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在牆上的電影海報不見了,波莫納並沒有太吃驚,她早就知道西弗勒斯想把它“處理”了,何況她又不像西裏斯那樣對它用了永久粘貼咒。
她給自己沏了一壺茶,在抽屜裏尋找墨水的時候發現了一盒蜂蜜滋滋球。
阿不思有看書的時候吃甜食的習慣,波莫納也喜歡給自己來點甜點,不過這種吃了後會飄起來的奶凍還是算了。
然後她想起了一件事,那是哈利三年級開學前的暑假,費農的姐姐瑪吉來他家做客……她就像個膨脹的氣球似的飛起來,直到在幾英裏之外被一戶人家的煙囪勾住了。
當時他們在“談論”哈利的父母,波莫納在氣憤之下放出了比利威格蟲,而哈利則在魔力暴動,已經很難說清讓瑪吉“膨脹”起來的到底是什麽了。
情緒化現在被認為是個不好的事,但那麽多大人當著哈利的麵中傷他的父母,他該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不亂發脾氣,不讓身邊的人遭殃?
佩妮說詹姆是個無業遊民,瑪吉說他酗酒,不過更讓波莫納無法忍受的是瑪吉對莉莉的中傷,佩妮居然在一旁聽著,她可是和莉莉有血緣關係的。
有可能相對於逝去的莉莉,瑪吉和費農才是佩妮“現在”的親人,盡管他們並沒有血緣關係。
波莫納拿著那個奶凍球,它被施展了冰凍咒,盡管在常溫下依舊保持著結冰的狀態。
巫師也有裹緊繈褓的魔咒,不需要別針固定,但有的時候施咒者會因為使用不當,將繈褓裹太緊了,孩子會發出哭聲,又或者更糟,因為裹太緊無法發出哭聲,最後導致窒息。
過於情緒化也不見得是好事,尤其魔咒的力量與情緒有關,被恐懼控製了的人什麽都聽不進去,反而會陷入一種自洽的邏輯裏。
既然伏地魔無法戰勝,為什麽不歸順他呢?
不論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巫師戰爭,這樣的人都大有人在,這可以理解為向武力暫時屈服。
不過和第一次巫師戰爭比,第二次巫師戰爭的人們更願意選擇逃跑到國外,畢竟第一次巫師戰爭期間的伏地魔還可以理解為強大的人,第二次巫師戰爭期間的伏地魔已經超越常識的理解了。
從19世紀開始英國人就把懶惰和酗酒這一惡名和窮人混淆起來,並認為他們是社會的負擔。
反過來想,他的成功是因為他的努力造成的,越是覺得自己白手起家、自給自足的就越不可能關心那些比自己不幸的人的命運,沒人在乎街上的流浪漢少了,盡管這些流浪漢被伏地魔製成了陰屍。
幸好他隻是打算用陰屍來保護自己的魂器,而不是格林德沃那樣打算打造一支陰屍大軍,麻瓜的武器在對付陰屍時是沒有用處的。
如果托馬斯韋恩能活著看到蝙蝠俠成年,他一定很失望自己的繼承人居然無法管理好自己的公司,居然要交給職業經理人打理,他是不會在自己身上找問題的。
….
費農是靠售賣鑽機養家糊口的,他如果生活在以紡織業為支柱產業的19世紀,鑽機的需求並不那麽大,房地產還是“慈善事業”,而20世紀的倫敦則是因為房地產迅猛發展,才導致鑽機的需求增加的。
到了1840年前後,美國開始大範圍使用化肥,加上農業機械化和農作物產量提升,使得農業生產更加穩定和可靠,才結束了天氣和季節變化對農業的影響。
而這與1837年美國的大恐慌有關係,1836年“野貓銀行”相繼關停,鐵路投機的時代結束了,“淘金熱”還沒有到來。
在1838年格拉斯哥開幕的商業與製造協會上,英國商人就表達了對過於依賴美國棉花供應的擔憂,因為美國也有自己的製造業,並且抽取棉花越來越多,美國不再是英國和歐洲商人原材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了。
到了1840年,美國還頒布了新的賦稅法案,不僅是保護本土製造業,也是希望這麽做能刺激國內製造業發展,從而推動本土經濟複蘇。
為了尋找新的原料產地和市場,英國將目標轉向了“東方”,1838年與土耳其簽訂了新的商務協定,禁止土耳其對任何物資實行專賣,外國人有權在奧斯曼帝國境內通商。這麽做對土耳其布魯薩、安納托利亞、安卡拉等紡織業中心帶來了毀滅打擊,接著法國人也以“利益均等”為理由要求與土耳其簽訂類似的協定,很快英法等國的商品充斥了土耳其市場。
不過土耳其市場不夠吞下歐洲的商品,到了1839年,英國想將商務協定推廣到埃及,當時埃及阿裏帕夏已經對埃及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在埃及種植海島棉,同時嚐試建立紡織業。
反正埃及沒有同意,接著就爆發了土埃戰爭,英、俄、奧、普四國與奧斯曼土耳其結盟,支持土耳其“領土完整”,直至埃及接受1838年的英土商務協定。
另外奴隸製存續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因為1840年美國人口普查,自由州的人口已經超過了蓄奴州,消除了奴隸製州控製眾議員的能力。
等美國開始郊區化,一棟房子、一對夫妻、兩三個孩子一條狗的生活方式開始普及,汽車成了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但它並不是牛馬一樣吃草的,而需要石油——大量的石油,這樣才能降低油價,讓生活成本降低。
德斯利一家生活在郊區,車對費農來說是很重要的,於是波莫納給了費農一張支票,讓他買輛新車,“順帶”帶著哈利去祭奠自己的父母,可是佩妮沒有告訴哈利他們的真正死因。
阿不思後來就沒讓波莫納再給德斯利一家支票了,盡管如果有利可圖的話,或許他們對哈利的態度會好一些。
費農知道世界上有魔法,他還和巫師住在一起那麽多年,依舊否認世界上有魔法存在。
嚐試說服他沒用,不如“順其自然”,等哈利17歲後他們再無往來,哈利結婚沒有通知他們。
….
伏地魔是相信自己得到的一切是靠自己努力的,他的天賦來自於高貴的純血家族,卻沒想到他的媽媽是個啞炮。
他覺得錯都是別人的,弱者因為無法分清事實選擇不依附他,他一直都沒感覺到自己的冷酷無情和喜怒無常。追隨他的人,隨時因為他不高興而被阿瓦達索命咒奪走生命。食死徒們努力完成他給的任務,在他麵前爭寵,隻是不希望自己也淪落到那番境地。
也就是說費農不同情“同情麻瓜”的韋斯萊一家,反倒認同伏地魔的論調,盡管伏地魔殺麻瓜就像對待螻蟻。
韋斯萊一家那麽窮了,怎麽還生那麽多孩子?這麽做是不理性和明智的。
當矩陣中的人為了得到更好的的生活,努力完成績效的時候,忽然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假的,不要吃牛排了,喝燕麥粥吧,他們一定覺得那人得了妄想症,吃不起牛排是他自己的事,居然還妄想出世界毀滅了,所有幸存者跟他一樣,隻能吃一種食物。
“小醜”因為沒有藥物治療,也出現了妄想,他看到那些關於他出生文件的時候並不關心真是內容是什麽。
警察要去鎮壓罷工,他們很缺人手,沒空去抓“小醜”,如果托馬斯韋恩不在電視上發言,那麽“小醜”的度也不大,可誰讓他在競選市長呢?
他得到了歌劇院裏和他一樣的人支持,可是外麵的人支持的是“小醜”,本來他們不知道有這麽一號人物,小醜是在黑暗裏的,是托馬斯韋恩將他推到了聚光燈下。
托馬斯韋恩沒有正確解讀公眾的情緒,用“一無所有”和“擁有很多”做比喻。
當“一無所有”的人當然比“擁有很多”的人多很多時,騷亂就不免發生,除非“擁有很多”的人比“一無所有”的人多,社會才會穩定。即便是奴隸製的南方,自由民數量也是多於奴隸的。
可托馬斯韋恩以為“擁有很多”的人在哥譚是大多數,盡管有罷工發生,那隻是少數人。
他像是生活在另一個宇宙裏,在《多重宇宙危機》裏,有一個“宇宙”是反派統治哥譚。
哈利住在德斯利家,他確實影響到德斯利們的生活,尤其他住的房間可能為達利的弟弟妹妹住,但無論如何都輪不到瑪吉指手畫腳。
波莫納將蜂蜜滋滋球放回了抽屜,拿出一本書讀了起來。
熱茶讓她覺得渾身都暖和了,蘇格蘭的天氣比英格蘭冷得多,尤其他們隱居的的地方還在蘇格蘭的北部。
飯後來一杯真是讓人神清氣爽,不用擔心吃了涼的會胃疼,這就是她的簡單生活。
.
...
她給自己沏了一壺茶,在抽屜裏尋找墨水的時候發現了一盒蜂蜜滋滋球。
阿不思有看書的時候吃甜食的習慣,波莫納也喜歡給自己來點甜點,不過這種吃了後會飄起來的奶凍還是算了。
然後她想起了一件事,那是哈利三年級開學前的暑假,費農的姐姐瑪吉來他家做客……她就像個膨脹的氣球似的飛起來,直到在幾英裏之外被一戶人家的煙囪勾住了。
當時他們在“談論”哈利的父母,波莫納在氣憤之下放出了比利威格蟲,而哈利則在魔力暴動,已經很難說清讓瑪吉“膨脹”起來的到底是什麽了。
情緒化現在被認為是個不好的事,但那麽多大人當著哈利的麵中傷他的父母,他該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不亂發脾氣,不讓身邊的人遭殃?
佩妮說詹姆是個無業遊民,瑪吉說他酗酒,不過更讓波莫納無法忍受的是瑪吉對莉莉的中傷,佩妮居然在一旁聽著,她可是和莉莉有血緣關係的。
有可能相對於逝去的莉莉,瑪吉和費農才是佩妮“現在”的親人,盡管他們並沒有血緣關係。
波莫納拿著那個奶凍球,它被施展了冰凍咒,盡管在常溫下依舊保持著結冰的狀態。
巫師也有裹緊繈褓的魔咒,不需要別針固定,但有的時候施咒者會因為使用不當,將繈褓裹太緊了,孩子會發出哭聲,又或者更糟,因為裹太緊無法發出哭聲,最後導致窒息。
過於情緒化也不見得是好事,尤其魔咒的力量與情緒有關,被恐懼控製了的人什麽都聽不進去,反而會陷入一種自洽的邏輯裏。
既然伏地魔無法戰勝,為什麽不歸順他呢?
不論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巫師戰爭,這樣的人都大有人在,這可以理解為向武力暫時屈服。
不過和第一次巫師戰爭比,第二次巫師戰爭的人們更願意選擇逃跑到國外,畢竟第一次巫師戰爭期間的伏地魔還可以理解為強大的人,第二次巫師戰爭期間的伏地魔已經超越常識的理解了。
從19世紀開始英國人就把懶惰和酗酒這一惡名和窮人混淆起來,並認為他們是社會的負擔。
反過來想,他的成功是因為他的努力造成的,越是覺得自己白手起家、自給自足的就越不可能關心那些比自己不幸的人的命運,沒人在乎街上的流浪漢少了,盡管這些流浪漢被伏地魔製成了陰屍。
幸好他隻是打算用陰屍來保護自己的魂器,而不是格林德沃那樣打算打造一支陰屍大軍,麻瓜的武器在對付陰屍時是沒有用處的。
如果托馬斯韋恩能活著看到蝙蝠俠成年,他一定很失望自己的繼承人居然無法管理好自己的公司,居然要交給職業經理人打理,他是不會在自己身上找問題的。
….
費農是靠售賣鑽機養家糊口的,他如果生活在以紡織業為支柱產業的19世紀,鑽機的需求並不那麽大,房地產還是“慈善事業”,而20世紀的倫敦則是因為房地產迅猛發展,才導致鑽機的需求增加的。
到了1840年前後,美國開始大範圍使用化肥,加上農業機械化和農作物產量提升,使得農業生產更加穩定和可靠,才結束了天氣和季節變化對農業的影響。
而這與1837年美國的大恐慌有關係,1836年“野貓銀行”相繼關停,鐵路投機的時代結束了,“淘金熱”還沒有到來。
在1838年格拉斯哥開幕的商業與製造協會上,英國商人就表達了對過於依賴美國棉花供應的擔憂,因為美國也有自己的製造業,並且抽取棉花越來越多,美國不再是英國和歐洲商人原材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了。
到了1840年,美國還頒布了新的賦稅法案,不僅是保護本土製造業,也是希望這麽做能刺激國內製造業發展,從而推動本土經濟複蘇。
為了尋找新的原料產地和市場,英國將目標轉向了“東方”,1838年與土耳其簽訂了新的商務協定,禁止土耳其對任何物資實行專賣,外國人有權在奧斯曼帝國境內通商。這麽做對土耳其布魯薩、安納托利亞、安卡拉等紡織業中心帶來了毀滅打擊,接著法國人也以“利益均等”為理由要求與土耳其簽訂類似的協定,很快英法等國的商品充斥了土耳其市場。
不過土耳其市場不夠吞下歐洲的商品,到了1839年,英國想將商務協定推廣到埃及,當時埃及阿裏帕夏已經對埃及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在埃及種植海島棉,同時嚐試建立紡織業。
反正埃及沒有同意,接著就爆發了土埃戰爭,英、俄、奧、普四國與奧斯曼土耳其結盟,支持土耳其“領土完整”,直至埃及接受1838年的英土商務協定。
另外奴隸製存續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因為1840年美國人口普查,自由州的人口已經超過了蓄奴州,消除了奴隸製州控製眾議員的能力。
等美國開始郊區化,一棟房子、一對夫妻、兩三個孩子一條狗的生活方式開始普及,汽車成了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但它並不是牛馬一樣吃草的,而需要石油——大量的石油,這樣才能降低油價,讓生活成本降低。
德斯利一家生活在郊區,車對費農來說是很重要的,於是波莫納給了費農一張支票,讓他買輛新車,“順帶”帶著哈利去祭奠自己的父母,可是佩妮沒有告訴哈利他們的真正死因。
阿不思後來就沒讓波莫納再給德斯利一家支票了,盡管如果有利可圖的話,或許他們對哈利的態度會好一些。
費農知道世界上有魔法,他還和巫師住在一起那麽多年,依舊否認世界上有魔法存在。
嚐試說服他沒用,不如“順其自然”,等哈利17歲後他們再無往來,哈利結婚沒有通知他們。
….
伏地魔是相信自己得到的一切是靠自己努力的,他的天賦來自於高貴的純血家族,卻沒想到他的媽媽是個啞炮。
他覺得錯都是別人的,弱者因為無法分清事實選擇不依附他,他一直都沒感覺到自己的冷酷無情和喜怒無常。追隨他的人,隨時因為他不高興而被阿瓦達索命咒奪走生命。食死徒們努力完成他給的任務,在他麵前爭寵,隻是不希望自己也淪落到那番境地。
也就是說費農不同情“同情麻瓜”的韋斯萊一家,反倒認同伏地魔的論調,盡管伏地魔殺麻瓜就像對待螻蟻。
韋斯萊一家那麽窮了,怎麽還生那麽多孩子?這麽做是不理性和明智的。
當矩陣中的人為了得到更好的的生活,努力完成績效的時候,忽然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假的,不要吃牛排了,喝燕麥粥吧,他們一定覺得那人得了妄想症,吃不起牛排是他自己的事,居然還妄想出世界毀滅了,所有幸存者跟他一樣,隻能吃一種食物。
“小醜”因為沒有藥物治療,也出現了妄想,他看到那些關於他出生文件的時候並不關心真是內容是什麽。
警察要去鎮壓罷工,他們很缺人手,沒空去抓“小醜”,如果托馬斯韋恩不在電視上發言,那麽“小醜”的度也不大,可誰讓他在競選市長呢?
他得到了歌劇院裏和他一樣的人支持,可是外麵的人支持的是“小醜”,本來他們不知道有這麽一號人物,小醜是在黑暗裏的,是托馬斯韋恩將他推到了聚光燈下。
托馬斯韋恩沒有正確解讀公眾的情緒,用“一無所有”和“擁有很多”做比喻。
當“一無所有”的人當然比“擁有很多”的人多很多時,騷亂就不免發生,除非“擁有很多”的人比“一無所有”的人多,社會才會穩定。即便是奴隸製的南方,自由民數量也是多於奴隸的。
可托馬斯韋恩以為“擁有很多”的人在哥譚是大多數,盡管有罷工發生,那隻是少數人。
他像是生活在另一個宇宙裏,在《多重宇宙危機》裏,有一個“宇宙”是反派統治哥譚。
哈利住在德斯利家,他確實影響到德斯利們的生活,尤其他住的房間可能為達利的弟弟妹妹住,但無論如何都輪不到瑪吉指手畫腳。
波莫納將蜂蜜滋滋球放回了抽屜,拿出一本書讀了起來。
熱茶讓她覺得渾身都暖和了,蘇格蘭的天氣比英格蘭冷得多,尤其他們隱居的的地方還在蘇格蘭的北部。
飯後來一杯真是讓人神清氣爽,不用擔心吃了涼的會胃疼,這就是她的簡單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