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馬槊最強,程咬金。
一次衝鋒,程咬金就將王行本挑在馬槊上得勝歸來。
城頭立即掛出了白旗,城外的兵馬全部跪地。
另一處夏城,連打都沒打,直接就降了。
竇樂如願的控製了解池。
竇樂驗證了陌刀與重甲騎的威力,回軍晉陽的時候,杜子春已經來朔州,進城就先送禮。
“我家主上說,劉武周這人不錯,特賞賜寶刀一把。”
杜子春直呼其名,已經是一種侮辱。
劉武周不語,他在忍,忍到開春借助突厥的兵馬一舉南下。
杜子春卻沒停:“我家主上說了,上次交的保護費是上次的,現在要過年了,我們要加收一次保護費,還是一千匹馬,但羊要五萬隻,因為要過年了,我家主上要發賞賜。”
劉武周一隻手按在刀柄上,他想砍了這個叫杜子春的小混蛋。
宋金剛上前:“來人,為信使設宴。”
杜子春高昂著頭走了出去。
劉武周抽出刀,一刀斬斷了長案的一角,然後將刀插在案上:“辱我太堪!”
忍,還是打。
宋金剛此時也感覺有些菊花發緊了。
正在此時,杜子春突然回頭:“我家主上說了,上元節的孝敬也要提前準備好。”
瞬間,劉武周感覺後槽牙都給能給咬碎。
生平從未受過如此大辱。
宋金剛在旁邊說了一句:“此子不能殺,若我主有意南下入主中原,長安是必占之地,此子是京兆杜氏子弟,這不是陣前搏殺,僅是一個信使,所以殺不得。”
劉武周:“我已經忍無可忍。”
宋金剛:“那,杖四十,打出去,我去備戰,準備南下。”
劉武周重重的點了點頭。
就這樣,在竇樂回到晉陽的時候,杜子春也回來了,人不能站立,也不能躺著,隻能趴在那裏,後背全是血。
見到竇樂,杜子春疼的幾乎暈倒,卻依舊咬牙保持著清醒:“國舅,我立功否。”
竇樂點點頭:“此戰,記下大功。”
聽到大功二字,杜子春這才暈死過去。
中軍大帳。
將軍立於兩側,戰意高昂。
竇樂站在台階下,李世民卻施禮:“請舅舅點將。”
竇樂:“請秦王殿下點將。”
李世民直接站在眾將的隊列之中:“請並州大都督,大總管點將。”既然李世民開口了,秦王府八位領軍總管也齊聲高呼:“請大都督,大總管點將。”
戰術是早就商量好的。
竇樂站在台上:“秦瓊,帶本部兵馬,繞定襄城後五十五裏,山中設伏。”
“得令。”
“程咬金,帶重甲騎軍繞定襄城後七十裏,衝擊敵軍後陣。”
“得令!”
“羅士信……
竇樂一下甩出令箭,給每個將軍布置完任務的時候,竇樂內心有一種莫名的爽感,這感覺就象穿越前看電視劇,老三國中,周瑜點將的那種感覺。
爽,爽到無法形容。
布置完任務,竇樂又交待了一句:“宋金剛麾下,有一員猛將,尉遲敬德,當小心應付。”
眾將施禮,出中軍大帳。
最初,李靖分析過,打劉武周,最多有五成勝算。
請秦瓊等人歸附,這勝算可達到七成。
眼下秦王李世民帶著秦王府諸將前來,此戰十成勝算。
李靖算的是,劉武周出兵,並且請了梁師者出兵,再加上突厥人,十成勝算。
眾將出去之後,李世民對竇樂說道:“舅舅,世民已經派了信使,帶我的信印前往靈州,若梁師都趁機南下攻打靈州,好有個防備。”
竇樂看帳內無人,這才說道:“二郎,你為何不願意當這個主帥,你知道我無心朝堂的。”
李世民一邊幫竇樂整理好鎧甲,一邊問:“舅舅,世民有一事不解。舅舅當真不喜歡身居高位,掌握權力?”
竇樂看著李世民,語氣多了一份沉重。
“權力的背後是人心,人心有善良的一麵,也有黑暗的一麵。”
聽到這話,李世民也是不由點了點頭。
裴寂當年是晉陽宮監,劉文靜是晉陽令。兩人之間關係也是相當的不錯。
但是,劉文靜在高庶犯錯,裴寂立即落井下石,貶劉文靜為庶民。若非劉文靜是當年晉陽起兵的功臣,怕是這一貶想再翻身,就難了。
而裴寂也順利的擠開劉文靜,成為了尚書左仆射。
這就是人心。
當然,這其中還有父皇李淵的問題。
同樣,也是人心。
若自己日後繼位……
李世民頭一次正式的思考了這個問題,自己要如何成為一位合格的帝皇呢?
竇樂的心思是,李世民若是將來當了皇帝,會不會支持自己,先滅了小倭子,再推平安南,踏平高句麗呢?
兩人自有心事,一起走出了中軍大帳。
定襄城外,一眾將軍們打的可起勁了,打的好看,聲勢也足,攻城遇到一點困難,就退下來,然後換投石機上。
反正就是,我們陣勢大,但就是收著打。
定襄城,一隊又一隊求援的騎兵開始北上,往朔州城而去。
“報,唐軍北上,猛攻我軍定襄、忻州兩城,派人喊話,讓主公獻上三千匹戰馬、十萬隻羊、糧食五萬擔、錢三萬貫、鐵五萬斤,否則,否則……”
劉武周揪起騎士:“否則如何?”
“否則就殺主公全家!”
“欺人太甚。”
劉武周暴怒:“傳我將令……”
劉武周出兵了。
草原上。
阿史那咄吉,當今的始畢可汗。
他接到了劉武周的求助信,前隋義城公主在旁勸說:“大汗,中原薛舉、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等人,皆向大汗稱臣。李淵在攻打長安的時候,大汗也資助過他,他現在自稱為帝,卻未感激過大汗相助的恩情。”
始畢可汗聽到這話,默默的點了點頭。
義城公主接著說:“薛舉是大汗封過的臣子,叛臣賊子李淵,都沒向大汗有過一封書信,就將薛舉全家殺光,李軌也被他誅殺了全族。可見李淵並沒有將大汗放在眼裏,如果不給予足夠的教訓,他怎麽會知道大汗之威。”
始畢可汗聽完這話,抽出彎刀:“南下!”
一次衝鋒,程咬金就將王行本挑在馬槊上得勝歸來。
城頭立即掛出了白旗,城外的兵馬全部跪地。
另一處夏城,連打都沒打,直接就降了。
竇樂如願的控製了解池。
竇樂驗證了陌刀與重甲騎的威力,回軍晉陽的時候,杜子春已經來朔州,進城就先送禮。
“我家主上說,劉武周這人不錯,特賞賜寶刀一把。”
杜子春直呼其名,已經是一種侮辱。
劉武周不語,他在忍,忍到開春借助突厥的兵馬一舉南下。
杜子春卻沒停:“我家主上說了,上次交的保護費是上次的,現在要過年了,我們要加收一次保護費,還是一千匹馬,但羊要五萬隻,因為要過年了,我家主上要發賞賜。”
劉武周一隻手按在刀柄上,他想砍了這個叫杜子春的小混蛋。
宋金剛上前:“來人,為信使設宴。”
杜子春高昂著頭走了出去。
劉武周抽出刀,一刀斬斷了長案的一角,然後將刀插在案上:“辱我太堪!”
忍,還是打。
宋金剛此時也感覺有些菊花發緊了。
正在此時,杜子春突然回頭:“我家主上說了,上元節的孝敬也要提前準備好。”
瞬間,劉武周感覺後槽牙都給能給咬碎。
生平從未受過如此大辱。
宋金剛在旁邊說了一句:“此子不能殺,若我主有意南下入主中原,長安是必占之地,此子是京兆杜氏子弟,這不是陣前搏殺,僅是一個信使,所以殺不得。”
劉武周:“我已經忍無可忍。”
宋金剛:“那,杖四十,打出去,我去備戰,準備南下。”
劉武周重重的點了點頭。
就這樣,在竇樂回到晉陽的時候,杜子春也回來了,人不能站立,也不能躺著,隻能趴在那裏,後背全是血。
見到竇樂,杜子春疼的幾乎暈倒,卻依舊咬牙保持著清醒:“國舅,我立功否。”
竇樂點點頭:“此戰,記下大功。”
聽到大功二字,杜子春這才暈死過去。
中軍大帳。
將軍立於兩側,戰意高昂。
竇樂站在台階下,李世民卻施禮:“請舅舅點將。”
竇樂:“請秦王殿下點將。”
李世民直接站在眾將的隊列之中:“請並州大都督,大總管點將。”既然李世民開口了,秦王府八位領軍總管也齊聲高呼:“請大都督,大總管點將。”
戰術是早就商量好的。
竇樂站在台上:“秦瓊,帶本部兵馬,繞定襄城後五十五裏,山中設伏。”
“得令。”
“程咬金,帶重甲騎軍繞定襄城後七十裏,衝擊敵軍後陣。”
“得令!”
“羅士信……
竇樂一下甩出令箭,給每個將軍布置完任務的時候,竇樂內心有一種莫名的爽感,這感覺就象穿越前看電視劇,老三國中,周瑜點將的那種感覺。
爽,爽到無法形容。
布置完任務,竇樂又交待了一句:“宋金剛麾下,有一員猛將,尉遲敬德,當小心應付。”
眾將施禮,出中軍大帳。
最初,李靖分析過,打劉武周,最多有五成勝算。
請秦瓊等人歸附,這勝算可達到七成。
眼下秦王李世民帶著秦王府諸將前來,此戰十成勝算。
李靖算的是,劉武周出兵,並且請了梁師者出兵,再加上突厥人,十成勝算。
眾將出去之後,李世民對竇樂說道:“舅舅,世民已經派了信使,帶我的信印前往靈州,若梁師都趁機南下攻打靈州,好有個防備。”
竇樂看帳內無人,這才說道:“二郎,你為何不願意當這個主帥,你知道我無心朝堂的。”
李世民一邊幫竇樂整理好鎧甲,一邊問:“舅舅,世民有一事不解。舅舅當真不喜歡身居高位,掌握權力?”
竇樂看著李世民,語氣多了一份沉重。
“權力的背後是人心,人心有善良的一麵,也有黑暗的一麵。”
聽到這話,李世民也是不由點了點頭。
裴寂當年是晉陽宮監,劉文靜是晉陽令。兩人之間關係也是相當的不錯。
但是,劉文靜在高庶犯錯,裴寂立即落井下石,貶劉文靜為庶民。若非劉文靜是當年晉陽起兵的功臣,怕是這一貶想再翻身,就難了。
而裴寂也順利的擠開劉文靜,成為了尚書左仆射。
這就是人心。
當然,這其中還有父皇李淵的問題。
同樣,也是人心。
若自己日後繼位……
李世民頭一次正式的思考了這個問題,自己要如何成為一位合格的帝皇呢?
竇樂的心思是,李世民若是將來當了皇帝,會不會支持自己,先滅了小倭子,再推平安南,踏平高句麗呢?
兩人自有心事,一起走出了中軍大帳。
定襄城外,一眾將軍們打的可起勁了,打的好看,聲勢也足,攻城遇到一點困難,就退下來,然後換投石機上。
反正就是,我們陣勢大,但就是收著打。
定襄城,一隊又一隊求援的騎兵開始北上,往朔州城而去。
“報,唐軍北上,猛攻我軍定襄、忻州兩城,派人喊話,讓主公獻上三千匹戰馬、十萬隻羊、糧食五萬擔、錢三萬貫、鐵五萬斤,否則,否則……”
劉武周揪起騎士:“否則如何?”
“否則就殺主公全家!”
“欺人太甚。”
劉武周暴怒:“傳我將令……”
劉武周出兵了。
草原上。
阿史那咄吉,當今的始畢可汗。
他接到了劉武周的求助信,前隋義城公主在旁勸說:“大汗,中原薛舉、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等人,皆向大汗稱臣。李淵在攻打長安的時候,大汗也資助過他,他現在自稱為帝,卻未感激過大汗相助的恩情。”
始畢可汗聽到這話,默默的點了點頭。
義城公主接著說:“薛舉是大汗封過的臣子,叛臣賊子李淵,都沒向大汗有過一封書信,就將薛舉全家殺光,李軌也被他誅殺了全族。可見李淵並沒有將大汗放在眼裏,如果不給予足夠的教訓,他怎麽會知道大汗之威。”
始畢可汗聽完這話,抽出彎刀:“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