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演武當日。
嵩山縣衙兩裏以外的大草坪,現場人山人海,人聲鼎沸。
“木蘭,原來山上已經有這麽多人了啊?”桂英擠過人群,來到木蘭身邊。
木蘭是替大帥核對賬目的,自然知道山上不止這麽點人,但知道和見到完全是兩碼事,此時中間的草坪和四麵的矮山上烏泱泱的全是人,木蘭也是第一次見這種大場麵。
木蘭裝出老成的樣子,點了點頭,隨即又翻開手中的簿冊,上麵記載了演武的流程,囑咐道:“等會別忘了,你們女織坊的優秀女工和造紙坊一起上台領獎,順序在第三批次,可不要出了差錯,給大帥丟人。”
“哼,怎麽會?我都讓她們排練三次了!”
兩人又閑聊了一會, 這時候,號角聲、戰鼓聲接連響起,震耳欲聾,綿綿不絕。
在一陣喧鬧聲中,一麵大漢龍旗從山道一側出現,旌旗紅底白字,中間寫有一個“漢”字,圍繞著“漢”字的是一條金龍。
“看到沒有,那條金龍是我一針一線繡出來的!”桂英驕傲的說道。
大漢龍旗之後,緊跟著的就是三辰旗。
天子有九旗——常、旗、旜(旃)、物、旗、旟、旐、旞、旌,用處各有不同。
祭天、出征、閱兵之時,乘坐玉輅,懸掛大常。
大常,即三辰旗。
三辰者,日月星也,寓意天之光明照臨天下。
三辰旗後,是邊柳的帥旗,左右各一麵,左邊寫著“靖難安民大元帥”,右邊上書一個“劉”字。
邊柳乘坐著簡易輿車,上有華蓋,在萬眾矚目中進入會場。
隨行之人,或步行,或騎馬跟隨……
事實上,邊柳也是想騎馬的,但是郭嘉徐庶等人非說什麽禮不可廢,又說在大庭廣眾之下要盡顯天子威儀,於是騎馬來到山腳,又改坐輿車。
隨著邊柳的進入,會場周圍響起了“萬歲”、“萬歲”的呼聲。
氣勢雄渾,響徹雲端。
邊柳麵帶微笑緩緩登台,僅僅占據一個嵩山便能有如此排場,邊柳已經迫不及待的想體驗君臨天下是什麽感覺。
郭嘉衛茲隨行一旁,笑而不語,他們當初剛來到山上時,這裏還是光禿禿的一片,如今卻已不下於任何一縣,而且前景一片光明,如何不讓他們滿意?
桂英看著邊柳早已心花怒放,她愣愣的說道:“今日的大帥,好,好——”
“好威風,好霸氣,好光彩奪目是吧?”木蘭接過話茬,一副嫌棄對方不好好讀書的樣子。
桂英今日不想著和對方鬥嘴,隻顧著點頭。
邊柳站立許久,四周才安靜下來,接著邊柳就開始了自己的當眾演講。
他講的不多,隻有三個點,每個點下麵有分為四五個小點……
在場的讀書人並不多,能聽懂邊柳說的每一句話的自然就更少了。但是邊柳每說到一串數字的時候,隻要一停頓,場上就會響起萬鈞雷霆般的呼聲,若是邊柳適時舉起手,呼聲則會越發的響亮。
“怎麽大帥說的,跟匯報工作一樣?”衛帋站在衛茲身後,小聲說道。
“不要亂講話!”衛茲叮囑道,“大帥說了,麵對百姓,要廢除文縐縐的那一套。以前紙墨昂貴,所以要惜字如金,現在有條件了,要盡量的讓識字的百姓都能看得懂,聽得懂。”
郭嘉站在身邊,說道:“大帥或許這也是給我們提供一個範本,畢竟我們匯報工作的時候,大帥最關注的就是具體的數據,若是幾次上報的數據不一樣,大帥可是抓的很緊的。”
簡單的發言之後,便是頒獎環節。
主要表彰長期以來對大帥府建設做出優秀貢獻的員工,從官、吏、到農、工皆有代表。
片刻後,衛茲和郭嘉就上台各領了一件錦袍回來,並且還有一張表彰文書。
郭嘉細細摸索了一番錦袍上的毛發,細膩柔軟,看樣子至少值個千錢,大帥難得大方了一次,郭嘉很是滿意。
隻是看著手裏的“獎狀”,郭嘉實在想不明白,這是哪位皇帝想出的獎勵辦法?
衛茲則是將表彰文書放在懷裏,準備回去珍藏好。
後麵上台的人則是每人領了一套衣服,上下齊備,還有一雙靴子,當然,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件錦袍的價值,不過卻是實用了許多。
之後,邊柳還讓女織坊的代表和一位老農發表了想法。
兩人自然早就被打好了招呼,紛紛激動的說出類似“跟著大帥就能過好日子”的言語,而後者帶著濃厚口音的言語,更讓現場笑聲不斷卻又莫名羨慕。
後麵的人大多不知道前麵說了些什麽,但是熱烈的情緒一下子就感染了眾人。
……
頒獎之後,便是令人最為心動的演武環節。
邊柳一聲令下,號角、鑼鼓聲,更為激烈,百人方陣陸續從一旁走出。
每支隊伍各有一人身騎高馬帶隊,另有一人扛旗緊隨,旗幟上分明寫著各自統領的姓氏。
率先進場的是張遼的部曲,由一名副將帶領,嘴裏喊著“一二一”,邁著整齊的步伐向看台而來。
這些人麵帶堅定的表情,手腳幹脆利落,走到邊柳腳下時,開始了原地踏步,與大帥互相敬禮後,又開始了一係列整齊動作表演,完全結束後,又邁著整齊的步伐沿著會場一圈退出。
接著依次是馬如風、李元霸、程咬金……
每一支隊伍都卯足了勁,為了雞蛋,啊不,為了榮耀!
演武掀起的煙塵絲毫沒有阻擾他們的熱情。
而會場內的百姓是受邀而來,在見到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麵後,內心的安全感也多了一分,更加堅定不移的要追隨大帥的步伐。
矮山上遠遠觀看的山民亦是如此,許多小孩更是紛紛詢問父母,如何才能成為大帥府的兵。
“大帥,看來為了今日,大家夥可都下了一番苦功了。”郭嘉上前說道,今日表現的十支隊伍,有一半都出色的完成了演武,其餘五支,失誤的動作也在三次之內。
“是啊!”邊柳感歎一聲,隨即把徐庶也叫到身邊,詢問他們對練兵之道的看法。
……
嵩山縣衙兩裏以外的大草坪,現場人山人海,人聲鼎沸。
“木蘭,原來山上已經有這麽多人了啊?”桂英擠過人群,來到木蘭身邊。
木蘭是替大帥核對賬目的,自然知道山上不止這麽點人,但知道和見到完全是兩碼事,此時中間的草坪和四麵的矮山上烏泱泱的全是人,木蘭也是第一次見這種大場麵。
木蘭裝出老成的樣子,點了點頭,隨即又翻開手中的簿冊,上麵記載了演武的流程,囑咐道:“等會別忘了,你們女織坊的優秀女工和造紙坊一起上台領獎,順序在第三批次,可不要出了差錯,給大帥丟人。”
“哼,怎麽會?我都讓她們排練三次了!”
兩人又閑聊了一會, 這時候,號角聲、戰鼓聲接連響起,震耳欲聾,綿綿不絕。
在一陣喧鬧聲中,一麵大漢龍旗從山道一側出現,旌旗紅底白字,中間寫有一個“漢”字,圍繞著“漢”字的是一條金龍。
“看到沒有,那條金龍是我一針一線繡出來的!”桂英驕傲的說道。
大漢龍旗之後,緊跟著的就是三辰旗。
天子有九旗——常、旗、旜(旃)、物、旗、旟、旐、旞、旌,用處各有不同。
祭天、出征、閱兵之時,乘坐玉輅,懸掛大常。
大常,即三辰旗。
三辰者,日月星也,寓意天之光明照臨天下。
三辰旗後,是邊柳的帥旗,左右各一麵,左邊寫著“靖難安民大元帥”,右邊上書一個“劉”字。
邊柳乘坐著簡易輿車,上有華蓋,在萬眾矚目中進入會場。
隨行之人,或步行,或騎馬跟隨……
事實上,邊柳也是想騎馬的,但是郭嘉徐庶等人非說什麽禮不可廢,又說在大庭廣眾之下要盡顯天子威儀,於是騎馬來到山腳,又改坐輿車。
隨著邊柳的進入,會場周圍響起了“萬歲”、“萬歲”的呼聲。
氣勢雄渾,響徹雲端。
邊柳麵帶微笑緩緩登台,僅僅占據一個嵩山便能有如此排場,邊柳已經迫不及待的想體驗君臨天下是什麽感覺。
郭嘉衛茲隨行一旁,笑而不語,他們當初剛來到山上時,這裏還是光禿禿的一片,如今卻已不下於任何一縣,而且前景一片光明,如何不讓他們滿意?
桂英看著邊柳早已心花怒放,她愣愣的說道:“今日的大帥,好,好——”
“好威風,好霸氣,好光彩奪目是吧?”木蘭接過話茬,一副嫌棄對方不好好讀書的樣子。
桂英今日不想著和對方鬥嘴,隻顧著點頭。
邊柳站立許久,四周才安靜下來,接著邊柳就開始了自己的當眾演講。
他講的不多,隻有三個點,每個點下麵有分為四五個小點……
在場的讀書人並不多,能聽懂邊柳說的每一句話的自然就更少了。但是邊柳每說到一串數字的時候,隻要一停頓,場上就會響起萬鈞雷霆般的呼聲,若是邊柳適時舉起手,呼聲則會越發的響亮。
“怎麽大帥說的,跟匯報工作一樣?”衛帋站在衛茲身後,小聲說道。
“不要亂講話!”衛茲叮囑道,“大帥說了,麵對百姓,要廢除文縐縐的那一套。以前紙墨昂貴,所以要惜字如金,現在有條件了,要盡量的讓識字的百姓都能看得懂,聽得懂。”
郭嘉站在身邊,說道:“大帥或許這也是給我們提供一個範本,畢竟我們匯報工作的時候,大帥最關注的就是具體的數據,若是幾次上報的數據不一樣,大帥可是抓的很緊的。”
簡單的發言之後,便是頒獎環節。
主要表彰長期以來對大帥府建設做出優秀貢獻的員工,從官、吏、到農、工皆有代表。
片刻後,衛茲和郭嘉就上台各領了一件錦袍回來,並且還有一張表彰文書。
郭嘉細細摸索了一番錦袍上的毛發,細膩柔軟,看樣子至少值個千錢,大帥難得大方了一次,郭嘉很是滿意。
隻是看著手裏的“獎狀”,郭嘉實在想不明白,這是哪位皇帝想出的獎勵辦法?
衛茲則是將表彰文書放在懷裏,準備回去珍藏好。
後麵上台的人則是每人領了一套衣服,上下齊備,還有一雙靴子,當然,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件錦袍的價值,不過卻是實用了許多。
之後,邊柳還讓女織坊的代表和一位老農發表了想法。
兩人自然早就被打好了招呼,紛紛激動的說出類似“跟著大帥就能過好日子”的言語,而後者帶著濃厚口音的言語,更讓現場笑聲不斷卻又莫名羨慕。
後麵的人大多不知道前麵說了些什麽,但是熱烈的情緒一下子就感染了眾人。
……
頒獎之後,便是令人最為心動的演武環節。
邊柳一聲令下,號角、鑼鼓聲,更為激烈,百人方陣陸續從一旁走出。
每支隊伍各有一人身騎高馬帶隊,另有一人扛旗緊隨,旗幟上分明寫著各自統領的姓氏。
率先進場的是張遼的部曲,由一名副將帶領,嘴裏喊著“一二一”,邁著整齊的步伐向看台而來。
這些人麵帶堅定的表情,手腳幹脆利落,走到邊柳腳下時,開始了原地踏步,與大帥互相敬禮後,又開始了一係列整齊動作表演,完全結束後,又邁著整齊的步伐沿著會場一圈退出。
接著依次是馬如風、李元霸、程咬金……
每一支隊伍都卯足了勁,為了雞蛋,啊不,為了榮耀!
演武掀起的煙塵絲毫沒有阻擾他們的熱情。
而會場內的百姓是受邀而來,在見到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麵後,內心的安全感也多了一分,更加堅定不移的要追隨大帥的步伐。
矮山上遠遠觀看的山民亦是如此,許多小孩更是紛紛詢問父母,如何才能成為大帥府的兵。
“大帥,看來為了今日,大家夥可都下了一番苦功了。”郭嘉上前說道,今日表現的十支隊伍,有一半都出色的完成了演武,其餘五支,失誤的動作也在三次之內。
“是啊!”邊柳感歎一聲,隨即把徐庶也叫到身邊,詢問他們對練兵之道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