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們爭執的時候,身後的追兵追了上來。
“曹昂在此,誰來受死!”曹昂執槍衝殺在最前麵,身後眾人緊急趕上來護佑。
“找死!”張繡見此,一牽韁繩直接反衝了上去,雙方隨即展開了大戰。
張繡雖說年少,可終究比曹昂年長不少,經驗更是多了曹昂不止百倍。
雖然戰鬥許久,但張繡還是很快占據上風。
但很快,又有人圍了上來。
其中一人,張繡沒見過,而另一人,正是典韋。
“小子,你們已經中計了!”典韋大喝道。
“那又如何?”張繡麵露崢嶸,被幾人圍攻,他很快使出了十二分的氣力。
但也到此為止了。
典韋重重一矛擊下,讓張繡渾身一震。
就在曹昂即將一槍刺來的時候,段愈衝了過來,替張繡擋下了此致命一擊。
“段前輩,你來的正好!快助我一臂之力,待我擒殺那黑廝!”
“少將軍,快撤!”段愈大喊道。
張繡回頭一望,卻看到征戰之時,其餘人已經先行潰逃了!
張繡心知不妙,此時也沒有再戰之心,抵擋了幾招,就迅速帶著親兵,跟著段愈一同撤離。
典韋自然不肯如此放過他們,那聲“黑廝”已經讓典韋後悔那天晚上放過他了。
他明明不黑!
隻是壯了點。
曹昂年輕氣盛,也是抱著一戰成名的想法。
見兩人如此急追下去,緱伯連忙呼喊住了他們,“大帥有令,緩追即可!”
段愈和張繡走了回頭路,原因便是,大多數人走了這條,這樣即便遇到問題也好有個照應。
而且就是李傕本人帶的兵馬還在後頭,他們也應該是走這條路,既然雙方能碰麵,至少逃生不是問題。
但正如段愈所說,這泥濘路,是走的人越多,就越難走。
而且之前雖然翻過,可是哪裏好走,哪裏不好走,總是一目了然。顯然引了河水灌入,已經分不清是高是低了。
許多戰馬走著走著就突然馬腿一彎,踩空倒了下去。
如此這般,行程終究是慢了下來。
張繡麵露焦急,段愈卻勸住了他。說道,“少將軍放心,我們行走緩慢,身後的追兵也是一樣。若是有埋伏,定然在前麵,你看,前麵的人也有落下,我們隻好一路尾隨,自可無恙。”
張繡心一鬆,剛才他為眾人斷後,卻被眾人果斷出賣,此時聽到段愈說,前麵的人替他們躺雷,自然也是樂意見到的。
走著走著,張繡突然問道,“先生,你剛才有沒有數過,那山穀內敵人具體有多少兵馬。”
段愈坐於馬上,一晃一悠的走著,摸了摸下巴,說道:“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吧!”
“那先生,覺得,方才那遭遇戰,他們實力如何?”
段愈一想,他們追過來的大抵有兩千來騎,若是遇到一千騎兵,方才那山穀雖談不上多險,卻也空曠的有限。
理當沒有這般輕鬆拜托。
他想了想說道:“少將軍是覺得他們在詐我們?這並不一定,畢竟,這中原之地的騎兵,本就無法和我西涼的相比。更何況,早在黃巾之時,這三河之地的健馬,早就被朝廷招募走了,善騎之人也一樣。除了三河騎士之外,中原騎兵沒有可比邊塞者。”
張繡也在思考,難道是真的太弱了?
隻是沒走幾步路,段愈就突然一拍腦袋,說了個“不好”!
“怎麽了,先生?”
“我突然想到,剛才山穀裏麵的騎兵,是不是後麵那些馬的馬腿也都帶著泥濘?”
張繡仔細一想,卻有這個狀況。
“看來你的直覺是對的,方才我們遇到的,隻有最前麵那部分是其他的馬,後麵的騎兵就是我們一開始遇到的,不,至少說,他們的馬是一開始就與我們交戰的那些。”
直到此刻,段愈終於想明白了事情的關鍵。
事實上,曹操並沒有派遣援兵。
而大帥府隻有戰馬五六百匹,加上報信拉貨用的,勉強能湊到一千之數。
於是,邊柳便與郭嘉商定,做了個以假亂真的計劃。
一開始隻用兩三百騎兵與西涼騎兵交戰,剩餘的三百匹在山穀中待命,其騎士也多換上了兗州那邊的服飾,打著曹操的名號,讓西涼人以為曹操派遣的援兵。
而後,原本的三百騎兵退入山穀之後,直接退到後麵,改頭換麵,雖然戰馬稀缺,可是大帥府並不缺善騎馬的人,同樣穿著兗州服飾的騎兵頂替了原先的人。
更有一部分劣質馬在後麵充當了呐喊的角色。
西涼騎兵遭遇最前麵的精銳,自然大吃一驚,很快就生出了潰逃之心。
而實際上,若是他們真的苦戰到底,那勝負真的很難說。
眼下段愈雖然猜到了一部分,但並不知道兗州增援也是假的,隻是懷疑對方假冒了人數。
而且,多數人已經逃到了前頭,再說這些已經於事無補。
隻希望,前麵不要有埋伏,至少,不要有太多的埋伏。
段愈低頭,看著泥濘已經漫過馬小腿,略有擔憂的想著。
張繡則是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先生,你說為何遲遲不見李將軍和他的本部人馬出現?總不能是拿著一開始的錢,跑了吧?”
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因為之前戰況一直很好,眼看著有大收獲,李傕不可能放棄。
而且,李傕要真是這樣走,回去之後也不好交代啊!
眼前的朝廷,李傕的話語權確實很大,可若是他背叛了大量的西涼人,那勢必被人反攻倒算。
“我也不知!”段愈搖頭道,這很不尋常。
李傕其實此時更倒黴。
之前繳獲了物資和金銀,他們自然要飽餐一頓。
好巧不巧,他們剛好就吃到了,徐庶一開始準備輸給張繡的那一部分。
不止他們吃了,連戰馬也吃了。
所以現在連人帶馬都要拉虛脫了。
若說不幸,這是真的不幸;
可反過來說,他們又逃過了大帥軍的誘敵深入,這可謂是不幸中的大幸的。
那滿是泥濘的道路中,大帥府早就留下了一塊旱地,以盾牌兵為牆,架著最好的弩。
西涼人原先記得,五十步外,對方的箭矢就會無力,百步外,幾乎就很難射到。
所以他們準備從邊緣一角撤退。
但這次,情況不妙了,從荊州得到的上品,還有李侯培養出來的幾百神射手,開始展現他們的殺傷力。
“這一箭,祭奠我大哥李旦在天之靈!”
……
“曹昂在此,誰來受死!”曹昂執槍衝殺在最前麵,身後眾人緊急趕上來護佑。
“找死!”張繡見此,一牽韁繩直接反衝了上去,雙方隨即展開了大戰。
張繡雖說年少,可終究比曹昂年長不少,經驗更是多了曹昂不止百倍。
雖然戰鬥許久,但張繡還是很快占據上風。
但很快,又有人圍了上來。
其中一人,張繡沒見過,而另一人,正是典韋。
“小子,你們已經中計了!”典韋大喝道。
“那又如何?”張繡麵露崢嶸,被幾人圍攻,他很快使出了十二分的氣力。
但也到此為止了。
典韋重重一矛擊下,讓張繡渾身一震。
就在曹昂即將一槍刺來的時候,段愈衝了過來,替張繡擋下了此致命一擊。
“段前輩,你來的正好!快助我一臂之力,待我擒殺那黑廝!”
“少將軍,快撤!”段愈大喊道。
張繡回頭一望,卻看到征戰之時,其餘人已經先行潰逃了!
張繡心知不妙,此時也沒有再戰之心,抵擋了幾招,就迅速帶著親兵,跟著段愈一同撤離。
典韋自然不肯如此放過他們,那聲“黑廝”已經讓典韋後悔那天晚上放過他了。
他明明不黑!
隻是壯了點。
曹昂年輕氣盛,也是抱著一戰成名的想法。
見兩人如此急追下去,緱伯連忙呼喊住了他們,“大帥有令,緩追即可!”
段愈和張繡走了回頭路,原因便是,大多數人走了這條,這樣即便遇到問題也好有個照應。
而且就是李傕本人帶的兵馬還在後頭,他們也應該是走這條路,既然雙方能碰麵,至少逃生不是問題。
但正如段愈所說,這泥濘路,是走的人越多,就越難走。
而且之前雖然翻過,可是哪裏好走,哪裏不好走,總是一目了然。顯然引了河水灌入,已經分不清是高是低了。
許多戰馬走著走著就突然馬腿一彎,踩空倒了下去。
如此這般,行程終究是慢了下來。
張繡麵露焦急,段愈卻勸住了他。說道,“少將軍放心,我們行走緩慢,身後的追兵也是一樣。若是有埋伏,定然在前麵,你看,前麵的人也有落下,我們隻好一路尾隨,自可無恙。”
張繡心一鬆,剛才他為眾人斷後,卻被眾人果斷出賣,此時聽到段愈說,前麵的人替他們躺雷,自然也是樂意見到的。
走著走著,張繡突然問道,“先生,你剛才有沒有數過,那山穀內敵人具體有多少兵馬。”
段愈坐於馬上,一晃一悠的走著,摸了摸下巴,說道:“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吧!”
“那先生,覺得,方才那遭遇戰,他們實力如何?”
段愈一想,他們追過來的大抵有兩千來騎,若是遇到一千騎兵,方才那山穀雖談不上多險,卻也空曠的有限。
理當沒有這般輕鬆拜托。
他想了想說道:“少將軍是覺得他們在詐我們?這並不一定,畢竟,這中原之地的騎兵,本就無法和我西涼的相比。更何況,早在黃巾之時,這三河之地的健馬,早就被朝廷招募走了,善騎之人也一樣。除了三河騎士之外,中原騎兵沒有可比邊塞者。”
張繡也在思考,難道是真的太弱了?
隻是沒走幾步路,段愈就突然一拍腦袋,說了個“不好”!
“怎麽了,先生?”
“我突然想到,剛才山穀裏麵的騎兵,是不是後麵那些馬的馬腿也都帶著泥濘?”
張繡仔細一想,卻有這個狀況。
“看來你的直覺是對的,方才我們遇到的,隻有最前麵那部分是其他的馬,後麵的騎兵就是我們一開始遇到的,不,至少說,他們的馬是一開始就與我們交戰的那些。”
直到此刻,段愈終於想明白了事情的關鍵。
事實上,曹操並沒有派遣援兵。
而大帥府隻有戰馬五六百匹,加上報信拉貨用的,勉強能湊到一千之數。
於是,邊柳便與郭嘉商定,做了個以假亂真的計劃。
一開始隻用兩三百騎兵與西涼騎兵交戰,剩餘的三百匹在山穀中待命,其騎士也多換上了兗州那邊的服飾,打著曹操的名號,讓西涼人以為曹操派遣的援兵。
而後,原本的三百騎兵退入山穀之後,直接退到後麵,改頭換麵,雖然戰馬稀缺,可是大帥府並不缺善騎馬的人,同樣穿著兗州服飾的騎兵頂替了原先的人。
更有一部分劣質馬在後麵充當了呐喊的角色。
西涼騎兵遭遇最前麵的精銳,自然大吃一驚,很快就生出了潰逃之心。
而實際上,若是他們真的苦戰到底,那勝負真的很難說。
眼下段愈雖然猜到了一部分,但並不知道兗州增援也是假的,隻是懷疑對方假冒了人數。
而且,多數人已經逃到了前頭,再說這些已經於事無補。
隻希望,前麵不要有埋伏,至少,不要有太多的埋伏。
段愈低頭,看著泥濘已經漫過馬小腿,略有擔憂的想著。
張繡則是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先生,你說為何遲遲不見李將軍和他的本部人馬出現?總不能是拿著一開始的錢,跑了吧?”
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因為之前戰況一直很好,眼看著有大收獲,李傕不可能放棄。
而且,李傕要真是這樣走,回去之後也不好交代啊!
眼前的朝廷,李傕的話語權確實很大,可若是他背叛了大量的西涼人,那勢必被人反攻倒算。
“我也不知!”段愈搖頭道,這很不尋常。
李傕其實此時更倒黴。
之前繳獲了物資和金銀,他們自然要飽餐一頓。
好巧不巧,他們剛好就吃到了,徐庶一開始準備輸給張繡的那一部分。
不止他們吃了,連戰馬也吃了。
所以現在連人帶馬都要拉虛脫了。
若說不幸,這是真的不幸;
可反過來說,他們又逃過了大帥軍的誘敵深入,這可謂是不幸中的大幸的。
那滿是泥濘的道路中,大帥府早就留下了一塊旱地,以盾牌兵為牆,架著最好的弩。
西涼人原先記得,五十步外,對方的箭矢就會無力,百步外,幾乎就很難射到。
所以他們準備從邊緣一角撤退。
但這次,情況不妙了,從荊州得到的上品,還有李侯培養出來的幾百神射手,開始展現他們的殺傷力。
“這一箭,祭奠我大哥李旦在天之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