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戲劇中有這樣的表演形式,舞台上隻有一個人,他所念的台詞是他內心的觀點或想法,這種被名為“獨白”的表現形式經常出現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
這樣的獨白即無作者,也沒有假設的聽眾,仿佛身處單人牢房裏麵。
表麵上看這種“單人間”要比和其他人分享狹小的牢籠要舒服得多,但這其實是一種對個人得遺棄,除非犯人改掉一些“舊習慣”,這是監獄裏常用的管教方式。
教養院就是為這種製度準備的,針對的是犯罪或有不良行為的少年。
成為女性“領袖”的成因是複雜的,家世好、自己長得漂亮是基礎,艾米麗的生活習慣是“全世界”都和她一個步調,比爾這樣家境清寒的男生對她表白,她會嘲笑他家的經濟狀況,所以她那個圈子裏的“朋友”都必須和她一樣。
偶爾波莫納可以看到某些個非核心成員臉上苦惱畏懼的表情,但絕大多數人都是繞著艾米麗轉的,或者如她們以為的那樣“一起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被艾米麗指揮幾下好像沒什麽大不了的。
被動得默默接受,是受到嚴重威脅的人想要生存下去的一種方法。倘若不按照艾米麗說的做,艾米麗就會將不聽話的人秘密抖出來當成一個“笑料”,艾米麗很喜歡掌握別人的秘密,埃斯梅拉達的日記本隻是其中之一。
男孩子那邊稍微好一點,西弗勒斯有一種如同天賦般,讓學生們保持沉默的氣質,即使是格蘭芬多裏也少有男生敢抵抗他,上一個那麽幹的巴納比李的下場很多人都記得。
而阿不思則更看重學生的獨立性和責任感,他讓學生們自己選擇曲調唱歌,也不管和聲聽起來怎麽樣,會不會有不和諧的聲音存在。
並不是所有的“惡霸”都會遭到懲罰,在西弗勒斯的眼裏,詹姆波特和西裏斯布萊克就順利畢業了。從孩子們升上六年級之後就在不斷經曆轉變,首先是不用遵守9點前必須回休息室的校規,升上七年級所有校規,乃至法規都可以不遵守,隻不過下場可能是和貝拉特裏克斯作伴。自己犯了錯,為什麽要別人承擔責任呢?哪怕是父親,也不會代替兒子坐牢的。
成年了就沒有未成年的保護殼,也不該有鄧布利多的袒護。當西利斯布萊克坐牢的時候,鄧布利多就沒有袒護他。
如果西弗勒斯六年級時被狼人咬死,或者變成了狼人,那麽詹姆和西裏斯都難逃幹係,詹姆波特救下他,其實是為了自己。
在西方世界,藐視法庭是很重的罪,聖經中的路西法因為驕傲而覺得自己可以代替神,最後成為地獄的魔王。出席法庭不論是作證還是旁聽都必須穿正裝,哪怕是渾身都是刺青的幫派成員。
法官當有公正的判決,女孩經常會以為自己已經長大了,隻是暫時被困在孩童的身體裏,早熟的心智會讓她們早早偷用媽媽的口紅梳妝打扮,這種小錯不需要到法庭接受審判。
可是姑息這種小錯,逐漸變成大錯,像項鏈事件裏的讓娜那樣盜用王後的名義得到鑽石項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讓娜在事後還不覺得自己幹了什麽不可饒恕的事,甚至還出了書。法國人一向對女孩過於縱容,畢竟法國受到了文藝複興的熏陶,甚至達芬奇都在法國病逝。好像犯了個小錯,求一求情就可以獲得寬恕。
法國大革命自法國人民攻陷巴士底獄開始,雖然裏麵的情況並非大多數人認為的那樣,監獄裏關押著貴族塞一張小紙條就可以關押的“犯人”,也和當時的社會風氣不無關係。誰要有什麽辦不成的事,賄賂國王的情婦,讓她們在國王的枕頭邊吹風就行了,多大的案子都可以“擺平”。
要不然國王花那麽多錢,擺那麽多派場,搞君權神授幹什麽呢?路易十四甚至說“朕就是國家”,國家實體在當時並不是黑格爾說的那樣是精神性的,而是國王的王冠、權杖和加冕的禮袍。古代中國將私藏龍袍當成很大的罪,甚至庶民連黃色的衣服都不能隨便穿,它們被認為可以保護皇帝和國家。
當人民推翻君權的時候,連神權也一起給推翻了,斷頭台砍下了那麽多腦袋,包括國王路易十六、瑪莉安托瓦內特以及杜巴裏夫人的,曆代國王的墳墓也沒能幸免,聖女熱納維耶芙的骸骨也被焚燒後,骨灰丟入了塞納河中,取而代之的是先賢祠。
波莫納曾經花了很多力氣勸人們,但她知道沒人會聽。
第一,女性在議會裏沒有代表,喬治安娜知道這些是因為她身邊有不少共和派的議員,她們根本不知道議員們在商量什麽國家大事。
第二,無法組織有效抵抗,有人會覺得這個製度對自己是有利的,她本來是不合法的情婦,孩子也沒有繼承權,現在她可以合法得住進那個恢弘的“家”裏,兒子也會有合法繼承權。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除了男子良心發現,自己推翻這個決定,女性沒有任何勝算。
荊軻刺秦王的時候,並沒有將秦王當成不可觸怒的對象,那身代表王權的黑色禮袍也起不了保護秦王的作用,當圖窮匕見時,他抓起魚腸劍就追殺秦王。
他沒指望自己活著出去,秦王的佩劍抽不出來,隻能伏劍繞柱跑,其他人都看呆了,直到一個醫官舉起藥箱砸了荊軻一下,其他人才反應過來。
如果波莫納和格拉西尼一樣跑了,當然波拿巴會反應過來,一夫多妻製是不可行的,動用他的否決權,否決議會大多數人通過的事。
但問題是她沒跑,這事看起來很有可能會成了。
倘若有人知道了,是不是會希望她從來沒有出現過?
少年王曾問過,不穿國王的衣服,他們就不知道我是國王嗎?
當國王不穿衣服的時候,臣民們還認識國王嗎?
最後少年王加冕時還是穿上了那件浸透了血淚的加冕禮袍,盡管他嚐試過用荊棘做的王冠給自己加冕。
雖然很遺憾,這就是“為了更大的利益”而妥協退讓帶來的後果。
貝希摩斯盡管是代表雄性,利維坦代表雌性,可是這一次恐怕要倒轉過來了。
不願意和別的女人分享自己丈夫的女人,和不願意別的國家幹涉自己領土的男人一樣。
當波莫納在窗戶外麵看到綠人和他嘴裏長出來的樹時,就覺得綠人看著很像浩克,一個憤怒的、力大無窮的巨人,而蛇形獸則很像代表嫉妒的利維坦。
男人殺死妻子的情夫是合法的,就跟正當防衛一樣正當,幫約瑟芬偷聽議會情報的夏爾並沒有死,雖然有很多忠於波拿巴的人願意為他代勞。
當喬治安娜到達博物館的時候,剛好看到前布魯塞爾市長魯佩,他正和建築師亨利-阿裏克斯·莫特在一起,喬治安娜記得他,因為他說了一個關於《戴珍珠耳環少女》的故事。
同時他也不認為軍事堡壘要繼續用天然石材,而是用鋼筋和混凝土,他們正在商量新監獄的事。
因為技術和工期,他們覺得該先建造女子監獄,位置就選在女修道院的旁邊,原來的監獄還是繼續關押男犯人。
他們的目的是希望那些在森林裏生活太久的人能重回社會,但不能操之過急,因為邊沁的全景場式監獄隻是個理念,還沒有被人實踐過。
除了那些跑到森林裏的人,不合法的娼妓也可以被收容,畢竟她們很多人是生活所迫,大多數女人都是遵紀守法的。
絕大多數夫婦都是男方年紀大一些,約瑟芬比拿破侖大的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即使對方年紀足以當自己父親了,也會覺得他溫柔、沉穩,有同齡年輕男孩不一樣的魅力,喬治安娜的監護人理查德埃奇沃斯的新妻子就和他女兒瑪麗差不多一個年紀。
理查德女兒不理解他,也不願意叫新婚妻子媽媽,周圍人有人嘲笑他,也有人羨慕他。
渴望父愛的小女孩是不會管那麽多的,她什麽罪都敢犯,作為未成年人,她會被送去教養所,由於她是未成年人,她的名字也不會被公開,但作為成年的一方情況就不一樣了,所有的罰都會降臨到他的身上。
這些小孩是碰不得的,連鞭子都不能抽,他們犯錯了最多隻能關禁閉,而這會造成兩人獨處的機會。
除了牢獄之災,還有社會性死亡,任何人,包括囚犯都可以唾棄他。
拒絕她了,她會不理解,是因為她的愛不夠真嗎?
蘇格拉底告訴年輕人,她拒絕他的愛,是給了他尋找幸福的新機會,這句話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前提是她真的能聽進去。
波莫納自己也叛逆過,她當然曉得那種完全聽不進去“旁言”的心情。
西弗勒斯是一個家庭破壞者,即使他沒有告訴伏地魔那則預言,他如果在莉莉“婚後”還跟她繼續不清不楚,那他還是會破壞別人的家庭。
又偏巧他的不倫之戀遭到了全體巫師社會的諒解,麗塔基斯特還寫了《是罪人還是聖徒》的書,什麽聖徒?情聖?誰還記得正牌丈夫詹姆波特?
波莫納想要結束這一切,如果有別的女人可以做到無視周圍人宣讀真理一樣對她說,西弗勒斯·斯內普真愛的是莉莉,還能跟他組建家庭,她會祝福他們。
那個混蛋幹過用自己的死來威脅她的事,他明知道和鬼魂下塞特棋有危險,他還是那麽做,逼迫她不要再幹預麻瓜的事。
現在他不用那麽做了,她也不會去幹涉,反正有很多人不希望她出現。
她想去西伯利亞,那個別人聽到了,會發出幸災樂禍竊笑的地方。那不僅是流放之地,還是個人煙稀少,會把人變成野獸的蠻荒之地,誰會舍棄舒適的都市生活去那樣的地方?
當她的容顏被西伯利亞的寒風吹得枯槁,如老樹的皮一樣,也許就不會有那麽多事了。
這是阿不思一直期望的,有很多有天賦的女巫,因為愛情而選擇放棄了自己的天賦。
他的祖先帕西瓦爾也對伊西多拉說過一樣的話:不要浪費自己的天賦。
那裏的風是那麽強勁,應該會在她的淚滴落下來之前就被風吹走,不知道會不會凝結成雪花。
這樣的獨白即無作者,也沒有假設的聽眾,仿佛身處單人牢房裏麵。
表麵上看這種“單人間”要比和其他人分享狹小的牢籠要舒服得多,但這其實是一種對個人得遺棄,除非犯人改掉一些“舊習慣”,這是監獄裏常用的管教方式。
教養院就是為這種製度準備的,針對的是犯罪或有不良行為的少年。
成為女性“領袖”的成因是複雜的,家世好、自己長得漂亮是基礎,艾米麗的生活習慣是“全世界”都和她一個步調,比爾這樣家境清寒的男生對她表白,她會嘲笑他家的經濟狀況,所以她那個圈子裏的“朋友”都必須和她一樣。
偶爾波莫納可以看到某些個非核心成員臉上苦惱畏懼的表情,但絕大多數人都是繞著艾米麗轉的,或者如她們以為的那樣“一起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被艾米麗指揮幾下好像沒什麽大不了的。
被動得默默接受,是受到嚴重威脅的人想要生存下去的一種方法。倘若不按照艾米麗說的做,艾米麗就會將不聽話的人秘密抖出來當成一個“笑料”,艾米麗很喜歡掌握別人的秘密,埃斯梅拉達的日記本隻是其中之一。
男孩子那邊稍微好一點,西弗勒斯有一種如同天賦般,讓學生們保持沉默的氣質,即使是格蘭芬多裏也少有男生敢抵抗他,上一個那麽幹的巴納比李的下場很多人都記得。
而阿不思則更看重學生的獨立性和責任感,他讓學生們自己選擇曲調唱歌,也不管和聲聽起來怎麽樣,會不會有不和諧的聲音存在。
並不是所有的“惡霸”都會遭到懲罰,在西弗勒斯的眼裏,詹姆波特和西裏斯布萊克就順利畢業了。從孩子們升上六年級之後就在不斷經曆轉變,首先是不用遵守9點前必須回休息室的校規,升上七年級所有校規,乃至法規都可以不遵守,隻不過下場可能是和貝拉特裏克斯作伴。自己犯了錯,為什麽要別人承擔責任呢?哪怕是父親,也不會代替兒子坐牢的。
成年了就沒有未成年的保護殼,也不該有鄧布利多的袒護。當西利斯布萊克坐牢的時候,鄧布利多就沒有袒護他。
如果西弗勒斯六年級時被狼人咬死,或者變成了狼人,那麽詹姆和西裏斯都難逃幹係,詹姆波特救下他,其實是為了自己。
在西方世界,藐視法庭是很重的罪,聖經中的路西法因為驕傲而覺得自己可以代替神,最後成為地獄的魔王。出席法庭不論是作證還是旁聽都必須穿正裝,哪怕是渾身都是刺青的幫派成員。
法官當有公正的判決,女孩經常會以為自己已經長大了,隻是暫時被困在孩童的身體裏,早熟的心智會讓她們早早偷用媽媽的口紅梳妝打扮,這種小錯不需要到法庭接受審判。
可是姑息這種小錯,逐漸變成大錯,像項鏈事件裏的讓娜那樣盜用王後的名義得到鑽石項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讓娜在事後還不覺得自己幹了什麽不可饒恕的事,甚至還出了書。法國人一向對女孩過於縱容,畢竟法國受到了文藝複興的熏陶,甚至達芬奇都在法國病逝。好像犯了個小錯,求一求情就可以獲得寬恕。
法國大革命自法國人民攻陷巴士底獄開始,雖然裏麵的情況並非大多數人認為的那樣,監獄裏關押著貴族塞一張小紙條就可以關押的“犯人”,也和當時的社會風氣不無關係。誰要有什麽辦不成的事,賄賂國王的情婦,讓她們在國王的枕頭邊吹風就行了,多大的案子都可以“擺平”。
要不然國王花那麽多錢,擺那麽多派場,搞君權神授幹什麽呢?路易十四甚至說“朕就是國家”,國家實體在當時並不是黑格爾說的那樣是精神性的,而是國王的王冠、權杖和加冕的禮袍。古代中國將私藏龍袍當成很大的罪,甚至庶民連黃色的衣服都不能隨便穿,它們被認為可以保護皇帝和國家。
當人民推翻君權的時候,連神權也一起給推翻了,斷頭台砍下了那麽多腦袋,包括國王路易十六、瑪莉安托瓦內特以及杜巴裏夫人的,曆代國王的墳墓也沒能幸免,聖女熱納維耶芙的骸骨也被焚燒後,骨灰丟入了塞納河中,取而代之的是先賢祠。
波莫納曾經花了很多力氣勸人們,但她知道沒人會聽。
第一,女性在議會裏沒有代表,喬治安娜知道這些是因為她身邊有不少共和派的議員,她們根本不知道議員們在商量什麽國家大事。
第二,無法組織有效抵抗,有人會覺得這個製度對自己是有利的,她本來是不合法的情婦,孩子也沒有繼承權,現在她可以合法得住進那個恢弘的“家”裏,兒子也會有合法繼承權。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除了男子良心發現,自己推翻這個決定,女性沒有任何勝算。
荊軻刺秦王的時候,並沒有將秦王當成不可觸怒的對象,那身代表王權的黑色禮袍也起不了保護秦王的作用,當圖窮匕見時,他抓起魚腸劍就追殺秦王。
他沒指望自己活著出去,秦王的佩劍抽不出來,隻能伏劍繞柱跑,其他人都看呆了,直到一個醫官舉起藥箱砸了荊軻一下,其他人才反應過來。
如果波莫納和格拉西尼一樣跑了,當然波拿巴會反應過來,一夫多妻製是不可行的,動用他的否決權,否決議會大多數人通過的事。
但問題是她沒跑,這事看起來很有可能會成了。
倘若有人知道了,是不是會希望她從來沒有出現過?
少年王曾問過,不穿國王的衣服,他們就不知道我是國王嗎?
當國王不穿衣服的時候,臣民們還認識國王嗎?
最後少年王加冕時還是穿上了那件浸透了血淚的加冕禮袍,盡管他嚐試過用荊棘做的王冠給自己加冕。
雖然很遺憾,這就是“為了更大的利益”而妥協退讓帶來的後果。
貝希摩斯盡管是代表雄性,利維坦代表雌性,可是這一次恐怕要倒轉過來了。
不願意和別的女人分享自己丈夫的女人,和不願意別的國家幹涉自己領土的男人一樣。
當波莫納在窗戶外麵看到綠人和他嘴裏長出來的樹時,就覺得綠人看著很像浩克,一個憤怒的、力大無窮的巨人,而蛇形獸則很像代表嫉妒的利維坦。
男人殺死妻子的情夫是合法的,就跟正當防衛一樣正當,幫約瑟芬偷聽議會情報的夏爾並沒有死,雖然有很多忠於波拿巴的人願意為他代勞。
當喬治安娜到達博物館的時候,剛好看到前布魯塞爾市長魯佩,他正和建築師亨利-阿裏克斯·莫特在一起,喬治安娜記得他,因為他說了一個關於《戴珍珠耳環少女》的故事。
同時他也不認為軍事堡壘要繼續用天然石材,而是用鋼筋和混凝土,他們正在商量新監獄的事。
因為技術和工期,他們覺得該先建造女子監獄,位置就選在女修道院的旁邊,原來的監獄還是繼續關押男犯人。
他們的目的是希望那些在森林裏生活太久的人能重回社會,但不能操之過急,因為邊沁的全景場式監獄隻是個理念,還沒有被人實踐過。
除了那些跑到森林裏的人,不合法的娼妓也可以被收容,畢竟她們很多人是生活所迫,大多數女人都是遵紀守法的。
絕大多數夫婦都是男方年紀大一些,約瑟芬比拿破侖大的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即使對方年紀足以當自己父親了,也會覺得他溫柔、沉穩,有同齡年輕男孩不一樣的魅力,喬治安娜的監護人理查德埃奇沃斯的新妻子就和他女兒瑪麗差不多一個年紀。
理查德女兒不理解他,也不願意叫新婚妻子媽媽,周圍人有人嘲笑他,也有人羨慕他。
渴望父愛的小女孩是不會管那麽多的,她什麽罪都敢犯,作為未成年人,她會被送去教養所,由於她是未成年人,她的名字也不會被公開,但作為成年的一方情況就不一樣了,所有的罰都會降臨到他的身上。
這些小孩是碰不得的,連鞭子都不能抽,他們犯錯了最多隻能關禁閉,而這會造成兩人獨處的機會。
除了牢獄之災,還有社會性死亡,任何人,包括囚犯都可以唾棄他。
拒絕她了,她會不理解,是因為她的愛不夠真嗎?
蘇格拉底告訴年輕人,她拒絕他的愛,是給了他尋找幸福的新機會,這句話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前提是她真的能聽進去。
波莫納自己也叛逆過,她當然曉得那種完全聽不進去“旁言”的心情。
西弗勒斯是一個家庭破壞者,即使他沒有告訴伏地魔那則預言,他如果在莉莉“婚後”還跟她繼續不清不楚,那他還是會破壞別人的家庭。
又偏巧他的不倫之戀遭到了全體巫師社會的諒解,麗塔基斯特還寫了《是罪人還是聖徒》的書,什麽聖徒?情聖?誰還記得正牌丈夫詹姆波特?
波莫納想要結束這一切,如果有別的女人可以做到無視周圍人宣讀真理一樣對她說,西弗勒斯·斯內普真愛的是莉莉,還能跟他組建家庭,她會祝福他們。
那個混蛋幹過用自己的死來威脅她的事,他明知道和鬼魂下塞特棋有危險,他還是那麽做,逼迫她不要再幹預麻瓜的事。
現在他不用那麽做了,她也不會去幹涉,反正有很多人不希望她出現。
她想去西伯利亞,那個別人聽到了,會發出幸災樂禍竊笑的地方。那不僅是流放之地,還是個人煙稀少,會把人變成野獸的蠻荒之地,誰會舍棄舒適的都市生活去那樣的地方?
當她的容顏被西伯利亞的寒風吹得枯槁,如老樹的皮一樣,也許就不會有那麽多事了。
這是阿不思一直期望的,有很多有天賦的女巫,因為愛情而選擇放棄了自己的天賦。
他的祖先帕西瓦爾也對伊西多拉說過一樣的話:不要浪費自己的天賦。
那裏的風是那麽強勁,應該會在她的淚滴落下來之前就被風吹走,不知道會不會凝結成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