,魔鬼許諾的國王伯勒斯和王後瑪莎·卡裏爾都被處決了,照理來說不是該恢複正常了嗎?怎麽還在抓人?種種流言和質疑聲讓總督菲普斯不得不在九月中旬的時候解散了法庭或者說是讓別人以為他解散了法庭。
無論巫術法庭未來的命運如何,社會秩序都不能遭殃,更不能危及特許狀的售賣。在那個黑暗又神秘的季節裏,不論人們如何隨意指控,但有一種情況從未出現,那便是兒子指控父親。
那時的兒子稱呼父親不能用“爹地”,而要用“先生”,無論外麵亂成什麽樣,父權是不能撼動的,即便父與子之間在某些事情的觀點上存在非常明顯的分歧。
不論如何出版禁令依舊掌握在當局的手裏,巫術的黃金時代在此促成了巫術文學,英克裏斯寫的作品《良心之案》處理抽象事物,為無辜者辯護,科頓·馬瑟所寫的《無形世界的奇跡》則表現為他陶醉於超自然事務中,後者的銷量遠遠超過前者。
當科頓·馬瑟騎著馬繼續在村莊和鎮子之間尋找巫術證據時,英克裏斯·馬瑟坐著隆隆作響的馬車,踏上了調查之路。
陷入了獵巫狂熱之中的人就像一把火,會把一切都給燒了,這種狂怒、肆意的狀態必須被遏製,而這也是出版禁令禁止印刷非馬瑟父子刊物的原因。
新的馬薩諸塞政府是英克裏斯·馬瑟一手促成的,當法官們需要援助時會向他求援,科頓·馬瑟則更活躍於第一現場,安多弗的惡魔洗禮很像是浸禮會的儀式,會不會有一個浸禮會的牧師在布道時宣揚人人平等?
人們生來並非平等,死去時也不會如此,為什麽我們要在活著的過程中假裝平等呢?
也許有人會高喊,閉嘴,閉嘴,滾開,撒旦,你才是個謊話連篇的騙子,總有一天上帝會顯靈的。
這裏有了個新的問題:父啊,請告訴我,我們得到了我們應得的嗎?(dowegotwhatwedeserve?)
在路上你或許會遇到一個聲音悅耳、不知疲倦的傳教士,他會告訴你一些事,但他不會向你承諾一個國家,因為他已經變得更加狡猾了。
別忘了,伊甸園裏的蛇也是用悅耳的聲音這麽誘惑夏娃的。
那一章的全文是耶穌選定了七十個門徒,他派遣他們猶如羔羊往狼群之中,要他們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不要帶鞋,不要在路上和任何人說話,不論進了哪家要先說:願這一家平安,如果那裏有和平之子,你們的和平就降臨在他的身上。
人若接納了你們,給你們擺上什麽你們就吃什麽,要醫治城中病人,並對他們的說“天主的國已近臨近了。”
大概除了法庭或者教堂的講壇,那些“體麵人”才會和那些才智和教育程度低於他們農民、乞丐有交集。其實他們年輕的時候也曾和那些人為伍,那些農民認識接納了他們,才會將權力交付給了他們。
這世上不缺想當領袖的人,總督菲普斯下台後是誰?斯托頓還是安德羅斯?
但不管誰坐上那個位置,第一件事就是清算巫術法庭上的所有罪行,這個苗頭已經出現,那些為了拯救妻子的丈夫們已經團結起來抗議了,菲普斯想解散巫術法庭也沒那麽容易,除非他通過一道法案,免去所有法官的責任。
這事菲普斯幹不了,他的參事們急於見牧師們以確定行動方向,而牧師的建議是實施全殖民地範圍內的懺悔齋戒,所有的工作停止,祈求上帝赦免他的仆人和民眾的一切錯誤。
這就意味著不能光赦免法官,連那些誣告者也要一起赦免,即便其中一部份人並不是為了活命而指控別人的,否則這個法案通不過,憑什麽光赦免犯錯的法官呢?
對於該法案通過投票表決,會議上產生了巨大的爭議,將殖民議會一分為二,在經過激烈的辯論後,這個法案以三十三對二十九票通過。
塞繆爾·休厄爾投了反對票,他認為法庭該立刻解散,而不是每個人以為的在暗地裏處理了這個問題。即便沒有免責法案,身為法官之一的休厄爾也會因此受到懲罰。
everyoneshouldgetwhattheydeserve。
不論是福還有禍,上天自有安排。
斯托頓也投了反對票,但他是不讚成解散法庭,這位老道的政客身邊圍了很多文人,科頓·馬瑟鼓勵大家繼續堅持,這算是支持審判了,而他的父親英克裏斯·馬瑟則和總督站在一起。
投票結束後斯托頓不甘心前期的努力白費,他開始定期往返波士頓,想要知曉菲普斯是否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改變主意。
在10月28日那天,斯托頓冒著大雨出門,從多切斯特出發,在他試圖走近路時堤壩被洪水淹沒了,於是他隻好掉頭,這使得他錯過了第二天的投票,在他缺席的情況下菲普斯正式解散了聽審和判決法庭。
也許那場洪水就是“征兆”,斯托頓該找別的“calling”了。
惡魔是存在的,甚至於他們有時會偽裝成牧師的樣子,在曠野上漫遊。
小心點,過路人,別輕易和人搭話,因為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和誰打交道。
雖然崎嶇不平的路上少有行人,但有一種從業者卻依舊駕著馬車在曠野中漫遊,那就是傳教士。
不僅是清教徒,貴格會、聖公會的教士都在這片處女地上活動,但他們並不是所有人都是來傳教的。
有的人幹脆利用其牧師的身份幹起了皮毛貿易,也有人根本就不是牧師,他們可以賣一點東西給那些不和外人接觸的鄉下人。
贖罪券已經沒人買了,但能驅魔的經文和包治百病的聖水卻還有人買,英克裏斯·馬瑟則在賣特許狀,這玩意兒一開始還有人買,後來買的人越來越少,買主又不是瞎子,看看目前馬薩諸塞是什麽情況。
隨著教區和家庭陷入混亂,民眾出走,教堂開始變得空蕩蕩,而教堂外麵則越來越多的人對審判發出質疑。盡管他們也希望巫師能盡快被消滅,但那些狂躁的人正肆意歪曲他們的無辜的朋友和鄰居。
他們認識那些被指控的人,因為那是鄉下,城市裏的人彼此都不認識,也許他們才熟識起來,隔壁的就因為某些原因搬走了,然後又換了一個陌生人進來。
也許會有那麽一天,一個因為超強的工作壓力而筋疲力盡的女警官在執勤完後疲勞得回家,然後推開了自己所住公寓的門,卻發現有一個陌生人正坐在沙發上一邊傻笑一邊吃冰淇淋,於是她毫不猶豫地掏出佩槍,將那個闖入者給打死了。
等她甚至恍惚地回過神來,她發現自己應該住在五樓而不是六樓,也就是說她錯把別人的公寓當成了自己的公寓,她闖進了別人的家裏,把房子的主人給殺害了。
如果法院不思考改變審訊的方式,麻煩將有增無減,當法官們任憑那些孩子指控名聲清白的人時,有沒有考慮過被惡魔影響的並不是被告,那些受害的女孩會不會自己就是惡魔的使者?
這些婦女有的已近八十,有人懷著身孕,還有人在撫育九周大的嬰兒。有個切爾姆斯福德的父親,他的女兒被抓了,女婿逃跑了,他不得不獨自撫養兩歲的和五歲的孫子,他自己就缺衣少糧。
有個伊普斯維奇的年輕人撤銷了5月針對伊麗莎白·普洛克特的指控,這種冒險而激進的做法卻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為了拯救悲慘的親戚和妻子們,來自伊普斯維奇和雷丁的人加入了抗議的行列,畢竟與她們共享一張床的是那些丈夫們,她們身上的那些標記是怎麽來、是不是魔鬼或者巫師留下的他們很清楚。
在那些丈夫們的耳中他們聽到的是另一個版本的故事,這些囚犯沒有這麽任何人,沒有簽署契約,沒有出席惡魔集會,沒有屈服於惡魔洗禮,但是她們被嚇得魂不附體。
年老體衰的“女巫”不僅沒人照顧,還要在一間發臭的監獄裏長期監禁,最後有一部分人投降了,她們是在脅迫下認罪的,囚犯們因為牽連別人而痛哭流涕,過去的友人和審訊者也對她們進行攻擊。
這些聚在一起的抗議者們議論紛紛,這位新的總督真的是想保護國王的無辜子民嗎?不如說他是想捍衛自己並不穩定的政治地位,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的聯係如同大象繁衍,快兩年一次了。總督難道看不到麽?那些聲稱被折磨的女孩們一個個容光煥發,看起來很健康,反倒是囚犯們都不成人型了,據說有一個治病術士可以通過抽打一頓將人身體裏的魔鬼給揪出來,為什麽不給那些女孩兒這麽“治療”一下呢?
菲普斯和參事會已經決定將2月23日星期四作為整個殖民地的感恩節,希望通過慶祝歡樂的事轉移焦點,並把“我們所有的不幸”的來源投向法國人。
但比起關心總督的公共事務,民眾更關心他們的妻子什麽時候可以回家了。還有日益高昂的稅收,這些錢據說被用來支付酒店老板、警員、監獄看守和鐵匠的賬單,為什麽他們要付錢給那些折磨他們家人朋友的人,讓他們日子過得舒舒服服呢?
更何況他們聽說了,法官縱容執法官們非法收繳遺產,魔鬼許諾的國王伯勒斯和王後瑪莎·卡裏爾都被處決了,照理來說不是該恢複正常了嗎?怎麽還在抓人?種種流言和質疑聲讓總督菲普斯不得不在九月中旬的時候解散了法庭或者說是讓別人以為他解散了法庭。
無論巫術法庭未來的命運如何,社會秩序都不能遭殃,更不能危及特許狀的售賣。在那個黑暗又神秘的季節裏,不論人們如何隨意指控,但有一種情況從未出現,那便是兒子指控父親。
那時的兒子稱呼父親不能用“爹地”,而要用“先生”,無論外麵亂成什麽樣,父權是不能撼動的,即便父與子之間在某些事情的觀點上存在非常明顯的分歧。
不論如何出版禁令依舊掌握在當局的手裏,巫術的黃金時代在此促成了巫術文學,英克裏斯寫的作品《良心之案》處理抽象事物,為無辜者辯護,科頓·馬瑟所寫的《無形世界的奇跡》則表現為他陶醉於超自然事務中,後者的銷量遠遠超過前者。
當科頓·馬瑟騎著馬繼續在村莊和鎮子之間尋找巫術證據時,英克裏斯·馬瑟坐著隆隆作響的馬車,踏上了調查之路。
陷入了獵巫狂熱之中的人就像一把火,會把一切都給燒了,這種狂怒、肆意的狀態必須被遏製,而這也是出版禁令禁止印刷非馬瑟父子刊物的原因。
新的馬薩諸塞政府是英克裏斯·馬瑟一手促成的,當法官們需要援助時會向他求援,科頓·馬瑟則更活躍於第一現場,安多弗的惡魔洗禮很像是浸禮會的儀式,會不會有一個浸禮會的牧師在布道時宣揚人人平等?
人們生來並非平等,死去時也不會如此,為什麽我們要在活著的過程中假裝平等呢?
也許有人會高喊,閉嘴,閉嘴,滾開,撒旦,你才是個謊話連篇的騙子,總有一天上帝會顯靈的。
這裏有了個新的問題:父啊,請告訴我,我們得到了我們應得的嗎?(dowegotwhatwedeserve?)
在路上你或許會遇到一個聲音悅耳、不知疲倦的傳教士,他會告訴你一些事,但他不會向你承諾一個國家,因為他已經變得更加狡猾了。
別忘了,伊甸園裏的蛇也是用悅耳的聲音這麽誘惑夏娃的。
那一章的全文是耶穌選定了七十個門徒,他派遣他們猶如羔羊往狼群之中,要他們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不要帶鞋,不要在路上和任何人說話,不論進了哪家要先說:願這一家平安,如果那裏有和平之子,你們的和平就降臨在他的身上。
人若接納了你們,給你們擺上什麽你們就吃什麽,要醫治城中病人,並對他們的說“天主的國已近臨近了。”
大概除了法庭或者教堂的講壇,那些“體麵人”才會和那些才智和教育程度低於他們農民、乞丐有交集。其實他們年輕的時候也曾和那些人為伍,那些農民認識接納了他們,才會將權力交付給了他們。
這世上不缺想當領袖的人,總督菲普斯下台後是誰?斯托頓還是安德羅斯?
但不管誰坐上那個位置,第一件事就是清算巫術法庭上的所有罪行,這個苗頭已經出現,那些為了拯救妻子的丈夫們已經團結起來抗議了,菲普斯想解散巫術法庭也沒那麽容易,除非他通過一道法案,免去所有法官的責任。
這事菲普斯幹不了,他的參事們急於見牧師們以確定行動方向,而牧師的建議是實施全殖民地範圍內的懺悔齋戒,所有的工作停止,祈求上帝赦免他的仆人和民眾的一切錯誤。
這就意味著不能光赦免法官,連那些誣告者也要一起赦免,即便其中一部份人並不是為了活命而指控別人的,否則這個法案通不過,憑什麽光赦免犯錯的法官呢?
對於該法案通過投票表決,會議上產生了巨大的爭議,將殖民議會一分為二,在經過激烈的辯論後,這個法案以三十三對二十九票通過。
塞繆爾·休厄爾投了反對票,他認為法庭該立刻解散,而不是每個人以為的在暗地裏處理了這個問題。即便沒有免責法案,身為法官之一的休厄爾也會因此受到懲罰。
everyoneshouldgetwhattheydeserve。
不論是福還有禍,上天自有安排。
斯托頓也投了反對票,但他是不讚成解散法庭,這位老道的政客身邊圍了很多文人,科頓·馬瑟鼓勵大家繼續堅持,這算是支持審判了,而他的父親英克裏斯·馬瑟則和總督站在一起。
投票結束後斯托頓不甘心前期的努力白費,他開始定期往返波士頓,想要知曉菲普斯是否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改變主意。
在10月28日那天,斯托頓冒著大雨出門,從多切斯特出發,在他試圖走近路時堤壩被洪水淹沒了,於是他隻好掉頭,這使得他錯過了第二天的投票,在他缺席的情況下菲普斯正式解散了聽審和判決法庭。
也許那場洪水就是“征兆”,斯托頓該找別的“calling”了。
惡魔是存在的,甚至於他們有時會偽裝成牧師的樣子,在曠野上漫遊。
小心點,過路人,別輕易和人搭話,因為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和誰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