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陣前,應該有的禮節不能少。
始畢可汗臉色蒼白,嘴唇是鐵青色,雙眼發白。
說話已經微弱到幾乎無聲。
有人貼近聽了,然後來到李世民麵前:“我家大汗已經目不能視,大汗問,唐軍來的是何人,代我家大汗見禮了。”
李世民朗聲說道:“唐,國舅竇樂。唐,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把竇樂放在前麵。
傳話的回去,細聽了好一會又回來:“我家大汗說,我大突厥要離開,大突厥的大可汗可以病死在路上,不能戰死在唐軍刀下。突厥若大亂,對你唐國也不利,可開出條件。”
李世民看著竇樂,示意讓竇樂開條件。
竇樂也清楚,此時李世民已經選擇了談,因為李世民內心還是懼怕突厥的。
竇樂語氣極是嚴肅的朗聲說道:“二百萬擔羊毛,戰馬三千匹。我大唐秦王聽聞大可汗抱恙,賠上上等補藥十盒,以示心意,再贈送糧草一萬擔。我大唐史官會在史冊上記載,大突厥大可汗出兵相助劉武周,突發重病,未至朔州,遣使與大唐秦王會盟,談兩國之好。”
說完後,竇樂語氣一變,笑著說道:“大可汗,若是羊毛再多一些,我用茶餅和您換。”
沒有回應,因為始畢可汗已經幾乎說不出話來。
不過,在旁邊侍衛的幫助下,他還是抬起了右手。李世民上前,與始畢可汗擊掌。
而後李世民吩咐:“散,恭送突厥大可汗!”
竇樂開價三千匹戰馬。
突厥營中留下了足足一萬一千匹戰馬。
那一千匹,絕對是千裏馬級別的上上等良馬。
李世民看著一匹棗紅色三歲左右的馬,不無感慨的說道:“舅舅,你那一句我大唐史冊記載,突發重病、未至朔州,就讓突厥人多留下了八千匹馬,當真是一字千匹馬,一匹馬可不止千金,哈哈哈。”
竇樂看四周無人,小聲問道:“二郎,你害怕突厥?”
李世民表情嚴肅的點了點頭:“當緩圖之。”
他真的怕。
突厥人控弦百萬,眼下大唐都沒做到一統天下,拿什麽和突厥人對抗。
不怕都是假話。
竇樂想了想:“要不,大軍轉往西,去找梁師都,讓他給補三千匹戰馬,五萬隻羊。”
李世民臉色微變,馬上換成笑容:“舅舅,因為戰事,連年都沒過好,算一算日子,若是現在立即折返,還能在二月二之前趕回長安。”
“啊,對,對。是開耕的日子,這個很重要。”
竇樂滿口答應。
李世民又看看馬:“舅舅,這些馬你帶回去,等閑時,容我挑選幾匹。”
“好說,好說。”
回家。
留下了宇文歆守晉陽、劉文靜和殷開山守朔州,順便挖煤。
回軍的路上,秦瓊找到李靖。
“藥師,此次回長安,你有何打算?”
李靖看著秦瓊笑了:“回長安?不,怕是繞城而過,直奔南山馬場。”
秦瓊問:“不去等封賞?”
李靖遲疑片刻:“大唐現所有的折衝府皆在秦王府總領,而太子卻是百官之首。國舅領晉王府、齊王府,手上所有兵馬僅三千八百五十人,連四千人都不到。其中有三千,還是借蕭瑀的兵馬,眼下算是借聖人的。國舅……大智慧。”
秦瓊聽完,默默的點了點頭,長身一禮:“請藥師兄,教我。”
李靖:“賞要領,你等不能不入長安,否則便是罪過。若要選,入秦王府,若不選那各自留下的親信之人,二百為限,我在南山等你們。”
“謝過。”
秦瓊聽懂了。
這大唐有隱患,李靖的態度是置身事外,一邊是朝堂上引領百官的太子,一邊是掌握著天下兵馬的秦王。
你要站在哪一邊。
李靖選擇躲的遠遠的,連老宅都不回,選擇住在南山腳下。
秦瓊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要麽進秦王府,畢竟他是武將,秦王掌握天下兵馬。若不想選,留下兩百親信,其餘的人放棄,南山有他容身之所。
回去見到程咬金、羅士信,還有牛進達、吳黑闥等幾人。
牛進達一句話說出了眾人的心聲。
“太子府皆是名門,我等也配在太子府有個席位,不管你等如何選擇,我願去國舅那邊當一個馬夫。原本就是草民,當初也是活不下去才造反的,如今也要活著痛快,不想過那提心吊膽的日子。”
“我也願為一名馬夫。”吳黑闥也是苦也身,也沒想過封侯拜相,隻想有個安穩。
所有人看向了程咬金。
這裏隻有程咬金是世家出身,祖父是濟州司馬、父親是大中正,這種級別的官職,非世家不可能擔任。
程咬金是個樂嗬人,哈哈一笑:“眾兄弟去何處,某自然一起,咱們大碗喝酒。”
“那便同往南山。”
“好,好。”
羅士信是個簡單人,大夥怎麽說,他就怎麽來。
大軍回歸。
數日後,長安城南。
一小隊人馬正有說有笑的往南走,這群人正是竇樂、李靖、謝映登、李玄霸、李元吉、褚亮、韋巨溪等人。
獨孤十三、何潘仁,還有兵士們必須要暫時留在長安接受封賞。
秦瓊等人回來的還要再晚一些,大量的戰利品需要他們押運,還有一萬多匹馬呢,那一千匹千裏馬,更是要小心押運,都是超級值錢的那種。
一行人,總共不過十五名護衛。
謝映登穿還是道袍、竇樂等人呢,穿的很簡單,畢竟是剛打完仗回來。
一行人有說有笑,韋巨溪、杜子春還在教竇樂騎馬。
可竇樂,一點也不敢讓馬跑起來,哪怕他騎的是一匹千裏馬,就是那匹三歲的棗紅馬。
這時,一隊騎士從南邊往北。
騎馬走在最前麵的李靖輕輕一撥馬頭,也示意後麵讓旁邊讓一讓。
卻誰想,為首的騎士竟然還嫌讓的慢,一記馬鞭打在杜子春所騎的馬頭上。還好杜子春騎術不錯,這才沒摔下馬去。”
杜子春一下就火了:“你們講不講道理,我堂堂縣子,你竟然敢打我的馬。”
“縣子?”那隊騎士停下了,為首一人用馬鞭指著杜子春:“本官河內太守、常山郡公、聖人賜我上柱國,小小縣子,滾到一旁去。”
始畢可汗臉色蒼白,嘴唇是鐵青色,雙眼發白。
說話已經微弱到幾乎無聲。
有人貼近聽了,然後來到李世民麵前:“我家大汗已經目不能視,大汗問,唐軍來的是何人,代我家大汗見禮了。”
李世民朗聲說道:“唐,國舅竇樂。唐,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把竇樂放在前麵。
傳話的回去,細聽了好一會又回來:“我家大汗說,我大突厥要離開,大突厥的大可汗可以病死在路上,不能戰死在唐軍刀下。突厥若大亂,對你唐國也不利,可開出條件。”
李世民看著竇樂,示意讓竇樂開條件。
竇樂也清楚,此時李世民已經選擇了談,因為李世民內心還是懼怕突厥的。
竇樂語氣極是嚴肅的朗聲說道:“二百萬擔羊毛,戰馬三千匹。我大唐秦王聽聞大可汗抱恙,賠上上等補藥十盒,以示心意,再贈送糧草一萬擔。我大唐史官會在史冊上記載,大突厥大可汗出兵相助劉武周,突發重病,未至朔州,遣使與大唐秦王會盟,談兩國之好。”
說完後,竇樂語氣一變,笑著說道:“大可汗,若是羊毛再多一些,我用茶餅和您換。”
沒有回應,因為始畢可汗已經幾乎說不出話來。
不過,在旁邊侍衛的幫助下,他還是抬起了右手。李世民上前,與始畢可汗擊掌。
而後李世民吩咐:“散,恭送突厥大可汗!”
竇樂開價三千匹戰馬。
突厥營中留下了足足一萬一千匹戰馬。
那一千匹,絕對是千裏馬級別的上上等良馬。
李世民看著一匹棗紅色三歲左右的馬,不無感慨的說道:“舅舅,你那一句我大唐史冊記載,突發重病、未至朔州,就讓突厥人多留下了八千匹馬,當真是一字千匹馬,一匹馬可不止千金,哈哈哈。”
竇樂看四周無人,小聲問道:“二郎,你害怕突厥?”
李世民表情嚴肅的點了點頭:“當緩圖之。”
他真的怕。
突厥人控弦百萬,眼下大唐都沒做到一統天下,拿什麽和突厥人對抗。
不怕都是假話。
竇樂想了想:“要不,大軍轉往西,去找梁師都,讓他給補三千匹戰馬,五萬隻羊。”
李世民臉色微變,馬上換成笑容:“舅舅,因為戰事,連年都沒過好,算一算日子,若是現在立即折返,還能在二月二之前趕回長安。”
“啊,對,對。是開耕的日子,這個很重要。”
竇樂滿口答應。
李世民又看看馬:“舅舅,這些馬你帶回去,等閑時,容我挑選幾匹。”
“好說,好說。”
回家。
留下了宇文歆守晉陽、劉文靜和殷開山守朔州,順便挖煤。
回軍的路上,秦瓊找到李靖。
“藥師,此次回長安,你有何打算?”
李靖看著秦瓊笑了:“回長安?不,怕是繞城而過,直奔南山馬場。”
秦瓊問:“不去等封賞?”
李靖遲疑片刻:“大唐現所有的折衝府皆在秦王府總領,而太子卻是百官之首。國舅領晉王府、齊王府,手上所有兵馬僅三千八百五十人,連四千人都不到。其中有三千,還是借蕭瑀的兵馬,眼下算是借聖人的。國舅……大智慧。”
秦瓊聽完,默默的點了點頭,長身一禮:“請藥師兄,教我。”
李靖:“賞要領,你等不能不入長安,否則便是罪過。若要選,入秦王府,若不選那各自留下的親信之人,二百為限,我在南山等你們。”
“謝過。”
秦瓊聽懂了。
這大唐有隱患,李靖的態度是置身事外,一邊是朝堂上引領百官的太子,一邊是掌握著天下兵馬的秦王。
你要站在哪一邊。
李靖選擇躲的遠遠的,連老宅都不回,選擇住在南山腳下。
秦瓊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要麽進秦王府,畢竟他是武將,秦王掌握天下兵馬。若不想選,留下兩百親信,其餘的人放棄,南山有他容身之所。
回去見到程咬金、羅士信,還有牛進達、吳黑闥等幾人。
牛進達一句話說出了眾人的心聲。
“太子府皆是名門,我等也配在太子府有個席位,不管你等如何選擇,我願去國舅那邊當一個馬夫。原本就是草民,當初也是活不下去才造反的,如今也要活著痛快,不想過那提心吊膽的日子。”
“我也願為一名馬夫。”吳黑闥也是苦也身,也沒想過封侯拜相,隻想有個安穩。
所有人看向了程咬金。
這裏隻有程咬金是世家出身,祖父是濟州司馬、父親是大中正,這種級別的官職,非世家不可能擔任。
程咬金是個樂嗬人,哈哈一笑:“眾兄弟去何處,某自然一起,咱們大碗喝酒。”
“那便同往南山。”
“好,好。”
羅士信是個簡單人,大夥怎麽說,他就怎麽來。
大軍回歸。
數日後,長安城南。
一小隊人馬正有說有笑的往南走,這群人正是竇樂、李靖、謝映登、李玄霸、李元吉、褚亮、韋巨溪等人。
獨孤十三、何潘仁,還有兵士們必須要暫時留在長安接受封賞。
秦瓊等人回來的還要再晚一些,大量的戰利品需要他們押運,還有一萬多匹馬呢,那一千匹千裏馬,更是要小心押運,都是超級值錢的那種。
一行人,總共不過十五名護衛。
謝映登穿還是道袍、竇樂等人呢,穿的很簡單,畢竟是剛打完仗回來。
一行人有說有笑,韋巨溪、杜子春還在教竇樂騎馬。
可竇樂,一點也不敢讓馬跑起來,哪怕他騎的是一匹千裏馬,就是那匹三歲的棗紅馬。
這時,一隊騎士從南邊往北。
騎馬走在最前麵的李靖輕輕一撥馬頭,也示意後麵讓旁邊讓一讓。
卻誰想,為首的騎士竟然還嫌讓的慢,一記馬鞭打在杜子春所騎的馬頭上。還好杜子春騎術不錯,這才沒摔下馬去。”
杜子春一下就火了:“你們講不講道理,我堂堂縣子,你竟然敢打我的馬。”
“縣子?”那隊騎士停下了,為首一人用馬鞭指著杜子春:“本官河內太守、常山郡公、聖人賜我上柱國,小小縣子,滾到一旁去。”