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洛克菲勒寫給他兒子的信裏所說的:給競爭找個好由頭,最好以上帝的名義競爭。


    在他那裏,標準石油公司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如果有人批評洛克菲勒的做法破壞了石油市場,那麽他會非常生氣得說“這不是破壞,也不是毀滅,而是完全出於好心的,這是上帝的旨意,是神聖的。”


    其實十字軍東征也是為了解決貴族次子們的問題,因為父親的一切都被長子繼承了,這些貴族的次子繼續留在西歐會加劇社會矛盾。


    關於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保護朝聖者、救贖隻是一種“好由頭”,神聖化能讓皈依者們相信自己遠離罪惡,能用一種平靜而無畏的心去麵對異教徒們。


    宗教改革時期,新教徒們可以貶低天主教造成的黑暗世紀,但公平得說,文藝複興也不是就這麽蹦出來的。


    教會的寬容給予了藝術家們更大的自由創作空間,就像一個慈悲的父親,張開懷抱,接納了遠遊歸來的浪子。


    商業化的歐洲和基督化的歐洲不是一個世界,雖然它們都座落在一個土地上。


    當很多普通人以不信神為榮的時候,那些來自古老領地的家族依舊圍繞著教會和他們中世紀建立起來的道德標準生活著。


    沒錯,騎士精神要求人勇敢、謙卑、堅毅、忠誠、榮譽、誠實,但照著這個標準培養的人都早死,這種理想化的騎士道德標準也根本無法在各個家族中紮根。


    養成貴族至少要三代人,第一代是暴發戶,不論是華爾街之熊傑西那樣靠炒股票發財的,還是拿破倫·波拿巴這種靠著政治手段爬上來的,又或者是淘金發財的,他們的身上往往還有一些粗鄙的習慣,需要通過模仿成為體麵人。


    到了第二代人除了子孫後代揮霍無度,還要麵對柏林定律。成功的最大阻礙不是失敗,而是不斷取得成功,如果成功得完成了某件事,人們會把它程序化:經驗——規則——繼續,一旦習慣了某條成功的道路,就很難去嚐試其他的路。


    對企業來說,市場和消費者的行為不斷得變化,如果企業還一意孤行,即便是一些剛開始非常靈活,以顧客為主導的知名企業,也很難批評或挑戰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於是他們逐漸喪失了靈敏度和適應力,成為時代的犧牲品。第一代暴發戶能用的招數在新的時代不再奏效,這時候生意變得難做,如果不轉型的話很難擺脫破產的命運。


    比如達能集團,他們第一代是做玻璃瓶起家的,後來轉型成了食品巨頭,2001年更是成了2001年世界排名第一的飲用水生產商。


    毫無疑問,自來水也是可以喝的,為什麽人們要花錢買礦泉水呢?


    在美麗的阿爾卑斯山附近,有一塊圓弧形,如同藍寶石一樣的萊芒湖,湖畔有一個名為依雲的小鎮,伏爾泰、拜倫等名人都曾在湖畔流連。


    人隻要手裏有了閑錢,不用刺激也會想辦法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喝點這種有理療作用的礦泉水感覺整個人都年輕了,而且特別適合母親和嬰兒飲用,用它烹飪食物也比普通的自來水好吃。


    百事可樂同樣對標的年輕人群體,那種加入了很多糖的飲料並不健康,喝多了也不好喝,但在炎熱的夏天,大汗淋漓得第一口喝下去的感覺別提多舒暢了。


    可樂可以說是美國夢的代表,也是美國文化符號之一,一桶爆米花、一瓶冰可樂、一部好萊塢大片組成了年輕人的暑假。


    嘿,我去阿爾卑斯山不行麽?去喝當地幹淨礦泉水,順便參觀一下礦泉水工廠的水源地和生產車間。


    在表麵的商業競爭之下還有文化競爭,代表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和方式。高利益永遠不可能不斷持續,還是高利益能促使人不斷進步?是要健康還是要成功?


    即便有人想走可持續發展的路線,遇到那種謀求短期利益,占據絕對優勢的公司也有可能麵臨被打壓、收購的命運,被收購了還有什麽“長遠”?


    第一代暴發戶的優勢是看到了別人都沒有看到的商機,占領了一個幾乎空白的市場。等他自己做起來、發了財,別人也看上了這個商機就會參與競爭,如果第一代依舊用經驗主義,以自身的主觀去認識世界,甚至希望用自己的成功經驗和影響力將已經改變的世界變回他們那個時代的樣子。


    這個時候比拚的是第二代的應變能力以及他積累的人脈,通常第一代的暴發戶父母會把孩子送到貴族學校接受貴族教育,還有模仿學習貴族禮儀什麽的。


    貴族禮儀無益於公司管理,還不如讓繼承人從基層開始幹起,這一點貴族也是知道的,與“錢袋子”結婚讓那些鄙視金錢的貴族們開始從事金融、新興科技、影視業、銀行家、藝術品經紀人等行業,甚至他們還會故意送孩子去普通學校,讓他們在平民孩子之中建立起威望。


    平民對貴族最大的偏見就是貴族的出身,如果貴族小孩比他們努力,更有社會責任感,那麽他們就沒有話說了,這也是美式精英教育的辦法,要那些平民小孩輸到哭為止。


    不論用什麽辦法,直到熬過了第三代,富不過三代的“門檻”才剛邁過去,但這種新貴族在老貴族麵前一樣差距很遠。


    你家祖上有孟德斯鳩這樣的名人嗎?又或者是哪位國王的大臣?沒有這些“家族史”的一樣會被人邊緣化,這時候有一種人就會出現了,他們是編祖譜的,能把您家裏的姓氏和某個名門望族聯係起來,這樣一來您以後出現在社交場合,就能編出一個“驚天動地”的故事,您以前家裏是什麽樣的,後來因為某個原因家道中落,一直到現在才時來運轉。雖然祖輩不再上流社會活動了,可是家學淵源還是有的,這時候禮儀老師的教導成果會派上用場,於是您搖身一變,變成了生而高貴的貴族了。


    這隻是開始,大貴族欺負小貴族的情況屢見不鮮,類似萊斯特蘭奇家族的族長強搶尤瑟夫卡瑪母親,國王看上了貴族的妻子,要收她做情婦,丈夫也無法反抗。但同級別的貴族之間可以決鬥,失去妻子的丈夫也可以和革命黨一起密謀推翻國王,像尤瑟夫·卡瑪的父親那樣把複仇的任務交給兒子的比較少見,這也是為什麽麗塔·萊斯特蘭奇會成為英法社交界的醜聞。


    法國大革命後從法律上銷毀了貴族特權,取消了他們的爵號、族徽、騎士團勳章、獎章,這激起了貴族們憤怒的浪潮,不過在之前的一年,這些貴族倒是對消除自己的特權表示熱情。


    可能他們沒有意識到沒有了這個法律“根基”,什麽人都可以偽造自己是貴族了,反正也不會有人追究他的法律責任。


    舊貴族的法律意識淡薄,他們習慣了向國王求情就能獲得特赦,民間傳說的往巴士底獄遞小條子就能把得罪貴族的人關起來也不是空穴來風,但那時是封建時代,拿破侖恢複了那些爵號、族徽、騎士團勳章,卻沒有恢複貴族的豁免權,貴族犯法一樣要遭到處罰,實現了某種意義上《人權宣言》的“法律麵前人人平等”。


    拿破侖改憲法卻沒有視憲法為無物,他還是要遵守的,查理十世則是把憲法給廢了,重新恢複貴族政治和特權,這時法國人民不幹了。最終查理十世被趕出了法國,終老國外,死後也沒有像拿破侖一樣被迎回巴黎。


    沒有了“根基”,為了穩固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貴族們每年都會花大價錢來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慈善、文化活動。


    設想一下,新娘精心準備的婚禮是為了自己出風頭,結果伴娘打扮的得比新娘還要光彩奪目,吸引了所有人,包括新郎的眼光,新娘會喜歡那個伴娘嗎?


    又或者這位女賓,你是來砸場子的?


    明星是靠曝光率吃飯的,這個可以理解,但一個“老阿姨”怎麽和剛成年的少男少女、在別人的成人禮上搶風頭?


    小女孩想在自己成人那天穿上頂級設計師的裙子,設計師卻借給了“老阿姨”,她心裏該多高信呢?


    拒絕這種客人不禮貌,不拒絕客人又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麽,如果他們在報紙、媒體上哭訴一番又是一樁麻煩事。


    貴族階級沒落了,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們有家族譜係保護,而“新貴”則依靠金錢保護自己的社會地位,盡管長期以來他們對暴發戶的蔑視已經逐漸消失,貴族和“新貴”的差異將一直存在,即便他們此刻正混在一個夜場舞池裏“跳舞”。


    台上唱歌的是一個搖滾樂隊,他們在五顏六色的燈光下唱著一首“老歌”,主唱不時還會拿著麥克風,與台下的年輕人互動。


    midnightgettinguptightwhereareyou?


    yousaidyou''dmeetme


    nowit''squartertotwo


    iknowi''mhangin''buti''mstillwantin''you


    heyjackit''safactthey''retalkin''intown


    iturnmybackandyou''remessin''around


    i''mnotreallyjealousdon''tlikelookin''likeaclown


    ithinkofyouev''rynightandday


    youtookmyheartthenyoutookmyprideaway


    ihatemyselfforlovingyou


    can''tbreakfreefromthethingsthatyoudo


    iwannawalkbutirunbacktoyou


    that''swhyihatemyselfforlovingyou


    daylightspentthenightwithoutyou


    buti''vebeendreamin''''boutthelovin''youdo


    iwon''tbeasangry''boutthehellyouputmethrough


    heymanbetyoucantreatmeright


    youjustdon''tknowwhatyouwasmissinstnight


    iwannaseeyourfaceandsayforgetitjustfromspite


    要在這麽多人裏找到莫尼卡和布呂尼可不容易,西弗勒斯、蘇珊娜和化妝成亞利桑德羅的盧修斯穿梭在這些年輕人之間,原本還沒什麽,後來有幾個年輕人認出了蘇珊娜,然後他們趁著蘇珊娜不注意,悄無聲息得走了。


    他們可能是以為貴族協會的人又來逮他們了。


    家族複興與繼承家業都不需要“跌入不良陣營”和“來路不明”的人交往的繼承人,在拿到自己繼承的那份家業前這些年輕人都是“好孩子”。


    他們隔壁那桌則是一群年輕女性,她們正在聊一個化妝品集團的女掌門人的私事,她和一個小她25歲的攝影師成了“情侶”。


    這個老婦人已經失聰了,還有點智力障礙,她的女兒和管家、仆人都懷疑是那個年輕的攝影師在操控她。


    不論女人多大年紀了,都希望自己被人稱讚美,是眾人的焦點。


    他幫她選口紅和衣服,讓她看起來美美的,她喜歡那個年輕人,甚至讓獨生女懷疑媽媽要改遺囑的地步。


    因為媽媽的身體不好,她無法參加社交活動,於是她的小男朋友也沒法出席公共場合了,女兒就能隨意散布謠言,說那個男人打算讓那個女掌門人收養他。


    另一桌人則在慶祝,現在的有錢人們愛文化讚助,修博物館、維修名勝古跡什麽的,古馳的掌門人弗朗索瓦在和路易威登的藝術品競爭中輸了。


    他想要以前廢棄的雷諾工廠那塊地當藝術館,當局卻一直批不下來,他一氣之下去了威尼斯,在格拉西亞宮開自己的當代藝術館了。


    他走前在報紙上抱怨了當局的遲鈍,讓他失去了耐心,他這一走,以後巴黎就是路易威登的地盤了,不僅會有路易威登資助的當代藝術館,還會有兒童樂園。


    要讓那些沒有接受過這類型教育的“新貴”們明白古典繪畫很難,他們也對古典繪畫沒有興趣。


    當代藝術隻受市場準則和營銷操控,出名的最佳方式就是找路易威登這樣的大集團為某位藝術家出資辦個展。


    隨著這個藝術家越來越有名,擁有藝術家大量作品的集團也會越來越有資產,總而言之就是合作共贏的事,至於那些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都不重要。


    這些作品有個特點,就是文化大眾化,被大眾接受的當然是好作品了。


    這種辦法能實現短期利潤,很符合投機者的心態,他要盡快把自己投出去的成本賺回來。


    對於這些靠揣測女性心理的集團來說,他們當然知道女性喜歡的是什麽,反正看展的人絕對會說“好看”。


    一直以來法國人在流行文化方麵都不如美國人,聽他們的“流行歌曲”就知道了,不過他們擅長營銷精英文化,說法語是貴族的必備技能,反正盧修斯??馬爾福會說的。


    “我早就和你說過,別學德語!學法語更有用!”在嘈雜的音樂聲中,盧修斯嚷嚷著說。


    西弗勒斯沒有理會盧修斯。


    他陰沉的臉色仿佛在說他已經迫不及待得想早點從這個烏煙瘴氣的地方離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哈利波特之晨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吾不禁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吾不禁夜並收藏哈利波特之晨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