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z不過是一座大村莊,也就是那種把一座座民宅匯集在一起的鎮子,鎮子並沒有淮安那樣的城牆。隨著製瓷業的發展,鎮子已有一百多萬人,如果夜晚從鎮子周圍的山崗往下看會以為城裏發生了火災,因為幾千座灼熱的爐窯發出火紅的亮光,升騰的煙霧好像在城市上空形成了一隻巨大的圓蓋子。昌江流經jdz,在鎮內形成一個一古裏寬的盆地,河水倒映出彌散的火光。
婉寧小姐的敘述讓尼克想起了曼徹斯特或伯明翰,隻是沒有蒸汽機的響聲,而且jdz並不是在冶鐵,而是用一種即脆弱又雅致的材料從事製造業。
瓷器(porcine)這個詞源自於一種單殼貝(porce),因為瓷器的外觀與這種貝殼非常相似,歐洲人一直沒有弄懂瓷器的成分,盡管在耶穌會傳教士,尤其是殷弘緒的不懈研究下製瓷的工序已經被人熟知,而殷弘緒在jdz居住了很長時間。
姨娘的咳嗽聲把尼克拉回現實,他此刻正在向婉寧介紹《幾何原本》,上麵寫的是非常基礎的幾何知識,但就一個從來沒有學過這些的人來說,婉寧學得很快。
也許以後她還會學地理、藥物、天文、數學等等,就像康熙皇帝那樣,他不僅會這些,還會測繪。以後尼克還會教她怎麽用測角儀、星象儀、象限儀等儀器,前提是要買得到,否則就又要和她現在用的圓規和三角尺一樣,需要尼克親自動手做了。
他避免讓自己去接觸與測繪有關的物品,不論是不是迷信,它會給他帶來壞運氣,而好運正是他們現在需要的。
舉人和曹曦他們依舊在忙碌著,一直以來尼克都接觸的是商人,並沒有真正和鄉紳接觸過,他們之中不少人還是進士,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回到故鄉,而他們爭吵的原因不隻是因為利益,或者說是尼克以為的利益。
有了開洪澤湖水閘衝清江浦淤泥的先例後,有一任河工提出引淮河水衝黃河泥沙,也確實有人那麽做了,隻是這樣一來就要加高洪澤湖的堤壩,使得洪澤湖變成了一個“懸湖”,高堰也成了名副其實的高堰。如此一來下遊的高郵就要直接麵臨被洪水淹沒的危機,又因為河工貪腐問題嚴重,這堤壩的質量更加堪憂。
當地的士紳們以前進士孫宗彝為首,提出停止加高堤壩,改疏通淮河入海口的方案,這與河台的治河理念形成了激烈的衝突,與此同時,康熙十九年,洪澤湖開閘泄洪,洪水直灌高郵湖,當時的知州生了大病癱瘓在床,家人沒有及時告知,孫宗彝派兒子去告知,這時已經晚了,洪水已經淹沒了高郵城內,數十人遇難,搶築堤壩時又有十人遇難。但和洪災相比,之後因為瘟疫、饑荒死的人更多,數萬人饑寒交迫流離失所。
關於治理淮河,是修壩還是疏浚從明朝開始就有爭議。原本發生了水災,官府要救災,孫宗彝和其他鄉紳們自發組織起來為災民搭建棚屋,提供糧食,但是這些都沒有得到官府的允許,再加上忙著救災,得罪了不少人,孫宗彝遭到了河道總督勒輔以“劣紳”的題目參奏,指責其孫子散步謠言,稱霸鄉裏等不法行為,遭到了高郵紳民的反對。
但有個生員張拱辰是揚河營守備李有功的幕僚,李有功受到了勒輔的指示,提高高郵漕河之堤為滾水壩,張拱辰田產在高郵城北之堤下,怕開閘後淹沒,原本他是不支持這個方案的,可是他背著“縱妻殺母”的罪名,張拱辰中年無子,隻有娶妾外生子,妻子知道後剪了張拱辰的胡子,張母護子被罵,憤而自殺,也有人說是兩人扭打時,張妻將張母摔死的,案發後張拱辰求助李有功,李有功說隻要能告倒孫宗彝就可免死,勒輔知道後暫緩審理張案,而為了保險,張拱辰和李有功結成兒女親家,是張拱辰嫁女兒給李有功的兒子。
張拱辰給孫宗彝捏造了“三大罪”,這在高郵掀起了軒然大波,很快逮捕孫宗彝的巡撫來了,將其關押在火神廟裏,高郵集市立刻罷市抗議,巡撫杖責數人後強令開市,州生哭文廟,鳴鍾示警,勒輔派人來抓,結果一些本來沒去文廟哭的學生自投羅網,和同學們一起被關押在監獄裏,裏民劉治甫為孫宗彝上京告狀,刑部、通政司、登聞鼓院都去過了,皆不受理。
劉治甫把心一橫,在皇帝回宮的必經之路上等著,打算“攔轎喊冤”,登聞鼓院這才說要受理,可是審理進度緩慢,最後孫宗彝死在了揚州監獄裏,高郵又罷市哀悼,然後官府和民間的矛盾就結上了。
修堤治淮河見效快,但是從此淮河就要和黃河一樣成為地上河,稍微有個地方決口就會洪水泛濫成災。
疏通淮河入海口見效慢,而且以黃河攜帶的泥沙量,很容易再次堵了,加高獨流入海的淮河堤壩可以保證高郵等入江水道無憂,新的沿岸居民就要遭災了。
原本孫宗彝死後朝廷故意冷場,孫宗彝廣交那麽多達官朋友,卻沒有一個人救他,康熙九年的時候孫宗彝修過嶽飛墓,相傳,嶽飛是抗金英雄,卻被秦儈以“莫須有”的罪名而謀害了。
淮河要如何治理很有可能是嘉慶皇帝鎮壓了白蓮教後的又一個難題,如果再加上東南的海盜,難以想象他要承受多大的壓力。
順治皇帝曾經希望滿漢能齊心同力治理這個國家,就像南河總督希望所有人齊心協力治水一樣。
但想讓人齊心協力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雖然有時候又好像很容易,一個命令就可以做到了。
尼克打算教婉寧一些鄧玉涵所寫的機械的知識,工部也有機械用於運河維修,這樣她就可以為父親“分憂”,她是個很孝順的女兒。
可惜她不是男子,提督提起這個事情時難掩羞愧,而對於曹曦他也不是很放心。
江南有很多“才子佳人”的故事,比如李師師、杜十娘之類,她們都是青樓女子,提起這個提督又相當不滿意。
尼克想起了曹曦在夜裏乘轎子出去的事,也不再多說什麽。
現在該怎麽辦?如舉人說的不要輕舉妄動,還是派姚船長的水手去京城,又或者直接離開這個國家?
但在那之前他覺得可以去一下清真寺去找一下那個小阿訇,要回那本書。隻是這一次去他要準備好禮物,該帶什麽去才好呢?
婉寧小姐的敘述讓尼克想起了曼徹斯特或伯明翰,隻是沒有蒸汽機的響聲,而且jdz並不是在冶鐵,而是用一種即脆弱又雅致的材料從事製造業。
瓷器(porcine)這個詞源自於一種單殼貝(porce),因為瓷器的外觀與這種貝殼非常相似,歐洲人一直沒有弄懂瓷器的成分,盡管在耶穌會傳教士,尤其是殷弘緒的不懈研究下製瓷的工序已經被人熟知,而殷弘緒在jdz居住了很長時間。
姨娘的咳嗽聲把尼克拉回現實,他此刻正在向婉寧介紹《幾何原本》,上麵寫的是非常基礎的幾何知識,但就一個從來沒有學過這些的人來說,婉寧學得很快。
也許以後她還會學地理、藥物、天文、數學等等,就像康熙皇帝那樣,他不僅會這些,還會測繪。以後尼克還會教她怎麽用測角儀、星象儀、象限儀等儀器,前提是要買得到,否則就又要和她現在用的圓規和三角尺一樣,需要尼克親自動手做了。
他避免讓自己去接觸與測繪有關的物品,不論是不是迷信,它會給他帶來壞運氣,而好運正是他們現在需要的。
舉人和曹曦他們依舊在忙碌著,一直以來尼克都接觸的是商人,並沒有真正和鄉紳接觸過,他們之中不少人還是進士,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回到故鄉,而他們爭吵的原因不隻是因為利益,或者說是尼克以為的利益。
有了開洪澤湖水閘衝清江浦淤泥的先例後,有一任河工提出引淮河水衝黃河泥沙,也確實有人那麽做了,隻是這樣一來就要加高洪澤湖的堤壩,使得洪澤湖變成了一個“懸湖”,高堰也成了名副其實的高堰。如此一來下遊的高郵就要直接麵臨被洪水淹沒的危機,又因為河工貪腐問題嚴重,這堤壩的質量更加堪憂。
當地的士紳們以前進士孫宗彝為首,提出停止加高堤壩,改疏通淮河入海口的方案,這與河台的治河理念形成了激烈的衝突,與此同時,康熙十九年,洪澤湖開閘泄洪,洪水直灌高郵湖,當時的知州生了大病癱瘓在床,家人沒有及時告知,孫宗彝派兒子去告知,這時已經晚了,洪水已經淹沒了高郵城內,數十人遇難,搶築堤壩時又有十人遇難。但和洪災相比,之後因為瘟疫、饑荒死的人更多,數萬人饑寒交迫流離失所。
關於治理淮河,是修壩還是疏浚從明朝開始就有爭議。原本發生了水災,官府要救災,孫宗彝和其他鄉紳們自發組織起來為災民搭建棚屋,提供糧食,但是這些都沒有得到官府的允許,再加上忙著救災,得罪了不少人,孫宗彝遭到了河道總督勒輔以“劣紳”的題目參奏,指責其孫子散步謠言,稱霸鄉裏等不法行為,遭到了高郵紳民的反對。
但有個生員張拱辰是揚河營守備李有功的幕僚,李有功受到了勒輔的指示,提高高郵漕河之堤為滾水壩,張拱辰田產在高郵城北之堤下,怕開閘後淹沒,原本他是不支持這個方案的,可是他背著“縱妻殺母”的罪名,張拱辰中年無子,隻有娶妾外生子,妻子知道後剪了張拱辰的胡子,張母護子被罵,憤而自殺,也有人說是兩人扭打時,張妻將張母摔死的,案發後張拱辰求助李有功,李有功說隻要能告倒孫宗彝就可免死,勒輔知道後暫緩審理張案,而為了保險,張拱辰和李有功結成兒女親家,是張拱辰嫁女兒給李有功的兒子。
張拱辰給孫宗彝捏造了“三大罪”,這在高郵掀起了軒然大波,很快逮捕孫宗彝的巡撫來了,將其關押在火神廟裏,高郵集市立刻罷市抗議,巡撫杖責數人後強令開市,州生哭文廟,鳴鍾示警,勒輔派人來抓,結果一些本來沒去文廟哭的學生自投羅網,和同學們一起被關押在監獄裏,裏民劉治甫為孫宗彝上京告狀,刑部、通政司、登聞鼓院都去過了,皆不受理。
劉治甫把心一橫,在皇帝回宮的必經之路上等著,打算“攔轎喊冤”,登聞鼓院這才說要受理,可是審理進度緩慢,最後孫宗彝死在了揚州監獄裏,高郵又罷市哀悼,然後官府和民間的矛盾就結上了。
修堤治淮河見效快,但是從此淮河就要和黃河一樣成為地上河,稍微有個地方決口就會洪水泛濫成災。
疏通淮河入海口見效慢,而且以黃河攜帶的泥沙量,很容易再次堵了,加高獨流入海的淮河堤壩可以保證高郵等入江水道無憂,新的沿岸居民就要遭災了。
原本孫宗彝死後朝廷故意冷場,孫宗彝廣交那麽多達官朋友,卻沒有一個人救他,康熙九年的時候孫宗彝修過嶽飛墓,相傳,嶽飛是抗金英雄,卻被秦儈以“莫須有”的罪名而謀害了。
淮河要如何治理很有可能是嘉慶皇帝鎮壓了白蓮教後的又一個難題,如果再加上東南的海盜,難以想象他要承受多大的壓力。
順治皇帝曾經希望滿漢能齊心同力治理這個國家,就像南河總督希望所有人齊心協力治水一樣。
但想讓人齊心協力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雖然有時候又好像很容易,一個命令就可以做到了。
尼克打算教婉寧一些鄧玉涵所寫的機械的知識,工部也有機械用於運河維修,這樣她就可以為父親“分憂”,她是個很孝順的女兒。
可惜她不是男子,提督提起這個事情時難掩羞愧,而對於曹曦他也不是很放心。
江南有很多“才子佳人”的故事,比如李師師、杜十娘之類,她們都是青樓女子,提起這個提督又相當不滿意。
尼克想起了曹曦在夜裏乘轎子出去的事,也不再多說什麽。
現在該怎麽辦?如舉人說的不要輕舉妄動,還是派姚船長的水手去京城,又或者直接離開這個國家?
但在那之前他覺得可以去一下清真寺去找一下那個小阿訇,要回那本書。隻是這一次去他要準備好禮物,該帶什麽去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